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燕
【關鍵詞】 幼兒園;家長;助教;參與;綜合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9—0079—01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而家長助教活動則是幼兒園利用家長資源的一種重要形式。那幼兒園如何引導家長參與助教綜合活動呢?
一、開展家長助教活動的可行性
現(xiàn)在的家庭結構基本都是以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為主,多個成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對于他們的教育問題,成人很是愿意投資,只要是為了自己孩子好,家長們都會盡力配合。而且,孩子家長的學歷層次和其他素質也較以前高了很多,他們的工作也往往涉及到社會中的各種職業(yè)。與此同時,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內容往往會和家長這些職業(yè)有關,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家長的這些職業(yè)優(yōu)勢,邀請他們到幼兒園為孩子組織活動,就會彌補教師知識結構的不足,同時也可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對于孩子來說,在他幼小時心里也會產(chǎn)生一種自豪感。
二、家長助教活動的三種形式
一是家長來幼兒園直接參與孩子的教學活動,即狹義的家長助教活動。如,有的家長的職業(yè)是廚師,他就可以到園里教孩子制作各種點心。
二是家長和孩子在家庭中一起參與準備幼兒園的各種活動材料。如,家長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制作幼兒體育活動用的毽子,和幼兒一起選購幼兒園中自然角的植物等。
三是家長協(xié)助教師帶領孩子們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參觀學習。如,有的孩子家長是做醫(yī)生工作的,因此可以帶孩子看與牙齒組成結構相似的蛋殼遇到水和醋會有什么不同變化,進而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牙齒,最后教孩子如何正確刷牙。
三、目前家長助教活動中存在的不足
1.助教活動前的交流不夠充分
許多幼兒家長由于工作繁忙, 一般只有在早上和晚上送接孩子時才會和教師順便聊上幾句。所以對于助教活動,他們基本沒什么時間專門來幼兒園和教師面對面地討論活動的具體細節(jié)、活動的材料 準備等,常常會是電話聯(lián)系、交流關于活動的主要內容及具體教學活動時間,偶爾也會有見面具體討論的,但由于種種原因,交流得也不太透徹。
2.助教活動過程中助教家長的教學經(jīng)驗缺乏
由于家長不是專業(yè)的幼兒教師,沒經(jīng)過專門的教學培訓,他們在組織活動過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孩子的動向,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在面對班里幾十個孩子時,往往會手忙腳亂;同樣,在教學語言方面也不太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缺乏教學機智;在教學時間上往往也不能很好地把握,大都會超時,越講越興奮,想把他們所知道的知識都告訴孩子。
3.助教活動結束后缺少及時的反思
不管從幼兒更好的發(fā)展還是從家長、教師提高的角度來看,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必須和家長進行再次交流,進而為再次助教做準備,為其他家長的參與做參考。
四、對家長助教活動的建議
1.助教前的準備
從教師方面來看,教師可在孩子開學時登記各幼兒家長的職業(yè),向家長介紹助教活動對幼兒發(fā)展的益處,爭取家長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家長從宏觀層面對助教活動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于確定了的助教家長,我們教師要積極主動與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根據(jù)家長的特長確定教學主題與具體內容,同時還要考慮助教班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水平,共同討論切實可行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并教給家長一些簡單的課堂用語,共同準備活動所需的圖片、音樂等材料。從家長方面來看,除了積極與教師溝通交流,共同準備活動材料之外,各方面條件都允許的條件下,最好先進行課前試講,讓教師針對試講的情況提出改進意見,最后家長再進行實際的教學活動。從幼兒方面 來看,為了避免孩子看到家長進課堂變得過于興奮或驚訝,教師可事先和孩子進行交流,讓孩子有一個接受的心理過程,以便到時更好地讓家長進行助教活動。
2.助教過程中的輔助
由于家長不是專業(yè)的幼兒教師,沒有組織幼兒教學活動的經(jīng)驗,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許多反應往往會不能及時應對,這時就需要教師以適當?shù)姆绞浇槿耄o助家長進行活動,以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如,助教家長在活動過程中可能,會不經(jīng)意地用他自己的語言方式描述某個教學內容,進而使得幼兒會因為不能理解而表現(xiàn)出騷動不安,此時教師就可以介入,教師可以以一個聽眾的身份將助教家長說的那些孩子不懂的內容換個說法。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