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お?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營造和諧,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已成為新課改的重要理念。文章通過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實驗,驗證大氣壓強的存在,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促進學生知識構(gòu)建。
[關(guān)鍵詞]自主實驗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290047
一、背景材料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營造和諧愉快、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這種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根本改變,動手實驗、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已經(jīng)成為學習物理的重要方式?!白灾魈骄?、合作交流”拓寬了學生思維的空間,使課堂出現(xiàn)了許多驚喜和亮點。在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三節(jié)《大氣的壓強》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大氣壓的存在”和“大氣壓的大小”體會不深,但學生的目光特別專注課本上的幾個演示實驗,如“塑料管中的水會流出來嗎”等。課本中研究大氣壓的演示實驗的器材在生活中比較容易獲取。于是,教師可在課前宣布下一節(jié)課進行實驗考試,考試內(nèi)容是:①塑料管中的水會就出來嗎?②飲料是怎樣進入口中的?③掛鉤為什么會吸在墻上?三個實驗中任選一個,器材自備,滿分100分。
二、案例情景
學生的課桌上擺放了各種自備的實驗器材:一次性紙杯、塑料管、紙片、橡皮管、吸盤、玻璃杯,大家都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學生李君茹第一個登臺,她選擇的是實驗①,她首先將自備的玻璃杯放置在講臺桌上,接著用燒杯緩緩地向玻璃杯倒清水,待水剛要溢出杯口時,用雙手將自備的紙片沿著水面小心翼翼地推過去。確認紙片已覆蓋住整個杯口后,她左手托住紙片,右手握住杯子中下部,迅速將整個杯子倒轉(zhuǎn)過來?!翱梢苑砰_左手了??!”有學生急得在下面喊。李君茹緊張地托住紙片,左手終于慢慢遠離紙片,所有的同學都屏住呼吸。紙片周圍“滴水不漏”?!鞍?!哇!……”李君茹的實驗成功了,教室內(nèi)一下子“沸騰”了。
第二個上臺的學生是張瑤。她自備的實驗器材是一個鑰匙圈,上面掛有一個呈半碗狀的小塑料吸盤和一把自行車鑰匙,她選的是實驗③。她首先向小吸盤內(nèi)注滿清水,然后轉(zhuǎn)身將小吸盤小心翼翼地在黑板上一貼?!鞍??小吸盤居然緊緊地貼在黑板上,沒有掉下來?!迸_下同學們的眼睛一下子都瞪大了。“能繼續(xù)往小吸盤上掛物體而保證它不掉下來嗎?”我試探地問。一支鋼筆,又一支鋼筆,一個鑰匙,又一個鑰匙……小吸盤的下面掛起了長長的“物品”,可小吸盤依然“咬定青山不放松”。
輪到第24號學生王俊實驗考試了,他是班里比較活潑的男生,一雙大眼睛特別會“說話”。他選擇的實驗①也進行得十分順利。我滿意地點點頭,等待下一位同學來進行實驗考試時,他卻怯生生地說:“老師,我還能再做一個其他的實驗嗎?”他已經(jīng)完成了自己的實驗,而且我已經(jīng)給他剛才的實驗考試打滿分了,多再做一個實驗,課堂時間就會比較緊張。但看到他的眼神里充滿了懇求,我還是同意了。
大家的目光幾乎齊刷刷地聚焦在了他所帶的另一套自備的實驗器材:一個250毫升的玻璃瓶,里面空空的;連帶一個配套膠塞;塞子的中間插有一硬質(zhì)的塑料空心管;塑料空心管開口向外的一端連有一段細長的軟橡膠管?!安恢J里賣的是什么藥?”許多同學納悶了,我卻有點意外而驚奇地意識到了他接下來的表演。
王俊此時的目光里流露著一種堅定的自信。他先是將帶有配套膠塞、塞子中間插著一根硬質(zhì)的塑料空心管的玻璃瓶倒放在空中,用左手握住,然后通過軟橡膠管的開口外端盡力吸氣,待確定瓶內(nèi)空氣基本吸完,迅速將軟橡膠管的外開口端放進事先準備好的盛有清水的燒杯里,突然,硬質(zhì)空心塑料管向瓶內(nèi)開口端一下子噴出了水柱,水柱很急,上升一段距離后,以水花的形式散落下來。這不正是“噴泉”實驗嗎?“啊!”學生們都“驚呆”了,像哥布倫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似的。而此時的王俊是一臉驕傲?!澳隳芙o大家說說其中的原因嗎?”我故意問?!笆谴髿鈮骸庇袑W生模模糊糊地意識到了。
只見王俊一臉神氣地看了一下臺下的學生,稍作停頓后便放開嗓子說:“一開始,我用力吸盡瓶內(nèi)空氣,使瓶內(nèi)氣壓大大減小,而外界大氣壓不變,所以燒杯里的水就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通過軟橡膠管進入瓶內(nèi)而形成水柱?!蔽椅⑿χc點頭。
“老師,我能試用他的實驗器材嗎?”,有好奇的學生終于忍不住了。
“老師,我也想試用他的實驗器材,可以嗎?!薄?/p>
三、反思與討論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需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花。”本次學生自備自演的實驗考試,可以說是一次比較成功的嘗試。讓學生自主實驗,驗證大氣壓的存在。
1.自主實驗,讓學生驗證大氣壓的存在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許多聰明的,天賦很好的兒童和少年,只有當他們的手和指尖觸到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時候,他們對知識的興趣才能覺醒起來。”農(nóng)村學校,學生學習基礎(chǔ)較差,學習新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強,但活潑好動卻是學生的天性,而自備自演的實驗嘗試正符合學生的這一實際情況,學生更易于接受。
2.自主實驗,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新課程理念強調(diào),學生學習應注重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學習的結(jié)果,否則容易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大氣雖然存在于我們的周圍,但似乎看不見摸不著,很抽象。自備自演的實驗考試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相關(guān)知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睂W生劉海當天的《日記》寫道:“實驗開始了,同學們按學號一個個地走上講臺,上去表演的同學動作熟練,神情稍微有點緊張。他們精彩的表演真讓人大開眼界。他們動作不慌不忙,有時候一次沒成功,就來第二次,在臺下同學們的提示下都能順利過關(guān)?!笨梢?,每一個學生對本堂課的印象,都是“刻骨銘心”的。
3.自主實驗,讓學生迸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的靈感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說:“積極的情感,歡樂的情緒能使學生精神振奮,思維活躍,從而迸發(fā)智慧的火花?!北敬螌W生自備自演實驗考試,學生情緒高漲,不知不覺地就完成了相關(guān)的實驗,效果之好,出乎意外。尤其是學生王俊的“噴泉”實驗,如果離開實驗器材,以習題的形式要求他設(shè)計出一個“噴泉”實驗,恐怕包括他在內(nèi)的絕大部分學生都很難完成設(shè)計方案。學生自備自演的實驗考試,挖掘了學生頭腦中潛藏的智慧,迸發(fā)了創(chuàng)新的靈感。
(責任編輯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