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小說這樣教

2017-03-02 18:45蔣軍晶
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 2016年10期
關鍵詞:情節(jié)人物小說

蔣軍晶

【摘要】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是小說的三個基本要素,同時也是小說教學目標的首選。課堂上,教師指導學生感知人物形象時,可以從展開“細讀”、利用“誤讀”、安排“比較”等方面著手;引導學生分析把握小說情節(jié)時,可以聚焦故事中的不可思議之處、轉(zhuǎn)折點以及隱藏的懸念與伏筆等,體悟細節(jié)處蘊含著的真摯情感;研讀小說環(huán)境時,更要注意將其與實際生活進行連結(jié),通過構建話題與問題,搭建起聯(lián)通“虛擬”與“現(xiàn)實”的橋梁。

【關鍵詞小說 人物 情節(jié) 生活

小說的敘事性決定了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是小說的三個基本要素。既然是基本要素,當然就是小說教學目標的首選。

和孩子分享小說,定位要準確,要么分析人物形象,要么分析情節(jié)安排,要么分析環(huán)境渲染。當然,拿到一個小說片段,是分析人物形象還是情節(jié)安排抑或是環(huán)境描寫,就要看具體情況了。

在小學階段,以“分析人物形象”居多。即使從文學的層面分析,“人物”也是小說的核心因素,“情節(jié)”和“環(huán)境”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小說有哪樣的人物,就有哪樣的情節(jié)和環(huán)境。讀《“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就是要帶領孩子在閱讀中感受“鳳辣子”愛炫耀、會奉承的人物形象;讀《香菱學詩》就是要帶領孩子在閱讀中感受香菱的聰慧、勤奮、堅持;讀《景陽岡》就是要帶領孩子在閱讀中感受武松的倔強、勇猛、粗中有細;讀《金錢的魔力》就是要帶領孩子在閱讀中感受店主的勢利、見錢眼開;讀《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就是要帶領孩子在閱讀中感受嚴監(jiān)生的吝嗇……

在小學階段,也時常分析故事情節(jié)。情節(jié),可不是一味分析“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讀《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可以帶領孩子感受一下懸念加意外的搭配效果;讀《橋》,可以帶領學生感受一下出人意料又在情理當中的結(jié)尾;讀《別餓壞了那匹馬》,可以帶領學生了解一下“伏筆”怎么設置;讀《景陽岡》,可以帶領學生了解一下“高潮”怎么營造……

環(huán)境分析對小學生來說有點難,適合分析的小說也不多。讀《橋》,我們可以讓學生分析為什么作者用一半篇幅寫當時的狂風暴雨,寫洪水越來越大;讀《魯濱孫漂流記》,我們可以讓學生分析當時荒島的現(xiàn)實情況對情節(jié)發(fā)展的影響;讀《林沖風雪山神廟》,我們可以讓學生好好體會一下那經(jīng)典的一筆環(huán)境描寫——“那雪下得正緊”。

如何感知“人物”

很多小說教學也在感受人物形象,但教學結(jié)果卻很失敗,為什么?因為很多都是主題先行,很多是用教師的想法覆蓋學生的想法。

有的教師上《“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往往先告訴或者變相告訴學生“鳳辣子”是一個善于阿諛奉承、喜歡使權弄勢、炫耀特權的女人。共識達成以后,就是求證,讓學生依據(jù)文本證明“鳳辣子”的這些特點。這種“演繹式”的教學不能說毫無意義,但本質(zhì)上是接受式的閱讀。由于“主題先行”,學生的“發(fā)現(xiàn)”只是為了印證這個主題,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這種做法不利于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建構。

那么,怎樣的教學可以較好地引導學生感受人物形象呢?

(一)引導“細讀”

細讀什么?細讀人物長相,細讀人物語言,細讀人物動作,細讀人物神態(tài),細讀心理描寫。讀《“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不是簡單地得出一個概念化的詞語——愛炫耀。我們要引導學生到文字里,到細節(jié)里去感受“鳳辣子”的炫耀?!丁傍P辣子”初見林黛玉》通篇是在講她的炫耀。你看第一句,她笑著喊:“我來遲了?!边t到就遲到吧,應該悄沒聲兒才是,她卻大喊大叫,這不是炫耀是什么?一到屋子里,別人都斂聲屏氣,她卻放誕無禮,高聲喧嘩,無非是表明她的特別,這不是炫耀是什么?別人正常打扮,不顯山露水,她卻綾羅綢緞,一身珠光寶氣,顯得與眾不同,這不是炫耀是什么?“鳳辣子”在林黛玉面前承諾“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一副說一不二的管事的架勢,這不是炫耀是什么?

