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瑩
摘要:森鷗外是日本浪漫主義文學(xué)的先覺者,處女作《舞姬》是日本浪漫主義文學(xué)的先驅(qū)之作。本文旨在從微觀的角度對小說進行剖析,來探究造成凄美的愛情悲劇之成因。通過從幾個不同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這部小說之所以以悲劇而終,是由于當時主人公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和那深藏于胸的士大夫觀念,加之主人公太田豐太郎和愛麗絲之間的愛情地位的不平等等諸多因素而導(dǎo)致。
關(guān)鍵詞:森鷗外; 《舞姬》; 愛情悲??; 豐太郎; 愛麗絲
森鷗外是日本近代浪漫主義文學(xué)的先驅(qū),在小說、戲劇、翻譯、評論等方面都有所建樹,與夏目漱石并稱為明治時代的兩大文豪,其創(chuàng)作活動和文藝思想對日本近代文學(xué)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段杓А钒l(fā)表于1890年,是森鷗外本身的自傳性氣息十分濃郁的處女作小說。也是森鷗外著名的留德紀念三部小說——《舞姬》、《泡沫記》、《送信人》中最有影響的一篇。在這部作品中,作者第一次以近代自我的覺醒問題作為主題,向我們描繪了太田豐太郎與艾麗斯之間的唯美的愛情故事,但這愛情故事卻以悲劇而告終,為何會有這樣一個凄慘的結(jié)局,因而激發(fā)了我對這愛情悲劇之成因的探究興趣。有人說這部作品是作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個縮影,通過對《舞姬》的愛情悲劇之成因的分析,使我們可以深層次的了解森鷗外的個人經(jīng)歷以及所處時代的特性,進而有助于我們分析研究森鷗外的作品,更好的把握其實質(zhì)。
一、森鷗外和《舞姬》的關(guān)聯(lián)性
(一)《舞姬》的主要內(nèi)容
《舞姬》描寫的是一個發(fā)生在明治初期的凄美的愛情悲劇。主人公太田豐太郎是明治政府的一名高官,被公派留學(xué)到德國。在德國充滿自由空氣的影響下,他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在一次傍晚散步時,豐太郎在教堂門口偶遇了舞女愛麗絲。愛麗絲因為父親去世沒有錢來安置死去的父親,而在教堂門口哭泣,豐太郎出于同情就幫助了她。接下來,隨著兩人交往的頻繁,他們逐漸產(chǎn)生了愛的火花。因為與舞女的交往,被小人的讒言所害,豐太郎被免職,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豐太郎開始變得窮困潦倒,但愛麗絲并沒有嫌棄他,使得豐太郎的心逐漸靠向愛麗絲,兩人的愛得到了升華,愛麗絲懷上了豐太郎的孩子。然而,在這時,豐太郎的朋友相澤謙吉為豐太郎帶來一個恢復(fù)名譽的大好機會,豐太郎在愛情和仕途之間猶豫不決,最終還是犧牲了與愛麗絲的愛情,選擇了功名之路。拋棄了有孕在身的愛麗絲,致使她精神失常成為了可憐的瘋子?!段杓А冯m然是以浪漫抒情的筆調(diào)來描繪這一愛情故事,但其結(jié)果是令人悲嘆的,看似美好的愛情,卻在種種因素下釀成了如此凄美的悲劇。
(二)森鷗外與《舞姬》的關(guān)系
森鷗外通過創(chuàng)作來反映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森鷗外回國后的第四天,與小說中主人公愛麗絲同名的德國女性就來到了日本,這個女性,是和森鷗外在德國一起生活過的,因此,在當時看來小說中的主人公愛麗絲或許就是這個女性的化身。雖然我們不敢斷言說小說中的主人公就是森鷗外本人,不過,在豐太郎的身上,的確有作者影子的存在。由于愛麗絲的追蹤而至,在那樣的時代里,引起了大家的一片嘩然,森鷗外考慮到這所謂的“愛麗絲事件”可能會給自己的仕途帶來不利的影響,同時也為了消除在同事間的關(guān)于“愛麗絲事件”的流言蜚語,森鷗外便開始構(gòu)想了《舞姬》這樣一篇小說。從這一點來看,在《舞姬》這樣一篇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森鷗外自身的縮影。然而,森鷗外懾于官僚機構(gòu)的壓制與封建社會的專制,不得不考慮自身的現(xiàn)實處境,在家人出面解決“愛麗絲事件”的情況下,這個德國女性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國家。盡管這避免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危機,但誰又能體味森鷗外內(nèi)心的苦澀?因而,在兩年后創(chuàng)作了這篇小說,森鷗外通過對《舞姬》的描繪,字里行間中無不流露著自身的悲劇性。但《舞姬》中的悲劇不僅僅有自身的悲劇性,也具有一定的社會的悲劇性。那么,作品中的愛情悲劇到底是什么原因?qū)е碌?,我們來逐一分析?/p>
