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芝
摘 要 創(chuàng)設一種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一種愉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此氣氛中獲取知識,增長智慧。
關鍵詞 課堂氣氛 激發(fā)興趣 效果良好 課堂氣氛 獲取知識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0074-01
為了完成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創(chuàng)設一種愉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此氣氛中獲取知識,增長智慧。怎樣創(chuàng)設一種愉快的課堂氣氛談幾點體會。
一、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就是學習興趣,只有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本身產生強烈的興趣,學習的熱情才能真正激發(fā)起來,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入富于思考性和趣味性的材料,引導學生學習討論,使學生在增長數學知識的同時,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學習了圓柱體體積公式之后,我要求學生運用圓柱體體積公式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出了一道題:測量雞蛋的體積。學生們看著雞蛋,不知從何下手。此時,我給學生講了阿基米德測定皇冠體積的故事。大家受到故事的啟發(fā),紛紛議論開來,很快便利用圓柱體容積求出了雞蛋的體積。這樣,既學會了求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方法,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教學中我還注意根據教材本身設疑,誘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我還重視利用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來鼓舞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對一些學習上感到困難的學生,更需要解除他們的自卑心理,鼓舞他們的信心。
二、在操作演示中獲得知識
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設計恰當的問題,啟發(fā)學生利用直觀教具操作演示;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獲取知識。例如,教學怎樣求圓面積一課時,我讓學生在課前用硬紙片做一個圓,并把圓等分成16份。上課時我拿出準備好的一個圓。問學生們這個圓的面積有多大?怎樣求?我提示學生:如果能把這個圓分割拼成一個已學過的圖形,就能求出圓面積。并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書中有關內容。學生用自己準備的圓照著書本上的方法認真割拼。拼好后我給學生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后回答:1.拼成的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的哪一部分?寬呢?2.拼成的長方形面積和圓面積是否相等?3.怎樣計算圓面積?
弄清這幾個問題后,我讓一名學生口述推導過程,我作課后小結。這樣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通過操作、演示、推理獲得新知,收到了較佳的教學效果。
三、寓教學于活動之中
教師應注意學生的勞娛結合,合理調節(jié)大腦功能。在教學中,我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設置適當的活動,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和鞏固知識。
例如,在復習數的整除這一單元時,我抓住知識的要點,課前讓學生復習數的整除有關概念。上課時,按座位順序從自然數1編號,學生用一張白紙記下自己的編號,然后根據老師的提問舉編號:①能被2整除的數;②能被3整除的數;③能被5整除的數;④能被2、5整除的數;⑤能被2、3、5整除的數;⑥奇數;⑦偶數;⑧質數;⑨合數;⑩12的質因數;35的質因數;19的質因數;質偶數?10以內的奇合數;10以內與9互質的合數;20以內與15互質的合數……
舉編號時,學生腦子里不僅要回憶所學過的有關知識,而且還要判斷自己是否舉編號。思維十分活躍。一旦有學生判斷錯誤,別的學生就及時糾正。通過活動師生復習辨析了容易混淆的概念,更牢固地掌握了所學知識。
另外,我還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編排了小話劇《質數與合數》,讓學生們在笑聲中牢記質數、合數的本質特征。
教完每個單元后,學生常常出現一些常見病,我對癥下藥為學生開設“病例門診”,請“小醫(yī)生”為病人診斷病因,解除病癥。如:
8€譴.3-1.3€?=0(運算順序錯誤)
圓的半徑和面積成正比例。(判斷錯誤)
因為7€?和2€?的結果相同,所以意義也相同。(概念錯誤)
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和鞏固了知識,訓練了思維能力,老師輕松,學生愉快,教學效果良好。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