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穆卓瑪
喜歡溝,喜歡的就是它的幽,它的靜,還有散落在風中的傳說。每次遠離擁擠的城市走進郊外的山溝時,心情就變得云淡風輕。走進山溝仿佛自己的心貼近了自然的胸口,踏實親切?;蛟S,自己是從大山出來的緣由吧,每次走進一處山溝,總能聞到故鄉(xiāng)的氣息,它的影子在腦海里也越發(fā)地清晰起來。
四年前,眼看著女兒考上內(nèi)地班,即將遠赴內(nèi)地求學時,才想到出生后一直生活在拉薩的女兒,還從來不曾見過故鄉(xiāng)的模樣,心里不免有些愧疚,就連忙休假,帶上她前往日喀則江孜縣,算是在故土上游云一番,好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血脈是從何處延伸的。在那一次行程中,我們來到了素有后藏五溝美稱之一的吉隆溝。
“翻過這座5300多米的山再下去一點,就到了吉隆縣了?!痹鲙煾岛榱恋穆曇纛D時驅(qū)散了我的睡意。從日喀則出發(fā)行駛在國道318線上,平坦漆黑的公路兩旁,不斷地延伸著裸露的山體、散落的村莊以及無邊的荒涼,仿佛時光凝固在一處,單一的景色讓人困頓不已。
“那是一座什么山?”看到再也平常不過的一座山聳立在草原深處,我問他。
“貢唐拉姆啊?!痹鲙煾低h處的山脈說,黝黑的臉上一雙炯炯有神的眼,聲音還是那么精神。他雖然沒念過幾年的書,可是開了半輩子的車,西藏的山山水水已經(jīng)在他心里變成一本百科圖書。
貢唐拉姆,好親切的山名。曾經(jīng)在父輩那里不知聽過多少遍的一首民歌又飄然回蕩在我的耳邊:貢唐拉姆啊,從山頂?shù)缴侥_下,有一百多類石頭,唯有潔白的嘎公,才是我所想要的……
車子從山頂幾經(jīng)盤旋下到山腳時,才知道它的高度和份量,心里捏了一把汗,難怪貢唐拉姆在后藏人心中的地位,也不難理解,祖輩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了?;蛟S我們只有放下狂妄與世間萬物和諧相處,才會得到永久的安寧。
環(huán)抱在群山間的縣城不大,卻很熱鬧。琳瑯滿目的小商店、四川飯館、甜茶館擁擠在公路的兩旁,招攬著來往的行人和游客。原以為還未曾開放的邊境縣城應(yīng)該是和它的名字一樣悠然地守候著一份寧靜和快樂,卻不想也跟其他縣城一樣已經(jīng)卷入迫不及待的發(fā)展潮流中,喧囂和浮躁彌漫在清新的空氣中。不遠處,幾片斷墻和古碉樓寂寞地散落在新蓋的民房間,無法想象那就是吐蕃王朝滅亡后,其后代建立并延續(xù)了幾百年的貢唐王朝遺址,曾經(jīng)應(yīng)有的氣勢和威嚴在歲月浮沉中已了無痕跡。午飯后,我們繼續(xù)上路,渴望盡快抵達向往已久的吉隆溝。
不過,進入峽谷到達如此美麗辛福的地方,談何容易,車子先要經(jīng)過一段崎嶇不平且正在修建的土路。當?shù)馗刹孔院赖馗嬖V我,等吉隆縣至吉隆鎮(zhèn)的公路建成后,吉隆口岸有望成為西藏第二大邊貿(mào)通道。誰想三年后,也就是2015年4月25日的那場地震,淹沒了繁華的樟木口岸,使得吉隆口岸也被迫暫時關(guān)閉一段后才得以恢復。
在峽谷間行駛一段后,一座懸在半山腰的扎嘎達索寺廟映入眼簾。其實九百年前,那里是米拉日巴大師修行過的洞,只是歲月變遷,如今變成了一座尼姑寺。據(jù)當?shù)馗刹空f,現(xiàn)在西藏人數(shù)最少的駐寺干部也在這里。那一刻,很想上去看一看,靠近它,或許才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位苦僧為什么會用盡一生的慈悲去普度眾生。在西藏,像這樣懸在山崖上的修行洞無所不在,曾去過多次的扎葉巴至今仍有人會在那樣的絕世境地修行。是否他們的今生也有一個美麗的夢,或許不堪世俗的沉重,看破紅塵,只想做佛前一朵靜靜盛開的蓮花。
