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盧卡奇物化意識思想研究

2017-03-08 10:01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17年6期
關鍵詞:總體性盧卡奇物化

白 雪 暉

(內蒙古民族大學 政法與歷史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43)

·哲學問題研究·

盧卡奇物化意識思想研究

白 雪 暉

(內蒙古民族大學 政法與歷史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43)

盧卡奇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締造者。他于1923年所提出的物化理論及物化意識思想與馬克思于1844年所提出的異化概念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但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盧卡奇的這一觀點卻飽受學界爭議。在當今歷史時期,重新梳理盧卡奇的這一理論遺產(chǎn),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盧卡奇;物化;物化意識;理性化;現(xiàn)代性

格奧爾格·盧卡奇(1885—1971)在德國學習期間,受胡塞爾、李凱爾特、文德爾班、狄爾泰等著名哲學家的影響,并直接受教于齊美爾(1909—1910)、馬克斯·韋伯(1912—1915),還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另一個重要代表人物布洛赫成了同學和朋友。這些人物的思想都成了盧卡奇新觀點的強有力的、不可或缺的理論資源。另外,盧卡奇在其一生的學術生涯中還培養(yǎng)了一批理論家,如赫勒夫婦、(大)馬爾庫什、(小)馬爾庫什、瓦伊達等,后來,這些人組建形成了著名的匈牙利布達佩斯學派。同時,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也深受盧卡奇的影響,L.戈德曼在其著作《盧卡奇與海德格爾》一書中,就著重探討了盧卡奇與海德格爾之間的關聯(lián)性問題。*關于盧卡奇對海德格爾的影響,早已引起了學界的關注。L.戈德曼就強調盧卡奇與海德格爾思想之間的關聯(lián)性。在他死后出版的《盧卡奇與海德格爾》(1973)一書中,討論的就是這一問題。后來一些學者從盧卡奇的《歷史與階級意識》來討論他與海德格爾的關系。蘇聯(lián)學者別諾索夫認為:“早在二十年代就在德國得到廣泛的流傳,在有批判意識的知識分子頭腦中造成了混亂。毋庸置疑,海德格爾的許多原理,薩特的《存在與虛無》也發(fā)端于盧卡奇的這部著作(《歷史和階級意識》)。”[1]美國學者巴爾在《喬治·盧卡奇》一書中也認為,盧卡奇的這本書影響到海德格爾,他轉用瓦特尼克的看法指出,海德格爾的“此在”就是從盧卡奇的思路中產(chǎn)生的??v觀盧卡奇的一生,我們發(fā)現(xiàn)他有一個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那就是不斷地受到批評和指責,同時他自己也不斷地在自我批評;到頭來,我們有時竟很難分清哪一個是真正的自我批評,哪一個是違心的自我批評。

盧卡奇的思想非常豐富,在這里,我們主要介紹他的總體性理論及物化意識思想。這所涉及的著作主要有《心靈與形式》《小說理論》《歷史與階級意識》。

一、物化思想的提出

《心靈與形式》和《小說理論》這兩部著作是盧卡奇早期思想的代表作?!段鞣健冯s志創(chuàng)刊于1908年,這個刊物是不屬于任何政治黨派的知識界雜志,但它反對匈牙利的民族沙文主義,贊同放眼西方。盧卡奇《心靈與形式》中的10篇文章就是他在這個雜志上發(fā)表過的文章,這部論文集于1911年出版。在這部著作中,盧卡奇提出了“一種現(xiàn)代社會人的存在困境的悲觀世界觀:即在現(xiàn)代社會,人處于分裂的存在狀態(tài),人被上帝拋棄,也被人拋棄?!笨梢哉f,這部著作體現(xiàn)了新康德主義形式先驗理論對盧卡奇的影響。另外,由于盧卡奇在這部著作中深入刻畫了現(xiàn)時代人的存在的悲劇性,因而被L.戈德曼推崇為是現(xiàn)代存在主義的先聲。1916年出版的《小說理論》是盧卡奇在馬克斯·韋伯的類型學方法的引導下完成的一部文論著作,體現(xiàn)了他從康德走向黑格爾的理論轉換。這部著作對小說的本質和小說形式的類型進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并因此被同時代人稱之為“精神科學運動最重要的出版物”。

