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森鳳 張穎穎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山東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
附子為毛莨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加工品[1]。附子在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史上擁有悠久的歷史,被廣泛應用于醫(yī)學治療且藥效極為明顯?!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附子有毒且味辛甘、性大熱;歸腎、脾、心經(jīng);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除濕散寒,止痛等功效[2],用于陽虛,肢體冰冷,脈搏微弱,陽萎,宮寒,心冷腹痛,吐瀉水腫,陽虛外感等癥狀的治療[3]。附子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有些既是其有效成分,又是有毒成分,表現(xiàn)出既有藥理作用又有毒理作用的雙重效應[4,5]。為確保用藥安全,深入探討附子的藥效物質基礎,加強對附子毒性成分的系統(tǒng)研究對保障臨床安全用藥,本文就附子所具有多種化學成分進行總結,為附子更加深入與合理的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
生物堿是附子的主要化學成分,近幾年發(fā)現(xiàn)的生物堿成分如下:張思佳等人[6]從附子中分離得到8個二萜生物堿類化合物,分別為海替生、8-乙氧基-14-苯甲?;袨躅^原堿、10-羥基烏頭堿、次烏頭堿、中烏頭堿、北草烏堿、尼奧靈、附子靈等。楊黎斌等人[7]對附子地上部分化學成分進行了報道,分離得到次烏頭堿,10-羥基烏頭堿,新烏頭堿,烏頭原堿。耿昭[8]對附子的水煎液進行了研究,分離鑒定了Nicotinamide(煙酰胺)、Fuziline(附子靈)、Neoline(尼奧靈)、Subcusine、Isotalatizidine(異塔拉薩定)、Condelphine。郭大樂[9,10]對生附片的95%乙醇提取物進行了研究分離得到次烏頭堿、尼奧靈、宋果靈、附子靈、8-乙氧基-14-苯甲?;袨躅^原堿、多根烏頭堿。陳靖[11]對附子的95%乙醇回流提取物進行了分離,得到6個二萜類生物堿,分別為烏頭堿,新烏頭堿,尼奧林,附子寧,宋果靈和歐烏頭堿。雷崎方等人[12]分離鑒定了新烏頭堿、烏頭堿、次烏頭堿、苯甲酰次烏頭堿、苯甲酰新烏頭堿、苯甲酰烏頭堿、展花烏頭寧、塔拉烏頭胺、尼奧靈、多根烏頭堿、附子靈、準格爾烏頭堿、異塔拉烏頭定、川附子堿B、16β-羥基心瓣翠雀堿、哥倫烏頭堿。吳克紅[13]從附子中分離得到10個C-19型二萜生物堿:lipopenduline、美沙烏頭堿(mesaconitine)、海帕烏頭堿(hypaconitine)、penduline、hokbusine A(8-Omethyl-benzoylmesaconine)、尼奧靈(neoline)、脂型烏頭堿(lipoaconitine)、脂型美沙烏頭堿(lipomesaconitine)、脂型海帕烏頭堿(lipohypaconitine)、脂型去氧烏頭堿(lipodeoxyaconitine)。2個 C-20型二萜生物堿:宋果靈(songorine)、去氫松果靈(songoramine)。何成軍等人[14]研究了附子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學成分,分離得到9個生物堿,分別鑒定為尼奧靈、附子靈、異塔拉定、subcusine、塔拉薩敏、川附子堿A、易混翠雀花堿、14-acetylkarakoline、delstaphisine和 14 deacetate。張晶[15,16]從生附子中分離得到附子靈、尼奧靈、松果靈、多根烏頭堿、異塔拉薩定、8-乙氧基-14-苯甲?;袨躅^堿、新烏頭堿、次烏頭堿、烏頭堿、苯甲酰新烏頭堿、苯甲酰次烏頭堿、苯甲酰烏頭堿。
2011年楊黎斌[7]、2012年郭大樂[9]、2013年吳克紅[13]等人分離得到了β-谷甾醇、胡蘿卜苷。
吳克紅[13]從附子中分離得到2個神經(jīng)酞胺類化合物:(2S,3S,4R,8E) 2 [(2'R) 2'- hydroxylignoceroylamino]-8(E) octadecene1,3,4 triol、1-OβDglucopyranosyl-(2S,3S,4R,8E)2-[(2'R)2'- hydroxy tetracosanoyl]-8(E) octadecene1,3,4 triol。2014年,張晶[15,16]從生附子中分離得到5-經(jīng)基-2-苯甲酰胺-苯甲酸甲脂。
耿昭[8]對附子的水煎液進行了研究,分離鑒定了 Adenosine(腺苷)、Hypoxanthine(次黃嘌呤)、Uracil(尿嘧啶)、Uridine(尿苷)。2013年,吳克紅[13]從附子中分離得到尿嘧啶。郭大樂[9]對生附片的95%乙醇提取物進行了研究分離得到尿嘧啶。李小紅[17]等人通過實驗分離得到煙酰胺、尿嘧啶、次黃嘌呤、腺苷、尿苷,馬齒莧酰胺E等堿基類化合物。
