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菁++楊愛春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及呈進行性發(fā)展是其主要特點。目前確切的病因還不十分清楚,但普遍認為與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吸煙及粉塵為其重要的發(fā)病原因,其特征性改變?yōu)槁灾夤苎准胺螝饽[的病理變化,包括氣道、肺及肺血管慢性炎癥變化。
COPD發(fā)病機制中,存在蛋白酶與抗蛋白酶失衡,肺內抗氧化活性下降,機體免疫失衡,反復的細菌感染和細胞粘附分子與細胞因子共同作用等。目前研究顯示COPD并不僅僅是一種體現為肺功能下降、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的肺部疾病,同時是一種全身性疾病,能引起包括營養(yǎng)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全身多器官功能損害等一系列合并癥[1]。COPD氣道阻塞呈進行性的發(fā)展,患者逐漸喪失勞動能力,個人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生活能力,約有24%~63%的COPD患者在其自然病程中存在著顯著的、漸進性的體重減輕,嚴重者甚至發(fā)生“肺惡液質綜合征”[2],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了沉重的負擔。
COPD主要累積肺臟,但也可以引起全身(肺外)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營養(yǎng)不良、肌肉萎縮、骨質疏松等,2011年,“全球COPD”(GOLD)執(zhí)行委員會頒布的全球COPD新概念中提出,急性加重和合并癥影響患者整體疾病的嚴重程度,即更加重視COPD的肺外反應。營養(yǎng)不良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最常見的并發(fā)癥[3],據國外報道,住院患者營養(yǎng)不良的發(fā)生率在20%~60%[4],成為患者病情反復、勞動力逐漸喪失、生活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最終增加急性加重患者的住院率、機械通氣率和死亡率。
1 營養(yǎng)不良的原因
COPD患者營養(yǎng)不良的集中表現為:體重的下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轉鐵蛋白等營養(yǎng)學指標的降低及外周肌肉質量下降及體積萎縮。主要原因:①COPD患者由于氣道阻力增加,胸肺順應性減低,使呼吸功和氧耗量增加。②感染、細菌毒素、缺氧、炎性介質及不良的情緒等可引起機體內分泌紊亂,使COPD患者處于嚴重的應激及高代謝狀態(tài),能量消耗顯著增加[5]。③長期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心功能不全、胃腸道淤血,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和電解質紊亂,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和氧化利用均受影響[6]。④COPD患者進餐時,血氧飽和度下降10%,可引起氣促、厭食[7],導致營養(yǎng)物質攝入不足 ⑤COPD治療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抑制蛋白合成、促進蛋白分解,導致肌纖維萎縮[8],營養(yǎng)不良的COPD的患者不僅有高能量消耗,而且伴有三大營養(yǎng)物質代謝紊亂,表現為脂肪氧化供能增加和蛋白質供能減少,導致病情的進一步惡化,進而影響其生命質量,成為COPD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以上主要歸結于兩點:消耗過多及攝入不足。
近來研究的焦點放在細胞因子在導致體重下降的機制中的作用,細胞因子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1、白介素-6、纖毛狀神經營養(yǎng)因子、生長分化因子等,均可使分解代謝增強,耗能增加而導致COPD患者營養(yǎng)不良及體質量下 降[9],其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瘦素受到廣泛關注。
2 營養(yǎng)不良的分型
臨床營養(yǎng)學將營養(yǎng)不良劃分為3種,主要類型:①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其特點是人體測量值的顯著降低,而內臟蛋白如血清白蛋白及轉鐵蛋白等維持正常;②蛋白質營養(yǎng)不良:特點是人體測量值正常而內臟蛋白減少;③混合型營養(yǎng)不良:是慢性營養(yǎng)不良發(fā)展到晚期而表現上述兩種營養(yǎng)不良的一些特征,其特點是內源脂肪和蛋白質貯備空虛,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免疫低下[10]。COPD患者可由早期的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伴隨病情的惡化,逐漸過渡到混合性營養(yǎng)不良。
3 營養(yǎng)不良評價指標
營養(yǎng)評價通常包括人體測量、人體組成測定、實驗室檢查、臨床檢查及多項綜合營養(yǎng)評價等手段,判定人體營養(yǎng)狀況,確定營養(yǎng)不良的類型及程度,并估計營養(yǎng)不良所致的危險性,監(jiān)測營養(yǎng)支持的療效。人體測量指標包括體質指數(BMI)、肱三頭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圍(AMC)等;實驗室指標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紅蛋白(Hb)、總淋巴細胞計數(TLC)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項綜合營養(yǎng)評價包括主觀全面評估(GCA)、測定人體組成的營養(yǎng)評價方法(BCA)、營養(yǎng)不良通用篩選工具(MUST)、簡易營養(yǎng)評估(MNA)、營養(yǎng)風險指數(NRI)等,GCA、BCA并不是專門適用于老年人營養(yǎng)狀況的評價方法,Guigoz等[11]在1994年創(chuàng)立并發(fā)展微型營養(yǎng)評價法(MNA),這是一種適用于老年人的簡單易行、有效快速的人體營養(yǎng)狀況評定方法,適合老年COPD患者的營養(yǎng)評價。歐洲腸內腸外營養(yǎng)學會(ESPEN)對營養(yǎng)風險的定義是指“現存的或潛在的營養(yǎng)和代謝狀況所導致的疾病或手術后出現相關的臨床結局的可能性”[12],并建議應常規(guī)進行營養(yǎng)風險篩查,其于2002年推出了用于成年住院患者的營養(yǎng)風險篩查的工具(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 NRS2002),目前作為營養(yǎng)風險篩查的首選在國內廣泛使用,適合老年COPD患者的營養(yǎng)評價。