再看“鳳辣子”的阿諛奉承:賈母傷心了,她立馬就哭;賈母開心了,她轉(zhuǎn)悲為喜。這說哭就哭、說笑就笑是一等的溜須拍馬的本事。所以,上《“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就是要引領孩子在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描寫中感受“鳳辣子”的人物形象??墒牵蟛糠纸處熓怯糜洈⑽牡摹疤茁贰眮斫痰?。第一步,教生字詞,難讀的句子讀通、讀順。第二步,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第三步,提煉中心思想。這樣教就不是小說的教法。小說的味道和精髓就教沒了。

(二)利用“誤讀”

一切閱讀都是“誤讀”,對于小說的閱讀感受無所謂絕對的對錯之分。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很多“誤讀”是由一些明顯的客觀原因造成的,例如小學生自身閱讀經(jīng)驗的不足,“節(jié)選”導致的明顯的斷章取義等。這樣的“誤讀”就需要教師去引導,引導得好,就會成為深入了解小說人物的契機。例如我在上《地震中的父與子》時,課前了解到很多學生認為那十四位孩子的父親在拯救自己兒子時過早地放棄了努力,他們對自己的兒子愛得還不夠深,甚至有的學生認為那些父親是膽小懦弱的。特殊時刻正常的理性被誤解為“貪生怕死”,這讓我感到害怕,因為這種誤解將會衍生出一種在我看來是畸形的價值觀。教學時我就引導孩子圍繞這一點進行討論:其他的父親真的不愛自己的孩子嗎?他們真的都是懦夫嗎?這樣的討論同時促進了學生對小說主要人物——那位冒著生命危險、執(zhí)著拯救自己孩子的父親的理解。再如《“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很多學生在閱讀這個《紅樓夢》小說片段時,都認為“鳳辣子”是一個熱情、關心他人的人。在這種不夠全面的片段閱讀中,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誤讀。這時我們可以正視學生的這種誤讀,甚至針對誤讀來追問:“‘鳳辣子真的是一個熱情的人嗎?”然后引導學生重新審視“鳳辣子”的言行。

(三)安排“比較”

為什么用“安排”這個詞?因為這些“比較”往往是學生自己很難想到的。

安排比較,比較什么呢?

可以比較人物的語言。例如有教師上《將相和》這篇歷史小說時,讓學生比較廉頗和藺相如說話有什么不同。不比不知道,一比真有嚼頭。你看廉頗怎么說話。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的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你聽那廉頗,開口肯定是“我”,“我”永遠在前面,藺相如永遠在后面。而且稱呼那藺相如,其名都不愿稱呼,一口一個他、他、他、他,心不平氣不和啊。而且“我”和“他”,是截然分開的,有“我”沒“他”,有“他”沒“我”,勢不兩立。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呀!”你再看這藺相如,開口就是“廉將軍”,用的是尊稱?!拔溆辛H,文有藺相如”,明明是并列關系,卻也是廉頗在前,藺相如在后。更關鍵的是,藺相如的話里,“我們”是高頻詞匯,真是心地寬廣,希望兩人和諧相處,擰成一股繩兒啊。言為心聲,比較人物的語言,可以感受人物的形象。

可以比較人物對待事情的一些表現(xiàn)。在《香菱學詩》中,你看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各自表現(xiàn)。林黛玉欣喜熱情,不斷鼓勵,而且愿意親自教,還提供切實幫助。薛寶釵呢?諷刺、挖苦、旁觀,不管不顧。比較中,你可以感受到兩個人物的不同。

可以比較人物內(nèi)心的想法。例如在《魯濱孫漂流記》中有一張“壞處與好處”對照表。這是魯濱孫的內(nèi)心獨白,對照著看魯濱孫的內(nèi)心獨白。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魯濱孫的知足安命,感受魯濱孫面對困難時的樂觀。今天我們像魯濱孫那樣孤身一人流落荒島的可能性很小,但人生的道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可以像魯濱孫那樣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用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困難。

如何聚焦“情節(jié)”

抓住情節(jié)進行教學,能使小說人物以最鮮明、最豐滿、最具感染力的形象矗立在學生面前。

那么,如何抓住情節(jié)呢?常規(guī)套路無非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無非分析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概括主要內(nèi)容。初中里似乎深入一點,分析情節(jié)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

這樣的情節(jié)分析,偶爾為之,當然可以。每篇如此,形成套路,就會讓學生對小說喜“看”惡“學”。

那么,怎樣較好地引導學生分析把握小說情節(jié)呢?

