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古典文學史和社會史上一部研究意義豐富的文學作品,《孔雀東南飛》運用大量豐富的語言描寫、生動的動作刻畫、細致的人物外形描寫、借物喻人等抒情手法,用短短千余字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藝術(shù)人物形象,該文章從正反兩方面,辯證地研究了主要人物劉蘭芝的心路歷程,分析了劉蘭芝的性格特征。
關(guān)鍵詞:反抗;徘徊;專斷
作者簡介:梁媛(1992.8-),女,漢族,安徽省宿州市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3-0-02
該部漢樂府長詩的藝術(shù)成就不僅在于詳細而具有代表性的歷史社會學價值,也在于它完整而鮮明地塑造了幾個具有時代與歷史代表性、充滿個性特點的復(fù)雜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從正反兩方面全方位的反映了在封建禮教制度下,在封建家長為主的家庭氛圍中,反抗強權(quán),追尋自由的困難。本文通過對劉蘭芝人物形象的分析,來進一步地理解這個愛情悲劇的故事結(jié)構(gòu),了解造成這個悲劇的主要原因。
一、聰慧美麗的劉蘭芝
在漢末建安時期,婦女的地位普遍卑微,其命運多掌握在父與父,兄與長的手中。封建制度對待婦女的限制與束縛相當苛刻和嚴厲。歷史環(huán)境如此的情況下,敢于自遣回家,從容赴死的劉蘭芝的個人形象便極為難得與稀少。
《孔雀東南飛》在塑造劉蘭芝這個婦女形象的時候,體現(xiàn)了民間文學的浪漫主義精神這一特點,詩人出于對劉蘭芝這種無罪過卻被遣出的女子的同情,從而將劉蘭芝塑造成了一個人美物美品德也美,又聰明能干的形象。
根據(jù)《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的自訴:“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可以看出,劉蘭芝是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的。能夠織素和裁衣,滿足了男耕女織時期,社會對于女子作為人妻必須要有一定的家庭生產(chǎn)能力的要求。能夠彈箜篌與誦讀詩書,從側(cè)面的角度點明了劉蘭芝自身所擁有的良好的氣質(zhì)與才學。詩中對于劉蘭芝的外貌也是有一定的側(cè)面描寫:“腰若流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若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梢砸姷脛⑻m芝是一個容貌俏麗,娉婷愛美的女子,否則又怎會在被遣回的情況下,仍舊有縣令太守等人為兒子來求娶呢。然而她在嫁入焦家之后,卻要因為婆婆的故意刁難而每日不停地勞作“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這樣一位知書達理,又勤勞肯干的漂亮兒媳婦,為何不容于婆婆,被婆婆針對,蠻橫的刁難呢。
詩中劉蘭芝即將離開焦家拜別焦母時說:“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xùn),兼愧貴家子”。這一句是詩人有意的點明,劉蘭芝的家境是“出野里”,就算這一句是劉蘭芝自謙所說,但是也是有一定的真實性的。也就是說蘭芝并非出身于上流社會或者統(tǒng)治階級家庭,但是從詩中她自己訴說自己的嫁妝時,我們也不難看出,她的家庭也并非一般的小門小戶,否則不可能拿出這么豐厚的一筆嫁妝,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劉蘭芝的家庭很有可能是那種社會地位不高的富裕人家,然而且不論劉蘭芝的家境是否殷實,在焦母眼中,她的家庭在當時的社會與出身官府世家的府吏焦家是門不當戶不對的。因而劉蘭芝在得知自己被遣時,她便明白了焦母心中所想,也是明白她是斷斷不可能讓自己再回來了。因此在面對丈夫表明來日迎回的心意時,她是絕望而從容的:“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仍更被驅(qū)遣,何言復(fù)來還!”
二、敢于反抗的劉蘭芝
劉蘭芝從詩的開始便表現(xiàn)出了一種反抗的主動性和外柔內(nèi)剛的本質(zhì)。劉蘭芝在無法忍受焦母對她的苛責和刁難的時,并沒有被動地等待結(jié)果的發(fā)生,而是主動的與焦仲卿訴說自身與焦母的情況,并主動求遣:“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在與焦母拜別的時候,也從容淡定的穿戴整齊,不讓自己被別人看出一絲被遣的狼狽。上堂謝阿母時,她的舉動也是知書識禮極有分寸的,她并沒有因為自己含冤被遣而在婆婆面前做出違逆的事情或者說些抱怨的話,而是委婉的做了檢討,并諄諄囑托小姑要“勤心養(yǎng)公姥”。作者所塑造的就是這樣一個善良,知書達理沒有過錯卻被遣走的弱小女子的形象,一個剛性的不同于俗婦的形象。劉蘭芝的剛?cè)岵?,她的不卑不亢的氣度,她的深明大義和溫柔善良便更加引起了讀者的同情。
而劉蘭芝之所以成為一個千百年來為人傳頌的人物,正是因為她一方面能夠按照當時的時代道德標準去做好一個兒媳,做好一位妻子,在另一方面,她又敢于爭求是非黑白,自求遣歸,在自己被遣回家后,面對條件極好的求婚對象時,她不為錢財所動,而是與母親說明了己與焦仲卿的誓言,不愿違背了彼此的情義。當兄長逼迫她再嫁時,她深知自己無法拒絕,只得“仰頭答”暫時答應(yīng)了再婚,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希望焦仲卿能夠及時趕回兌現(xiàn)他“還必相迎娶”的誓言。因而當焦仲卿得知消息,奔赴而來對她加以譏諷時,她明白事情已經(jīng)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所以她鏗鏘道:“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赴死心意已決,以至于結(jié)婚當日“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她為了愛情而從容走向死亡的做法,使得讀者在感嘆其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同時,也深刻地認識到了古代婦女的精神面貌和悲慘的命運。
魯迅曾說“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犊兹笘|南飛》中,焦仲卿與劉蘭芝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的時代,能夠情投意合的彼此相愛,是美好的,卻因為焦母的刁難遣出和劉兄的逼迫再婚而造成兩人以死殉情,美麗的愛情被毀滅,不可謂不是一場悲劇。善良,知書達理,聰明能干的劉蘭芝,因為婆婆愚昧的門第觀念而被遣回,從始至終她都是抑郁委屈的,雖有所反抗,但仍然被兄長逼迫不得不再嫁。這樣一個角色,往往就會令漢末年間一些有才華卻因出身寒門而不為統(tǒng)治者所重用的寒門子弟有了同病相憐的感觸?!犊兹笘|南飛》的作者無名氏也同樣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人物,由此可以聯(lián)想,作者真的只是想通過此詩來講述一個愛情的悲劇,讓這個故事成為世人茶余飯后的閑談么?筆者認為,這樣的理由過于牽強,而作者真正想要通過此詩所要表達的,仍需要時間去研究和考察。
《孔雀東南飛》不僅歌頌了愛情,批判了封建社會,也從側(cè)面表達了古代人民的愛情理想。全文最后有關(guān)劉焦二人變?yōu)轼P凰的這種浪漫色彩的結(jié)局,也表達了人們的一種普遍愿望。劉蘭芝與焦仲卿這樣完整而又豐富感人的人物形象,在古代敘事詩中式絕無僅有的。這樣具有反抗精神,對愛情忠貞不渝的青年卻不能容于當時的社會,不能不說是社會的悲劇。
參考文獻:
[1]徐陵,玉臺新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余冠英,樂府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
[3]孫立權(quán),中學生古典詩詞500篇,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