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當前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漸凸顯的情況,采用自編問卷和分層抽樣的方式,對湛江市 30 所中職學校進行調查,并從管理部門、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方面提出進一步推進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建議。
【關鍵詞】中職學校 心理健康教育 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1B-0027-03
中職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大多學習基礎較差,在學習中經常遭受挫折,普遍有自卑心理,意志力薄弱,對自己確定的目標往往難以堅持下去。進入中職學校后,他們又面臨著比一般青少年更大的生活與就業(yè)壓力,與現(xiàn)實社會、求職就業(yè)的距離更近,他們要在三年中完成從一名學生到一名勞動者的轉變、從一個懵懂少年到一個成熟社會人的轉變,這使他們的心理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同時,《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強調:“職業(yè)學校必須根據(jù)學生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職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分階段和有針對性地設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本文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湛江市部分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抽樣調查,希望借此能更有效地促進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和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本研究的調查對象是湛江市的中職學校(共 58 所,不含技工學校),其中職業(yè)高中 26 所,普通中專 32所,現(xiàn)采用分層抽樣的方式確定 30 所學校為調查對象(見表1),其中,地域分布:赤坎區(qū)占 26.6%,霞山區(qū)占 23.3%,開發(fā)區(qū)占 3.3%,麻章區(qū)占 20%,坡頭區(qū)占 10%,硇洲占 3.3%,廉江市占 6.67%,遂溪縣占 3.3%,徐聞縣占 3.3%。學校類型:普通中專占 70%,其中國重的學校占 20%,省級的學校占 16.6%,市級學校占 26.6%,縣級的學校占 6.67%;職業(yè)高中占 30%,其中市級學校占 23.3%,縣級學校占 6.67%。從規(guī)模分布上看(見表 2),在校生超過 3500 人的學校為 8 所,所占比例為 26.7%;有12 所學校的在校生為 1500-3500 人,所占比例為 40%;9 所學校為 500-1500 人,所占比例為 30%;在校生少于 500 人的學校為 1 所,所占比例為 3.3%。30 所中職學校在配備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存在較大的差異,在數(shù)量分布上(見表 2),有 20 所學校均配備 1 名心理健康教師,所占比例為 66.66%,其次有 5 所學校配備 2 名或 3 名心理健康教師,所占比例為10%,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備超過 4-6 人或 6 人以上的學校均為 0 所。當然,學校配備心理健康教師是否科學,不是參照于它的教師絕對數(shù)量,而是在于在校生與心理教師的比例數(shù),即生師比。調查顯示,生師比主要集中在 1000∶1 之間,有 17 所學校,所占比例為 57.7%,其次在 500∶1-1000∶1 之間,所占比例為 20%,其他的為 0%。由此可見,湛江市中職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夠重視,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調查方法。具體如下:
1.問卷調查法。采用自編調查問卷《湛江市中等職業(yè)學校心理健康工作情況調查問卷》,圍繞六個維度編寫:心理教師的構成、教師參加培訓情況、課程開設情況、使用教材情況、心理咨詢建設與配備情況、學校規(guī)模與經費投入。調查采用分層抽樣法,分為市區(qū)內、外,中專與職中,規(guī)模大小??偣舶l(fā)放 16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1592 分,有效率達 99%。
2.訪談調查法。根據(jù)事先擬好的問題,有機選取有代表性的 30 所學校的被調查者,提問以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訪談內容涉及學校經費投入、教材使用情況及心理咨詢建立情況等。在訪談時談話標準化,記錄保持一致,以便對記錄的資料進行客觀的分析處理
二、結果與分析
(一)心理教師的構成。調查顯示,大部分學校在教師構成上主要依靠兼職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占比例高達 50%,其中,兼職教師主要由班主任(30.0%)、德育教師(13.3%)或其他人員(6.7%)擔任。而配有專職的心理教師只有8 所學校,所占比例為 26.6%。見表 3。
(二)教師參加培訓情況。調查顯示,有 10 所學校參加過國家級培訓,占調查的 33.3%;13 所學校參加過省級培訓,占調查的 43.3%;23 所學校參加過市級培訓,占調查的 76.6%。從各學校對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來看,表明湛江市的大部分中職學校已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參加國家級以上心理教師培訓方面仍顯不足。由此可見,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缺乏,生師比例因校而異,呈現(xiàn)出的差距總體較大。見表 4。
