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英語語言歧視的成因及發(fā)展趨勢

2017-02-23 20:49
關鍵詞:白人英語詞匯語言

王 春

(河南科技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河南 洛陽 471023)

【藝術尋珠】

英語語言歧視的成因及發(fā)展趨勢

王 春

(河南科技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河南 洛陽 471023)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中的詞匯最能敏感地反映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變遷。英語詞匯能夠揭示諸多語言歧視現(xiàn)象。英語中的語言歧視主要表現(xiàn)為民族歧視、性別歧視、種族歧視以及階層歧視等。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加,尤其是英語在全球化中的作用的加強,歧視性語言的使用將逐步減少是英語未來發(fā)展的趨勢。

英語詞匯;民族歧視;性別歧視;種族歧視;階層歧視

語言是社會文化發(fā)展的產物。世界上每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演變發(fā)展過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化為基礎就形成了各自的生活習俗、思維模式、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這些文化觀念必然會反映在語言的形式上。語言中的詞匯最能敏感地反映社會生活和社會思想的變化,反映民族文化[1]。民族歧視、性別歧視、種族歧視、階層歧視、年齡歧視甚至體能歧視、體重歧視等都在英語詞匯中有所體現(xiàn)。探析英語語言歧視的成因和發(fā)展趨勢,有助于理解它們的確切含義,發(fā)揮英語語言的交際功能。

一、英語語言中的民族歧視由來已久,國際交往中的平等訴求將有助于其消解

盎格魯-撒克遜語是英語的起源,英語從誕生之日起,就大量充斥著民族歧視。公元449 年, 盎格魯-撒克遜人發(fā)起了對不列顛的征服,結果原居民凱爾特人(the Celts) 被迫遷住到不列顛偏遠的北部和西部。同時,英語語言真實折射出占領者對凱爾特人的歧視,如Welsh on one’s promise(食言),get one’s Irish up(發(fā)怒),Scotch marriage(私奔婚姻;未婚同居)。

英國在歷史上既被外族侵略和奴役過,也曾經作為“日不落帝國”,統(tǒng)治和奴役了許多國家。英語中許多帶貶損含義的詞匯就充分反映了英國人和與此相關的國家之間深厚的恩怨,法國和荷蘭就是明顯的例證。通過諾曼征服,法語進入英國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語言長達300年。法語是英語詞匯的主要來源之一,英語中后來出現(xiàn)大量的法語借詞,但是由于英法曾經在歷史上有過激烈的沖突,所以英國人在語言中對法國人加以貶損,如the French disease(梅毒),F(xiàn)rench letter(避孕套),pedlar’s French (竊賊的行話),take French leave(擅離職守)等。為了掠奪海外殖民地和爭奪海上霸權,英荷之間在17世紀發(fā)生過三次戰(zhàn)爭,英語中歧視荷蘭人的詞匯為數(shù)不少,如Dutch act(自殺),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Dutch widow(妓女),Dutch bargain(飲酒時達成的交易)等。

其他民族受攻擊的情況在英語中也不罕見。一方面,稱謂貶語大量存在。如吉普賽人被貶稱為gyp(欺騙、騙子),猶太人被貶稱為Jew(高利貸者、守財奴、奸商)。二戰(zhàn)期間,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事業(yè)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但戰(zhàn)爭中的盟友英國首相丘吉爾依然使用對華人帶有嚴重歧視的“Chinaman”。另一方面,英美人總是喜歡把一切不愿啟齒的事物都推向國外。如exotic(異國情調的)一詞竟然有“色情”之義,exotic dancer成了“脫衣舞女”,exotic club便是“脫衣舞夜總會”。更為露骨地對其他民族進行語言歧視的現(xiàn)象在英語語言表達中也不乏其例,如Italian hand(干涉或狡詐),Street Arab(街頭流浪兒),Spanish athlete(胡說八道的人), Mexican promotion/raise (明升暗降), Russian roulette(玩命游戲,企圖自殺), Chinese red(海洛因), Chinese white(烈性海洛因), Chinaman’s chances(微乎其微的希望)等。