隨著車窗兩邊迅速后移的山,覆蓋的植被越來越繁茂,空氣越來越濕潤,車子漸漸進入了花木蔥蘢,霧靄流嵐的吉隆溝。在吉隆鎮(zhèn)入住的賓館,是鋼精水泥構(gòu)建的樓房,從二樓窗戶向外望去,吉隆溝小鎮(zhèn)盡收眼底,相比樟木口岸的繁華和擁擠,此處開闊的河谷幽深寧靜,蒼翠間散落的房屋錯落有致,炊煙裊裊,頗有世外桃源般的閑情逸致。不過最吸引人的,是一座建筑風格與諸多寺廟截然不同的尼姑寺——帕巴寺。其外形像塔樓或樓閣,要不是兩大金剛柱魏然立在門前,讓人很難意識到那也是一座寺廟。傳說,有著閉花羞月容貌的尼泊爾尺尊公主遠嫁給松贊干布時,從吉隆溝進入吐蕃的。這個寺廟也是為赤尊公主休憩而修建的。走近寺內(nèi),燈光有些昏暗,兩個皮膚白凈的尼姑正在清洗供燈,偶爾供燈觸碰時發(fā)出的清脆聲音,穿越經(jīng)堂的每個角落,給人一種隔空的寧靜。微光里,斑駁的墻體和壁畫上流淌著歷經(jīng)滄桑的光澤,仿佛一切還在昨日的時光里不曾遠離。遙想當年,美麗的赤尊公主騎著大象,手秉旃檀度母像,隨行攜帶不動金剛像,還有眾多的工匠、仆人和滿載佛經(jīng)和珍寶的大象跟隨其后,浩浩蕩蕩,離開自己的國家遠赴吐蕃時,從此與故土和親人天隔一方時,從此未來的日子一片渺茫時,不知到她那美麗的容顏上曾流淌過多少悲傷的眼淚。此時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里的探春,乘船遠嫁時親人悲戚,美人落淚的情景,一番滋味難以咀嚼。歲月不曾回頭,可是一段夢至今遺落在這里,等著過往的人來傾聽。
在郁郁蔥蔥的草木間,一條剛鋪開的公路向深處延伸,這里的人們已經(jīng)寂寞了太久,不知道這條新路會成為了多少人渴望通向世外的橋梁。十五年前從內(nèi)地中專畢業(yè)就在吉隆鎮(zhèn)小學當老師的邊巴,娶了當?shù)氐囊粋€榮巴女人為妻。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父親的他,為了讓生活過的好一些,開了一家小商店讓妻子經(jīng)營。商店不大,一間的貨架上擺滿了尼泊爾商品,一間是小酒館?!暗冗@條公路修好以后,要好好地經(jīng)營這家商店。”他笑著對我說,眼睛瞇成了一條線,眼角的魚尾紋也變得更深了。臨走時,邊巴送給我們一對酒具——“嘎熱”,木桶型帶小口,外面由锃亮的黃銅包著,十分精致。據(jù)傳,這也是當年赤尊公主經(jīng)過此地時流傳下來的。過去當?shù)厝嗣糠赀^年,家家戶戶都用來給家人和客人敬酒。如今,大家都愛喝啤酒,這件古老的酒具也就漸漸成了家里的擺件或送人的禮品。
置身于如此幽靜而充滿故事的山谷,即便只是逗留幾天,也仿佛落入世外桃源,如夢如幻。鋪新路、建新樓,眼看著一片忙碌的景象在悄然改變山村模樣時,心里不免忐忑,生怕滄桑的古道會淹沒在時光深處,無人問津。不過,穿行在幽谷深處,當我看到蓮花生大師修行過的洞、摩崖上斑駁的石刻時,心生的一絲憂慮隨之煙消云散。山水依舊,即便再過百年,這些美麗的傳說依然會流淌在歲月長河里,與山水相依,生生不息,只是過往的人們像一陣云煙。
歲月如水,恍然間已經(jīng)過去四年了,邊巴送的禮物依然擺放在我客廳里,依舊如新,只是不知道如今的吉隆溝已經(jīng)變成什么模樣了,很想再次走進去,除了感受它的幽,它的靜,還想再次細細地去聆聽那些聽過或沒聽過的傳說。
夏游色拉烏孜山
故鄉(xiāng)是群山環(huán)抱中的大家園,而我的家是這個大家園中依傍在色拉烏孜山腳下的。