(一)聚焦情節(jié)里的不可思議

有些小說,情節(jié)比較“夸張”,是現(xiàn)實中不可能發(fā)生的。一個作家無非是想通過夸張的情節(jié)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情節(jié)了解作者的想法是小說教學應該做的一件事。

例如小說《無字書圖書館》,有的學生反映看不懂,我就引導他們梳理出小說中“不可思議”的情節(jié),然后共同討論情節(jié)背后作者的想法,學生覺得收獲很大。(如下表)

經(jīng)常開展這樣的討論,學生的小說閱讀能力就會提升,尤其是讀象征主義的小說,他的閱讀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否則,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樣的小說或電影,只是獵奇,只是看老虎和鯨魚,流于表面,不得法門。

(二)聚焦情節(jié)中的轉(zhuǎn)折

很多小說都有一個轉(zhuǎn)折點?!都t樓夢》前半部寫盡一個家族的奢侈浮華,后半部寫出一個家族的零落衰敗?!端疂G傳》前半部寫眾好漢上山聚義,勇斗官軍;后半部寫眾好漢受招安、打方臘,漸次散場。兒童文學里,這樣的小說不少。例如《藍色的海豚島》的前半部,女主角一心想離開荒島,離開這個只剩下她一個人的孤寂的荒島;后半部,女主角卻有心留在荒島,留在這個只剩下一個人的荒島。在教材里,這樣的小說也有。例如《金錢的魔力》,前半篇,店員對顧客態(tài)度冷淡,冷嘲熱諷;后半篇,店員對顧客態(tài)度熱情,極盡諂媚。

這些轉(zhuǎn)折,不僅僅是一個轉(zhuǎn)折,轉(zhuǎn)折的背后是整部小說的“核心”,通過對“轉(zhuǎn)折”的分析,可以讀懂小說。

《崗丘的野狗》是日本動物小說作家椋鳩十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故事并不復雜,松吉是一個孤獨的小孩,阿卡是一條寂寞的野狗。他們相互試探,艱難地慢慢地建立信任,成為相依為命的朋友??墒怯幸惶?,松吉竟然向阿卡投毒,阿卡死里逃生,它再也不愿意回到松吉身邊。小說的前半部讓人高興、開心,后半部讓人傷心、難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讓故事急轉(zhuǎn)?

我和學生共同學習這個小說的時候,讓學生尋找這個故事的轉(zhuǎn)折點。

(1)你覺得故事從哪個地方起開始轉(zhuǎn)折了?

(2)轉(zhuǎn)折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

故事的轉(zhuǎn)折點,學生很快找到了。這個轉(zhuǎn)折點就是村里的雞丟失了,村里人都認為是阿卡千的,他們討厭阿卡,他們要“除掉”阿卡。實際上,雞是村里的無賴漢偷的。

光找到轉(zhuǎn)折點是不夠的,我們要聚焦“轉(zhuǎn)折點”,體會作品的深意。

這個故事的轉(zhuǎn)折是村里的無賴漢引起的,請你想一想:如果沒有這個無賴漢,松吉和阿卡將會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嗎?