英語是當今世界的強勢語言,民族歧視性語言給許多遭受攻擊的其他民族造成了重大傷害。荷蘭政府早在20世紀30年代國名就不再用Dutch,而用Netherlands。緬甸在遭受英國殖民統(tǒng)治時期被稱為Burma,因為這一稱呼帶有濃厚的殖民主義色彩而備受海外流亡分裂分子和英美國家媒體的青睞。20世紀80年代緬甸政府啟用新國名Myanmar,以示告別和清除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影響。如今,Myanmar也得到了聯(lián)合國及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通認。

二、英語語言中的性別歧視根深蒂固,性別平等的訴求將有助于其消除

男性在漫長的人類社會中把持統(tǒng)治地位,較高的社會地位也使男性歧視女性,語言不可避免地帶有性別歧視色彩。“上帝造人”中,亞當是上帝造的第一個男人,而夏娃是上帝用亞當?shù)睦吖窃斓牡谝粋€女人?!澳兄髋畯摹痹谧诮躺系靡源_立,女人成了男人的附屬品,英語中也就有了從表示男性的man,male衍生出的woman,female。英語語言中的性別主義表現(xiàn)為對女性的歧視。

首先,表現(xiàn)“女人是男人附屬品”的詞匯在英語中大量存在。英語中有些表示身份和職業(yè)的詞忽視了女性的存在。如chairman,clergyman,congressman,fireman,mailman,policeman,salesman,statesman等英語詞匯體現(xiàn)出女性在某些職業(yè)領域的完全缺席。即便是以-er,-or 結尾的中性詞,往往也被視為男性名詞,當女性進入某些領域時,其職業(yè)稱呼也需要明確性別以示區(qū)別,如woman teacher,woman doctor。

其次,英語中一些專門表示女性的詞總是帶有貶義或渺小的含義。男女相對應的稱謂隱喻意差別最為明顯,男性指稱詞通常為褒義詞或中性詞,而指稱女性時則含有貶意。如governor是“總督”“州長”,governess則指“家庭教師”甚至“情婦”;master 指的是“主人”“大師”等,而mistress則為“情婦”之意;witch既是“女巫”,也有“妖婦,老丑婦”之意,而與其對應的wizard,除了其本義“男巫”外,竟還可用來指“天才,才能非凡的人”,甚至美國NBA就有一球隊用此命名。復合稱謂同樣如此,如fancy man 意為“情郎”,fancy woman則指“妓女”;man on the streets 是“街頭流浪漢”,woman on the streets卻是“街妓”。

為爭取平等的地位,婦女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抗爭。性別平等的訴求也日益得到重視和關注,作為社會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的語言也在發(fā)展。一方面,英語中已經出現(xiàn)體現(xiàn)性別中性的用語。如chairman變成chairperson,foreman變成supervisor,尤其是s/he (他或她)的廣泛接受和使用更加體現(xiàn)了這一趨勢。近年來,歐盟總部決定在歐盟的各種會議和正式場合禁用暗含性別歧視的語言,如man-made被明令禁止,該詞被artificial或synthetic取代。

另一方面,以往可能專屬于女性的詞匯由于拓展到男性領域而賦予了新的涵義。《新英漢詞典》第4版就收錄了諸如此類“男性意識”的詞,如manny(男保姆, male+nanny),manscaping (男性體毛修剪,man+landscaping),murse (男性挎包,male+purse),heavage (男性乳溝,he+cleavage)等[2]。經濟衰退對男性的影響更為嚴重和深遠,mancession (man+recession) 或he-cession成為了英語詞匯的新成員。