雖然晚年盧卡奇不斷地號召人們忘卻和批判自己的這兩部早期作品,但著作本身的影響力卻超出了他的主觀意愿,并在20世紀20年代以后的德國思想史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如對布洛赫、本雅明和阿多諾等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思想發(fā)展的影響。另外,值得提出的問題是,盧卡奇在這兩部著作提到的對世界的批判分析和對超越物化的可能性道路的探索——這兩個問題后來直接構成了他的《歷史與階級意識》中的“物化”與“總體性”主題,即這兩個問題后來成了盧卡奇哲學研究的兩個重要問題。

二、物化思想的展開

《歷史與階級意識》于1923年在柏林馬立克出版社作為該社的“革命小叢書”第九種出版,著作包括盧卡奇1919—1922年期間在黨的工作崗位上對革命運動的理論問題和組織問題進行思考而寫下的8篇文章。在這里,我們著重介紹盧卡奇在這部著作中所強調的兩個問題:一是總體性理論;另一個是物化及物化意識思想。

1.總體性理論

總體性是盧卡奇辯證法思想的精髓。在盧卡奇看來,馬克思主義只是一種方法,而不是公式和結論;這種方法把整個人類歷史看作有機的整體,實踐性是其突出的特點,并強調主體性精神是其總體性的實質。我們認為,盧卡奇的這種認識和理解具有合理性,同時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盧卡奇的思想才被以后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發(fā)揚光大。“在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上,盧卡奇是一位重要的理論奠基者,青年盧卡奇的《歷史與階級》構成了后來的理論尺度?!盵2]也就是說,盧卡奇的總體性思想尚未背離馬克思主義精神,因為在那個把馬克思主義的個別原理及觀點當作絕對真理的年代,盧卡奇的這一種認識和理解無疑有利于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當然,就盧卡奇的這種認識和理解,即把馬克思主義僅僅當作一種方法,確實可能具有簡單化的傾向,因為把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與其基本原理割裂開來,就容易對馬克思主義形成片面性和簡單化的理解。

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盧卡奇把總體性方法當作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核心觀點與列寧的認識論,即認為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是辯證法的實質思想并不矛盾。因為盧卡奇所談的總體性方法,已內在地包含了矛盾和差異,也就是說,矛盾和差異是盧卡奇總體性方法中的題中應有之義。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中,他強調說明總體性——“不是把它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歸結為無差別的同一性、統(tǒng)一性,而是把這些環(huán)節(jié)看作包含差別和矛盾的辯證同一性。對立統(tǒng)一強調的是微觀的分析,總體性則強調宏觀的綜合,因此,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分析蘊含于總體性方法之中,并以總體的綜合為歸宿;而總體性方法又包含矛盾分析方法于自身,以矛盾分析方法為出發(fā)點。這兩種思維方法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從而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和認識方法。”鑒于此,我們才認為,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發(fā)展史上,盧卡奇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而不是生搬照抄馬克思主義。也因此,我們認同,對于馬克思主義,盧卡奇開辟了一個新的理解視角或解釋原則,應該說,這對于我們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2.物化理論及物化意識

盧卡奇在1919年《什么是正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一文中提出,并在1920年《階級意識》及1922年的《物化和無產(chǎn)階級意識》論文中詳盡地論述了物化問題。盧卡奇提出的物化概念與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的異化概念異曲同工,主要揭示和闡釋了物化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并以此為依據(jù),進一步提出了克服和消除物化的可能性路徑。

馬克思認為,異化的本質是以物的關系掩蓋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盧卡奇對此認可,但由于他在完成《歷史與階級意識》這本著作時,并沒有看到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1932年才公開發(fā)表),所以,他把這一社會現(xiàn)象抽象為物化而不是異化,但兩者卻具有驚人的相似性。盧卡奇認為,物化是現(xiàn)代人所面臨的特有的現(xiàn)象,對此他曾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在這里最重要的是因為這種情況,人自身的活動,他自己的勞動變成了客觀的、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某種東西,變成了依靠背離人的自律力而控制了人的某種東西?!盵3]96即在發(fā)達的商品經(jīng)濟條件下,人的活動的結果或人的創(chuàng)造物變成某種自律的、并反過來統(tǒng)治人和支配人的力量。