4 營養(yǎng)不良對COPD患者疾病影響
營養(yǎng)不良是COPD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13-14]。營養(yǎng)不良又可以進一步損害COPD患者的肺功能狀況,包括膈肌重量減輕、運動能力下降和死亡率增加等[15]。
4.1營養(yǎng)不良對呼吸肌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呼吸肌能量供需不平衡,導致呼吸肌的收縮力和耐力的下降,呼吸肌易發(fā)生疲勞,機體通過減少對能量底物的利用率改變肌纖維結構,從而損傷肌肉的功能,膈肌體積減小,重量減輕以及收縮力的耐力明顯降低[16]。對呼吸調節(jié)反射作用減弱,進一步加重了缺氧、二氧化碳的儲留和肺功能的損害。
4.2營養(yǎng)不良對免疫防御功能的影響 COPD合并營養(yǎng)不良者損害免疫功能,營養(yǎng)障礙直接導致感染的易感性和免疫功能障礙。機體缺乏足夠的蛋白質,使具有感染免疫防御能力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的活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與巨噬細胞產生白介素I的能力降低,包括吞噬作用減弱纖維素缺乏、淋巴細胞數目減少、免疫球蛋白及補體生成減少,極易引起呼吸道革蘭氏陰性菌粘附和定植增加。雖然細菌定植尚不是感染,但可能是感染的重要來源和高危因素,30%~40%的普通住院患者在住院48 h內即發(fā)生細菌定植,危重者則高達70%~75%[18]。營養(yǎng)不良也使機體補體系統活性降低和吞噬功能減低,營養(yǎng)不良、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等往往互為因果并且形成惡性循環(huán)。此外,細胞因子的影響及微量元素缺乏,造成抗氧化防御機能和免疫功能的減退,會加速病情的進展程度。
4.3營養(yǎng)不良對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患病時間長、長期服藥、氣促、肺部反復感染和缺氧等客觀因素,導致其精神緊張度高、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增多。厭食及恐懼進食的情緒障礙的發(fā)生率普遍高于一般人群,由于患者多進食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高熱量食物,期間易發(fā)生缺氧和呼吸困難等COPD臨床癥狀表現,增加進食的難度。
4.4營養(yǎng)不良對患者預后的影響 營養(yǎng)不良的COPD患者預后較差?;颊哐荷瘷z查血清白蛋白值<25 g/L,會導致發(fā)生水腫及腹瀉癥狀,從而加重患者營養(yǎng)不良程度,明顯增加病死率。
5 COPD患者的營養(yǎng)支持
可依據患者個體情況,制定營養(yǎng)干預計劃。通常情況下COPD患者每天進食的碳水化合物占50%、脂肪占25%~35%、蛋白質占15%~25%,即臨床營養(yǎng)學上所說的高脂低糖飲食。有研究表明,經過合理的營養(yǎng)支持,COPD患者的體重增加、生活質量有所改善[19-20]。
5.1急性發(fā)作期的營養(yǎng)干預 以往COPD急性發(fā)作時通常會采用機械通氣,營養(yǎng)支持往往給予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質,并不重視糖和脂肪的比例。在三大產能營養(yǎng)素中,葡萄糖的RQ為1,蛋白質的RQ為0.8,脂肪的RQ為0.7,過量的碳水化合物產生大量CO2并消耗大量O2,可增加肺的通氣負荷[21],研究[22]表明,適當的高脂營養(yǎng)支持治療可減輕通氣負荷,使PaCO2降低,對COPD患者有益。腸內外營養(yǎng)同時進行,以腸外營養(yǎng)為主,并靜脈補充高營養(yǎng)(如中長鏈脂肪乳劑、復方氨基酸液),保證能量攝入與消耗平衡。此外還必須注意電解質和微量元素的補充,特別是影響呼吸肌功能的電解質,如磷、鉀、鎂等。臨床上常忽視磷的補充尤其應以重視。必要時可給予管飼,遵循從少到多、由慢到快、由低到高、由稀到濃的原則,使胃腸道有個適應過程。無論腸內腸外,應注意疾病處于應激狀態(tài),蛋白分解加強,保證患者對能量及蛋白質的需求。
5.2住院期間緩解期營養(yǎng)干預 此期腸內營養(yǎng)為緩解期患者的主要干預方法,應積極鼓勵患者自行進食。為增進患者食欲,應保證患者的口腔清潔,進食前后給予漱口,及時處理口腔病變。安排清潔、安靜的進食環(huán)境和合適的體位;提供固體食物,緩慢進食,少量多餐,在正常餐的基礎上增加點心等食物,控制鹽的攝入,應鼓勵患者多進食水果、蔬菜、谷類和魚等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的食物。避免高熱量高糖飲食,從而改善COPD患者呼吸肌強度和韌性。若此期食欲仍較差,胃腸功能不強,可采用要素膳,能夠有效消化吸收營養(yǎng)素。
5.3重組人生長激素的應用 近年來,人們試圖在臨床營養(yǎng)支持中不增加二氧化碳產生的情況下,應用重組人生長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以改善氮潴留和蛋白質合成,增加肌肉質量,特別是呼吸肌,改善呼吸通氣狀況。
6 展望
COPD作為一種慢性難愈性疾病,肺功能呈進行性下降,勞動力逐漸喪失,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目前的治療僅僅為對癥處理,主要為減輕氣道炎癥、改善癥狀及康復訓練為主,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導致COPD患者病死率較高。作為醫(yī)護人員,應對COPD患者疾病嚴重程度評估研究,不僅需要緩解因肺臟功能差引起的不良表現,更要關注患者全身的表現,注重患者的生存質量,合理運用營養(yǎng)評價工具,從而開展對營養(yǎng)不良COPD患者院內營養(yǎng)支持的實施及家庭營養(yǎng)支持的實施,同時借助一些基本腸內營養(yǎng)制劑和特殊營養(yǎng)制劑,保證患者基本能量與營養(yǎng)素攝入,使得患者長時間可帶病生存,這需要我們醫(yī)護人員、家屬、社會等通力合作。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2]Foley RJ,ZuWallack R.The impact of nutritional deple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J Cardiopulm Rehabil,2001,21(5):288-295.
