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考生
閱生命之蕓香,偕心靈以共舞
◎浙江一考生
三味書屋中壽鏡吾先生之父曾出此語:“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闭\哉斯言,“詩書”作為物質(zhì)生活之外的精神食糧,古往今來,無人不識其重要。然而當今人們亦產(chǎn)生了“讀書焦慮”,仿佛踏出校門便停止了學習的腳步,而以一張張微信朋友圈上的“讀書照”自我標榜。殊不知,學習絕不是標簽式的閱讀與簡單的瀏覽,而是恒久的、伴隨生命每個角落的向外發(fā)現(xiàn)、向內(nèi)探索。
有人說,人的一生要讀“有字之書”、“無字之書”以及“心靈之書”。在我看來,這正是對貫穿一生的學習的最好詮釋。誠然,我們確實需要不斷閱讀那些白紙黑字之上的知識。從字里行間,我們汲取前人的智慧,領(lǐng)悟旁人的情感體驗,為自己構(gòu)建物質(zhì)世界之外的精神天地。文字的閱讀充實人的生活,照亮人前進的道路,無疑是極其重要的學習方式。與此同時,我們又絕不能將目光局限于字里行間,而“無字之書”,正代表了我們普通卻又波瀾壯闊的生活。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敝R本身來源于生活,而置身自己生活之中的我們,亦絕不可“一心只讀圣賢書”而忽視了在每時每刻的生活中尋求智慧。在這本“無字之書”之中,我們不斷思索、提煉,又結(jié)合理論所學,如此方可品出生命的至理,而不再將視角局限在簡單的“讀書”學習上。
村上春樹曾說:“我不能拋棄心,我想。無論它是多么沉重,有時是多么黑暗,它卻時而可以像鳥一樣在風中曼舞,可以眺望永恒?!笔堑模诼L的人生之中,向前人、向生活學習固然重要,但永不能被拋棄的“心靈之書”,方是我們必讀的、屬于自己的經(jīng)典。讀“心靈之書”,是在喧嘩眾生中沉靜下來,追尋自我;是在步履匆匆時駐足自視,回望靈魂?!妒勒f新語》中,桓溫曾得意挑釁,問殷浩比之自己何如。而殷浩鏗鏘以答:“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壯哉!閱讀心靈,正是不斷與自我周旋,不斷摸索,不斷追求,甚至與自我搏斗。然后我們方能最終讀懂心靈,看清自我,而放出“寧作我”之豪言。在品讀經(jīng)典之美、生活之樂的同時,唯有時時握有對心靈的清醒認識,保有高貴的心靈,朝著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不懈前行,我們才能真正領(lǐng)會“學習”這一人生歷程的奧義。
古人曾以“蕓香”作為書香之雅稱,須知這“蕓香”并非僅在三墳五典的字里行間,亦在生活之美、心靈之華。愿閱盡生命中時時刻刻的蕓香,永不停止學習的步伐,以自我價值的最大實現(xiàn),完成這一生中與心靈的共舞之旅。
點 評
一篇優(yōu)秀的論述文真正的內(nèi)在魅力是自由獨特的思想,這篇文章確實做到了。準確地理解概念,但又不局限于相關(guān)的理解,而是由此延伸拓展,提出自己新的理解和認識:“學習絕不是標簽式的閱讀與簡單的瀏覽,而是恒久的、伴隨生命每個角落的向外發(fā)現(xiàn)、向內(nèi)探索。”全文抓住這一點,比較深入地分析了為什么要讀三本書的理由,提出了怎樣去讀這三本書的方法。以論述讀“心靈之書”為重點,兼評讀好其他兩本書的必要性,三本書的關(guān)系闡述得比較清楚。文章思辨色彩濃烈,始終將觀點放在一種思辨的狀態(tài)下去表達,給讀者的感覺是理性而深刻,如文章的第二段,不多的文字,作者從肯定到否定再到樹立自己的觀點,闡述得有條有理,邏輯嚴密,思維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