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煊 周彬
摘 要: 興趣是推動求知的內(nèi)在力量,從校園文化入手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積極向上的,能夠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思想道德意識、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同時校園文化也是課堂教學的必要延續(xù)和補充。物理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將其學科知識與“雅致”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可以讓學生明白,所謂的物理,是來自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繼而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促進有效課堂教學。
關鍵詞: 校園文化建設 物理知識 學習興趣 有效課堂教學
興趣是一種推動人們求知的內(nèi)在力量,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xù)地專心致志地鉆研,進而自然增強學習效果。教師必須拓寬思路,改變教法,讓學生對這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而從本校的校園文化入手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必然產(chǎn)物,是一種特定的文化環(huán)境,在培養(yǎng)人才的過程中具有教育功能。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熏陶約束功能。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從而做出積極的行為。每個學校都有特定的教風、學風、價值趨向、人文觀念,校園文化是這些的集合體,會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每時每刻置身其中,時時處處受到它的影響,尤其是置身其中的學生久而久之就會養(yǎng)成與之校園風格相應的價值觀念的行為習慣,而這種教育是任何學科教育都無法替代的一種教育。(2)導向調(diào)試功能。導向功能主要通過校園文化中所體現(xiàn)出的一些內(nèi)容和所構成的氛圍對人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調(diào)試功能,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體育活動、競賽活動等形式來滿足學生的躁動性、冒險性和激烈性的活動需求,提供正當釋放能量的機會與途徑,并通過開展興趣小組、特長小組、科技制作等活動為有個性特長的學生提供發(fā)展自己個性特長的舞臺,從而使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3)激勵輻射功能,主要是指校園文化使人產(chǎn)生一種來自內(nèi)心的發(fā)奮進取的精神,從而在這種精神的影響下自發(fā)地推動社會文化的發(fā)展。
我校利用文化墻、宣傳欄、文化石等“雅致”元素建設校園文化,目的在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美好心靈,激發(fā)學生的開拓進取精神,約束學生的不良風氣和行為,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時,從這些校園文化入手,不難找到提高學生物理學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guī)律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的自然科學。多年來,有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感到物理學習比較抽象困難。而究其原因,不難發(fā)現(xiàn),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許多,諸如概念的理解,定律的理解和應用,解題的思路確立,知識點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以及實驗能力的缺乏,知識的相對鼓勵,無法形成知識體系,不了解諸多現(xiàn)象中的共性,等等。而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不到位,且由于畏難心理導致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沒有從根本上去理解物理知識,沒有真正明白物理其實就是解釋生活中的常見現(xiàn)象,而是把它當做一門純粹的學科學習,導致最終的物理學習脫離實際。針對這種現(xiàn)象,結合校園文化與教育間的關系和校園文化特有的作用,我們嘗試通過物理知識在我校“雅致”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應用,讓學生明白,所謂的物理不過是來自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而物理知識的學習,只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以校園文化建設為手段,通過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學生親手實踐,更好地和物理接觸,更直觀、深刻地明白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內(nèi)在的根本性的東西,從而對物理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真正體會到生活本身就是學習物理的過程,所謂的物理只不過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現(xiàn)象的原理或者解釋,從而讓學生摒棄物理難學的觀點,繼而以極大的興趣接受物理學習,從一定程度上消除目前學生對于學習物理的恐懼心理,以學習物理有趣且有用的心態(tài),建構物理學習的圖式,形成物理知識結構體系。
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取得的成果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有力地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正如國際純粹物理和應用物理聯(lián)合會第23屆代表大會的決議“物理學對社會的重要性”指出的,物理學是一項國際事業(yè),它對人類未來的進步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探索自然,驅動技術,改善生活及培養(yǎng)人才。因此,掌握好物理學科知識,對我們的生活品質和國家社會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意義。鑒于校園文化在教育教學中的特殊功能,物理集備組秉承學?!把胖隆毙@文化進課堂的理念,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學生的興趣愛好,運用物理知識構建校園文化,充分挖掘生活中、社會中或是名人故事、古詩詞等的“雅致”文化元素與學科知識教學相結合,既能促進學生的直觀感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分接受物理知識的熏陶,形成較較強的物理學習的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將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科學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倡導學生學以致用,促進有效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科知識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的育人功能。以下是我校物理集備組利用物理知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應用實施:
