張?zhí)焖?/p>
(湖北省水果湖高級中學高三(3)班 430071)
兒童玩具啟發(fā)智力、帶來快樂,一些玩具中還蘊含著深奧的力學原理,比如:猴子起跳360°翻跟斗的玩具,當擰緊發(fā)條放在桌面,猴子就起跳并后空翻,十分有趣.但由于一個跟斗持續(xù)時間不到100 ms,眨眼即過,無法看清運動細節(jié),也因而無法明晰的探討猴子的詳細運動狀態(tài)與力學原理,本文利用高速攝像機1/3000 sec拍攝速度對玩具猴起跳翻跟斗全過程進行了跟拍,獲得了猴子起跳準備階段、起跳翻跟斗、落地平衡等三個運動階段各時刻的運動姿態(tài),計算出了猴子起跳時的初始速度和初始角速度,為翻跟斗猴子玩具的后續(xù)詳細力學計算與分析打下了一定基礎.
翻跟斗玩具猴從外觀來看可分成三部分:①身體、②腳掌、③尾巴.在身體內安裝有一套傳動機構,包括:發(fā)條盒、凸輪及彈簧.當拍攝準備工作就緒后,手擰玩具猴發(fā)條數(shù)圈,將猴子放置于桌面,隨著發(fā)條的釋放,猴子開始完成各種動作.整個過程拍攝照片926幅,容量2.94GB.
1.猴子起跳準備階段
通過剪輯,挑選出猴子起跳前的幾個特征運動姿態(tài)如圖1所示,由圖可見,猶如人在起跳前身體必須下蹲一樣,可觀察到隨著發(fā)條的釋放,直立猴的身體緩慢前傾,同時腳后跟緩慢抬起(此過程中,猴子體內的彈簧被拉長),當腳掌前傾到13°時為起跳前臨界狀態(tài),此時猴子僅腳掌前端與支承面接觸,完成起跳前身體姿態(tài)的調整,整個過程耗時72 ms.
2.猴子起跳并360°后空翻過程的運動姿態(tài)
當猴子腳掌前傾到13°時,此時猴子突然騰空上跳,且身體隨之后仰,開始后空翻動作.
(1)猴子質心運動特點
如果將猴子360°后空翻過程建立直角坐標系,每45°方向取一只猴,共8只猴,疊放在一個直角坐標系中,得到圖2.由圖可見,猴子質心在垂直方向發(fā)生位移,即猴子翻完跟頭落于原地.
(2)猴子后空翻的運動姿態(tài)
把直角坐標系水平軸變?yōu)闀r間軸,將8個猴排于一個坐標軸如圖3所示.
猴子后空翻典型過程參數(shù)摘錄如表1.
表1 猴子后空翻典型運動參數(shù)
3.猴子落地站穩(wěn)運動姿態(tài)
猴子落地會受到?jīng)_擊,經(jīng)過一定平衡措施方能靜止站立并不致摔倒.其平衡站穩(wěn)過程的主要運動姿態(tài)見圖4、圖5.
由圖可見,猴子落地平衡站穩(wěn)的訣竅在尾巴的“小凸點”與腳掌的綜合作用,落地瞬間腳掌前端受桌面的反作用力作用,猴子轉為后仰,后仰到20°,尾巴“小凸點”作用到桌面,于是猴子又前傾,前傾15°,腳掌后端也接觸到桌面,于是受到3點支撐,猴子最終直立站穩(wěn).
為了說明該玩具的力學機理,將猴子簡化為如圖6所示的簡化圖,即包括:猴身、腳掌,彈簧,猴身與后腳間的關節(jié)簡化為一個鉸.
式中,M為輸入的力矩, 為發(fā)條轉過的角度.
式中,k、x分別為彈簧的剛度系數(shù)與伸長量.
(3)當猴身前傾到一個確定的角度,傳動機構中的凸輪會脫鉤,猴身不再前傾,而是在彈簧的拉力作用下向后轉動,從而使作用在A點的力F變大.從凸輪脫鉤到彈簧完全松弛下來,會經(jīng)歷一段很短的時間.當F的數(shù)值大于猴子的重量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一個向上的加速度,這個加速度就會使猴子產(chǎn)生向上跳起初速度;而力F對猴子的質心有個逆時針轉向的外力矩,該外力矩就會產(chǎn)生一個逆時針的角加速度,這個角加速度會使猴子產(chǎn)生逆時針的初角速度.因此,猴子在向上跳起的同時還在轉動(即翻跟斗).
(4)起跳后的猴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會下落到桌面,設計合理的相關參數(shù),可以使猴子在空中剛好翻身360度.
本文通過高速攝像技術,獲得猴子起跳翻跟斗的全過程照片,通過相關的力學理論得到猴子起跳時的初速度及初加速度,反推出彈簧的相關參數(shù).
通過對攝像視頻分析,猴子起跳到達最高點用時t=65.167 ms,因此,猴子的達到的高度為
可知,猴子玩具的質量為M=12.1 g,對質心的轉動慣量為J=3.36×10-6kg·m2.因此,剛起跳時猴子具有的動能為
彈簧伸長量為x=5 mm,則彈簧的剛度系數(shù)k=5.0975×102N/m.
本文利用高速攝像技術對猴子玩具起跳后翻跟斗的過程進行了分析,首先獲得了猴子起跳后各時刻在空中的姿態(tài);然后,獲得了猴子到達最高點需要的時間,再根據(jù)相關的力學理論,推算出了猴子起跳時的初始速度和初始角速度;最后,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得到了參考文獻[1]中沒有提供的彈簧剛度系數(shù).
參考文獻:
[1] 王永,田燕萍,莊表中. 猴子玩具跳起360°翻跟斗能站穩(wěn)—重要力學參數(shù)的優(yōu)化及測試[J],力學與實踐,2012,34(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