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輝
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長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手段,閱讀能力是一種語言的綜合能力,提高閱讀能力能為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fā)展打好基礎,也能使學生從英語閱讀中認識學習英語的真正價值,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所以,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能否鞏固,言語技能能否得到培養(yǎng)與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能否真正學會閱讀。要適應“新課標”的學習要求,關鍵一點是要增加課外閱讀,因為這能幫助自己獲取知識、夯實語言功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梢娪⒄Z課外閱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
英語教學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目前我們很多英語閱讀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主要通過閱讀材料傳授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忽視培養(yǎng)學生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和策略獲取信息的能力,從而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課文是學生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語言素材,但是只閱讀教科書上提供的語言材料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我們拓寬閱讀范圍,將閱讀視野延伸到課外讀物上。英語課外閱讀作為教材閱讀教學的延伸,是鞏固課堂閱讀教學成果、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把教科書內學到的東西加以充實、鞏固。教師應運用不同的閱讀教學策略指導學生展開閱讀,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為學生在課后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自主學習提供策略上的幫助。
英語閱讀能力的獲得離不開豐富而具體的實踐,學生在具備一定的詞匯語法知識、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之后,由教材讀物轉向課外讀物已成為一種必然。
一、課外閱讀方法指導
1.精選材料,擴大范圍,培養(yǎng)興趣。
(1)選擇閱讀材料的原則。
首先,我們要幫助學生理順課內與課外關系:課外閱讀對課內知識有補充和促進作用,二者相輔相成,必須把它們緊密地結合起來,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內學習的延續(xù)。其次,興趣是成功的原動力,作為教材延伸形式出現(xiàn)的課外閱讀,材料要有其發(fā)展性,體裁要多樣化,要講求趣味性和時效性。另外,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的元認知結構,注意材料的內容,把握語言難度,經(jīng)常結合當前課本所學內容。我們深知,淺易的內容有利鞏固基礎知識,引起興趣;較難的內容便于啟發(fā)思維,增添知識。因此,閱讀材料的難度適中,由淺入深,逐步升級。一般情況是,生詞不太多,篇幅不太長。如果生詞太多,看一句要查好幾次詞典,就難以把主要精力用在理解文章的內容上,閱讀效果就大打折扣。
(2)閱讀材料的推薦。
我們?yōu)槌跻荒昙墝W生選擇的閱讀材料,以短小精悍、幽默有趣為主。比如,在《全國外國語學校英語系列教材》的《英語閱讀與寫作》(初一年級)中有一系列的豐富生動、幽默有趣并涉及政治、經(jīng)濟、天文、航天、地理、文學、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等方面的閱讀材料,不僅使學生重溫許多經(jīng)典兒童故事,而且享受到閱讀的快樂。Little Red Coat《小紅帽》,The Sleeping Princess《睡美人》,The Frog Prince《青蛙王子》,Popeye the Sailor《大力水手》,Snow White《白雪公主》,Cinderella《灰姑娘》,Gullivers Travels《格列弗游記》等都受到初一年級學生的喜愛,很多學生將這些讀過的小故事排練成短劇,利用英語角的時間進行演出,深受師生的稱贊。
隨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閱讀材料的長度和體裁有相應的變化。為初二的學生,我們選擇了一些比較適合閱讀的,并且具有時代性、新穎性的報刊《21世紀報》、《英語周報》、《上海學生英文報》等報紙雜志,它們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涉及體育、娛樂、學習等題材,很受學生的歡迎?!渡贤狻饰南盗凶x物》及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企鵝文學經(jīng)典英語簡易讀物”,可以讓學生欣賞到一批英美文學巨匠的作品片段,如,珍妮·奧斯丁的《勸導》,《傲慢與偏見》,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等。這些都可以對學生進行英美文化的熏陶和洗禮。
對于初三的學生,因為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而且對自己的閱讀內容有所偏好,讓他們相互推薦,進行“書訊交流”,分享閱讀資源,擴大閱讀量,讀后摘抄好詞好句,列出提綱,甚至可以用英語寫短小的讀后感。此外,也為他們推薦另外一套系列教材《展望未來》,它從各方面介紹英語世界的生活、工作、價值觀等。比如,第二冊第七單元“Madamm Tussaud蠟像館”,圖片上顯示了Joan Collins(曾主演過電視劇《豪門恩怨》)及Lanthony Hopkins(曾主演過電影《沉默的羔羊》)及足球明星Paul Gascoigne,學生非常熟悉這些,無疑想更深、更多地了解他們,因此學生會很有興趣地讀下去。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強化閱讀意識。
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必須從點滴做起。在學生進入中學時,就告訴他們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做到即時指導。我們不僅為學生提供或推薦課外閱讀的資料,還有意識地給他們安排課外閱讀的時間(比如,晚自修的部分時間和周末的部分時間),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心理因素對閱讀的影響很大,當人的情緒處于緊張焦急狀態(tài)時,就容易產(chǎn)生恐懼心理。不少學生在閱讀時缺乏信心,或被動,或急于求成。要及時幫助學生掃除心理障礙,使他們心平氣和主動積極地參與這一活動。為此,我們設立并完善了一些獎勵措施和評估辦法,如,在每天的Duty Report的時間,請同學講述閱讀的故事或片段,并進行評比,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口語,而且促進他們主動進行課外閱讀。我們還開設了“我和好書交朋友”、“名著伴我行”的活動,讓學生利用假期去讀一些簡易的英文書籍,開學后組織學生進行閱讀材料的交流活動,以引導學生逐漸增強閱讀意識。
