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人類共同價值”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02-26 20:47孫偉平
關鍵詞:命運共同體價值觀

孫偉平

(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上海200444)

“人類共同價值”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孫偉平

(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上海200444)

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在出席第七十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提出了“人類共同價值”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自此,追尋“人類共同價值”,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了學術界、政治界熱門的話題乃至實際的行動。那么,什么是“人類共同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類共同價值”是什么關系?“人類共同價值”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什么關系?如何基于“人類共同價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大問題”不容回避,需要我們進行審慎的思考。

一、人類共同價值及其根據

價值是一個屬人的范疇,價值和價值觀具有鮮明的屬人性或主體性。當我們討論任何價值的時候,包括討論“人類共同價值”的時候,必須明確主體是誰,即“對于誰的價值”,或者“滿足誰的需要的價值”。從學理上說,人類共同價值具有普遍性,是指事物對于全人類所共同具有的價值,即反映世界各個民族、國家、地區(qū)的人民的利益和需要,超越了多層次的具體主體(宗教、民族、國家、地區(qū)、階級、階層、黨派、群體以及具體個人)界限的價值信仰(信念)、價值理想、價值標準,以及具體的價值取向。

一個民族、國家、地區(qū)的文化價值觀,特別是核心價值觀,是該民族、國家、地區(qū)的人民長期生活實踐的產物,是該民族、國家、地區(qū)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優(yōu)勢需要的觀念表達。它往往同這個民族、國家、地區(qū)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相聯(lián)系,同這個民族、國家、地區(qū)的人民的生活實踐相契合,同這個民族、國家、地區(qū)需要解決的時代問題相適應。在人類歷史上,由于不同民族、國家、地區(qū)的自然條件不同,發(fā)展歷程不同,文化傳統(tǒng)不同,特別是現(xiàn)實利益不同,形成的文化價值觀往往不盡相同,各具特色。而維護自己獨特的文化價值觀,特別是核心價值觀,就是捍衛(wèi)自己的根本利益,就是繼承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就是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這往往涉及到相應民族、國家、地區(qū)的尊嚴。

雖然各個民族、國家、地區(qū)的文化價值觀不盡相同,具有相應的民族性或地域性,但這些價值觀并不一定是相互對立、水火不容的。如果我們摒棄對抗性思維,冷靜地進行分析,那么不難發(fā)現(xiàn),各個民族、國家、地區(qū)的文化價值觀往往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和普遍性。例如,在許多宗教和文化傳統(tǒng)中,學者們都發(fā)現(xiàn)了“仁愛”、“平等”、“誠信”、“勿說謊”、“和諧”之類的內容,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類的道德“金規(guī)則”。

從理論上看,價值觀的共通性和普遍性是存在學理根據的。人是一種有理性、會思維的“動物”。不論一個人屬于什么種族、宗教、民族、國家、地區(qū)、階級、階層,不論一個人具有什么樣的膚色、性別、信仰、興趣、愛好、利益和需要,都是屬于“人類”的一分子。這種類屬關系決定了,只要是一個“人”,就會因為自己屬于“共同的物種”而具有“共同的尺度”,因為自己所屬的“類”的生活實踐方式基本相同,歷史演進大體一致而具有一些基本的共同點。

更進一步,“人是類存在物”[1]45,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56。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中,只有在互動的社會依存關系中,在一定的價值環(huán)境和價值秩序中,才能健康地生存、生活和發(fā)展,才能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并為他人價值的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條件。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fā)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1]119既然人們生活在一定的社會共同體中,那么在長期的社會交往中必然形成一定的共同價值標準,接受一定的共同價值秩序。例如,所謂“國際社會”的“國際慣例”,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種共同的價值標準和價值秩序。

