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英國國王理查三世的形象變遷
——歷史學(xué)家和莎士比亞《理查三世》的影響

2017-03-09 14:48
關(guān)鍵詞:三世莎士比亞

張 俊

(湖北第二師范學(xué)院 外國語學(xué)院,武漢 430205)

論英國國王理查三世的形象變遷
——歷史學(xué)家和莎士比亞《理查三世》的影響

張 俊

(湖北第二師范學(xué)院 外國語學(xué)院,武漢 430205)

歷史上的英國國王理查三世在位只有短短兩年時間,是位開明的君主。可是他去世后在人們的心目中卻變成了謀權(quán)篡位的野心家,人神共憤的暴君。本文從莎士比亞劇本《理查三世》創(chuàng)作的資料來源,時代背景和劇中人物的刻畫探討了理查三世的形象變化,并得出了他從歷史上受人尊敬的國王到成為暴君的原因。

理查三世;暴君;編年史;都鐸神話;道德劇

理查三世(英格蘭國王 1452,10—1485,8),英文稱呼 Richard III,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出生于英格蘭。1483年,理查三世(Richard III)登上王位,此時正值“金雀花王朝” 內(nèi)部兩個旁系約克(York)家族和蘭開斯特(Lancaster)家族為爭奪王位而互相征戰(zhàn)——史稱“玫瑰戰(zhàn)爭” 的動蕩時期。不過,他的統(tǒng)治僅僅持續(xù)兩年(1483-1485),便被卷土重來的蘭開斯特家族推翻。1485年8月波斯沃(Bosworth)平原一役,由于部下威廉·斯坦利叛變,理查三世被亨利·都鐸擊退,兵敗身亡。理查三世在位期間成就斐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援助體系和保釋制度,援助大學(xué)、教堂,建立北方議會等,在當(dāng)時的地區(qū)享有廣泛的愛戴。他去世后遺骨失蹤。2012年,由萊斯特大學(xué)考古學(xué)家理查德·巴克雷帶領(lǐng)的一個考古隊通過地圖索源法和鉆地雷達(dá)技術(shù),最終確定了一個市政停車場就是史書記載中埋葬理查三世的方濟(jì)會教堂的地點。2015年3月22日,裝有理查三世遺骸的棺槨穿過萊斯特郡的鄉(xiāng)村地區(qū),抵達(dá)博斯沃思(理查三世的戰(zhàn)敗之地)。車隊兩旁人群簇?fù)?,現(xiàn)場鳴放21響禮炮,以表達(dá)對王室的敬意。2015年3月26日理查三世在萊斯特大教堂下葬。英國國王理查三世戰(zhàn)死530年后遺骸被重新安葬。(http://baike.baidu.com/item/)

理查執(zhí)政時間雖短,但他作為一代暴君的形象卻深入人心,傳聞其殺害侄子愛德華五世而即位(英國史學(xué)界至今對“塔中王子”的下落存爭議,無定論說明理查是元兇)。在莎翁名劇《理查三世》中,理查被描述成一個跛足駝背的君王:為肅清登基的阻礙,無情地謀殺了兄長愛德華四世的兩個兒子——年僅12歲愛德華五世和9歲的理查。這一故事也因法國學(xué)院派畫家H·保羅·德拉羅什所畫的《塔中王子》而廣為世人所知。然而,由于莎士比亞的寫作素材大多出自理查三世的繼任者亨利七世的史官,一些歷史學(xué)家堅持,其中很大一部分描述有失公允,真實性存疑待考。(http://baike.baidu.com/item/)本文將從莎士比亞劇本《理查三世》創(chuàng)作的資料來源、時代背景和劇中人物的刻畫來討論理查三世的形象變化,即他從歷史上受人尊敬的國王成為人神共憤的暴君的原因。莎士比亞刻畫理查三世為暴君的原因可從寫作歷史背景三個方面進(jìn)行探討:(1)早期英國有關(guān)理查三世編年史;(2)都鐸神話;(3)道德劇影響。