(三)課程開設情況。調查顯示,30 所學校中有 23 所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占 76.6%;有 7 所學校尚未開課,仍停留在定期講座的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從課程開設的對象來看,11 所學校在一年級新生開課,所占比例為 36.6%;二年級開課有 8 所學校,占 26.6%;還有 4 所學校在三年級開設,占 13.3%。從課時開設看,開設課程的學?;灸軌虮WC隔周 2 節(jié),有 14 所學校執(zhí)行每周 2 節(jié),有 4 所學校執(zhí)行隔周 2 節(jié)課時授課;偶爾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的僅有 2 所學校,占 6.7%。可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校雖然開設年級范圍因校而異,但大部分都能保證課時。目前,心理健康講座是大多數(shù)學校較為常見的授課形式,有 23 所學校采用,占 76.6%;以活動課的形式呈現(xiàn)的心理健康教育,占 40%;而采用其他形式開設課程的僅有 8 所學校,占 26.6%。見表 5。
(四)使用教材情況。調查顯示,在教材使用上,有 12 所學校使用省編教材,占 40%。其次是 5 所學校使用自編教案,所占比例為 16.7%。而使用其他自選教材的為 4 所學校,所占比例為 13.3%。只有 2 所學校使用校本教材進行授課,所占比例為6.7%。由此可見,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普及仍不足,雖然各學校利用講座或活動等形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但目前尚沒有使用統(tǒng)一的教材。見表 6。
(五)心理咨詢室建設與配備情況。調查顯示,30 所中職學校有 23 所學校建立咨詢室,其中 8 所學校還配有團體咨詢室,咨詢室正常開放的學校有 11 所,所占比例為 36.6%。對于室內設備,按學校配備各種設備有 13 所學校,所占比例為 43.3%;對于各種資源配備,書籍和報刊則相對配備較全,但是測量軟件,由于成本高、專業(yè)性較強,所以僅有 8 所學校配備使用,所占比例為 26.6%,其中僅有 2 所學校配有沙盤游戲器具,所占比例為 6.7%。由此可見,中職學校心理咨詢室及其設施資源配備尚未健全,并且專業(yè)性較強的資源相對缺乏,有超過 2/3 的學校沒有建立起學生心理檔案,實質性的心理咨詢成效甚微。而規(guī)模較小的中職學校應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盡可能地增加經費投入,建立健全心理咨詢室及其設備資源。見表 7。
(六)學校規(guī)模與經費投入。調查顯示,目前,湛江市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經費大部分來源于學校自籌,而且這種經費投入在校際間差異明顯。其中,3500 人以上的 7 所學校經費投入均超過 30000 元/年,其次在 1500-3500 人的有 5 所學校經費投入在 10000-20000 元/年,3 所學校經費投入超過30000 元/年,而規(guī)模在 500-1500 人的學校,有 3 所學校經費投入 10000-20000 元/年,2 所學校經費投入超過 30000元/年,但調查顯示仍有 7 間學校的經費投入為 0 元/年。由此可見,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來自學校自籌,并且在投入上存在明顯的校級差距。見表 8。
三、意見與建議
從調查的結果和分析來看,湛江市部分中職學校受社會、學校自身發(fā)展的影響和觀念上的落后保守,沒有很好地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表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校都十分關注如何提高學校聲譽、如何建設校園環(huán)境、如何保住生源上,沒有時間、人力、物力、財力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部分學校平時與家長很少有交流溝通,只有當學生違反紀律、影響生活和學習時,才會與家長聯(lián)系,導致家校不能很好地開展共同教育的工作;甚至,部分學校沒有開設心理健康課,沒有心理輔導咨詢,教師心理學知識缺乏,沒有專業(yè)教師。
針對所存在的現(xiàn)象,我們對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管理機構方面,應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經費的扶持力度,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工作為重點,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同時,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加大宣傳,做到與時俱進。
第二,學校機制方面,應建立“四位一體”機制,即建立教學評價、教師激勵、家校聯(lián)系、經費增長機制和教學一體化(講座、創(chuàng)新教學等教學模式)。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方面,結合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心理教師應專職化,恪守職業(yè)道德,樹立積極的危機干預意識和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化。
【參考文獻】
[1]劉學蘭.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
[2]鄭日昌.劉視湘.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2
[3]關晶.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調查[J].職教論壇,2014(17)
【基金項目】2014年廣東省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優(yōu)質課程建設資金資助課題(粵教思函〔2013〕85號)
【作者簡介】徐錦麗(1981— ),女,廣東湛江人,廣東省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校講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