[3]Nagaya N,Itoh T,Murakami S,et al.Treatment of cachexia with ghrelin in patients with COPD[J].Chest,2005,128(3):1084-1086.
[4]Imoberdorf R,Meir R,Krebs P,et a1 Prevalence of undernutrition on admission to Swiss hospitals[J].Clin Nutr,2010,29(1):38-41.
[5]Sergi G,Coin A,Marin,et al. Body composition and energy expenditure in elderly mal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Respi Med,2006,100(11):1918-1924.
[6]Ezzel L,Jensen GL.Malnutri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Clin Nutr,2000,72:1415-1416.
[7]陳嘉馨.營養(yǎng)支持對急性期 COPD 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04,11(3):177-179.
[8]Creutrberg EC,Wouters EF,Mostert R,et al.efficacy of nutritional-supplementation therapy in depend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Nultrition,2003,19(2):120-127.
[9]安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全身效應[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2007,22(14):19-20.
[10]焦廣宇,蔣卓勤.臨床營養(yǎng)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11]Guigoz Y,Vellas B,Garry PJ.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a practical assessment tool for grading the nutritional state of elderly patients[J].Facts Res Gerontol,1994,2(Suppl):15-59.
[12]Lochs H,Allison SP,Meier R,et al.Introductory to the ESPEN guiderlines in enteral nutrition terminology, defin itions and general topics[J].Clin Nuix, 2006, 25(2):180-186.
[13]Ezzell L,Jensen GI. Malnutri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Clin Nutr,2000,72(6):1415-1416.
[14]Laaban JP.Nutrition and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J].AnnIntem Med,2000,151(7):542-548.
[15] Schwartz DB. Malnutri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Respir Care Clin N Am JT-Respirat-ory car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06,12(4):21-31.
[16]南英, 孫曉旭,王敏,等.氧療與膈肌起搏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J].中國臨床康復,2003,7(5):812-813.
[17]劉鴻雁.1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臨床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大學,2010年.
[18]Apisamthanarak A,Pinitchai U,Thongphubeth K,et al.A multifaceted intervention to reduce 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olonization and infection in 3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a thaitertiary care center:a 3-year study[J].Clin Infect Dis,2008,47(6):760-767.
[19]Bmekhuizen R,Creutzberg Ec,weling scheepers cAPM,et a1.0ptimizing 0ral nutritional drink suppleme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0bstructive pu1monary disease[J].Br J Nutr,2005,93:965-971.
[20]P1anas M,Ivarez JA,Peris G,et a1.Nutrition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stable chronic 0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ptients[J].Clin Nutr,2005,24:433-441.
[21]楊勤兵,林江濤.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營養(yǎng)狀況分析[J].中國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03,11(2):85-87.
[22]吳淑華,卜小鐵.高脂及低脂營養(yǎng)對重癥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影響[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28(3):252-262.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