繞過色拉寺,草木扶疏,桃樹、榆樹、柳樹等古樹郁郁蔥蔥,從山麓沿著山溝向上覆蓋,一條清泉順流而下,成了過往行人休憩的好去處。幾個轉(zhuǎn)經(jīng)的老人走到這兒時已是氣喘吁吁,老人們喝上一口清泉解渴后,便走到林間隨意坐在板凳或石頭上休息片刻。經(jīng)過了半程最艱難的爬坡階段,剩下的轉(zhuǎn)經(jīng)路對于他們來說可以輕松地完成。
不過,到了此處,我們的游山才算是剛剛開始。
沿著一條盤山的小路而上,路不陡,不過腳下是巖石風化的細沙,稍不留意很容易踩滑。色拉烏子山多半是風化的巖石,許多平滑處繪有宗喀巴等佛像,瑰麗的色彩在陽光下格外耀眼。即便是一個過往的游客,也會被一種高貴的寧靜所深深吸引,不禁讓人駐足而立、心馳神往,仿佛聽見梵音妙語從天而降。曲曲折折的山路兩旁,簇擁著奇花野草,湊上前去細看,一股清香撲鼻而來??磥?,接連幾天的雨水使得山上的草木生長的越發(fā)秀潤和挺拔。一路走走停停,原本遠遠隨后的兩個年輕人很快超過了我。見其中一個男人不時地從布袋里拿東西灑在路邊?!澳@是在撒什么呢?”我問了一聲?!扒囡?,喂給山上的鳥?!彼f著,陽光下黝黑的臉上閃爍著一雙友善的目光。一句簡短而溫暖的回答,仿佛一縷清風吹過,抖落了我靈魂上的塵埃。
爬到一段高處可以一眼望見高高的布達拉像一個巨人一樣,魏然屹立在群樓之顛,想到古城拉薩也因這座穿越千年的宮殿而生生不息,心潮奔涌,不禁再次為先輩們的智慧所深深折服。此刻,色拉寺盡收眼底,紅、黑、黃、白相間的建筑錯落有致,信徒和游客來來往往,在經(jīng)堂和巷道間流淌著祥和寧靜的時光。
一路爬上去,荊棘森然。微風過處,紫色的花海泛起漣漪,仿佛置身夢境。傳說中色拉寺興建在一片野薔薇花盛開的地方,想來那時的色拉烏孜山,黃色的薔薇花開的漫山遍野,宛如人間仙境。時過境遷,如今一路上,黃色的薔薇花沒見幾棵,不過,從滿眼的濃濃綠意中,我已看見了夏天的美麗在烏孜山上恣意彌漫著。
眼看著懸在海拔四千多米山崖上的色拉烏孜就在眼前,一身的疲憊感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原本以為是一座極其清凈的寺廟,不料走到近處時,一片繁忙的施工場景立刻躍入眼簾:運石頭的、繪畫的、砌墻的、做木工的,二十多名民工正在不松不緊地修建著寺廟。轉(zhuǎn)了一圈不見一位僧人,我便好奇地向一位民工問了以后才得知,寺廟里有一個僧人,不過他也跟著民工一起勞動,所以沒有穿僧袍。走出來,從原路的石階下去時,聽到了一個溫和聲音,“在房屋后面有泉水,可以喝的。”一位面目慈善的中年人看到我滿頭大汗時說?!昂玫?,謝謝您?!蔽伊⒖袒貞?yīng)了他的好意?!皩α耍诳Π痛髱熢谏蕉蠢镄扌袝r曾飲用過這個泉水,十分珍貴,您一定要喝一口?!彼盅a充了一句?!澳墒巧??”我不禁又問了一句,他微笑著對我說:“是的?!睅е环蒡\我們走到泉水處舀了幾碗喝下去,一股清涼從頭流到腳底,想想六百年前,一位智者曾在這里潛心修行普度眾生,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但愿這個澄澈的泉水也能洗滌我那一顆早已落滿塵埃的靈魂。
人們常說,西藏的夏天是孩子的臉。果不其然,傍晚時分,一團烏云正從娘熱溝席卷而來?!耙掠炅?,咱們得趕緊收拾收拾,準備下山吧。”老公一邊說一邊開始把擺在地上的食物、杯子和書往背包里裝。我也立馬起來幫著收拾。下山時更要防著滑倒,不過終歸沒有上山時那么辛苦,快到山腳下時,有一段是在花崗巖石上鑿的路,需要拉著繩子才敢下去,不過也很快到了山腳下。等我們剛走到停車場時,淅淅瀝瀝的雨也開始飄了起來。
責任編輯:次仁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