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虎
他讀完最后一頁,把書合上,放在自己的胸上。
著白褂的護(hù)士進(jìn)來,走到病床前,摸摸他的額頭,看看吊瓶,輕輕地轉(zhuǎn)身走了出去。
他剛看完的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國人海倫·凱勒。她十九個月時高燒昏迷,醒來時,已是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不會說話了。她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學(xué)寫字、發(fā)聲、感知、閱讀,成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她偉大的一生——88年的歲月中,卻有87年生活在黑暗里。她在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中表達(dá)了假如給她三天光明她想做的事。這些事對健全人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放在她身上卻感人至深。
按照以往的生活狀態(tài),他是絕對不會看這本書的。但是這段時間他得了重病,住進(jìn)醫(yī)院,看了這本書。
他閉上眼睛想:假如給我三天時間,我要做什么呢?
啊,第一天,我要去看父母、愛人和孩子。二老為了我成長操碎了心,可我還是辜負(fù)了他們的期望,且在他們晚年時離他們而去,我要給父母磕三個響頭;我要緊握妻子的手,她本想與我“乘車”到人生終點,我卻中途“下車”,我要對妻子鞠上一躬說這輩子對不起了;我要把兒子摟在懷里,告訴他要好好學(xué)習(xí),做正直的人,聽媽媽的話,還要替爸爸給爺爺奶奶盡孝。晚上我要親手給全家燒幾個家常菜。這些年外面應(yīng)酬多,跟家人吃頓飯都困難。我要陪父親喝兩盅小燒,給母親夾菜……那飯菜得多香啊,那酒得多醇呀!
第二天,上午,我要去單位,與所有的同事見個面,鼓勵他們努力工作,多出成績。與那些老部下坐一坐、談一談,回憶共同的工作經(jīng)歷,并真誠地請他們原諒自己在工作時的失誤。下午,我要請一些老同學(xué)、老同鄉(xiāng)、老朋友,先喝茶后吃飯。這些年我裝大,與他們疏遠(yuǎn)了,尤其對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他們理都不愿意理了。我要與他們拉著手拍著肩,回憶小時候、年輕時的那些趣事兒,多么親切呀!
第三天,我要跑進(jìn)公園里,躺在大樹下的草坪上,眼望天空,貪婪地呼吸那帶著甜味兒的空氣,把心扉打開,讓心像白云那樣自由飄蕩,像鳥兒那樣自由飛翔,像風(fēng)那樣自由奔跑,在溫暖的陽光下把自己融化在這美麗的大自然里。天黑了,我要與眨著眼睛的星星和皎潔的月亮對話,講嫦娥與大白兔的故事,直到凌晨……
“醒醒!”一個聲音在叫他。
他從迷蒙中睜開眼,一名警察——是王管教,站在他的床前,他的身后是一名護(hù)士。王管教說:“你的病已經(jīng)好了,這是最后一針,拔了就可以出院回監(jiān)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