自近代工業(yè)革命、資本主義產生以來,“資本的邏輯”一直在促使人們超越民族、國家和地區(qū)的狹隘限制,“民族歷史”正在轉變?yōu)椤笆澜鐨v史”。而“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使人類作為共時態(tài)意義上的“類主體”而面對共同的問題,作為一個有機整體而維持生存,尋求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全球普遍交往中,人們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共同經驗。在這些共同的生活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局部利益正在整合為社會的共同利益,越來越多的“主體性問題”正在成為“超地域性”問題。特別是隨著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時空被極大地“壓縮”了,整個世界正在“變小”,變成一個相互關聯(lián)、休戚與共的“地球村”。生活實踐環(huán)境和所面臨問題的這種相關性、全球化,沖破了人們的狹隘視野、地方意識和封閉情結,突出了不同主體之間的共同目的、利益和需要,凸顯了人類文化精神中的“類意識”和整體精神,突出了不同文化價值觀的相關性和互動性,要求人們真正作為“地球村民”、“世界公民”思考和解決問題。這要求各價值主體全面考察和審視“他者”的文化價值觀,客觀地反省與批判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并基于自身的立場和需要,喚起整合各種分散的、孤立的、甚至互相沖突的文化價值觀的欲望與沖動。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必須主動超越自身狹隘的立場和視角,抑制各種可能膨脹的私欲和不負責任,從整體和全局的視角系統(tǒng)地看問題,尊重基本的“底線倫理”,追求基本的“人類共同價值”,并為自己和他人的價值實現(xiàn)互相提供條件,通過合作而實現(xiàn)雙贏、多贏的價值目標。

總之,“人類共同價值”是人類歷史交往和思想智慧的結晶?;蛟S“人類共同價值”包括的具體內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也不是毫無規(guī)律可循??梢灶A見,隨著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進程的深入,人類實踐能力、交往范圍的不斷拓展,不同價值主體的共同的目的和利益的突顯,主體間的價值共識將會越來越多。人類共同價值正從過去的美好夢想逐漸變成人類生活中的現(xiàn)實。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類共同價值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人類共同價值”在社會主義中國的具體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以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共同文明成果為基礎,而且是對“人類共同價值”的傳承和升華,是在否定不合理的、極其虛偽的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后,對一種更人道、更先進的“人類共同價值”的追求和實踐。

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具有“人類意識”、全球視野和整體精神。學習、借鑒和吸納全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和“人類共同價值”,既是社會主義作為迄今為止最先進的社會形態(tài)的必然要求,又是發(fā)展社會主義、超越和戰(zhàn)勝資本主義的緊迫需要。如果不學習、借鑒和吸納全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和“人類共同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可能與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產生一定的“斷裂”,從而難以融入“世界潮流”,難以在交流中求啟迪,在開放中謀發(fā)展。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善于學習、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傳統(tǒng),正是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學習、消化他人的優(yōu)秀文化成果,在學習、消化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造,才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的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改革開放以來,在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中國正是吸納了科學、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人權、和平、發(fā)展、效率等先進文明成果和“人類共同價值”,提出并積極倡導建設“和諧世界”的“共同價值”理想,才更好地向世界開放,融入了世界,取得了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

另一方面,中國作為堅持共產主義價值理想的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不僅可能、而且應該對“人類共同價值”有所貢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不吸納世界先進的文明成果,而中國源遠流長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歷史上培育核心價值觀的經驗教訓,以及目前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煉出的優(yōu)越于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可以在世界普遍交往中,為培育“人類共同價值”提供有益的合理的資源,為“人類共同價值”的構建提供“中國經驗”。我們甚至可以說,在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擁有近14億人口、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國崛起之后,“人類共同價值”的構建如果沒有中國人民的參與,如果忽視了“中國元素”,如果無視中國人民的訴求,那么無疑是殘缺而不完整的,甚至都沒有資格稱之為“人類共同價值”。

總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構建“人類共同價值”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辯證統(tǒng)一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要繼承中國傳統(tǒng)核心價值觀的精髓,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又要吸納全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和“人類共同價值”,彰顯“人類意識”、全球視野和整體精神,將特殊性和普遍性、民族性和世界性有機統(tǒng)一起來。

三、人類共同價值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

誠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以相應民族、國家、地區(qū)的共同生活實踐、共同物質利益的考量為前提,但是,更應該關注相應人民的精神世界,以“人類共同價值”為基礎。

首先,“人類共同價值”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靈魂”和精神支柱?!叭祟惞餐瑑r值”反映了各個民族、國家、地區(qū)的基本立場和思想意識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根本利益和需要,表達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仰、信念、理想和追求,包含著為什么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構建一個什么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體構想。因此,我們可以說,“人類共同價值”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頭腦”和“主心骨”,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靈魂”和精神支柱。