二、《舞姬》的愛情悲劇之成因
(一)愛情悲劇的根本原因
許多悲劇都是由于社會秩序的束縛對人類造成的傷害而導(dǎo)致的,它們產(chǎn)生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社會環(huán)境對悲劇的產(chǎn)生具有一定的決定作用。[1]明治維新(1868年)以后,日本便從閉關(guān)鎖國的狀態(tài)下醒來,實行了現(xiàn)代化改革。明治維新政府在廢藩置縣后,實現(xiàn)了富國強兵、文明開化、以及改革各項制度、發(fā)展資本主義經(jīng)濟等政策。當時,歐洲的近代文化大量傳入日本。然而,它們僅局限于表面現(xiàn)象,真正支配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依舊是封建思想和封建秩序。在當時的官僚機構(gòu)中,對官僚們來說,消極的、機械的人是他們所期待的,反之,積極且有獨立思想的人是他們所厭惡的。當時,在強有力的封建秩序的束縛下,追求自由、崇尚個性的人是絕不容許存在的。盡管封建秩序是違背人性的,但終究還是不能反抗,若是反抗也不會有好結(jié)果的?!段杓А分?,豐太郎對封建秩序進行了反抗,因而成為了封建秩序下的犧牲品。從這我們可以看出,封建秩序的壓制便成為了《舞姬》中愛情悲劇的根本原因。
(二)愛情悲劇的必然原因
文中這樣寫道:「余は幼きころより厳しき庭の訓(xùn)を受けしかひに、父をば早く失ひつれど、學(xué)問の荒み衰ふることなく、舊藩の學(xué)館にありし日も東京に出て予備くわうに通ひしときも、大學(xué)法部に入りしのちも、太田豊太郎といふ名はいつも一級の首に記されたりしに、一人子のわれをかにかして世を渡る母の心は慰みけらし。」[2] 從這可以看出,主人公豐太郎從小就接受嚴格的教育,始終肩負著“家”的期待。追求名利不僅僅是豐太郎一個人的志向,這也是明治初期的青年人的普遍志向。從近世起,三綱五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儒教的士大夫觀念便開始支配日本的社會意識。這種士大夫觀念也給明治時期的知識階層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他們認為,自己肩負著國家的使命,不可為了兒女情長而辜負時代所賦予的使命?!笇W(xué)識あり、才能あるものか、いつまでか一少女の情にかかずわって、目的なき生活をなすべき。」[3] 在文中相沢兼吉勸誘豐太郎的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在明治時期,深入人心的士大夫觀念是無處不在的。主人公豐太郎在愛著愛麗絲的同時,又聽從了相沢兼吉的勸告,由此看來,豐太郎的內(nèi)心深處也是存有這種士大夫觀念的。對于從小接受儒家教育的豐太郎來說,一直以來被給予厚望,肩負使命,因而其存有這種埋藏于心的士大夫觀念也就不足為奇了。根深蒂固的保存著飛黃騰達的士大夫觀念,在某種程度上,導(dǎo)致其自我解放的不徹底性,而正是這種思想解放的不徹底性成為了他們愛情悲劇的必然原因。
(三)愛情悲劇的主要原因
1.從太田豐太郎角度看“消極之愛”
主人公豐太郎從小遭受了失去父親之苦,因此,他是在母親的嚴格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不僅在家中是個乖孩子,在上司眼里也是個絕對聽話的好下屬。[4] 被公認為是個地地道道地出色之人,進而被給予了去德國留學(xué)的機會。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豐太郎接受歐美文化影響的同時,自己的思想也逐漸發(fā)生了改變。正如他在文中所思考的那樣:「今に二十五歳になりて、既に久しくこの自由なる大學(xué)の風に當たりたれば、にや、心の中なにとなく隠やかならず、奧深く潛みたりしまことのわれは、やうやう表に現(xiàn)われて昨日までのわれならぬわれを攻むるに似たり?!筟5] 這回他真切的感受到了那個真實的自我,不再想過著充滿束縛感的生活。但豐太郎的自我覺醒卻顯得與周圍的環(huán)境那么的格格不入,惹來了旁人的反感,因而,和上司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惡化也就理所當然了。當然,和留學(xué)生一起吃喝玩樂的事就更不存在可能性了。與此同時,又得知了母親病逝的消息,在當時的情況下,豐太郎極度苦惱,而又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他。誰能耐得住如此的孤苦寂寞,而恰在這時,主人公豐太郎和愛麗絲相遇了,而后又開始了他們的愛情。想必這種愛情應(yīng)該是主人公豐太郎對愛麗絲的消極之愛吧,在愛麗絲的懷抱里可以找尋到絲絲溫暖,而不用再去顧慮外面的種種流言誹謗,也可以變得不再那么孤苦寂寞。這種消極之愛便為日后的愛情悲劇埋下了隱患。