一、早期英國有關(guān)理查三世編年史

早期歷史中對理查三世的記載極大影響了莎士比亞在劇中對理查形象的處理,莎士比亞歷史劇作覆蓋了英國近三百年的歷史,他在創(chuàng)作歷史人物時,不是靠想象編造的,莎士比亞學(xué)者喬治·丘吉爾稱“莎士比亞了解和創(chuàng)作的理查是個流傳了上百年的神話” (Churchill, G.B:1976,2)。在喬治·丘吉爾撰寫的《從理查三世到莎士比亞》一書中,人們可以看出這個傳說是從亨利七世統(tǒng)治時期就開始了。蘭開斯特家族雇傭編年史學(xué)者寫了爭奪王冠而開始的內(nèi)戰(zhàn),其中有兩人來自國外。他們極力美化皇家贊助人。學(xué)者約翰·羅斯認(rèn)為,“亨利七世有著天使般的面容,極易獲得看過他的人們的愛戴。而理查則是一個生性殘忍,丑陋的畸形人,偽基督徒”(Churchill, G.B:1976 ,50)。另一編年史學(xué)者普拉德·安德烈撰寫了《亨利七世的歷史》。普拉德是亞瑟王子的私人教師,也是皇家編年史者。在他的書中,理查和亨利七世兩人的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喬治·丘吉爾曾評論到:“隨著安德烈的敘述, 理查傳說又大大地向前發(fā)展了。他的敘述不是歷史 ,而是兩個人物肖像,一個代表黑暗,一個代表光明: 黑暗的理查和天使般的里士滿。理查不僅僅是個暴君,篡位者和謀殺犯,他還是個怪獸,從出生就享受血腥的勾當(dāng),是被魔鬼選中的屠夫,因為他的天性適合實行謀殺” (Churchill, G.B:1976 ,64)。除了這兩位編年史學(xué)者外,托馬斯·莫爾爵士的《理查三世傳記》對理查傳說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莫爾在書中對內(nèi)戰(zhàn)以及理查本人和他的性格進(jìn)行了詳細(xì)的描述。中國學(xué)者李凱平指出:“托馬斯·莫爾在《理查三世傳記》中不惜違背尊重史實這一基本史學(xué)原則,創(chuàng)造性地塑造了傳主陰險狡詐的人物形象。傳者通過構(gòu)建二元對立并借助基督教文化符碼,揭示種種表面現(xiàn)象背后的傳主本質(zhì),成功塑造了傳主的暴君形象,以此服務(wù)于道德教化的根本目的?!?( 李凱平,2011:70) 他還分析了文藝復(fù)興時期英國傳記的特點,“即傳記不再以敘述歷史事件和人物成就為主,而對人本身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傳記開始注重以軼事和細(xì)節(jié)刻畫人物性格;人物形象不再局限于偉大的人物。傳記作家模仿古典作家揭露人物偽裝下隱藏的陰險狡詐本質(zhì),即采用“陰謀論視角”將邪惡的宮廷政治解讀為“‘個人在嫉妒、惡毒、恐懼的驅(qū)使下通過派系斗爭追求個人利益’,并為‘陰險、嗜血、偏執(zhí)、腐敗’的人所主導(dǎo)他成功抓住傳主復(fù)雜性格中最突出的核心要素,即虛偽的人物性格,他不僅描述傳主的外貌,還揭示其性情和心理:“五短身材,四肢畸形,駝背,左肩比右肩高出一大截,外貌丑陋……他惡毒、暴躁、妒忌心強,而且在出生之前就性格乖張……他吝嗇、城府很深,是個偽君子:外貌丑陋,內(nèi)心孤傲;對內(nèi)心憎惡的人裝出友好姿態(tài),愿意親吻他打算干掉的人;他冷酷無情……朋友和敵人對他沒有區(qū)別:當(dāng)他野心與日俱增時,他不惜除掉任何阻礙其目的的人?!?( 李凱平,2011:70)

