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暉
【家風故事·專家談】
一個最美家庭,是一個故事;十個最美家庭,是一種力量;成千上萬個最美家庭,鑄就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良好形象。不僅如此,家風與黨風、社會風氣也聯(lián)系緊密。家風、黨風、社會風氣之間有著怎樣的辯證關系?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怎樣的現(xiàn)實意義?為此,本刊記者獨家專訪了全國黨建專家、省委黨校教授彭穗寧和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張祥榮。
良好的家風是社會文明和諧的基礎
記者:在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際,重拾家風意義何在?
張祥榮: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tǒng)風尚和德行傳承。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家教塑造著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素養(yǎng)、為人處世及生活習慣。
彭穗寧:中國人把家風作為修身的起點,把齊家作為達成人生目標的基礎,由此構成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關系連接。在這樣的思維架構中,家風的培育與進入社會、參與國事緊密連接起來。
張祥榮:最重要的一個表現(xiàn)就是“家國一體”?!皣亲畲蟮募?,家是最小的國”?!耙患胰?,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家風好,則族風好、民風好、國風好。這樣,家風就成為民風社風的根基,成為社會和諧的土壤。受到良好家風熏陶的人士,才有可能參與國事,在社會中立言、立德、立功。由此看出,家風既是中華幾千年文明的因子,又是幾千年中華文明得以傳承的紐帶。
因此,家風建設的好壞,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一個家庭的現(xiàn)狀和未來,甚至一個民族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家風”促“黨風”是黨建的“中國方案”
記者:當下,許許多多的“最美家庭”在平凡的日子里帶給我們平凡的感動。那么,如何認識家風與黨風,乃至整個社會風氣之間的辯證關系?
彭穗寧:家風和黨風是兩個不同的范疇,但在有著幾千年文明傳承的中國,良好的家風與執(zhí)政黨的作風建設又有著內在的特殊聯(lián)系。把握這一內在聯(lián)系,以良好的家風促進黨風建設,對于今天我們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有著特別的意義。在一定意義上,以好的家風促進黨風,是我們執(zhí)政黨建設的一個重要特色,也是我們執(zhí)政黨建設的“中國方案”。
張祥榮:基于公義的家風建設才是凝聚共識的正道。比如顏真卿的《家廟碑》從本家族中固有的向學之風、忠貞之風、高雅情操、孝行仁義等良好的家風述說清楚,表達開來。這些家風內容應該成為當前我們社會凝聚共識的可行之途、正當之路。
記者:這其實是給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從而使一個人在進入復雜的社會后,擁有辨別、篩選、取舍的能力。
彭穗寧:因此,習近平同志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要依靠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這里的文化,不僅包括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也包括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底蘊和滋養(yǎng),這就深刻地闡明了家風和黨風的內在關系。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要堅持以德治黨與依規(guī)治黨相統(tǒng)一。以德治黨的“德”,既是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也包括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傳統(tǒng)文化中所強調的“齊家”,就是建設良好家風。這既是以德治黨的基礎條件,也是以德治黨的重要保障。
黨員、干部的良好家風,是培育優(yōu)秀人品的源頭,是涵養(yǎng)優(yōu)秀政德的土壤。同時,黨員、干部的政德又是自身家風的主導,政德好,就能引導與培植好的家風;政德不好,也會帶壞家風,毀掉家庭。
再者,依規(guī)治黨的“規(guī)”,突出政治、組織、廉潔、群眾、工作、生活六個方面的紀律和規(guī)矩。這六個方面的紀律和規(guī)矩,特別是廉潔紀律、生活紀律,與良好的家風息息相關。因而,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家風,是我們黨員干部提升人文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永葆共產(chǎn)黨人政治本色的內在要求。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家風,對于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有著重大的意義。
正家風是黨員干部的終身責任
記者:“家之興替,在于禮義,不在于富貴貧賤”。知禮儀、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我們如何凝聚共識,搞好家風建設以影響政風民風?
彭穗寧:全面從嚴治黨必須高度重視家風建設,以家風建設來推進黨風和政風建設。
凈化黨員干部的家風,首先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加強對他們“身邊人”的廉政教育,筑牢家庭防線。
黨員干部首先自己要立德身正?!傲⒌隆钡暮眉绎L是打牢黨風的基礎。領導干部要立家身正,以自己的身端影正、言傳身教當好家人的榜樣,做好子女的老師,而絕不能以自身失修敗德帶壞家風、禍害家人。為此,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懂得自己手中的權力并不是個人的私有財產(chǎn),而是由人民賦予的,是屬于人民的,只能用來為人民服務,絕不允許為個人和家庭成員謀私利。
張祥榮:把家風家訓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突破口,引導領導干部踐行好家訓、培育好家風、涵養(yǎng)好作風,就能帶動黨風向好、民風向善。
彭穗寧:培育良好的家風,黨員干部必須樹立“勤儉”之風。領導干部本人勤儉廉潔,率先垂范,家風也就正了大半。黨員干部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頭自覺恪守各種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張祥榮:“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秉h員干部只有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自覺同享樂主義、拜金主義以及一切歪風邪氣作堅決的斗爭,才能樹立起良好的家風。
彭穗寧:培育良好的家風,黨員干部必須要立足于嚴。黨員干部應該時常教誨家人小心謹慎,做事、說話要講原則,絕不能為所欲為。各地報道的大量官員腐敗的案例,大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幫助或縱容親屬搞特殊化甚至為他們開“財路”、謀“官路”,變“愛”為“害”的。
培育良好的家風,黨員領導干部還要立足于防。每一位黨員干部要從一點一滴做起,不但要管好自己,而且要管好親友,只有這樣,才能夠拒腐蝕永不沾。這里“防微杜漸”特別重要。黨員干部對家屬和子女必須加以約束,防患于未然,不能聽之任之。
張祥榮:此外,還要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將家教與法律相結合,從根源上、本質上加強法制建設,構建黨員干部不能腐不敢腐的銅墻鐵壁,發(fā)揮家庭成員互相監(jiān)督的作用,促進家風、民風、國風良性發(fā)展,從而真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責編: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