三、英語語言中的種族歧視多樣態(tài),觀念形態(tài)難消除

世界上的主要英語國家美、加、澳、新皆為移民國家。英國有不少來自各國的移民,美國的種族結構則更為復雜。美國大力推行的唯英語和英語官化運動并不是為了提高少數(shù)族裔的英語水平,而是利用英語來同化移民,維護英語的獨尊地位和白人的語言利益[3]。不平等的語言政策和復雜的種族結構社會現(xiàn)實在英語語言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英語語言中的種族歧視呈現(xiàn)出多種樣態(tài)。

美國是當今西方世界的中心,美國WASP(指白種盎格魯-撒克遜人新教徒)自獨立運動以來就一直是決定美國價值標準與文化走向的社會主體。美國的種族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白色人種和有色人種(非洲裔、拉美裔、亞裔)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有時也表現(xiàn)為有色人種之間的沖突。種族矛盾與沖突在美國英語中的直接產物便是種族貶語。19世紀美國作家James F. Cooper堪稱是文化領域種族貶語的始作俑者。他發(fā)明了印第安人針對白人的綽號paleface,和白人給黑人起的外號crow和 wooly head。美國社會的族群對立在英語詞匯中充分反映,英語中有Uncle Tom(聽命于白人逆來順受的黑人)、Uncle Tomahawk(持白人社會文化準則的美國印第安人)、Afro-saxon(黑皮白心人,指那些支持白人政權或奉行白人社會準則的黑人,也指在白人政府工作的黑人)、banana(黃皮白心人,指作為白人政權中的一員或喜歡在白人政權中工作的東方人)、還有對美國社會白人的蔑稱whitey,對窮苦白人的貶語white trash。

英語中的種族貶語主要是白人對黑人的偏見。“白”是表示“清白”“純潔”“干凈”“慈善”等積極含義的褒義詞,“黑”則與“邪惡”“罪孽”“骯臟”等有關,如blackguard(惡棍), black mail(勒索),black mouth(誹謗者),a black lie(惡意的謊言),a white lie(善意的謊言),a white day(黃道吉日),a white spirit(純潔的心靈)等。

同時,其他非主流種族也難免被白人貶損。如,從前美國煙草店經常以木刻的印第安人形象做廣告,因此在美國英語中便有as dumb as a wooden Indian,意為“非常愚蠢”。再如由膚色而來,亞洲人被稱為yellow monkey;由于亞洲人面部扁平,其面部被稱為table face。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反種族歧視的斗爭帶來了英語中許多稱謂委婉語的產生。20世紀60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提出了“Black is beautiful”的口號,Black指“黑人”帶上了莊重的色彩,而原來感情色彩中性的Negro則屬輕蔑語。印第安人通過“索地運動”等斗爭,終于在20世紀80年代獲得了免稅和自治等權利。紐特人反對被稱為愛斯基摩人,因為這種說法來自他們的敵人印第安阿爾袞琴部落的語言,意為吃生肉的人。紐特人喜歡他們的自稱,意為人類。如今,在正式的場合,用hispanic來稱呼住在美國的拉丁美洲人,用Afro-Americans 和African Americans來稱呼黑人,用Native American來稱呼印第安人,用Inuit來稱呼 Eskimo,用 Mexican Americans稱呼墨西哥人。

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抗爭,英語國家的種族問題得到了很大改觀。法律的約束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涉嫌種族主義情緒的表達,但只要移民問題存在,尤其是近年來非法移民的大量涌入,各種族的真正融合就會有巨大的障礙。可以說,種族歧視現(xiàn)象根深蒂固,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種族歧視目前遠未消除,而且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仍然會存在。