從莫爾爵士開始,理查變成了一個“駝背的”怪獸。這個形象代代相傳,托馬斯·莫爾之后,還有波利多爾·維吉爾、愛德華·霍爾、拉斐爾·霍林謝德這些學(xué)者編寫了理查的歷史。他們中的每個人都將這個傳說向前推進(jìn)。據(jù)記載,莎士比亞曾大量使用了拉斐爾·霍林謝德的編年史。就這樣,從羅斯、安德烈、莫爾、維吉爾、霍爾、霍林謝德,理查形象開始了形成、發(fā)展到最后定型的階段。最后,人們在莎士比亞的劇作和演出讀到和看到了這個雙手沾滿鮮血的暴君理查。

二、都鐸神話

都鐸神話在英國歷史、歷史編撰學(xué)和文學(xué)方面是一個傳統(tǒng),它反映了15世紀(jì)(包括玫瑰戰(zhàn)爭時期)的英國是一個無政府狀態(tài)和血腥的黑暗年代。該神話為政治服務(wù),目的為了宣揚16世紀(jì)都鐸統(tǒng)治黃金年代的和平、法制、秩序和繁榮。(譯自維基百科)

國王理查的傳記和都鐸神話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莎士比亞時代早期,歷史寫作中有許多超自然的元素,人們利用這些元素來解釋國王們的命運。在亨利七世繼位后(登基)都鐸神話形成了。根據(jù)蒂利亞德教授的說法,當(dāng)時王室鼓勵歷史學(xué)家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來撰寫歷史,這樣可以證明亨利登基的合法性和都鐸王朝的建立順理成章。“亨利有兩點特別的理由來樹立神話:第一,他和約克(York)家族女繼承人的婚姻讓兩個家族聯(lián)合起來是上天的安排, 更是歷史發(fā)展的有機部分,是眾望所歸,皆大歡喜的結(jié)果。第二,通過他的愛爾蘭血統(tǒng), 亨利有正當(dāng)?shù)睦碛衫^承王位,他既不需要自己是蘭開斯特家族的后裔,也不需要與約克(York)家族女繼承人的婚姻這些因素”(Tillyard:1986 ,36 )按照這些政治主題進(jìn)行宣傳的歷史學(xué)家都是文中所提到的,如羅斯、安德烈、莫爾、維吉爾、霍爾、霍林謝德,等等。

普拉德·安德烈撰寫了關(guān)于亨利七世的歷史。在他的書中,上帝的旨意在歷史事件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神預(yù)言亨利會是未來的國王,他會作為神的使者被派回人間來懲罰理查,將人們從壓迫和暴政中拯救出來。莫爾爵士在他的著作《理查三世傳記》刻畫了一個很糟糕的理查。著名學(xué)者摩斯利指出“顯而易見,莫爾是都鐸王朝誠實的仆人。他在寫作中極力展示在多年政治動蕩不安,內(nèi)戰(zhàn)頻繁之后,上帝是如何用他的寬恕之手安排了都鐸的統(tǒng)治”(Moseley:1989,34)。書中的理查則被形容為魔鬼國王;他虛偽,受野心的驅(qū)使去占有他沒有資格獲得的王位。而學(xué)者波利多爾·維吉爾在到達(dá)英格蘭幾年后就開始了整個英國歷史的寫作。在蒂利亞德教授看來,維吉爾對英國歷史走向的原因和結(jié)果表現(xiàn)出極大的關(guān)注,為此他發(fā)展出了一種模式,那就是“在歷史寫作中展示上帝逐步揭露和懲罰罪惡,直到由都鐸王朝恢復(fù)社會的繁榮,民族的興旺,這樣來顯示上帝的公正”(Kelly:1970 ,10 )?;魻柤盎袅种x德在寫作中大量采用了波利多爾·維吉爾的材料,尤其關(guān)于因果說?;魻枌v史事件放在道德和充滿戲劇效果的強光下。他寫了一本書,長長的書名表明了對都鐸王朝的支持:約克和蘭開斯特兩個名門貴族結(jié)合開始了王子亨利八世國王的當(dāng)政期;他是不容置疑的家族之花朵和繼承者。

