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蔚然
36小時
晝夜接力的努力,只為了一袋救命血;
這是一袋血液的故事,也是一個生命的希望……
1月13日凌晨,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收治一位由臨縣人民醫(yī)院緊急轉來的產婦。她產后滲血被送入ICU重癥監(jiān)護室,需要輸血救治。山醫(yī)一院在配不上血的情況下緊急聯(lián)系太原市紅十字血液中心進行檢測。經檢測,該患者產生了Fya抗體,這種Fya抗原陰性的特殊血型患者(不屬于ABO系統(tǒng)和RH系統(tǒng))在我國漢族人群中的比例極低,只有Fya抗原陰性的人的血液才能夠救治。
患者血型如此稀有,為保證第一時間找到相合的血液,血液中心輸血研究室在張德梅主任帶領下,全科員工齊動員,采取了兩線推進的方式尋找。一方面,在現(xiàn)有的血液中篩查配血,以期找到相合血液;另一方面,在山西稀有血型供者資料庫里檢索,希望可以找到血型相合的捐獻者。
從13日凌晨5時接到山醫(yī)一院電話開始,至14日凌晨接近1時,全科職工齊動員,不間斷篩查了207袋血液。遺憾的是,207袋血液都沒有配血成功。但在另一條線卻傳來了好消息:稀有血型供者資料庫里檢索出來3位相合者,產婦有了生的希望。
獻血服務一科主任王秀錦立即開始聯(lián)系這3位同志,很遺憾,有兩位電話打不通,聯(lián)系不上;一位聯(lián)系上了,由于吃了藥暫時不能捐獻。此項工作一直持續(xù)到了14日晚上,輸研室工作人員還在繼續(xù)配血,并發(fā)布信息向兄弟血站求助。血庫隨時與臨床保持聯(lián)系了解患者情況,總值班王東泰科長隨時向中心白林主任匯報事件進展,并持續(xù)撥打那兩位市民電話。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其中一位的電話打通了……
當聽到中心所進行的情況說明,了解到此時產婦的生命岌岌可危,這位居住在榆次的女同志立即表示愿意配合捐獻。接近1月14日零時,這位特殊的獻血者在老公和兒子的陪伴下,勇敢地挽臂捐獻了血液,在場的每一位工作人員和家屬都對她充滿了敬佩和感謝之情。
輸入了1個單位紅細胞之后,產婦仍然沒有脫離危險。太原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向全國血站系統(tǒng)發(fā)起了求助,希望能找到合適的血液。全國血站也在篩查本地信息庫,不斷有兄弟血站傳來好消息——深圳市血液中心、山東省血液中心血庫里留存有Fya抗原陰性冰凍紅細胞,上海市血液中心、重慶市血液中心、河北省血液中心稀有血型庫里也有相關獻血者資料,可以隨時向獻血者發(fā)起求助。
在運城血站的幫助下,血站終于聯(lián)系到了第三位特殊血型相合者。他在知道情況之后,盡管自己身在四川宜賓,但為了拯救生命,仍然非常爽快地答應了捐獻血液。1月15日11時,周先生迅速趕往了宜賓市中心血站的獻血車,順利地完成了體檢獻血的全過程。他表示:“雖然不知道能不能夠救她,但是我衷心希望她能快點好起來?!?/p>
15日 22時,血液檢測合格,東方航空特意為這袋寶貴的“救命血”開通了綠色通道,救命血搭載1月16日最早一班的航班到達太原市血液中心。經檢測,血液完全相合,16日 10時左右 ,“救命血”輸入患者的身體里。
同時,深圳市血液中心響應了太原市紅十字血液中心的請求,從血庫中找到Fya抗原陰性冰凍紅細胞,開始解凍。2袋4單位的冰凍紅細胞解凍成功,由深圳市血液中心供血服務科主任陳悅康乘坐飛機飛往太原。16日16時30分,救命血輸入患者體內。
截至發(fā)稿時,患者仍未轉危為安,血液中心仍將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隨時與全國血站保持聯(lián)系,繼續(xù)調配血液,為患者的搶救保證“生命之源”。
Fya 抗原陰性
Fya 抗原陰性的特殊血型(不屬于 ABO 系統(tǒng)和 RH 系統(tǒng))是 Duffy 血型系統(tǒng)中一種,這種罕見血型在我國漢族人群中所占比例極低。
因為比有“熊貓血”之稱的 RH 陰性血型更加少見, Fya 陰性血型可以稱為罕見的“鉆石血”了。
2016年12月RH-獻血者
RH-A 秦曉紅、韓敏、秦路超、趙佳偉、張宏森、李云鵬、喬喬、李少杰、孫志偉、張金龍、胡小琴、趙偉、丁娜、宋剛
RH-B 王麗紅、頡嘉鳴、孫魏、溫桂敏、張晉安、王震、范春平、周嘉偉、田健
RH-O 張松松、崔凱帥、李佳林、王亮、劉鑫鑫、張小勇、楊慧芬、鄧麗萍、曹琦、張正海、閆政山、張鑫帥、常建剛、 孫玉俊、劉濤
RH-AB 王黛惠、鄭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