2.從愛麗絲角度看“依賴之愛”
此外,值得我們引起注意的便是愛麗絲這個人物角色了,她本身存在很多特點,因而小說的結(jié)局以悲劇而終也就并不難以理解了。愛麗絲是個單純的舞女,卻在與豐太郎剛剛相識的時候就依偎著他的肩膀睡著了,這點讓我們感到吃驚,或許在這個時候,對于剛剛失去父親的愛麗絲來說,豐太郎是她獨一無二的存在。后來,隨著兩個人之間的頻繁接觸,到最后得知自己身懷六甲的那一刻起,愛麗絲終于變得再也離不開豐太郎了。她對豐太郎的依賴感變得愈發(fā)強烈,隨著時間的推移,愛麗絲的依賴之愛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狀態(tài),最初,只不過是感動而已,后來逐漸發(fā)展成了依賴的情感。不言而喻,愛麗絲對豐太郎的愛日益加深,將他視為自己生命的全部,而沒有給自己留有一絲退路。因而在結(jié)局中,愛麗絲除了變成瘋女也別無活路。同時,愛麗絲是個很普通的舞女,并沒有擁有像豐太郎一樣的學(xué)識,也就是說,二人之間的溝通層次并不高,在今天來看,很大程度上,他們之間并沒有思想的共鳴,靈魂的對話,僅僅是在彼此都孤苦寂寞的狀態(tài)下,產(chǎn)生了那么脆弱的情好,所以不難看出,戀愛中的男女地位不平等便成為了愛情悲劇的主要原因。
三、結(jié)語
盡管小說的結(jié)局彌漫著悲劇性,但其中的自由思想給予當時人們很大的啟發(fā)。在當時的日本社會,它就如同明燈一般,指引著人們未來前進的正確方向。豐太郎的自我意識的表現(xiàn)超出了同時代的任何人,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森鷗外是一位學(xué)貫東西的作家,且能夠?qū)|西方文化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如加藤周一所指出的,森鷗外就是“時代的人格化”。[6] 而且,作為小說作者的森鷗外能夠以自己獨特見解來思考社會、感悟人生。本文通過對《舞姬》中愛情悲劇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在日本社會的轉(zhuǎn)型期,森鷗外從特定視角來深刻描寫知識階層的初期自我覺醒,向我們獨特的詮釋了現(xiàn)實與時代的悲哀。森鷗外的《舞姬》盡管在時代和歷史上存有局限性,但至今依舊可以堪稱為日本近代浪漫主義文學(xué)的嚆矢,可謂是在日本近代文學(xué)初期的里程碑式作品。[7] 總之,森鷗外在日本近代文學(xué)方面做出了獨特的貢獻,他將西方的文學(xué)理念和先進方法引進到日本。在發(fā)展日本近代文學(xué)方面,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這對日后我們研究日本近代文學(xué),乃至研究日本近代社會都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吳永紅.試論森鷗外的《舞姬》的悲劇性[J].日語學(xué)習(xí)與研究,1988(6):46.
[2]趙曉柏.日本文學(xué)選集[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8:417.
[3]趙曉柏.日本文學(xué)選集[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8:419.
[4]森鷗外.森鷗外精選集[M].高慧勤譯.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5.
[5]趙曉柏.日本文學(xué)選集[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8:423.
[6]加藤周一.日本文學(xué)史序說(下)[M].葉渭渠,唐月梅譯.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11:310.
[7]葉渭渠.日本文學(xué)大花園[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