其次,“人類共同價值”是各個民族、國家、地區(q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黏合劑。共同的價值觀,包括共同的價值信念、信仰和理想,是結成一定的群體或組織、開展集體生活、從事價值創(chuàng)造的前提。正是基于共同的價值觀,不同民族、國家、地區(qū)的人們才通過交往實踐而凝聚、團結在一起,組成休戚相關、命運與共的國際性組織,通過合作的方式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追求雙贏、多贏的有利結果。

再次,“人類共同價值”是各個民族、國家、地區(qū)共同的價值評價標準和價值取舍模式?!叭祟惞餐瑑r值”往往表現(xiàn)為一定的價值尺度和評價標準,是各個民族、國家、地區(qū)判斷是非、好壞、善惡、美丑、得失等的觀念模式,是各個民族、國家、地區(qū)作出價值選擇、決策的思想依據。

因此,追求和確立一定的人類共同價值,是各個民族、國家、地區(qū)相互接近、相互協(xié)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不以“人類共同價值”為基礎,即使因為某種機緣組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那也很難經風雨、抗摔打,各個成員甚至可能各懷心事,勾心斗角,貌合神離。這種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礎的共同體平時或許尚可運作,一旦遭遇嚴峻而尖銳的全球性問題的挑戰(zhàn),特別是,如果內部出現(xiàn)了直接的利益矛盾和沖突,那么就必然陷入無盡的爭吵、較量之中,不但立場難以協(xié)調,步調難以統(tǒng)一,而且可能出現(xiàn)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的困局,直至走向相互拆臺、土崩瓦解。

四、立足人類共同價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世界上各個民族、國家、地區(qū)以“人類共同價值”為基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這大致包括如下一些步驟。

首先,通過“全球普遍交往”,實現(xiàn)主體之間廣泛而深入的溝通、交流。隨著交通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普及應用,不同宗教、民族、國家、地區(qū)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溝通、矛盾和沖突也日益增多,大量的區(qū)域性、全球性問題正在對人類治理能力提出嚴峻的挑戰(zhàn)。為了解決這些涉及面廣、令人頭痛的問題,消解不同文化之間的誤解、矛盾和沖突,促進世界各國各地區(qū)和諧共處,建設和諧世界,不同宗教、民族、國家、地區(qū)必須通過普遍交往,在廣泛而深入的溝通、對話的基礎上,基于共同問題、共同利益而尋求合作之道。

其次,在相互尊重、相互寬容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尋求和平相處、攜手成長之道?!案鞣N人類文明在價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無是處的文明,文明沒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2]259。每個民族、國家、地區(qū)既要珍惜、維護自己的文化價值觀,也要承認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價值觀,更要承認和尊重“人類共同價值”。承認和尊重其他民族、國家、地區(qū)的文化價值觀,包括尊重其他民族、國家、地區(qū)的文化傳統(tǒng)和信仰,尊重其他民族、國家、地區(qū)的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制度,尊重其他民族、國家、地區(qū)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相互尊重要求,任何人都不能以“真理的化身”自居,不能以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之類方式威脅他人,自以為是地對其他文化價值觀妄加評論、橫加指責,并在“普世價值”的名義下,強行輸出自己的個性化的文化價值觀。相互寬容要求,消除狹隘的宗教仇恨、種族歧視和民族偏執(zhí),承認他者的主體地位和合法權益,善于欣賞他者文化價值觀的差異和多樣性,從而以“厚德載物”、“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精神,開展不同主體之間的交往、學習、對話與合作①薩義德指出,強勢的西方已經形成了這樣的東西方比較觀:“理性、發(fā)達、人道、高級的西方”與“離經叛道、不發(fā)達、低級的東方”之間存在絕對的、系統(tǒng)的差異;東方“永恒如一、始終不變、沒有能力界定自己”;東方要么是給西方帶來威脅,如“黃禍”、蒙古游民等,要么是為西方所控制(參見愛德華·W.薩義德:《東方學》,王宇根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版)。這樣偏狹的認知、這樣偏執(zhí)的價值判斷,必然導致沒完沒了的誤解、偏見甚至沖突,成為構建和諧世界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xiàn)實障礙。。

再次,在不同民族、國家、地區(qū)之間開展平等且有實質性內容的對話。對話是不同民族、國家、地區(q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理解、消除偏見、尋求共識的有效手段。在全球普遍交往過程中,只有通過不同民族、國家、地區(qū)之間廣泛而深入的對話,才能彰顯各方所獨具的歷史經驗和文化傳統(tǒng),才能凸顯各方所擁有的信念信仰、利益需要,從而將“人類共同價值”的追尋以及雙贏或多贏的合作化為注重實效的行動。