當(dāng)莎士比亞為歷史劇選擇素材時,他遵循了按當(dāng)時特殊的情況下所寫的歷史。那些編年史里含有大量的有關(guān)都鐸王朝的政治宣傳。在劇本《理查三世》中,人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神的懲罰以及都鐸神話的神圣正義對莎士比亞的影響。尤其在第五幕最后一場,在波斯沃戰(zhàn)役中,理查遭到大臣們的眾叛親離,他們加入亨利的軍隊。在神的庇護(hù)下,亨利大獲全勝。在勝利后的演說中,他宣布:

贊美上帝和你們的戰(zhàn)績,勝利的朋友們;

今天我們戰(zhàn)勝了,吃人的野獸已經(jīng)死了。[第五幕,第五場1-3]

……

如今兩家王室的正統(tǒng)后裔,

里士滿與伊麗莎白,

憑著神旨,互聯(lián)姻緣。[第五幕,第五場29-31]

在多年的戰(zhàn)爭之后,依靠神的幫助,王冠終于回到蘭開斯特家族中。

三、道德劇影響

莎士比亞除了受到理查傳說、都鐸神話影響外,道德劇也影響了他在劇中對理查形象的塑造。道德劇在莎士比亞時代非常流行。在庫登主編的《文學(xué)詞匯詞典》一書中,道德劇的定義為“本質(zhì)上,道德劇就是人們心中善與惡斗爭的戲劇化體現(xiàn) ” (Cuddon:1977,394)在人們表演道德劇時,劇中總有幾個人扮演善與惡的角色,邪惡的角色是魔鬼的象征,他壞事做絕,惡貫滿盈,而且還為此得意洋洋。當(dāng)人們回到劇中觀察理查這個角色時, 我們可以看見他無情地策劃了其兄長的死亡, 誅殺大臣,謀害兩個小王子,在此同時自得其樂,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這樣人們很容易將他與道德劇里的惡棍聯(lián)系起來。惡棍(villain)是小說、戲劇等中的反面人物; 庫登將其定為:“故事中的壞人, 在重要和特別的語境下, 是一個劇中的邪惡計劃的策劃人,在伊麗莎白和雅各賓悲劇中的惡棍體現(xiàn)為魔鬼化身”(Cuddon:1977 ,729)。在博爾迪克編寫的《簡明牛津文學(xué)詞匯字典》中,惡人被定義為“故事或戲劇里的大壞蛋,是與主角相對應(yīng)的反面角色。在有些情況下,也可以是主角,比如莎士比亞劇本《理查三世》” (Baldick:1990,239)。

在《理查三世》劇本中,莎士比亞精心塑造了理查這個反面角色以及說明了理查為何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惡棍的動機。在第一幕第一場,理查剛一出現(xiàn),就開始抱怨自己的畸形身材“天生我一幅畸形陋樣”[第一幕第一場,19]。從戰(zhàn)場上得勝歸來的他沒有絲毫的喜悅,倒像一個路人和旁觀者,他并沒有為家族的勝利和國家的和平感到高興。他鄙視宮廷的歡樂氣氛,他覺得既然自己沒有機會贏得女人的芳心,那就“打定主意以歹徒自許” [第一幕第一場30]。初看起來他的郁郁不得志,想干壞事的動機是由于自身殘疾被他人嘲笑,感到恥辱引發(fā)的。他是位戰(zhàn)士,在戰(zhàn)爭中長大成人,只有在戰(zhàn)場才有機會成為戰(zhàn)勝敵人,視死如歸的英雄,并可由此消磨時光??墒钱?dāng)我們進(jìn)一步細(xì)讀劇本時,就可以發(fā)覺理查僅僅是拿身體缺陷當(dāng)借口,來進(jìn)行后面的罪惡行徑。在第一幕第一場,理查居然當(dāng)著亨利國王流血的遺體向安求婚。理查就是殺死國王和他的兒子——安的丈夫的元兇。安那時痛恨理查到了極點??墒抢聿閼{著他的花言巧語和虛偽,終于說服安答應(yīng)了他的求婚。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盡管他丑陋不堪,還是擅長談情說愛的。由此可以看出理查成為惡棍的動機源于他自身的邪惡本性。