耿昭[8]對附子的水煎液進行了研究,分離鑒定得到 trans-Feruloyl-4-βglucoside。郭大樂[9]對生附片的95%乙醇提取物進行了研究分離得到麥芽酚。雷崎方等人[12]分離鑒定了苯甲酸、6-h(huán)ydroxymethyl-3-pyridinol。李小紅[17]分離得到 5羥甲基-吡咯-2-甲醛、順-對香豆酸-4-O-β-D -葡萄糖苷、順-阿魏酸-4-β-葡萄糖苷、反-阿魏酸-4-β-葡萄糖苷、異麥芽酚葡萄糖苷,2,4,6-三苯基-1-己烯。吳克紅[13]從附子中分離得到4個脂肪酸類化合物:單棕櫚酸甘油酸(glyceryl monopalmitate)、棕櫚酸(palmitic acid)、十三燒酸(tridecano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張晶[15,18]利用多種色譜分離技術對生附子的乙醇提取物進行了分離純化,得到芝麻素、表芝麻素、異落葉松脂素、和厚樸酚、松脂醇、β-Fruf(2→6)-α-Glu、對羥基桂皮酸、水楊酸、亞油酸。
本文通過對近年中藥附子的化學成分研究的總結,并結合徐霄、吳克紅等人[19,20]的綜述可得以下結論:目前國內(nèi)對于附子的化學成分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物堿,對其他類型的化學成分研究涉及很少。而中藥治病多具有多成分,多靶點的特點,故加強中藥附子的各種類型化學成分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研究余地。這將有利于更加系統(tǒng)全面的評價附子的化學成分-藥效關系,完善中藥質量評價體系。
附子化學成分多種多樣,在我國,附子的臨床應用具有悠久的歷史。近年對附子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是當前的研究的一大熱點,很多針對附子的實驗研究均已經(jīng)上調(diào)到細胞分子水平,研究顯示,附子抗腫瘤具有獨特的效果,還有強心、抗心律失常、血管擴張、毒理作用及心肌保護等多種作用,為開發(fā)新型藥物提供資源。并且本文通過對近年來的研究總結發(fā)現(xiàn),附子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并不是很充足,沒有闡明附子發(fā)揮藥效的具體物質基礎,成為臨床對附子應用的瓶頸。因此,將微生物作為附子研究方向,為臨床耐藥菌株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并使附子藥效機制及作用成分具體化,從而為臨床上更安全有效的應用附子提供保障。
[1]崔樹德.中藥大全[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177 ~181.
[2]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34.
[3]考玉萍,劉滿軍,袁秋貞.附子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J].陜西中醫(yī),2010:1 658 ~1 660.
[4]李文紅.附子的臨床藥理特點[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9,(04):352 ~354.
[5]閻愛榮,張宏.附子的藥理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8,(09):745 ~747.
[6]張思佳,劉敏卓,劉靜涵等.附子的化學成分研究[J].藥學與臨床研究,2010,(03):262 ~264.
[7]楊黎彬,趙寧,王軍芳等.附子地上部分化學成分研究[J].安徽醫(yī)藥,2011,(09):1 068 ~1 069.
[8]耿昭.附子化學成分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2.
[9]郭大樂.生附片的化學成分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2.
[10]郭大樂,鄧赟,李秀茹等.生附片的化學成分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09):2 313 ~2 314.
[11]陳靖.附子的化學成分研究[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3,(02):33 ~35.
[12]雷崎方,孫桂波,沈壽茂等.附子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13,(06):655 ~659.
[13]吳克紅.附子的化學成分及其活性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3.
[14]何成軍,李小紅,耿昭等.附子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學成分[J].中成藥,2014,(05):1 004 ~1 007.
[15]張晶.生附子化學成分及其質量控制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
[16]張晶,孫桂波,雷崎方,等.生附子的化學成分研究[J].藥學學報,2014,(08):1 150 ~1 154.
[17]李小紅,何成軍,周勤梅,等.附子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86~89.
[18]張晶,孫桂波,雷崎方,等.中藥附子的化學成分[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15):108~111.
[19]徐霄.附子化學成分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20):140 ~141.
[20]吳克紅,唐力英,王祝舉,等.附子的化學和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02):21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