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斌
摘要:
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首次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提高到課堂教學層面上,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對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更高層次的要求,本文從提高數學教師本身的情感培養(yǎng),課堂上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滲透以及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合理評價三個方面,比較系統(tǒng)地闡述了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高中數學;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探究
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維課程目標,這是新課程的最大亮點。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為了決戰(zhàn)高考,課堂要壓縮,容量要加大,根本舍不得把時間給學生多留半點,至于新課程倡導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在課堂中也只能流于形式,只重視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課程目標的實現,至于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談不上實質性的實施。為此我在探究教學的理論指導基礎上,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積極實踐新課程目標,希望探索出一條切合實際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從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來提高成績,實現素質教育的深層次目標。
一、加強數學教師自身的情感培養(yǎng),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與三維目標中的其他兩個目標的教育不同,它比知識與能力的教育更需要教師的示范作用和榜樣帶動作用.因此對學生來說,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
(一)全面提升教師自身綜合素質。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無私奉獻,淵博的知識,認真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無時無刻不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的模仿能力特別強,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都會模仿.教師的價值觀和責任心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意志和理想追求.當學生被教師的人格魅力吸引時,心里就會產生尊敬感、崇拜感,由此就會模仿教師的行為和習慣,也愿意聽從教師的教誨,漸漸形成教師所期望的效果,也就是新課程目標所要求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二)愛心教育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高爾基說過:“不愛學生,就不配教育孩子?!苯處煶艘懈呱械娜烁聍攘?,還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對學生要有滿腔熱情,關心愛護,以積極樂觀的激情去教育感化他們,這樣學生才會把教師當成知心朋友,形成感情上的共鳴。所以教師必須有較高的人格魅力和一顆愛學生的心,使學生形成科學健康的態(tài)度與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就是我們所要實施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二、在教學中要全方位、全過程滲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
數學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主要通過各種教學過程的體驗和培養(yǎng),進行全方位、全過程滲透,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數學蘊含了許多情感因素,分析鉆研教材,深入挖掘情感因素,把枯燥的教材形象化、生動化,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會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的感情。
(一)讓數學史走進數學課堂。高中學生要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穿插一些生動的數學史,是進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在講解指數函數的引入時,給學生介紹國際象棋的發(fā)明人達依兒在棋盤上放麥穗的故事,學生非常感興趣,也很迷惑,迫不及待地想解開謎底,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還有我國的華羅庚、陳景潤的故事,數學家的動人事跡能激勵學生不斷克服困難,形成勇于進取的樂觀精神。
(二)將數學內容生活化?,F在數學課程是面向大眾的課程,人人學有用的數學。很多人對數學很不了解,認為數學在實際生活中沒用,這種“數學無用論”對學生影響很大,同時往往我們教師在課堂講授的內容都是純理論的,只注重邏輯的嚴謹,不講數學的應用價值和科學價值,使學生看不到數學與社會時代的聯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教學內容與社會、經濟和科技等方面結合起來,來解決生產與生活中的問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價值觀,增加學習數學的動力和主動性。
(三) 向學生展示數學的美。我國著名數學家陳省身曾說過“數學是美的”。數學的美反映在方方面面,數學美的簡潔性,數學美的和諧性,數學美的奇異性等等.遺憾的是,往往數學課堂很枯燥,數學中的許多美都被學生忽略,難以被學生接受.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展示數學美,吸引學生,加強對學生的審美教育,讓學生欣賞數學美,感受數學美,從而追求數學美,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合理有效地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進行評價
新數學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這意味著高中數學課程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不再拘泥于筆試成績這個指標.筆試很難對高層次數學能力進行評價,不利于評價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應該建立多維的科學的評價體系.評價表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數學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多元評價應運而生.在高中數學教學,除了筆試成績,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評價還可以應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評價。
(一)觀察法。觀察法就是在連續(xù)一段時間內,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及時對學生的情感行為作出評價。第一,教師應該規(guī)劃好觀察的階段以及在該階段中觀察的具體內容。第二,教師應該做個有心人,時刻收集學生在嘗試解決問題時的表現,如知識的探索過程、與他人的合作交流、面對困難的態(tài)度和尊重事實的精神等.第三,教師通過一個階段的觀察,應該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評價,實事求是.但是,觀察法比較適合觀察少數或個別學生的某些行為習慣。
(二)訪談法。訪談法是教師通過與學生深入交談了解學生、評價學生的方法.師生之間交談、鼓勵與引導是進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評價的有效方法.師生之間的交談有多種方法,如課堂交談、講座,讓學生在良好的集體環(huán)境中思考自己,評價自己,重塑自我。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馬營中學,甘肅 定西 74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