物化和異化這兩個概念確實具有驚人的相似性,但在存在的范圍問題上,盧卡奇與馬克思卻有質的區(qū)別。馬克思認為異化只存在于特殊領域和環(huán)節(jié),而盧卡奇則認為物化不僅是普遍現(xiàn)象,而且還具有必然性,這個必然性是由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經(jīng)濟形式所決定的,即物化是資本主義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所特有的一個問題,“一方面,資產(chǎn)階級的財富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勞動力成為商品,人的勞動同人本身相分離,成了不依賴于主體的社會勞動,即勞動的社會性質反映成勞動產(chǎn)品的物的性質。于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采取了物與物之間關系的虛幻的形式?!痹诂F(xiàn)代社會,盧卡奇認為這種特有的物化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種形式:

第一,人的數(shù)字化。這源于工業(yè)社會理性化的進程,即人在這個社會化(或機器化)大生產(chǎn)的體系中,變成了抽象的數(shù)字,失去了主體性和能動性,其活動變成一個專門的固定動作的機械重復。他說:“如果我們遵循著勞動在它的發(fā)展過程中所采取的從手工業(yè)經(jīng)過合作生產(chǎn)和工廠手工業(yè)到機器生產(chǎn)的道路加以考察,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存在著一種不斷地向著高度理性發(fā)展,逐步地在清除工人在特性、人性和個人性格上的傾向。一方面,勞動的過程逐漸地分化為抽象的、合理的、專門的操作過程,以致工人失去了同最終產(chǎn)品的接觸,工人的工作被歸為一個專門的固定動作的機械重復;另一方面,由于生產(chǎn)過程的機械化和合理化被加強,工人完成一件工作的必要時間期限(這是合理化計算的基礎)發(fā)生了變化,開始從僅僅是一種經(jīng)驗水平上的數(shù)字變?yōu)橐环N客觀的、能計算的工作定額,使它作為一種固定的和既定的現(xiàn)實與工人所相對。隨著對工人工作過程的近代‘心理學’分析(在泰勒制中),這種合理的機械化被一直擴展到工人的‘心靈’中?!盵3]97-98

第二,主體的客體化。即人由生產(chǎn)過程和社會歷史運動的自由自覺的主體淪為被動的、消極的客體或追隨者。他說:“由于工作過程的合理化原因,當主體與根據(jù)預測的正在發(fā)揮作用的那些抽象的特殊規(guī)律相比較時,工人的人的屬性和特征日益表現(xiàn)為只是錯誤的源泉。人既不是在客觀上也不是在同他的工作關系上表現(xiàn)為勞動過程的真正主人。相反,他是被結合到機械體系中的一個機械部分。他發(fā)現(xiàn)這個機械系統(tǒng)已經(jīng)存在并且是自給自足的,它的作用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無論他是否樂意,他都必須服從于它的規(guī)律。由于勞動被逐漸地理性化和機械化,隨著人在這個活動中活動力的減少,他喪失的熱情也越來越多。他的意志的淪喪日益加重。人們對于它自己所機械地面對著的客體采取了被動的態(tài)度,這種客體就是被固定的規(guī)律和被確定的獨立于人的意識,不受人的干涉所影響的客觀過程即完全被封閉的系統(tǒng)?!盵3]99

第三,人的原子化。即指人與人的隔膜、疏離、冷漠,人與人之間喪失了統(tǒng)一性和有機的聯(lián)系。也就是說,在現(xiàn)代社會,社會完全是按照物的關系和物的原則組織起來的,人的關系被物的關系所吞沒和掩蓋。他在著作中指出:“一方面,他們的勞動力對象化為某種跟他總的人格相反的東西,隨著勞動力作為商品出賣而已完成的過程,這種東西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永恒不變的現(xiàn)實。當工人自己的存在被歸為一個孤立的部分并墜入了異化的系統(tǒng)中時,在這里人格只能袖手旁觀。另一方面,生產(chǎn)過程被機械地分解為它的組成部分,也破壞了在生產(chǎn)還是‘有機’的整體時個人和社會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在這一方面,機械化也把他們分裂成孤立的、抽象的原子,他們的工作不再把他們直接地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由于禁錮他們的機械抽象規(guī)律的作用,在日益擴大的范圍內,他們成了中介?!盵3]100

