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波
《祁黃羊》是一篇歷史人物故事,從題材來看,可以歸納為寫人記事類。這篇課文主要是通過描寫祁黃羊讓位舉賢的故事,重點表現(xiàn)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個一心為公、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而對于習作訓練來說,其重點也是寫人記事。因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方式引導學生習得寫人記事技巧,以便真正實現(xiàn)讀寫遷移。對此筆者曾進行過嘗試,教學片段如下:
師:這篇課文重點寫了誰?
生:(集體回答)祁黃羊。
師:你們好好讀一讀這篇課文,同桌之間討論一下祁黃羊是一個怎么樣的人。(生閱讀課文,同桌之間交流。)
生:祁黃羊一心為公。
師:不錯,直接點題,概括得很好。那么,課文是通過哪些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小組之間可以討論一下。(小組討論,推薦代表概括。)
生:主要是通過事例來體現(xiàn)祁黃羊的品質。
師:具體說說。
生:祁黃羊推薦仇人擔任職責重大的中軍尉。一來解狐是他的仇人,所以祁黃羊最了解他;二來這個職位非常重要,祁黃羊推薦解狐,正是說明了他不講私情、一心為公的品質。
生:對于當官的人來說,尤其是做大官的人,他們最忌諱的就是提拔身邊人,尤其是親人,目的是防止別人說閑話。但是祁黃羊推薦自己的兒子做中軍尉,在他心中考慮更多的是誰最適合坐這個位置,而不是自己個人的名聲得失,同樣也表現(xiàn)了他一心為公的品質。
師:你說得沒錯,課文的確是通過具體事例來描寫祁黃羊的品質的。那么在這個具體事例中,作者又是通過什么形式來描寫的呢?
生:對話。
師:事例與對話有什么聯(lián)系嗎?
生:一般來說,應先想好事例,再通過對話進行描述。
師:不錯。那么課文中的對話有哪些形式呢?
生:提示語在前、在后,還有沒有提示語的。
師:不錯,這樣描述事例可以使內容的形式豐富一點。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課文是怎么描寫人的。
生:先確定好寫誰,接著明確這個人的特點以及相應的事例,最后通過多種對話來具體體現(xiàn)。
師:說得很好。我們課后就試著按照這樣的方式寫一寫你身邊的人。
教材只是個例子,關鍵是怎樣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例子的作用。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更多關注的是理解,但依據(jù)新課標理念,應更多追求運用。因此需要教師盡可能挖掘文本中“例子”的價值,實現(xiàn)讀寫遷移,讓學生真正“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在上述教學片段中,筆者不僅幫助學生理解文本中的人物特征,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挖掘文本中寫人記事的技巧,從文本中寫誰,到寫了什么事,再到怎樣寫這件事,一步步引導,幫助學生學習寫人技巧,以便實現(xiàn)遷移,真正夯實語用教學。
當然,對于同一文本,從詞語、句子乃至段章結構等,有很多內容、技巧值得學生學習。如果全面鋪開,不僅浪費時間,還會讓課堂結構分散。怎樣進行讀寫結合?最好的方式就是依據(jù)課標,結合具體學段,乃至學期目標進行定位。《祁黃羊》這篇課文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生感知祁黃羊人物品質特征的同時,引導學生從中借鑒寫人技巧,一舉多得。
具體來說,寫人要選用典型事例,而對四年級學生而言,最主要的是要學會對話描寫,以便讓學生學會用對話來描寫具體事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讓學生自主閱讀、同桌交流或者小組討論等,目的在于讓學生從中感悟,學會自己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推促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生成課堂精彩,更重要的是學生從中習得了寫人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