英國政治家,作家托馬斯·惠特利(1726——1772)指出“他身體的殘疾暗示了他精神的,心智的殘缺不全。”(Whitely: 1970)。是野心驅(qū)使理查去竊取權(quán)力和王位。理查是個冷靜的謀劃者,他采取的第一步行動就是除掉哥哥克萊倫斯。他不愛任何人,但他總是帶上愛的假面具。他自言自語“我這里已設(shè)下圈套,搬弄些是非,用盡醉酒狂言,誹謗”[第一幕第一場3]。理查利用國王的迷信心理將哥哥送進(jìn)了監(jiān)獄。在此同時,他當(dāng)著哥哥的面表現(xiàn)出一個有愛心的弟弟模樣。克萊倫斯完全上當(dāng)受騙。他剛離開,理查便忍不住為他自己的奸詐和兩面三刀倍感有趣。他嘲弄哥哥“去吧,走上你那萬劫不復(fù)的路吧,單純的克萊倫斯!”[第一幕第一場117-119]。

隨著國王的去世,接著克萊倫斯死于理查的命令,理查開始操縱宮廷里的大臣們。他將王后的同黨李維斯、格雷和凡高送上了絞刑架,然后他利用其他的支持者當(dāng)工具。當(dāng)這些人沒有利用價值后,理查馬上驅(qū)除和殺掉他們。哈斯丁斯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他一直是約克家族的支持者,從來沒有意識到和理查站在一起的危險。當(dāng)大臣凱馳比出賣了哈斯丁斯,講述了他不同意理查任國王后,他的生命就此終止。在討論為王子加冕事宜上,理查沖進(jìn)議事大廳怒氣沖天,大聲指責(zé)王后、哈斯丁斯和肖夫人利用巫術(shù)將自己弄殘。在哈斯丁斯驚愕不已時,理查用了一句簡單的命令將他處死:“叛徒,砍下他的頭來?!?第三幕,第四場75)??尚Φ氖?,理查看見哈斯丁斯被砍下的腦袋后,居然掉下了幾滴虛偽的眼淚。

“我對這個人一向喜愛,

不能不為他一哭”

[第三幕,第五場24]。

理查從不忘記在人前表演來欺騙大眾。他是野心家,陰謀篡位者和屠夫。在白金漢公爵的幫助下,依靠操縱倫敦市民,理查登上了王位。就在他成功地戴上王冠時,他計劃將已被他關(guān)在倫敦塔里兩個小王子處死,他指責(zé)小王子是私生子。抵達(dá)權(quán)利高峰的他再也不需要裝成圣人了,他扯下虛偽的面紗,直接對白金漢公爵說“我要那私生子死 ”[第四幕,第二場18]。理查令人發(fā)指的殘酷連他堅定的支持者白金漢公爵也被嚇得目瞪口呆,半天都沒有反應(yīng)過來。理查對白金漢公爵的猶豫不決很不耐煩,他直接讓泰瑞爾馬上處死小王子。從倫敦塔行刑返回的泰瑞爾意識到了自己的殘暴,他充滿了懊悔,良心受到了折磨。在痛苦中,他呻吟道:

“一樁血腥的暴行已經(jīng)完成;

真是這片國土之上

還未見過的一件罪大惡極的慘案。”

[第四幕,第三場1-3]。

但理查對這樁血腥的罪行沒有絲毫的不安,他既不同情也沒有憐憫。相反,他興高采烈,還嘲弄自己的侄兒:

“愛德華的兩個兒子睡進(jìn)了亞伯拉罕的懷抱里”

[第四幕,第三場38]。

雖然理查經(jīng)常深藏不露,從不表現(xiàn)自己的得意勁,還是有人能看透他的本性并詛咒他?,敻覃愄鼗屎缶统3L嵝讶藗冞h(yuǎn)離理查。她怒罵理查:

“你是一個打了鬼印,流產(chǎn)下來的掘土豬!

