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
在加拿大的公共場所,你很容易看到殘障人士,因此或許會給人一種殘疾人多的印象。然而,這正是加國人道關(guān)懷的亮點之一。令人感動的不是這個社會為特殊需要人士做多少,而是這份關(guān)愛的原動力——“人人生而平等”理念,自然而然地滲透到生活每一層面,使病患和家屬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所以說,那些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的自閉癥患兒能生活在加拿大,也算得上是種幸運。
記得兒子上小學前自費上過學前班,那時班上20個孩子,都只有3歲左右,正是混沌未開化的年齡,不大好教育。其中有個自閉癥患兒杰夫更是難教,因為他完全不跟著老師節(jié)奏,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好在,他白天有一個看護阿姨一直跟隨他左右,在一定程度上使他更容易融入集體生活。
而這位看護阿姨是孩子家長自己請的,但政府會承擔很大一部分費用。她和一般老師不同,是持有特殊教育培訓執(zhí)照的,但她的職責主要不是教育,而是看管孩子,也就是說,在她上班期間,孩子的吃喝拉撒以及一切學習娛樂活動全部由她負責照顧。
或許是這位年輕的阿姨太溫和,杰夫?qū)λ囊蠛凸芙坛32挥璺磻?yīng)。后來,在杰夫父母要求下,由政府相關(guān)機構(gòu)從其掌握的特殊教育老師名單上選了一位非常有經(jīng)驗的老師尤蘭達配給杰夫。與前一位不同的是,尤蘭達很注意觀察杰夫的舉止,并引起他的注意力,讓孩子建立對她的信賴,從而聽從她的教導。
在兩年的學前班生活中,杰夫取得了很大進步,一開始,完全不和其他小朋友打交道,后來就漸漸能和小朋友玩在一起了??梢哉f,是尤蘭達的愛心和得當?shù)慕虒А⒄疹櫡绞绞菇芊蛳蛘:⒆釉絹碓娇拷?/p>
有句英文諺語叫做:撫養(yǎng)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在加拿大,人們有個觀念,即“孩子不僅僅是你的”。國外認為有些自閉癥是可以治愈的,而要讓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盡可能如正常人一樣健康成長,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和付出。對于像自閉癥兒童這樣的特殊孩子,通常強調(diào)“資源整合”的策略,具體講就是,孩子、家庭、老師、專家、社區(qū)服務(wù)、社會扶持一起協(xié)力合作。
首先,父母從孩子出世起就不能疏忽大意,當你用傳統(tǒng)的說辭形容孩子不過是怕生、畏人、不守規(guī)矩、有怪癖時,某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障礙可能已在危害著孩子的健康成長了。專家認為,多帶孩子出去,和同齡孩子玩耍,參與各種活動,以其他孩子為參照,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的生理問題。
其次,老師也是關(guān)鍵人物,以業(yè)內(nèi)人士經(jīng)驗而言,近幾年加拿大學校對孩子特殊需要的早期鑒定越來越重視,孩子一入小學學前班, 老師就要逐個做篩選,觀察、記錄、建檔,哪方面強哪方面弱,哪方面看著有異常,若發(fā)現(xiàn)異?,F(xiàn)象老師會通知家長。
加拿大各個地區(qū)具體做法不完全一致,譬如多倫多教育局的特殊教育流程,第一步就是鑒定。這是指由一個專家組(通常5-8人,含家長)分頭介入,以確定孩子有沒有特殊需要。孩子會由??漆t(yī)生或心理學家安排做各種測評并作出書面報告,專家組碰頭會診,先各抒己見,再作出綜合的鑒定。
筆者朋友的孩子小時候一直由媽媽帶在身邊,沒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可剛上小學不久,家長就被老師告知孩子不會和其他孩子相處,要求帶去醫(yī)生那里檢查。結(jié)果孩子被查出患有輕度自閉癥。當孩子被確定自閉癥后,教育局便立刻安排特殊教育老師在課堂上負責單獨照顧他的任何需要。這孩子如今已是小學七年級學生了,一直有特教老師陪著。
雖然這孩子不會和其他同學相處,沒有朋友,但幸運的是,他的班級老師對他特別好,不僅不歧視,還特別理解他。有一次,孩子不聽話,上課時鉆到課桌底下,老師請他出來,他不聽,老師就去攙他出來,結(jié)果他不知道老師要干什么,就蹭一下站起來,掀翻了桌子不說,還把這位將近60歲患心臟病的老師撞倒了。他媽媽聽說后,嚇得直向老師道歉。老師卻連說沒事沒事,不要把孩子嚇到。
如今,在學校和家庭的分外呵護下,這個孩子也在克服身體缺陷,一點點地進步著。
特殊教育,是人性化體制的產(chǎn)物,也是火種,它以比正常教育寬廣的內(nèi)容托起一個軟弱而幼小的生命,為他們一生開個好頭,打下堅實基礎(chǔ),讓這群人走得更穩(wěn)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