此外,我們?yōu)閷W生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在班級里創(chuàng)建英語閱讀環(huán)境。比如,班級專門有個小柜子,里面放一些英文報紙、英文故事、英文連環(huán)畫及英美文化概況的材料等,學生可以隨時在教室里進行閱讀。同時,我們在教室的顯著位置張貼海報,開設各個不同的欄目,學生將自己的讀后感,或妙語摘抄及一些故事的轉述、續(xù)寫進行展示。這些活動都讓學生體驗到課外閱讀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3.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策略,培養(yǎng)高效閱讀的能力。
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我們用不同的閱讀策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1)提倡平時多大聲朗讀,背誦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養(yǎng)英語語感。
(2)在英語課外閱讀中做到精讀和泛讀有機結合,欣賞鑒析和專項訓練相結合,課內外閱讀相結合。
當學生的閱讀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后,我們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常規(guī)的閱讀策略:默讀、略讀、跳讀、預測、猜測詞義、細讀、尋找關鍵詞和主題句等方法。在初中專項練習中,我們較側重教授學生如何尋找主題句和細讀。主題句通常在文章的首句或末句,但也因文而異,因此綜觀文章,仔細體會段段之間、句句之間的聯(lián)系,了解中心意思,這樣可以給沒有標題的文章列出標題,而且可以回答一系列有關細節(jié)的問題。
課外閱讀是相對于教科書上的材料而言的,它不是來自課本上的,而是教師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層次所選擇推薦的不同題材、不同體裁的課外材料。我們不是一味地追求“T”、“F”等選項,而是用其他更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些措施,比如,對于敘述性的文章我們在閱讀之前,向學生示例故事結構,包括背景、主題、情節(jié)、高潮、結局等,這樣便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促進理解,閱讀之后讓學生歸納中心思想,進而實現(xiàn)情感目標。在閱讀說明文或科普文章時,我們提醒學生注意一些信號詞,比如,first, next, then, for example, thus, therefore, in short, in brief,等等,這樣有利于學生明確語篇中各個部分間的關系。學生完成閱讀后要理清思路,進行鞏固記憶,從而為下一步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
真實、地道的英語與學生所不熟悉的文化是緊密相連的。要充分理解所讀材料的內容,不僅要具備足夠的語言知識,還要了解一些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宗教等。例如,在Martin Luther King(馬丁·路德·金)的演講I Have a Dream中描寫了美國獨立戰(zhàn)爭后,美國的黑人并沒有獲得自由,而是處處受到種族歧視,當時的社會,政治狀況直接造成了黑人的悲慘命運。Martin Luther King為爭取黑人的權利做出不懈努力。他身處險境卻能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對自由和平等權利充滿渴望,對生活充滿熱愛,對人性充滿信心。教師在指導閱讀時需要追溯美國的歷史,否則學生難以理解。因此,了解一些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宗教等,可以讓學生在課外閱讀實踐中跨越閱讀過程中的“cultural shock”,增加文化積累。
(3)貫徹“整體閱讀”法。
我們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于整個篇章內容,而不是個別詞語。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辨認出篇章開頭的某些實詞、轉折詞語等關鍵性詞語時,頭腦立刻開始對篇章內容的預測。接著在繼續(xù)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對部分詞語的辨認不斷證實擴展開始時的預測,或者否定它而產(chǎn)生新的預測,最后達到把握文章的前后呼應及情節(jié)聯(lián)系,綜觀全文,整體把握,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逐詞逐句閱讀的不良習慣,鼓勵學生掌握“成組視讀”的閱讀方法,按照意群或句群進行閱讀,以提高閱讀速率。與此同時,我們提倡運用上下反復平行交叉的交互式閱讀法,引導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從語篇到語句,從大意到細節(jié),利用語言形式去構建全文的語義圖像,再利用這個語義圖像去理解段落、句子、詞組單詞的語言形式,從而幫助學生把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結構圖式完整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
二、教學結果及分析
雖然我們現(xiàn)在的課外閱讀教學策略還在嘗試階段,但是課外閱讀教學策略對于如何有效指導初中英語課外閱讀的借鑒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大大開闊了眼界,有效地培養(yǎng)了自己的觀察力與判斷力,英語整體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在廣泛課外閱讀的同時,學習活的語言,積極參加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如英文朗誦、演講、講故事、英語角等,定期交流閱讀心得,收集妙句美文,更是健心益智。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學習,進而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主要表現(xiàn)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英語的興趣明顯濃厚,從應付英語課外閱讀到喜歡英語課外閱讀,而且積極主動地進行有效的英語課外閱讀。通過廣泛的英語課外閱讀,學生的知識面拓展許多。
2.學生自信心明顯增強,自我表現(xiàn)力凸現(xiàn)。如,在Daily Talk中積極主動,敢于展示。
3.學生的詞匯量大大地擴大,并且“讀”以致用。
例如當講到Oxford English 8A Chapter 1,學生可以用許多實際的詞匯介紹各種球類運動的比賽規(guī)則、一些著名球星,以及他們效力的球隊和各個賽季的比賽情況等。同樣在Oxford English 8A中,Chapter 5中涉及恐龍和Disneyland,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閱讀過的故事講述Disneyland的許多卡通電影梗概。有的學生通過閱讀某些簡易英文百科全書,給大家講述恐龍的歷史。毫無疑問,學生已經(jīng)懂得運用一定的閱讀技巧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4.學生英語語感增強,在測試中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兩個題型得分率有一定的提高。
總之,在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使用不同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相關閱讀策略,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技巧,真正讓學生感到課外閱讀是一種汲取,汲取信息,認識世界;是一種感覺,感覺變化,獲得體驗;是一種享受,享受語言,享受樂趣,讓學生在英語課外閱讀中盡情體味人生,任由情思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