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琰[南京師范大學,南京 210024]
淺析概念隱喻的認知功能
⊙ 劉琰[南京師范大學,南京 210024]
隱喻是一種認知方式。通過概念隱喻的基本概念——源域、目標域、互動理論、映射理論、合成空間理論等,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概念隱喻的組成和運作機制,從而了解我們?nèi)绾瓮ㄟ^隱喻完成認知,即隱喻的認知功能。
概念隱喻 源域 目標域 認知
從古希臘開始,隱喻一直是修辭學研究的對象,作為一種“美文”的手段被加以利用。傳統(tǒng)隱喻觀把隱喻看作一種語言現(xiàn)象,與之不同的是認知語言學的隱喻觀——概念隱喻理論。這是一種全新的隱喻觀,最早可見于Lakoff &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ue by。該書認為:“隱喻的本質(zhì)是根據(jù)甲事物來理解和體驗乙事物”,“人的概念是通過隱喻建構(gòu)起來的,人的活動是通過隱喻建構(gòu)起來的,因此,語言也是通過隱喻建構(gòu)起來的”,“隱喻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人的思維過程大體上也是隱喻性質(zhì)的?!弊源?,隱喻第一次獲得了語言本體、思維本體和活動本體的地位。例如根據(jù)Ungerer&Schmid的總結(jié),當我們談論生活或愛的真諦時,我們往往會用到和旅途有關的字眼或意象;當提起某次爭論時,我們常常能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的場景;當討論某個理論的建構(gòu)時,我們也常會拿建筑物來當參照;當論及某個社會組織時,它的組成模式往往又和植物的樣子很類似。
概念隱喻由概念域組成,而概念域又有源域(sourcedomain)和目標域(targetdomain)兩種。兩域相比,前者具體易懂,而后者往往更加抽象晦澀。K?vecses認為,我們在物質(zhì)世界中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是我們理解抽象域的自然而富有邏輯性的基礎。研究顯示,人們最常使用的源域包括人的身體、健康和疾病、動物、植物、建筑物、機器和工具、運動和游戲、錢財和生意、烹飪和食物、冷熱、亮暗、力量、移動以及方向等。同樣,頻繁被使用的目標域包括情感、欲望、道德、思維、社會或國家、政治、經(jīng)濟、人類關系、交際、時間、生死、宗教以及活動等。
事實上,除了源域和目標域,概念隱喻還包含了兩域之間的關系。例如,在“愛是一次旅途”這個隱喻中,隱喻不是指這幾個字眼,而是指這幾個字包含的思維和概念。這里,“旅途”是源域,“愛”是目標域,我們用關于“旅途”的概念來理解“愛”的本質(zhì)。也就是說,兩個人開始一段感情,正如兩個人一起踏上旅途;我們享受愛情的甜蜜正如欣賞沿路的美景;我們會嘗到愛情的辛酸苦澀正如在旅行時偶爾遇到的困難和麻煩。如下,將討論兩域之間的關系,即隱喻的運作機制。
以下將通過三個理論來分析概念隱喻的運作機制,從互動理論到映射理論再到合成空間理論,是一個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
1.互動理論
互動理論最早由Richards提出,他指出,如果本體和喻體之間的互動產(chǎn)生出了一個包容性的意義,那么就可以說這種互動產(chǎn)生出了隱喻。Richards雖然提出了隱喻的準則,卻沒有具體說明這互動究竟是以何種方式發(fā)生。Black完善了Richards的說法,并提出了互動理論。例如:“婚姻是一場零和游戲?!薄坝螒颉敝笇κ种g的競賽,甲方贏則代表乙方輸。也就是說,“婚姻”的本質(zhì)和“競賽”“對手”“輸贏”這些概念是綁定的,因此我們認為“婚姻”是一場兩個人之間非贏即輸?shù)某志脩?zhàn)。根據(jù)互動理論,我們先關注喻體的特征,然后再分析本體是否含有這些特征,若兩者的特征有重合之處,說明存在隱喻。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通過對喻體的解讀完成了對本體概念的理解?;永碚搹娬{(diào)本體和喻體的相似性。
2.映射理論
