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樺
吳江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蘇州 215200
肛瘺好發(fā)于20~40歲的青壯年以及嬰幼兒男孩,男女孩比例為5:1[1]。肛瘺的發(fā)生與肛周膿、直腸肛門損傷、肛門裂反復感染、會陰部手術、結核、直腸肛管癌等有關。肛瘺患者會出現(xiàn)流膿、腫痛、瘙癢以及各種全身癥狀。臨床中肛瘺非常復雜,根據(jù)高位低位、單瘺多瘺、皮下黏膜下進行不同的分類,其中如果單純性肛瘺不及時治療會因病情的發(fā)展形成復雜性肛瘺。臨床中針對肛瘺的不同類型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只有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目前臨床中主要采用的治療方法有雙向等壓引流術、瘺管填塞術、Lift術、VSD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等。該文在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納入80例肛瘺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分析,現(xiàn)具體報道如下。
收集分析進入該院的肛瘺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肛瘺類型分為單純性肛瘺組、復雜性肛瘺組、馬蹄形肛瘺組。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中對單純性、復雜性、馬蹄形的診斷標準;②患者了解該次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有其它嚴重慢性疾病者、心肺肝腎功能障礙者[2]。單純性肛瘺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齡在 21~59 歲之間,平均年齡(31.22±1.06)歲。復雜性肛瘺組27例,男20例,女性7例,年齡在16~61歲之間,平均年齡(30.63±1.12)歲。馬蹄形肛瘺組27例,男22例,女性5例,年齡在 23~63 歲之間,平均年齡(31.71±1.05)歲。 3 組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單純性肛瘺組:根據(jù)患者病情采用改良肛瘺切縫引流術、瘺管切開基底縫合術、隧道式瘺管剔除結扎術、肛瘺切縫掛線引流術。改良肛瘺切縫引流術:從瘺管外口處插入探針,以輕柔的動作探查瘺管的走向。之后切除肛瘺內外口間壁管及組織,并修整切口,再以生理鹽水沖洗,在無出出血的情況下進行縫合,并采用塔型無菌紗布進行包扎,術后保證切口的干燥與清潔,并使用抗生素。瘺管切開基底縫合術:首先使用探針探明肛瘺內扣,之后采用電刀完全切口肛管,清楚肛管內的腐朽物、肛腺等,并對切口進行適當延長,保持內口充分引流,之后采用生理鹽水沖洗切口,并對切口進行縫合,之后對切口進行包扎,術后保證切口的干燥與清潔,并使用抗生素。隧道式瘺管剔除結扎術:使用探針法、美藍染色法等方法探查肛瘺內口,明確肛瘺瘺管的走向,之后采用鉗夾住外口組織,之后沿著管道外壁剝離管道內扣附近,采用彎鉗將管道內口拖出,之后結扎內扣周圍黏膜,最后以間斷縫合的方式進行縫合,之后對傷口進行沖洗并包扎。肛瘺切縫掛線引流術:同樣采用探針探查肛管內口,采用電刀切開肛管至括約肌外側,采用掛線方法清楚肛管腐朽組織,之后對其進行沖洗,并采用縫合線行全層間斷法對切口進行縫合,對傷口進行包扎。
復雜性肛瘺組: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采用切開掛線術、瘺管曠置術、外切內掛加膠管引流術、切開掛線術治療。切開掛線術:首先采用探針探明肛管內口,對肛管進行“V”字型的切開,之后在探針尾部綁一橡皮條,使其得到充分引流,最后對切口進行沖洗及包扎。瘺管曠置術:采用探針探明肛管內口位置,切除內口周圍腐朽組織,并將括約肌切斷,將殘留瘢痕組織以多切口的方式達到軟化,并切除多余皮膚,最后進行止血、消毒與包扎。外切內掛加膠管引流術:采用探針探明肛管內口位置,將探針穿于整個肛管,切口位于肛管內口,之后切除腐朽組織,之后進行消毒與包扎。切開掛線術治療:采用探頭探明肛管走向,以“V”型狀的方式切開主管道,再探針尾部綁橡皮條,使其充分引流,再做好消毒、包扎工作,最后進行抗生素的使用。
馬蹄形肛瘺組:分別采用放射狀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切縫掛線內口引流術。放射狀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采用肛鏡、探針等探明肛管走向,切口位置于肛門后正中內口處,呈現(xiàn)出放射狀,再使用探頭針探入正中內口探出,做好掛線。將切口之間的纖維切口進行切除,并切除肛管內的腐朽組織,之后做好切口的消毒、包扎工作。切縫掛線內口引流術:采用肛鏡、探針等探明肛管走向,之后再使用探頭針進行內口探出,實施掛線。并將內管的腐朽組織清楚,之后沖洗切口,進行切口的縫合、消毒與包扎。后期采用抗生素,保證切口的干燥與清潔。