你在出胎時早已注定要永遠(yuǎn)做

天地造化的賤種

地獄的產(chǎn)兒!”

[第一幕,第三場228-230]。

他的母后譴責(zé)他:

“你來到人世間為我造成了人間地獄。

你一出生,就讓我背上了痛苦的重?fù)?dān);

孩提時你暴躁倔強;

入學(xué)后你更加兇狠粗野;

血氣方剛的時日你大膽妄為;

成年后又變得驕橫,險詐,惡毒;”

[第四幕,第四場168-173]

從對莎士比亞劇本寫作討論中,人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即理查是個地地道道的暴君。歷史上那些編年史學(xué)者為了政治和道德說教的目的將他塑造成了一個惡棍。在亨利七世鼓動下的都鐸王朝神話將他定位為魔鬼形象。受到編年史、都鐸王朝神話和道德劇影響的莎士比亞進(jìn)一步將理查德形象塑造成邪惡的妖魔。在劇中理查不停地進(jìn)行謀殺,他先除掉了哥哥克萊倫斯,又殺掉兩位幼小的天真無辜的王子。他不斷清除異己,給妨礙他的人帶來死亡和毀滅,最后是自取滅亡。他對自己的邪惡行為不但沒有悔過之意,相反還自得其樂。在劇中他還是一位英雄,一位勇士,靠自己的努力登上了王位。在戰(zhàn)場上一直奮戰(zhàn)到最后一刻。不愧為一代梟雄。歷史劇是莎士比亞戲劇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劇本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戲劇至今都在上演。在《理查三世》這部戲中,他塑造的這個人物形象對理查在歷史上的負(fù)面聲譽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1]莎士比亞全集(六)[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8.

[2]李凱平.《國王理查三世史》中暴君形象的文化表征[J]. 湖南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2011,(6).

[3]張沛.孫景堯先生周年祭紀(jì)念文集[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8).

[4]韋春曉. 理想反派:早期近代歷史和文學(xué)作品中了理查三世[D]. 復(fù)旦大學(xué),2011.9.

[5]Shakespeare, William. Richard Ⅲ[M]. ed Cambridge,1954.

[6]Churchill, G.B. Richard III up to Shakespeare Alan Sutton Rowman amp; Littlefied 1976.

[7]Tillyard, E.M.W. Shakespeare’s History Plays Penguin Books,1986.

[8]Kelly, H.A. Divine Providence in the England of Shakespeare’s Histor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9]Cuddon, J.A. Ed. 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1977.

[10]Baldick, C. Ed.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1]Little, William. The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Third Edition,1956.

[12]Whitely, Thomas Remarks on Some of the Characters of Shakespeare [M]. Taylor amp;Francis Ltd. London,1970:5.

[13]More, Thomas. The History of King Richard, the Third [M]. Ed. George M. Loga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5.

責(zé)任編輯:彭雷生

On the Changes of Image of Richard Ⅲ— The Historical Records and the Shakespearian PlayRichardⅢ

ZHANG J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China)

The English King Richard Ⅲ was on the throne for only two year and was respected as an enlightened king in history. However, his image evolved into that of an ambitious schemer and a villain after his death. This article has traced the dramatic changes of his image from the sources in which Shakespeare drew,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 in the play. 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chronicles, Tudor myth and the play helped form the stereotyped image.

Richard Ⅲ; villain; chronicles; Tudor myth; morality drama

2017-08-02

張 俊(1963-),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xué)。

I106.3

A

1674-344X(2017)10-0007-05

猜你喜歡
三世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素描)
向威廉·莎士比亞致敬
去流浪,去換成長——三生三世,片片茯茶入水流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三世 仙俠奇緣
莎士比亞與普希金的《鮑里斯·戈都諾夫》
三生三世(電視連續(xù)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主題曲)
英國理查三世國王的“復(fù)活”
《解人頤》與“李家”的三世書緣
臺灣地區(qū)莎士比亞研究的一點啟發(fā)與反思——讀《從純真年代到理論年代:檢視國內(nèi)莎士比亞研究的碩博士論文》一文有感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選譯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