最后,直面各種全球性問題,探索組建各種跨國組織,通過相互合作尋求解決之道。在全球普遍交往過程中,不同民族、國家、地區(qū)之間難免存在價值差異、價值矛盾和價值沖突。在多極化世界中,沖突、對抗是一種零和游戲,往往意味著互相抵消,甚至互相損害,兩?。ǘ鄶。┚銈?。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處理民族、國家、地區(qū)之間關系的最佳選項,只有通過“交往、對話與合作”才可能找到真正的出路。因此,面對各種利益矛盾、沖突和全球性問題,必須通過民族、國家、地區(qū)之間全面的交往、溝通和對話,成立國際性的協(xié)調性組織,求同存異(或者說求大同存小異),協(xié)同合作,在實際行動過程中形成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應該看到,“二戰(zhàn)”以來,特別是冷戰(zhàn)結束之后,超越國家和地區(qū)界限,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超越宗教和文化傳統(tǒng)的差異,廣泛開展跨地域的文化交往、對話與合作,組建各種各樣的國際或區(qū)域組織,展開跨國跨地區(qū)的行動,正在成為一種時代性、世界性的大趨勢。一方面,國際文化交流呈現(xiàn)蓬勃發(fā)展之勢,文化價值觀方面的互動日益頻繁,增進了不同民族、國家、地區(qū)人民之間的了解和感情。文化價值觀交流、對話、合作的規(guī)模、速度、內容的多樣性,遠遠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當然,也不能不提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內開展“價值觀外交”,進行“價值觀結盟”;對外則憑借其經濟、技術和軍事優(yōu)勢,強行向全世界輸出“普世價值”,甚至“為價值觀而戰(zhàn)”,將一個又一個主權國家野蠻地拖入殘酷的戰(zhàn)爭之中。這樣的“交往、交流和合作”本身是違背“自由、民主、人權”理念的。另一方面,各個民族、國家、地區(qū)在建立觀察和處理全球性問題、謀求人類協(xié)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合作方式方面,已經取得了不少共識和實際成果,不同層次的國際或區(qū)域組織紛紛建立。1945年11月,聯(lián)合國內部成立了一個以促進國際文化合作、保護文化多樣性和世界文化遺產、建設和平文化為宗旨的組織———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同時,歐盟、東盟、阿盟、“非統(tǒng)”、“上合”等區(qū)域性合作組織或一體化組織,在處理區(qū)域內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問題方面已經有所成就。目前中國正在牽頭組織實施的“一帶一路”發(fā)展構想,既包括文化價值觀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也旨在構建更加合理的國際新秩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由于不同民族、國家、地區(qū)的歷史文化不盡相同,發(fā)展程度有明顯差異,利益訴求不盡相同,對“人類共同價值”的確認和認同也不盡相同,因而增進相互間的認識、理解、互信和共識,提出能夠為各方理解、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guī)則和制度,建立合理公正、和諧有序的國際新秩序,構建休戚與共、步調一致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依然任重而道遠。這必將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社會歷史過程,急功近利、期待畢其功于一役是不現(xiàn)實的,甚至可以說有害無益。我們只能通過持續(xù)不斷的交往、學習、溝通、對話和合作,通過世界上各個民族、國家、地區(qū)創(chuàng)造性的智慧和努力,逐步地推進這一偉大的社會歷史進程。

[附注]本文受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項目編號:13amp;ZD007)資助。

[1]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B82

A

1001-4799(2017)06-0006-04

猜你喜歡
命運共同體價值觀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愛的共同體
我的價值觀
命運的更迭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圖說我們的價值觀(三德)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中華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命運秀
知名企業(yè)的價值觀
河东区| 关岭| 峨山| 永德县| 泸水县| 潍坊市| 土默特右旗| 吴忠市| 鹿邑县| 吉隆县| 民县| 读书| 商河县| 西乡县| 淮安市| 永定县| 平邑县| 玉山县| 赫章县| 综艺| 静宁县| 桐梓县| 莲花县| 永吉县| 刚察县| 禹城市| 呼伦贝尔市| 伊金霍洛旗| 澳门| 治多县| 普安县| 萍乡市| 绥德县| 万全县| 靖江市| 昌邑市| 双流县| 韩城市| 神木县| 徐闻县|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