對比3組臨床療效,治愈:患者臨床癥狀、臨床表現(xiàn)、體征完全消失,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創(chuàng)面基本愈合;無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與治療前無改變,創(chuàng)面未愈合??傆行?(治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100.00%。對比3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肛門括約肌功能,滿分為10分表示其功能完全恢復,0分為完全失去功能。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shù)據(jù)對比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單純性肛瘺組總有效25例(96.15%)、復雜性肛瘺組總有效 25例(92.59%)、馬蹄形肛瘺組總有效 26例(96.30%),3 組臨床療效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對比3組臨床療效[n(%)]
單純性肛瘺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6.33±1.32)d、肛門括約肌功能(8.91±0.89)分、復雜性肛瘺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6.25±1.11)d、肛門括約肌功能(8.61±0.68)分、馬蹄形肛瘺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6.68±0.98)d、肛門括約肌功能(8.77±0.63)分,3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肛門括約肌功能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 2。
表2 3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肛門括約肌功能(x±s)
肛瘺發(fā)生的根本原因與感染有關,因感染導致肛周組織發(fā)生破潰,破潰逐漸加重加上感染因素導致編程不愈合瘺管,形成肛瘺。由于女性的肛腺發(fā)育要比男性直,因此比起男性,女性發(fā)生肛瘺的可能性更低[3]。
臨床中針對肛瘺治療主要有瘺管切開術、掛線術、直腸黏膜瓣修補術、纖維蛋白膠、肛瘺栓。針對單純性肛瘺中的低位單純性肛瘺,如果患者不及時就診可能會出現(xiàn)嚴重的感染性全身癥狀,在臨床中做好鑒別診斷的基礎上采取改良肛瘺切縫引流術和瘺管切開基底縫合術[4],瘺管切開基底縫合術能夠在保證引流情況的基礎上減少創(chuàng)面面積,對促進患者術后切口的愈合、縮短愈合時間有著積極意義。改良肛瘺切縫引流術能夠將肛管內的污染物、壞死組織、硬性結節(jié)等[5],并進行充分縫合,縫合過程中保證沒有死角,確保充分引流的情況下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6],減少患者發(fā)生膿液存積現(xiàn)象的可能,對提高臨床效果、縮短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減輕術后疼痛,有效提高患者術后括約肌功能。改良肛瘺切縫引流術能夠實現(xiàn)對肛管的徹底切開,有效清除肛管內的原發(fā)病灶、壞死組織及硬性結節(jié),將引發(fā)感染的根源徹底清除,對提高治療效果有積極意義。該術對結締組織采用部分保留的方式能夠對脂肪組織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減少患者發(fā)生感染的可能。該術還鞥能夠將肛管充分切開后清除容易引起感染的因素實現(xiàn)對皮膚的全層縫合[7],對縮小手術創(chuàng)面、減少瘢痕形成都有積極意義。而高位單純性肛瘺病程較長的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直腸瘺、尿道瘺等,導致病情的進一步惡化。針對高位單純性肛瘺采用隧道式瘺管剔除結扎術、肛瘺切縫掛線引流術[8],肛瘺切縫掛線引流術在將肛管管道切口剔除口,在內口括約肌部位采用掛線治療,達到治療與保護括約肌的雙重目的。但是有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肛瘺切縫掛線引流術會增加患者治療期間的疼痛度,從而提高患者治療痛苦。隧道式瘺管剔除結扎術能夠實現(xiàn)對瘺管的完整剔除,實現(xiàn)對感染物質的徹底清除,有效達到治療肛瘺的目的。通過術后翻面反向牽引瘺管至缸內,不會污染清潔組織,行內結扎后更能保證鋼管內污染物不會遺留在隧道內引發(fā)感染。
針對復雜性肛瘺,分為低位復雜性肛瘺和高位復雜性肛瘺,采用切開掛線術治療低位復雜性肛瘺,不僅能夠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還能夠促進患者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9],對降低患者術后疼痛、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有積極意義。針對高位復雜性肛瘺,臨床中主要采用外切內掛加膠管引流術和切開掛線術治療的方式,由于高位復雜性肛瘺管道比較多,而且很多內口都是在括約肌上,因此很少會采用直接切開的方式避免對括約肌造成損傷。采用外切內掛膠管引流術,在治療過程中將外口進行切開,在內口采用掛線的方式,不僅能夠減少創(chuàng)面,還能夠促進術后創(chuàng)面的愈合,減少患者發(fā)生疼痛的可能。外切內掛膠管引流術還能夠幫助創(chuàng)面實現(xiàn)術后的充分引流,減少患者發(fā)生感染的可能性。