盧卡奇關于物化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的分析,比馬克思要走得更遠或更深刻一些。其特色之處就在于他把物化同現(xiàn)代社會的理性化進程結合起來,從理性特別是技術理性視角觀察人的負面效應來揭示現(xiàn)代社會的物化現(xiàn)象。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馬克思和盧卡奇在物化產(chǎn)生環(huán)節(jié)上的認識和理解是不一樣的,馬克思認為異化是在商品交換中產(chǎn)生和表現(xiàn)出來的,而盧卡奇則認為異化是在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這是盧卡奇與馬克思在這一問題上的一個重要區(qū)別之處。另外,我們還要警醒,馬克思從階級的視角劃分了物化的存在方式和非物化的存在方式,即馬克思主要闡釋了無產(chǎn)階級的勞動異化;盧卡奇反對這樣的視角,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存在著普遍的物化現(xiàn)象:不僅無產(chǎn)階級存在著物化現(xiàn)象,而且資產(chǎn)階級也存在著物化現(xiàn)象。

三、物化思想的危害

“物化普遍化的一個最直接的后果便是物化的內化,即物化不只是作為一種統(tǒng)治人、支配人的外在的力量和結構而存在,而且是內化到人的生存結構和活動方式之中,變成一種物化意識。所謂物化意識是指人自覺地或非批判地對外在的物化現(xiàn)象和物化結構認同的意識形態(tài)。”[4]盧卡奇認為,商品關系轉變成客體性的東西必然在人們的整個意識上打上自己的印記,物化意識“正像資本主義制度不斷地在更高的階段上從經(jīng)濟方面生產(chǎn)和再生產(chǎn)自身一樣,在資本主義發(fā)展過程中,物化結構越來越深入地、注定地、決定性地沉浸入人的意識里?!盵3]104人自覺地或非批判地認同外在的物化現(xiàn)象和物化結構,并將這種物化結構當作外在的規(guī)律和人的本來命運加以遵循、服從,從而喪失了批判和超越的能力。因此,正如物化的普遍化使之成為一切人的共同命運一樣,物化意識也同樣支配著人的精神活動和心理活動。這意味著,物化意識的真實存在,使人失去了超越性、批判性的維度,使人的存在和社會歷史進程變得支離破碎,也就是說,使人的存在和社會歷史的進程喪失了內在的、有機的、具體的總體性。如何克服物化現(xiàn)象或揚棄物化意識呢?盧卡奇認為,必須要通過恢復總體性的原則來實現(xiàn)。當梳理到此,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聯(lián)想到馬爾庫塞的《單向度的人》著作。在這本著作中,馬爾庫塞以其特有的敏銳的理論洞察力指出了人——失去其批判性、超越性的危害性,即人會成為單向度的人、社會亦變成單向度的社會。這也使我們想起了英國學者吉登斯的“現(xiàn)代性與自我認同”的可怕性。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盧卡奇的物化理論及物化意識思想具有合理性,尤其是他對工業(yè)文明和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所造成的人從屬于物、受制于物的現(xiàn)象的分析,對于我們當前的社會實踐仍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

[1] 關于盧卡奇哲學、美學思想論文選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19.

[2] 馬丁·杰.法蘭克福學派史[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201.

[3] 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M].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

[4] 衣俊卿,等.20世紀的新馬克思主義[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48.

B1

A

1007-4937(2017)06-0088-04

2017-07-10

白雪暉(1968—),男(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教授,哲學博士,從事現(xiàn)代西方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責任編輯:張圓圓]

猜你喜歡
總體性盧卡奇物化
《資本積累論》中的總體性方法探究
綜合物化探在招平斷裂帶中段金礦深部找礦的應用
物化-生化工藝處理頁巖氣采出水的工程實踐
黃立新、賈強飛、肖天為 、馮瀚平作品
盧森堡思想對盧卡奇的影響研究綜述
盧卡奇早期思想發(fā)展及其思想史效應:100年后的重訪
世界文學理論史建構的新突破
在Oracle數(shù)據(jù)庫中實現(xiàn)物化視圖
“總體性治理”與國家“訪”務——以信訪制度變遷為中心的考察
盧卡奇研究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