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登
【摘要】本文論述了班主任要以極大的愛心、耐心和恒心對待學困生,正確認識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促進其轉(zhuǎn)化,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使他們?nèi)姘l(fā)展。
【關鍵詞】班主任 學困生 轉(zhuǎn)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2A-0053-01
學困生通常是指在學習方面暫時落后的學生,其成因主要包括家庭關愛缺失、學校或教師引導不當及學生自身原因等多重因素。轉(zhuǎn)化學困生是廣大班主任肩負的重要任務,也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下面我結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分析探討學困生轉(zhuǎn)化工作策略。
一、關心尊重學困生
熱愛學生始終是教育成功的關鍵所在,學困生尤其需要來自班主任的關心和愛護。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應當深入了解學困生的成長經(jīng)歷,找出癥結所在,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轉(zhuǎn)化工作。在深入了解學困生的基礎上,班主任應采取溝通交流等方式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動力。例如,我班曾有一名學困生,存在較重的厭學思想,經(jīng)過走訪發(fā)現(xiàn),其家長抱有“讀書無用”的想法,對學生造成了較大影響,于是我采取經(jīng)常家訪談心、帶學生考察家鄉(xiāng)周邊企業(yè)發(fā)展及用工情況等方法,一方面使學生自豪于家鄉(xiāng)的飛速發(fā)展,另一方面又令他認識到?jīng)]有科學文化知識無法適應社會發(fā)展甚至不能生存,在感受到無形壓力的同時,也給了他前進的動力。我的努力不但轉(zhuǎn)變了學生的思想,還影響了他的家庭,使學生獲得了一個關愛、支持的家庭氛圍,從此專心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發(fā)現(xiàn)學困生閃光點
學困生的缺點往往顯而易見,而優(yōu)點則很容易被人忽視。班主任應當一視同仁地看待學困生,多理解和包容學困生,平時注意觀察,盡可能地發(fā)掘?qū)W困生身上存在的閃光點,并抓住恰當?shù)臅r機當眾予以表揚,使學困生樹立起信心。
我班有一名學困生,他自小學起成績一直不佳,且始終抱著“即使考不上大學,跟著家里做生意也能賺大錢”的逃避心理。我偶然發(fā)現(xiàn)他的動手能力很強,曾經(jīng)默默地為班級修理損壞的桌椅,于是我從這一優(yōu)點入手,在一次班會上公開表揚他,并私下和他談心:“你一直是個心靈手巧的好學生,連修理課桌都不在話下,學習更不會難倒你,只要用對學習方法,稍加努力就一定能夠提高學習成績?!贝撕笤撋饾u對學習有了信心,能夠認真聽講,積極提問,一個學期后,他的成績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三、多渠道關注學困生學習
學困生往往自制力差、厭學情緒嚴重,而初中課程相對于小學而言更加抽象嚴密,對于學困生而言學習將更加吃力,從而加重其厭學情緒。因此,班主任應當通過多種渠道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提高其學習成績。
(一)靈活選擇教學措施
對學習缺乏興趣是造成學生學困的原因之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找準根源,善于引導,靈活選擇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教學手段。例如,在進行《三峽》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采取同步播放長江三峽風景投影、配樂朗誦、拓展閱讀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對于祖國山河的熱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在教學時,教師可利用學困生長處施教。我班一名學困生具有表演天分,于是在《愚公移山》一課教學中,我請他表演情景劇,他表演得惟妙惟肖,大家對他刮目相看,從此他對于學習的興趣大增,很快提高了學習成績。
(二)建立學習互助組織
學困生往往羞于向其他同學請教學習中遇到的難題,班主任應當在班級中建立起學習互助組織,幫助學困生融入班級學習氛圍??扇蚊鼘W習委員或?qū)W科代表主持組織活動,組織各學科成績優(yōu)秀又樂于助人的學生對學困生進行輔導。
(三)及時反饋糾正
學困生往往存在接受能力差的問題,課堂教學中可采取多次反饋的方式。課前預習檢查時請學困生先談談體會,授課過程中可選擇簡單的問題請學困生回答,課后請學困生總結掌握程度,批改試卷時重點關注學困生的答案,通過多層次的反饋,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學困生的不足,同時及時表揚和肯定他們的進步,使學困生獲得成就感。
(四)家校配合協(xié)作
班主任單靠自己往往無法全面掌握學困生的學習狀況,因此,應當與家長通力協(xié)作,及時溝通,深入了解學困生各學科的學習情況,從而有效協(xié)調(diào)、管理學困生的學習生活。在與家長溝通時,班主任應當注意溝通技巧。班主任應當及時向家長提出各種教育配合要求,但是在做家長工作時應當態(tài)度委婉,方式恰當,注重溝通合作,而非向家長“告狀”。
綜上所述,班主任應當抱著“學困生學習落后是暫時的”這一堅定信念,以極大的愛心、耐心和恒心,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靈活選擇各種策略,促進其轉(zhuǎn)化,確保其全面發(fā)展。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