學生的討論非常熱烈,分成兩派展開對話。

一部分學生說,如果沒有這個無賴漢,松吉和阿卡會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們的理由很充分。有的說,沒有意外事件,兩人相處時間更久,感情會更深。有的說,世界就是偶然組成的,人和狗的壽命并不長,在有限的時間里,運氣好的話,就會平淡而幸福地度過一生。

一部分學生說,如果沒有這個無賴漢,松吉和阿卡不會也不可能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理由更多。有的說,即使沒有無賴漢,村子里也會發(fā)生其他事,大家還是會把懷疑的目光投向阿卡,因為偏見太深了。有的說,等阿卡到了成家的時候,和一只雌野狗結(jié)婚,總得照顧妻兒吧,不可能總待在松吉身邊。有的說,阿卡畢竟是一條野狗,或許有一天友情的溫暖最終難敵自由的吸引,阿卡會獨自一個人跑到深山里去……

圍繞“轉(zhuǎn)折點”的討論,把學生的理解引向小說的核心內(nèi)容。

(三)聚焦情節(jié)中的懸念與伏筆

文似看山不喜平。具有完整的、生動曲折的、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是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的絕大多數(shù)小說的特點。它們往往扣人心弦,引人入勝,能使主題表現(xiàn)得更鮮明,人物刻畫得更突出。

在《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中,嚴監(jiān)生臨死前伸出兩根手指,就是不肯咽氣,作者吳敬梓安排了三批人物上場,就是猜不中。這時候,懸念就產(chǎn)生了,所有的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迅速地作出各種猜測,但最終的答案還是讓人大感意外,一個人在臨死前惦念的不是親人,不是家產(chǎn),惦念的竟是兩莖燈草。我們在教學的時候,甚至可以先把小說的后半段隱去,用“不完全文本”教學法,讓學生猜測,把小說的懸念通過教學設計放大,以便深切感受嚴監(jiān)生的吝嗇。

《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中還有很多伏筆,什么“伏筆”?嚴監(jiān)生是個有錢人的伏筆。如果我們把《儒林外史》這個節(jié)選的片段看作是一篇獨立的小說的話,這篇小說前面的很多細節(jié)表明,嚴監(jiān)生是一個有錢人。

生:奶媽稱呼嚴監(jiān)生為老爺。他是一個大家庭的老爺。

生:他的二侄兒問他,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那里,說明他已經(jīng)吩咐了好幾筆銀子。

生:他把管莊的家人都從鄉(xiāng)里叫了上來,說明嚴監(jiān)生擁有一個莊園。

生:把醫(yī)術很高明的人立刻請來,窮人家是做不到的。

尋找這些伏筆有意義嗎?當然有意義,一個家財萬貫的人臨死前惦念的竟然是兩莖燈草,這就不是“節(jié)儉”的概念了,這對理解人物有著奠大的幫助。

小說里的“感動”

曹文軒的《小說門》寫得極好,他在書里寫道:“古典形態(tài)的小說,無論是寫實的還是浪漫的,若千年來都是孜孜不倦地做一篇文章:感動的文章?!睆那暗男≌f理論基本是圍繞“感動”這一核心單詞建立的,許多話題只是這一話題的旁出或延伸。當小說家們進入構思過程時,盤桓于心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感動他人和后世,甚至是如何感動自己。情節(jié)的設計、人物命運的安排、情感的糾葛、環(huán)境的布置……所有這一切,都圍繞著“感動”而進行。因此,能否令人感動,便成為衡量小說成功與否的一個基本尺度。

當然,許多現(xiàn)代小說開始拒絕“煽情”,開始對情感進行節(jié)制。一些小說家甚至開始嘗試“零度寫作”,強調(diào)在寫作過程中小說家應在情感上保持零度。從前小說中精心設計的情感戲,被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對一些抽象性的存在主題的頑固關注——情感問題已經(jīng)不再屬于構思的范疇。這些小說沒有一絲想要在情感上打動你的心思,它僅僅想引起你對形而上學問題的思索。它的功用不在情感上,而只在理智上——不是滿足人的情感需要,而只是滿足人的求知之欲。

但是,兒童文學里的小說、小學教材里的小說,以“傳統(tǒng)”為主,里面的“感動”因素還是很多的。例如《金色的魚鉤》里的老紅軍,把找到的所有能吃的東西,把生的希望留給小紅軍,自己倒在長征途中。例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的父親不顧眾人勸阻,忍受了身體和心理上的巨大苦痛,在廢墟中徒手挖了36個小時,最終救出了自己的孩子。讀這些小說,我們被感動,但我們并沒有感到矯飾,那些“感動”都是正常的美學感動。