針對馬蹄形肛瘺,臨床也分為低位馬蹄形肛瘺和高位馬蹄形肛瘺。該次研究采用了放射狀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切縫掛線內口引流術兩種治療方式,放射狀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整個手術過程操作簡便,對創(chuàng)面的引流充分,患者痛苦小,對提高治療效果有積極意義。臨床有相關研究顯示,放射狀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不僅能夠對引流有明顯幫助,還能夠減輕患者術后疼痛,促進創(chuàng)面的愈合[10]。針對不同的肛瘺類型,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在該次研究中,單純性肛瘺組總有效25例(96.15%)、復雜性肛瘺組總有效25例(92.59%)、馬蹄形肛瘺組總有效 26例(96.30%),3組臨床療效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點也可以說明采取針對性更強的治療方案能夠獲得更好效果。另外,在明確診斷和辨別肛瘺類型的基礎上采取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對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改善括約肌功能也有一定積極意義,在該次研究中單純性肛瘺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6.33±1.32)d、肛門括約肌功能(8.91±0.89)分、復雜性肛瘺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6.25±1.11)d、肛門括約肌功能(8.61±0.68)分、馬蹄形肛瘺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 (6.68±0.98)d、肛門括約肌功能(8.77±0.63)分,3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肛門括約肌功能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吳根良[11]在2002年至2014年期間選擇225例復雜性肛瘺患者,分別采用切縫內口引流術、切開掛線術、瘺管曠置術、瘺管摘除縫合術,通過對225例隨訪7個月~3年,切縫內口引流術復發(fā)6例,平均愈合時間(19.4±5.6)d,切開掛線術復發(fā) 2例,平均愈合時間 (20.1±5.3)d,瘺管曠置術復發(fā)7例,平均愈合時間(28.8±7.2)d、瘺管摘除縫合術復發(fā)9例,平均愈合時間(24.7±6.9)d,其認為針對復雜性肛瘺可采用瘺管曠置術和切開掛線術,低位的復雜性肛瘺可采用瘺管摘除縫合術和切縫內口引流術,吳根良的研究結論與該文研究結論類似。
綜上所述,針對不同的肛瘺類型做好明確診斷、辨別肛瘺類型的基礎上采取最佳的手術治療方案對預防感染、促進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能夠達到良好效果。
(
)
[1]孫彥輝,曹永清,黃鴻翔,等.溫和灸促進肛瘺術后組織修復作用的臨床研究[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28(4):321-323.
[2]崔金杰,王振軍,鄭毅,等.改良括約肌間瘺管結扎術治療經(jīng)括約肌型肛瘺[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2,15(12):1232-1235.
[3]李津,葉文峰,朱沛勁,等.99例肛瘺切除 I期縫合術治療低位單純性肛瘺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14(1):4.
[4]李曉靜.袋形縫合術治療低位肛瘺的臨床研究(附80例報告)[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2,18(1):39-41.
[5]鄭德,代述東,韓曄,等.切口單邊對稱縫合法治療單純性肛瘺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外科雜志,2012,20(9):639-641.
[6]陳映輝,陳紅錦.肛瘺切除基底部縫合術治療低位單純性肛瘺 20例臨床觀察 [J].江蘇中醫(yī)藥,2012,44(4):41-42.
[7]彭志紅,馬丹,何紅艷,等.隧道式瘺管剔除結扎術治療單純性高位肛瘺的臨床療效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4,(4):227-229.
[8]喻登明,李康平,張祿芳.不同手術方法治療高位復雜肛瘺的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10):19-20.
[9]嵇正嶺.不同手術方法治療復雜性肛瘺的療效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9X):21-22.
[10]那云朗,富羽翔,蘇震宇,等.不同手術方式治療高位復雜肛瘺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5,34(12):35-36.
[11]吳根良.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復雜性肛瘺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