事實上,無論是Richards還是Black都沒能對隱喻的方向性、系統(tǒng)性和依據(jù)做出清楚的解釋。為了解決問題,Lakoff首先統(tǒng)一了說法,把本體改成了源域,把喻體改成了目標域,緊接著他把多方向的互動改成了單方向、系統(tǒng)且不變的映射,如圖1所示。這是因為,一方面,映射是從源域到目標域的關聯(lián),因而是單方向的;另一方面,源域的大部分構(gòu)成可以映射到目標域,因此是系統(tǒng)而不變的。
圖1
3.合成空間理論
隨著隱喻理論的不斷發(fā)展,F(xiàn)auconnier(1997)對Lakoff的映射理論做出了補充。根據(jù)Fauconnier的合成空間理論,隱喻包括源心理空間和目標心理空間,這兩個空間都為另一個心理空間——合成空間提供輸入。同時,還存在一個類空間凌駕于源心理空間和目標心理空間之上。也就是說,隱喻的互動包括四個空間。圖2是根據(jù)Fauconnier的映射圖改編的,圖中的圓圈代表心理空間,圓圈內(nèi)的點代表各元素,點與點之間的線則代表元素間的聯(lián)系(實線指原本就有的聯(lián)系,而虛線則是指形成的新關系)。例如,在“醫(yī)生是屠夫”這個隱喻中,源心理空間與“醫(yī)生”“病人”“手術”“手術刀”等有關;而目標心理空間與“屠夫”“動物”“屠宰”“屠刀”等有關;類屬空間的概念是源心理空間和目標心理空間的升級概括,包括“施事者”“受事者”“事件”“工具”等。因此,在第四個心理空間里,人們就會形成一個設想,即屠夫用屠刀屠宰病人,換言之,讀者最終理解了這個隱喻的意思,明白了這個醫(yī)生不夠?qū)I(yè),很有可能會誤人性命,故而通過合成空間理論完成了對上述隱喻的認知。
圖2 合成空間映射圖(Fauconnier)
Lakoff&Johnson認為隱喻是一種認知方式。認知方式通??梢苑譃閮煞N,一種是通過定義達成的認知,另一種就是根據(jù)隱喻實現(xiàn)的認知。第一種認知方式旨在直接地顯示某事物的本質(zhì)和基本特點。例如,我們在給“愛”下定義的時候,常常會用到“愛慕”“感情”“性欲”等字眼,又如“愛”的基本釋義包括了對人或事有深摯的感情、喜好、重視而加以保護以及吝惜等,但是這些詞語給出的只是蒼白無力的解釋,很難表現(xiàn)出“愛”的真諦,也不會給人真切的感受。因此,我們經(jīng)常用第二種認知方式,即通過隱喻來理解“愛”。例如,根據(jù)“愛是一次旅途”的隱喻,我們在現(xiàn)實世界中旅游的經(jīng)歷會成為原料庫,因而我們可以通過與“旅途”相關的概念來更好地感悟“愛”的概念??偠灾[喻的認知功能表現(xiàn)為通過隱喻來完成認知,即人們運用隱喻的運作機制,通過對比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概念的理解,從而完成對不太熟悉、較難理解的目標域概念的理解,通過隱喻達成對事物的認知,其效果遠比定義認知要好。
①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p5—6.
②劉宇紅:《GeorgeLakoff語言理論的發(fā)展歷程》,《山東外語教學》2002年第5期。
③④K?vecses,Z:Metaphor——APracticalIntroduction(2ndEdition).New York:OxfordUniversity Press,2010,p7,p18—23.
⑤束定芳:《論隱喻的運作機制》,《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2年第2期。
⑥Fauconnier,G: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151.
[1]Black,M.Models and Metaphors[M].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2.
[2]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Richards,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4]Ungerer,F.&H.I.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作者:劉琰,南京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應用語言學。
編輯: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