但很多時候,我們上完小說,學生是沒有被感動的。小說教學里的很多時間,我們都在進行字詞教學,在分段,在概括段落大意,在提煉中心思想。這不能不說是小說教學的失敗。

所以,我是贊同并欣賞一位教師在課堂上為帶領學生“感動”而作出努力的。只不過,這種努力最好不要借助外在的手段,例如放音樂、視頻啊,說過度煽情的串聯(lián)語啊,最好還是引導學生回到文本中,回到字里行間去尋找感動。

小說的生活連結(jié)

讀書就是要聯(lián)系生活,關注當下。有的人讀《西游記》,是迫于任務或者為了“裝點門面”,或者就是純粹欣賞文學作品。有的人讀《西游記》,就會和自己、和生活、和當下結(jié)合起來。比如有一位讀者讀了《西游記》說,每個人都是豬八戒,每個人都有原始的欲望,都好吃懶做,都好色。尤其是男人,較之女人,男人的動物性本能似乎更明顯。每個人都是“孫悟空”,兒童時代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柬的,想法是天馬行空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外在的干預和約束也就越來越多,頭上都戴上了“緊箍咒”。每個人也都是唐僧,因為受過教育,尤其有了宗教信仰,就會自我克制,自我約束。這就是在“連結(jié)”方面做得比較出色的讀者,他們會從別人的故事中想到自己,他們會用旁人的經(jīng)驗來指導自己的生活。

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在“連結(jié)”方面做得比較出色的讀者,會自己提醒自己去聯(lián)系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見聞,例如從這個故事聯(lián)想到其他讀過的相似的故事,從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聯(lián)想到生活中見到過的相似的人,從故事中聯(lián)想到社會的一些問題。他們會在心里以自己為對象來開啟提問,例如自己有沒有遭遇過和書里相同的情節(jié)?書中的人物最像自己生活中的哪個熟悉的人?在自己看來,書里哪些部分最貼近現(xiàn)實生活?這本書會讓你重新思考自己那段類似的經(jīng)歷嗎?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經(jīng)驗?等等。

也就是說,好的小說教學,要善于提問,善于建構話題,通過問題和話題連結(jié)“書本”與“生活”。例如一位教師和孩子一起讀完了《我要做好孩子》,他就和孩子聊一聊究竟怎樣的孩子算是“好孩子”。還有一位教師非常有創(chuàng)意,他和孩子們聊了兩年的《西游記》,所聊話題均是從《西游記》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境遇引申出來的生活話題。很明顯,這樣聊書的主干目標就是——這本書可以為我們帶來什么啟發(fā),可以改變我們什么?下面十三堂《西游記》聊書課的話題都是“連結(jié)生活”類的,借鑒意義很大。

第一堂課:平凡好,還是不平凡好?

第二堂課:如何好好地生氣

第三堂課:過程比結(jié)果更重要

第四堂課:誘惑并不可怕

第五堂課:只會哭是沒有用的

第六堂課:道歉也需要藝術

第七堂課:關注你的拳頭

第八堂課:說話不算話的后遺癥

第九堂課:交換東西的分寸

第十堂課:小心有人騙你

第十一堂課:團結(jié)力量大

第十二堂課:被誤會了怎么辦

第十三堂課:課程回顧——我有了哪些改變

安徽的薛瑞萍上過教材里的《猴王出世》,在課堂的后半程,薛老師問道:“如果你有機會當猴王,你愿意當猴王嗎?”這就是生活連結(jié)類的問題,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有機會,你愿意當校長嗎?你愿意當村長嗎?你愿意當經(jīng)理嗎?你愿意成為人群的中心嗎?很多學生竟然不愿意,因為他們聯(lián)系小說覺得當猴王要有超出常人的努力,因為他們覺得當猴王要足夠勇敢,因為他們覺得當猴王很多時候要把關心別人放在首位。薛瑞萍緊接著問:“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當王,我們很多時候是在選一個人當我們的王,如果你有機會選王,你愿意選怎樣的人當你的王呢?”這個問題厲害啊,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有機會,你愿意選怎樣的人當組長、班長、校長,甚至縣長、市長、省長。

猜你喜歡
情節(jié)人物小說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閱讀小說
傾斜(小說)
多次販毒能否認定為“情節(jié)嚴重”
從福斯特的小說理論看《霍華德莊園》情節(jié)的現(xiàn)代手法
論紅色電影《英雄兒女》中的愛國情懷
文學小說
不在小說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