一、在學校的精神文化建設中實施物理知識在中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應用
我們聯(lián)合德育處團委利用一些晨會及班會課,將各個物理學家的事跡和貢獻及他們成功的歷程失敗成功的經(jīng)歷等,作為演講的內(nèi)容講給學生聽,和學生一同體會物理學家的成長歷程和輝煌的事跡及各種各樣不平凡的成功的經(jīng)歷。組織團日活動帶領學生參觀科技館,我們聯(lián)合校教務處請來科技館的工作人員來校展示一些有趣的科技發(fā)明,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同時這些活動也使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有深刻的認識,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的接收和學習,更重要的是從思想上對物理知識有感情和信念,從中學到的不僅僅是物理知識,更是科學家、科研人員們的物理人生,物理知識的升華及他們艱苦奮斗永不退縮、放棄的精神,更直觀地感知物理學對我們社會科技發(fā)展、生活品質提升的推動作用,從而由這一興趣、這一信念引導調(diào)控自己的物理學習過程,提升自己的聽課質量,對老師有效課堂教學起到促進作用。
二、在學校的物質文化建設中實施物理知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應用
在學校的物質文化建設中,將物理知識應用于中學校園文化建設中,形成良好的應用物理知識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接觸和物理有關的內(nèi)容,明白物理知識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所謂的物理就是日常事務中所蘊含的道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物理知識在中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應用:(1)懸掛物理學家的肖像:在校園的宣傳欄中、教室和物理實驗室外的走廊及物理實驗室內(nèi)做了許多物理學家的肖像匾額,介紹物理學家的事跡和主要貢獻,并且定期更換,而且更換的人物與課程的進度基本一致,使學生對于這些物理學家的貢獻了解得更具體,與課本的知識結合起來形成主觀的深刻的印象。通過以上圖片的懸掛營造良好的物理氣氛,不僅有利于學生物理知識的學習而且拉近物理與生活的關系,取得良好的效果。(2)建設學生自己的“物理模型基地”。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規(guī)律,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在物理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課堂上的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外,我們還組織每個班級的學生建立物理興趣小組,在科學樓四樓物理實驗室進行每周一次的第二課堂活動。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jù)課程的進程,建立屬于自己的研究項目。這些研究項目都是稍微超前或同步課程的進程的,學生會在和同伴的合作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根據(jù)自己的思維和同學合作,制作出一些更符合學生思維習慣的、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本部分物理知識學習的教具或者是模型,將深奧的物理原理變得簡單明了、變得形象直觀,對于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通過指導老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物理興趣小組取得不錯的成績。例如我校的電子百拼圖興趣小組,在倉山區(qū)“學無涯杯電子百拼大賽”中獲得多項榮譽,這更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電學的興趣,磨煉學生刻苦鉆研的意志品質。同時,學生在興趣小組中由自己親自動手、動腦獲得的知識,更是把理論與實際結合了起來,對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有著重要影響。
除了以上兩個方面的應用實施外,我們在備課時也充分挖掘古今中外、生活社會中的“雅致”文化元素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起到激趣、促進作用。如古詩“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南宋詩人陸游《村居山喜》中的詩句,寫春晴天暖,鳥語花香的山村美景。其中,“花氣襲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加快的結果,而溫度影響分子運動的激烈程度,所以詩中蘊含“擴散和升高”的物理知識。這些與其他學科結合,與生活自然現(xiàn)象結合的雅致元素可以起到很好的課堂導入作用,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必備的應用物理知識解釋身邊的現(xiàn)象的能力,進而全面落實有效課堂教學。
經(jīng)過全體成員這一個學年的共同努力,雅致文化與物理學科教學相結合地實施,對學生的物理知識和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學生對學習物理的態(tài)度和興趣也有所提升。在今后的教學中,應繼續(xù)發(fā)揮校園文化對有效課堂的促進作用,對做人品質的內(nèi)化作用,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三十九中人。
參考文獻:
[1]顧明遠.論學校文化建設.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5).
[2]季蘋.“學校文化”的反思與再建.人民教育,2004(2).
[3]中學物理教學參考.中學物理教學參考雜志編輯部.
本文系“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課題“雅致”校園文化對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成果。課題編號:FZ2015GH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