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悉,從2015年10月26日首批澳大利亞冰鮮肉空運入鄭州,河南進口肉類指定口岸正式啟用以來,兩年時間,進口肉類指定口岸進口量穩(wěn)步增長,已經成為全國進口量最大、貨源國最多、品種最全的內陸進口肉類指定口岸。
2017年10月2日早上,一輛載滿新西蘭冰鮮牛肉的冷鏈物流大貨車緩緩駛入河南進口肉類指定口岸鄭州查驗場(簡稱鄭州肉類口岸)。鄭州國檢人員迅速行動,開啟一天忙碌的工作。兩年來,鄭州肉類口岸進口肉的品種由2015年的4種增長到2017年的24種;輸出國家和地區(qū)由2015年的4個增長到2017年的12個;2015年至今,口岸共進口肉3.47萬t,貨值7 956.7萬美元,其中2017年進口2.43萬t,貨值5 496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 082.51%、873.45%,今年全年可望實現(xiàn)3萬t。
鄭州肉類口岸備案企業(yè)從兩年前的38家增至現(xiàn)在的75家,年進口需求3萬t以上牛羊肉的河北康遠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年進口牛肉需求2.5萬t以上的重慶恒都農業(yè)集團等業(yè)界龍頭企業(yè),紛紛將肉類進出口業(yè)務放到鄭州肉類口岸,進口肉類市場經營主體不斷培育壯大,從鄭州進出的肉類產品也快速增長。依托鄭州航空口岸、鐵路口岸功能,鄭州肉類口岸成功實現(xiàn)進口直達,減少了中間環(huán)節(jié),降低了肉類物流成本。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鄭州肉類口岸每噸肉類僅物流和資金周轉就可節(jié)約成本約400元,兩年共節(jié)約1 390萬元。進口肉類在本地交割結算,由此增加地方稅收1.23億元人民幣。肉類進口,也帶動了河南及中部地區(qū)食品產業(yè)和冷鏈物流業(yè)轉型升級,對于打造內陸地區(qū)進口肉類產品集散基地具有重要意義,已成為推動中原腹地開放前沿的新標桿。
肉類口岸快速發(fā)展的背后,是優(yōu)質服務、高效通關的實力支撐。2016年3月1日,河南局獲得進口肉類檢疫審批終審權,鄭州檢驗檢疫局承接質檢總局和省局審批權限下放,制定實施了《鄭州動植物及產品檢疫審批工作規(guī)范》,進口企業(yè)審批時限由原來的20 d縮短到5 d以內,實際平均用時3.3 d,效率大幅提高。推行全天候預約工作制度,做到隨到隨檢。今年以來,該局雙休日、節(jié)假日和夜間共查驗進口肉類4 942 t、貨值7 974.4萬元人民幣,分別占進口查驗總任務的比重為20.6%、22.1%;積極創(chuàng)新,壓縮檢測時間,承諾對抽中檢測的進口肉類產品,7個工作日內出證放行,對未抽中檢測的肉類產品,1個工作日內出證放行。2017年,鄭州國檢共舉辦各類點對點培訓活動4次,研究代理公司、運營公司、進口肉類收貨人等提出的有關貨物申報、無紙化報檢、木質包裝等5個方面26項實際問題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