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東碧
浙江省義烏市中醫(yī)醫(yī)院 浙江 義烏 322000
通竅活血湯治療瘀血阻竅型眩暈35例臨床觀察
朱東碧
浙江省義烏市中醫(yī)醫(yī)院 浙江 義烏 322000
目的:觀察自擬通竅活血湯治療瘀血阻竅型眩暈的臨床療效。方法:將70例瘀血阻竅型眩暈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3個療程后,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1.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自擬通竅活血湯治療瘀血阻竅型眩暈療效較好,值得臨床借鑒。
通竅活血湯 眩暈 瘀血阻竅 臨床觀察
眩暈主要表現(xiàn)為頭暈、眼花,輕者閉目可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惡心、嘔吐、汗出、面色蒼白等癥狀,嚴重者可突然撲倒。筆者采用自擬通竅活血湯治療瘀血阻竅型眩暈患者35例,療效較好?,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就診于本院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瘀血阻竅型眩暈的患者7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男16例,女19例;年齡37~73歲,平均年齡60.51±4.27歲。治療組男15例,女20例;年齡39~76歲,平均年齡62.24±4.48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敏使朗)6mg/次,3次/日,靜滴補液,必要時予甘露醇125ml靜滴。治療組在口服敏使朗同時,予自擬通竅活血湯:麝香0.1g(沖服),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升麻、葛根各10g,紅棗、生姜各6g,老蔥3g。隨癥加減:伴有頭痛耳鳴,面色潮紅者,加天麻10g,鉤藤(后下)、牛膝各15g;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加黃芪,黨參各30g;畏寒肢冷,舌苔白滑者加附子9g,桂枝15g;胸悶惡心,嘔吐痰涎者加半夏、陳皮、竹茹、枳殼各10g;頸肩疼痛,輾轉不利者,加用桂枝、白芍各15g,秦艽10g,雞血藤、絲瓜絡各30g;精神萎靡,腰膝酸軟者,加用杜仲,枸杞子各15g等。每日1劑,水煎,黃酒兌服,分早晚2次飯后溫服。7天1療程。
3.1 療效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治愈:眩暈及伴隨癥狀消失,且近3個月內無復發(fā);好轉:眩暈及伴隨癥狀減輕,發(fā)病次數(shù)及時間逐漸減少;未愈:眩暈及伴隨癥狀無明顯改善。
3.2 治療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眩暈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證,中醫(yī)學中亦稱“眩冒”“頭眩”等,發(fā)病原因主要責之于風火虛痰瘀,病位在腦竅。眩暈好發(fā)于中老年人,而中老年眩暈的發(fā)生多與瘀血有關[1],因中老年人氣行無力,血流不暢,瘀滯脈絡,清竅不明故發(fā)為眩暈,辨證多為虛實夾雜之證;因其正氣不足,祛邪無力,故易反復發(fā)作,遷延難愈,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筆者所用自擬通竅活血湯中麝香功專開竅通閉,解毒活血,為君藥;赤芍、桃仁、紅花活血化瘀、祛瘀通絡;當歸活血補血,能活血化瘀而不傷血;川芎為血中之氣藥,可通達氣血,以行氣活血,共為臣藥;升麻、葛根升舉陽氣,為佐藥;生姜、紅棗為使藥,調和營衛(wèi),通利血脈;大棗緩和藥性,以防耗氣傷血。諸藥合用,共奏祛瘀生新,活血通絡之功,醒腦開竅而不傷神,活血化瘀養(yǎng)血而不傷血。現(xiàn)代藥理研究[2]:麝香具有改變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增強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耐氧能力,改善腦循環(huán),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tǒng)、呼吸中樞及心血管系統(tǒng)作用;升麻、葛根能改善微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聚集;川芎、赤芍、桃仁、紅花等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及動脈硬化斑塊的形成,減輕腦水腫等,能有效改善眩暈癥狀。
[1]沈智理,劉春華.國醫(yī)大師張學文運用活血化瘀法治療眩暈經驗[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5,7(31):13-15.
[2]鐘贛生.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271-280,294,369,372,400.
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