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濤
2016年是直播這一媒介徹底走進主流社會的一年。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一群“不安分”的年輕人由于對直播現(xiàn)有的形式不滿足,推出了以Dusk為代表的“匿名直播”類APP。面對臉部打了馬賽克、變了嗓音的主播們,你還會有興趣去看嗎?
匿名直播怎么玩?
匿名直播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戶信息與現(xiàn)實世界相隔離。當然APP的重點還是在于對主播的處理:直播界面為全馬賽克化,音頻也像柯南的蝴蝶結一樣進行了變聲處理。觀眾也查看不了關于主播的任何個人信息。Dusk這類匿名直播APP的興起和匿名社交類APP有近似的內因。從主播這一視角來看,匿名加上端到端加密的數(shù)據(jù)傳輸保障了自己的身份不會泄露。主播從社會群體中的一份子變成了一個純粹的信息源。這種角色的轉變讓主播們更愿意說出自己掌握的信息。
而從觀眾的角度來看,雖然號稱直播,但是從可回看直播內容的這一設置來看,開發(fā)者顯然是希望這款APP成為各式各樣“猛料”的集中地。信息引來用戶,用戶提供更多信息,如此循環(huán),借由用戶的好奇心來逐漸擴大APP的影響力。
玩到國內行不行?
直截了當?shù)恼f,從產(chǎn)品、市場和政策三個角度來看,匿名直播這一形式都很難在國內掀起波瀾。
當下的視頻直播內容,大致分類兩個類型:大V們的“粉絲見面會”式和平民主播們的“握手會”式。前者依靠明星的影響力帶來流量,后者依靠主播的談話技巧和外貌滿足觀眾的心理需求。而匿名直播恰恰是和這兩種模式相反,打上馬賽克的同時也隔斷了主播和觀眾的聯(lián)系。用戶剛開始可能出于好奇心頻繁上線,一旦內容無法滿足用戶,很有可能走上和匿名社交類APP類似的末路。
而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類APP也缺乏眼下可見的變現(xiàn)模式。無論是主流直播的“送禮物”還是《分答》的知識變現(xiàn)的模式,本質上還是依賴用戶對主播的信賴和情感聯(lián)系。觀眾們很難為一個聽上去很重量級但是真假難辨的爆料直接付費。而受制于產(chǎn)晶體驗和類型的限制,這類APP的用戶量很難在短時間內擴大。對于開發(fā)者來說,拿風投去圈地的模式也難以實現(xiàn)。
最后也是可能最容易直接殺死這類APP的變量就是政策走向。即使不考慮匿名和直播這兩個敏感地帶的結合處所暗含的政策風險,單是APP內內容可能走向暴力化、色情化,都很有可能讓APP直接下架。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匿名直播這個風口,很可能跨不過太平洋吹到國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