四、英語語言中的階層歧視層出不窮,委婉表達漸成趨勢

由于社會分工造成的高低貴賤,從事低微職業(yè)的人群就往往遭受社會的歧視,英語詞匯自然會折射這一社會現(xiàn)象。villain原來是指“村民”(villager),但封建貴族的剝削階級出于偏見把“村民”和“壞人”混為一談。凡是涉及社會地位低下的villain, knave, churl之類的詞都帶上了貶義;凡是涉及社會地位高尚的人,哪怕是跟自由人、紳士、貴族有關的詞,例如free, gentle, noble等都帶上了褒義[4]。jaywalk源于城里人對鄉(xiāng)下人的鄙視。jay原意是“土老帽,鄉(xiāng)巴佬”。土老帽進城,不懂交通規(guī)則,不管紅綠燈到處亂闖,于是jaywalk(土老帽走路)就成了橫穿馬路的代名詞。

大批涌入西方國家的移民填補了移民國“干粗活”的空白。在英語中,bohunk指“歐洲東部(或中部)的人(尤指勞工)”,coolie指 “(亞洲的)苦力”,wetbacks指“非法越過美墨邊界赴美打工的墨西哥工人”。英語中以-o結尾的縮寫詞一般帶有輕蔑的含義,往往表示笨拙、丑陋和粗野。如:bimbo指“花花公主、胸大無腦的女孩兒、蠢妞兒、繡花枕頭、花瓶”。澳大利亞英語在階層歧視方面更為明顯,如:abo(土著人,尤指澳洲白人不愿接近的土著人),fisho(漁民),garbo(垃圾清掃工)等。

為了消除從事低微職業(yè)人群的地位憂慮感,人們喜歡用委婉詞語極力將社會地位相對卑微低下的職業(yè)及其從業(yè)人員往上類比,一些普通的職位被冠以“美名”。職業(yè)委婉語的涌現(xiàn),一方面用來緩和社會各階層之間矛盾,另一方面雇傭者通過這種方式來抬高崗位的重要性,增加對求職者的吸引力。如:“殯儀員”被尊稱為“專家”(grief therapist),“園林工人”成了“建筑師”(landscape architect),“花木匠”被美言為“外科醫(yī)生”(tree surgeon),“垃圾工”變?yōu)椤肮こ處煛?sanitation engineer),“送報人”變?yōu)椤鞍l(fā)行官”(media distribution officer)等。

五、結束語

1776年美國的《獨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指的是有地位的男性白人之間的平等,白人中的窮人不在此列,宣言中的“人人”更是把婦女、奴隸排除在外。伴隨著20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的蓬勃發(fā)展,嚴肅語言的運動在美國社會各界達成共識并得到廣泛支持,美國從法律上禁止使用歧視女性、黑人、殘疾人和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語言。英國在1970年和1975年分別通過了《男女同工同酬法》和《反性別歧視法案》,促進男女機會均等。正是人們一直沒有放棄消除語言歧視的努力,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推動英語語言文字朝著更為優(yōu)美的方向發(fā)展。

[1]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10.

[2]高永偉.新英漢詞典[L].第4版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9.

[3]潘月洲,沈騎.美國語言沖突的制度化考察[J].上海:當代外語研究, 2014(9): 42- 47.

[4]汪榕培.英語詞匯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69.

Causes and Trends of Discrimination Manifested by English Language

WANG Chu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 China)

Language is one of the carriers of culture, and vocabulary is the likeliest one that can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and changes in society. English language mainly manifests discrimination such as national discrimination, sexism, racism, and classism. With the increase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more important roles which English plays in the course of globalization, there is a trend of gradual decrease in the use of discriminatory English language.

English words; national discrimination; sexism; racism; classism

10.15926/j.cnki.hkdsk.2017.01.010

2016-05-12

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 (2015BYY030)

王春(1972— ),男,河南信陽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教育語言學、跨文化交際與翻譯研究。

H310

A

1672-3910(2017)01-0060-04

猜你喜歡
白人英語詞匯語言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將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時期爭取到的進步變革一手粉碎的 精讀
語言是刀
新西蘭殺戮事件凸顯白人極端主義在全球影響之廣
影史上第一個黑人與白人接吻的鏡頭,是他剪輯的!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初探
我有我語言
擴大英語詞匯量的實踐
來自人名的英語詞匯
網聊英語詞匯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