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敏佳 閆永勝
摘要:本文介紹了江蘇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理工科類研究生進行“團隊學習”的模式,重點從形式和意義上進行了探討,并總結了該團隊學習的意義和學習效果,通過對比個體學習進一步總結了“團隊學習”模式的經驗和體會。
關鍵詞:理工科類研究生;“團隊學習”;學習形式;學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6-0055-02
2015年,我國在校研究生人數高達184.8萬人,研究生教育規(guī)模龐大,而教育質量卻出現了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有以下兩方面:(1)研究生教育資源跟不上招生規(guī)模的擴張,師資力量緊張,導師難以保證每個學生享有同樣的培養(yǎng)質量;此外,研究生迫切需要在研究方法、論文撰寫等方面得到導師的幫助與指點。(2)研究生教育模式與社會需求不適應,新的社會環(huán)境對研究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對知識的把握外,還要求研究生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團隊協作能力等,而傳統(tǒng)的指導和培養(yǎng)模式已不完全適應這種趨勢[1]。為了解決上述矛盾,保證研究生教育質量,探索與應用新的研究生學習模式顯得非常有必要。
近年來,筆者所在研究團隊對研究生“團隊學習”培養(yǎng)模式進行了實踐和總結,認為在研究過程中將合作學習、集體學習思想引入到研究生科研學習中,將大大激發(fā)學生的研究興趣和研究主動性,有效的提高了他們的科研效率。
一、“團隊學習”模式
“團隊學習”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Reg Revans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組織學專家對這一概念進行了重點研究并推廣應用到企業(yè)、學校等各類組織?!皥F隊學習”是指團隊成員經過不斷的對話與討論,共同學習,產生集體智慧并培養(yǎng)集體共識,使組織發(fā)揮最大效能。隨著各學科之間的交叉和滲透,科研團隊在高等院校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一種有效的科技人力資源組織模式。作為科研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生從事的科研創(chuàng)新活動也由傳統(tǒng)的單打獨斗方式向協同作戰(zhàn)方式轉變[2],因此加強研究生團隊學習對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團隊學習”的形式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會根據不同的階段調整不同的團隊學習形式。例如:當每學期開學初,研一的新生是剛從本科跨度到研究生一年級的,對科研理念可能還很懵懂,這時我們團隊學習的主要任務就是高年級的研究生會做專題報告,如首先介紹如何查找文獻、怎樣閱讀文獻、閱讀什么樣的文獻;其次在閱讀完大量文獻之后怎樣確定研究課題,如何把握課題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研究可行性怎樣,介紹如何時刻追蹤相關研究領域國內、國際的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動態(tài);最后,在研究過程中遇到問題采用怎樣的常用解決方法,如介紹一些常用的學術論壇和實用網站,同時介紹相應的學科軟件和畫圖工具以及數據處理程序介紹給學生,讓他們去了解并逐漸掌握。這是對研一新生科研的入門指導。接下來我們會多鍛煉研一新生,讓他們通過投影儀進行演示,像教師上課那樣向整個團隊匯報文獻、實驗進展以及存在問題等內容,并通過提問—解答—討論環(huán)節(jié),加深整個團隊對該問題的認識。除了研一新生,研二、研三的學生也按照同樣的模式來進行匯報。
在學期中后期,我們會考慮到研一新生可能進入數據處理和撰寫論文階段,因此會安排專題討論會,讓研二、研三的學生來分享在論文撰寫階段的經驗和體會以及后期投稿階段的相關注意事項,指導教師在旁監(jiān)督,如有遺漏及時補充。此外,我們對研三學生的培養(yǎng)主要是讓他們匯報綜述,總結相關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該舉措一是能激發(fā)學生全面了解相關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研究前沿,為后面寫畢業(yè)論文打下基礎,二是其能作為榜樣積極地引導研一、研二的學生產生對科研的興趣和主動性。
三、“團隊學習”模式的意義
我們學院這種形式的“團隊學習”模式,對比個體學習具有以下優(yōu)勢。
1.研究生成員知識互補,以老帶新,促進研究生提高學習效率。傳統(tǒng)的理工科研究生培養(yǎng)是導師直接指導研究生,給他們預先設定好研究課題,然后研究生會機械的按照課題去簡單地模仿課題組師兄、師姐的一些操作。因為導師的科研資源和指導時間等條件的原因,將極大限制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以至于研究生對研究興趣低下、積極性不高,無法真正達到研究生培養(yǎng)的目標。而“團隊式”研究中的定期“集中學習”、“定期研討”能實現團隊中研究生知識的互補,并能促進提高研究生本身學習的主動性,當每個人獨自走上講臺給底下的人講解的時候,那種氛圍又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平時研究過程中的研究熱情,促使團隊成員能夠不斷發(fā)現新的研究視點。同時,采用“團隊式”的培養(yǎng)模式,不同年級的研究生在一起學習,能促使新加盟的研一新生快速進入科研氛圍,促使其迅速了解國內外研究的發(fā)展趨勢,掌握規(guī)范的研究方法,進一步激發(fā)其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2.研究生團隊學習能夠促進研究生拓展知識視野。在一個研究團隊中,每個研究生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層次,他們要開展某一領域的研究,常常需要對該領域進行文獻調研和相關背景知識的學習,從而確定研究方法。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向團隊其他成員學習,從而開闊研究視野,使整個研究團隊都能獲得更廣的知識面,為研究生確定研究方向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而這正是培養(yǎng)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鍵。
3.研究生團隊學習能夠促進研究生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每個個體的學習思維常常受知識結構、思考方式的影響,具有各種局限性,難免會出現邏輯上的誤區(qū)和盲點。而這種形式的“團隊學習”模式,能將不同個體的優(yōu)勢完全展現出來,每個人可以感受他人對研究問題的審視角度,文獻的把握力度和問題提出的本質。通過對比,相互交流、借鑒和學習,使得每個人看問題、想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再次提高,完善自己片面、狹隘的研究思路,為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4.促進團隊中青年教師對研究生指導和科研能力的提升。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近年來科研團隊中涌現了大量的青年教師,他們和博士生是科學研究的中堅力量,他們都比較年輕,學習主動性強,對科技前沿具有敏銳的洞察力,但他們常常缺乏科研實踐經驗和如何有效培養(yǎng)研究生的經驗。通過這種團隊式培養(yǎng)模式,將青年教師、博士和學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盡快熟悉研究生培養(yǎ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將大大提升自己培養(yǎng)學生的本領,為培養(yǎng)高層次科研創(chuàng)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3]。
綜上所述,通過我們這種“團隊式”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將大大激發(fā)學生的研究興趣和研究主動性,有效的提高其科研效率。
參考文獻:
[1]馮斌,張偉,何躍,童洪志.我國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現狀與反思[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25):104-108.
[2]張壽庭,劉韓星,張禮卿.研究生培養(yǎng)機制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6):53-57.
[3]姚廣濤,資新運,張衛(wèi)鋒.基于科研團隊的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研究[J].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4,(16):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