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蓉
【摘 要】要問高中學生語文學習中的難點是什么,相信不少人脫口而出的是文言文,讀不懂、看不懂也理解不了。不過文言文作為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內(nèi)容,在考試過程中需要學生準確的書寫并能理解作者表達的意思,通過白話文的形式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確實有一定的難度,那么本文就如何學習文言文展開討論。
【關鍵詞】高中語文 文言文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003
文言文,通俗來講就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形式,而白話文的正式使用還是近代的事情。很多我們了解的古代著名書籍、文獻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展現(xiàn),中國的文言文大都用詞優(yōu)美,講求對仗,使人每每讀來都是震撼不已。不過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想要學好文言文卻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其實從幼兒園、小學甚至更早開始大家就陸續(xù)接觸到古詩詞,像《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李白、杜甫等著名詩人的詩詞,不過文言文是到了初高中才正式出現(xiàn)在學生的語文課本中,也成了很多學生心中難以逾越的鴻溝。雖然文言文學習存在很多的困難,但不可否認的是文言文學習是語文學習的重點,是每一位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下面筆者就針對高中學生文言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并對學習的技巧與方法做一些歸納和總結。
一、如何更好地記憶文言文
我們經(jīng)常說的三七分的原理用在學生記憶文言文上也是適用的:三分靠老師,七分靠學生。不少學生抱怨老師在教授文言文時沒有講清楚,不理解背不過。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起到的最大的作用就是引導,老師通過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結合授課的內(nèi)容和參考文獻讓學生最大限度的理解文章后,最關鍵的就是靠學生自己來將文章記住并且把所有的知識點都印在腦子里。那如何記憶文言文呢?文言文的背誦和白話文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我們有的時候不理解文言文到底在講什么,所以記不住,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首先,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內(nèi)容。這其實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也是高中文言文記憶的關鍵。其次,分段落記憶。一篇長篇的文言文包含的內(nèi)容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化整為零,逐字逐句的理解分析,然后把整篇文章作者要表達的主旨和作者的思路理解透徹后分段落記憶,這樣上下連貫,背誦起來負擔不會太重也更能輕松。第三,就是抄寫。不少人在閱讀一段文章時只是眼睛看到了,但并沒有過大腦,根本不知道這句話是講了什么,而書寫能夠加深學生對這句話的印象,邊寫邊記憶邊理解,在把文章寫一遍的情況下,很多學生就對通篇文章有了一個大體的印象,文中著名的句子還能背誦下來,這樣反復練習不僅掌握了詞語的書寫還記住了文章可謂一舉多得。第四,邊理解邊背誦,這也是很多學生采用的方法。因為很多文言文晦澀難懂,但是翻譯到白話文的話就很簡單,很容易理解作者要講的事情是什么,學生可以逐句翻譯后再文言文與白話文互相對比記憶,這樣不容易忘記還可以關聯(lián)記憶,也是不錯的方法。
二、如何更好的理解文言文
不止是在教學過程中,在翻閱課外讀物時都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后都成了很簡單的事情或故事,但同時也缺少了相應的語言魅力,在這里我們就講一下如何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古代文人在寫文章時非常喜歡用的幾種修辭手法像:比喻、借代、夸張等;表現(xiàn)手法像:借景抒情、運用典故、借古諷今等等。在理解文言文前要注意這些寫作手法的理解和記憶,這不僅有利于文章的學習,在之后的考試中也是重點考核的內(nèi)容。掌握一定的與文言文有關的知識也是學好文言文必須具備的條件,同時,要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文實詞和常見的文言文虛詞,熟悉幾種文言文的特殊句式,這樣在以后的學習中可以舉一反三,相同的句式記憶不容易遺忘。另外,要懂得一些古人的生活習俗、古代的文化知識,這樣在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表現(xiàn)手法時能準確判斷,像古代楊柳代表離別、月亮代表思鄉(xiāng)等。當記住了這些,在考試或者是練習過程中遇到?jīng)]有見過的文言文也可以理解大體的意思和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
反復閱讀慢慢領悟和理解也很重要,不少文言文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能通過文章的用詞結合已學過的文言文的內(nèi)容大致了解文章的主旨。再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把文章再通讀,這樣就可以在老師正式講解的過程中了解到哪些地方自己理解錯誤,哪些地方是需要重點記憶的。同時不斷閱讀也能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語感,在遇到?jīng)]見到的文章時也不會慌張造成錯誤百出。當然,比較關鍵的就是要多閱讀,出口成章就是不斷閱讀累積的最優(yōu)效果。多閱讀文言文更能理解古代文人的寫作習慣,對于比較著名的作者,多閱讀他的文章自己積累素材,對以后的學習也有很大益處。
三、如何理解文言文要表達的意境
有人說:理解古文,意境第一。且不說這句話是不是完全正確,但在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理解作者的意境對全文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一篇文章的意境充分展示了這一時期作者的思想和心路歷程,而且從文章的意境中也可以窺見作者的藝術涵養(yǎng),對于理解文章要表達的意思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為人稱道的表達文章意境的文字大概就是《人間詞話》中王國維提出的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理解了作者的意境才算是真正了解了作者的一部分,對文章的理解才不會浮于表面。還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文章的時代背景很重要,像宋末元初很多文人墨客的寫作風格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所以在分析文言文的意境時要考慮作者所處的年代和時代背景。
文言文的學習是高中語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除了以上分析到的幾點外,在文言文中常出現(xiàn)的詞語也很重要,往往一個詞語的錯誤理解可能導致整段文字的理解錯誤甚至背離了作者想要真正表達的意思。
總而言之,文言文的學習不是靠單一的背誦來解決的,而是在理解和分析的基礎上把握整篇文章來學習的。想要徹底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技巧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學生因為在學習過程中感覺文言文太枯燥,而消極對待學習,這時需要的不是批評而應該是大家更多的鼓勵,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零散的知識點積累的多了,對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就不會太難了。作為現(xiàn)代人,大家都不是一開始就能理解文言文,能夠讀懂文言文,都是靠著后天的努力和學習才達到了現(xiàn)在的高度,所以作為高中語文老師來說,在教授文言文的過程中要傳達給學生的是讓他們提高積極性的信心而不是打擊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