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珍
(眉山市彭山區(qū)人民醫(yī)院,四川 眉山 620860)
近年來,老齡化問題的日漸加重逐漸增加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人數(shù),而各種圍術期手術因素不可避免的會對機體產(chǎn)生較為強烈的應激反應,如手術、麻醉和疼痛等[1]。本次研究選取了在我院就診的90例年腸癌手術患者,以其作為分析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腸癌手術的老年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根據(jù)不同的麻醉深度將其分為淺度麻醉為A組、中度麻醉為B組與深度麻醉為C組,各30例。其中,A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1.1±2.8)歲;B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9~81歲,平均年齡(70.9±2.9)歲;C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59~80歲,平均年齡(71.2±2.6)歲。比較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患者和簽署知情同意書。(1)納入標準:納入標準:患者的標準體質(zhì)量處于±20%范圍以內(nèi),ASAⅠ~Ⅲ級;術前沒有患有嚴重的心臟、肝腎疾??;(2)排除標準:將嚴重酗酒和濫用藥物的患者排除;將術前1周內(nèi)使用對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造成嚴重影響藥物的患者排除。
手術開展之前,全部患者禁止攝入任何的食物和水,進入手術室后需要對患者的各項生命特征進行嚴密的監(jiān)測,如心電圖、脈搏血氧飽和度和無創(chuàng)電壓,以此將靜脈通道建立起來,對患者額部的皮膚進行徹底清洗,然后將三個Narcotrend專用電極放置在額部并進行單通道監(jiān)測;通過靜脈輸注藥物的方式進行麻醉誘導,輸注0.04 mg/kg咪達唑侖、0.3 mg/kg舒芬太尼、0.6 mg/kg羅庫溴銨和1.5 mg/kg丙泊酚,設定初始血漿丙泊酚靶濃度為2.0 ug·kg-1,為維持麻醉深度,手術中需要持續(xù)泵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深度的監(jiān)測可以借助BIS,淺度、中度和深度麻醉的BIS分別維持在55~60、45~54和35~44之間。術中血壓如果超過140/90 mmHg或者增高超過基礎值30%,則判定為高血壓,若血壓低于90/50 mmHg或降低超過基礎值30%,則判定為低血壓;心率過速:每分鐘心率超過100次、心動過緩:每分鐘心率低于50次[2]。
手術過程中血壓和心率均維持在上述范圍以內(nèi),有必要進行調(diào)整時可以使用的藥物主要有去氧腎上腺素、亞寧定、麻黃素、愛絡和阿托品;在結束手術前的半個小時內(nèi)肌松藥可以停止使用,前20 min丙泊酚的靶濃度可以開始降低,麻醉深度維持在C0~C2之間即可,一直到手術結束都需要持續(xù)輸注瑞芬太尼;手術中二氧化碳的氣腹壓力需要維持在14 mmHg以上;術后全部患者都可以進行靜脈自控鎮(zhèn)痛。
分別在術前、術中和術后三個時間段,分別抽取患者5 mL靜脈血,在3000 r/mim的速度下進行10 min的離心處理,然后取上清,在零下80攝氏度的冰箱中凍存,;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對血漿Cor(皮質(zhì)醇)、ACTH(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和ET-1(內(nèi)源性縮血管因子內(nèi)皮素-1)濃度分別進行檢測;利用酶標法科學檢測血漿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和CRP濃度(C-反應蛋白)[3]。比較三組患者在術前、術中和術后的血清應激指標水平,即Cor、ACTH、ET-1、TNF-α和CRP。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取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129.3±39.7)、(164.5±51.1)和(154.4±40.8);B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131.4±34.9)、(163.7±50)和(157.4±46.3);C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128.1±40.8)、(128.7±48.7)和(124.3±46.8)。
A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26.1±14.7)、(52.8±13.7)和(46.7±13.8);B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26.7±13.9)、(50.1±15.8)和(45.9±13.1);C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28.6±17.9)、(57.1±14.5)和(47.9±16.8)。
A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117.8±38.9)、(120.1±40.1)和(126.3±31.1);B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124.3±37.1)、(132.4±25.8)和(127.3±32.3);C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117.8±38.9)、(100.3±33.1)和(103.2±27.8)。
A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319.7±32.1)、(462.3±97.8)和(412.3±97.8);B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328.9±76.5)、(275.4±92.1)和(286.5±83.5);C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332.1±77.7)、(298.9±86.6)和(287.6±93.3)。
A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8.1±2)、(11.9±10.9)和(10.1±3.9);B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8.1±1.9)、(7.1±3.9)和(7.1±2.9);C組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為(8.3±2.3)、(7.2±4.1)和(7.0±2)。
術后三組患者的ACTH、TNF-α和CRP指標水平明顯比術前高,其中最為顯著的當屬淺度麻醉,即A組;手術前后,AB兩組的Cor和ET-1指標明顯比C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現(xiàn)階段,關于腸癌的治療,臨床上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是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來說,基于傳統(tǒng)手術往往所造成的創(chuàng)傷比較大,再加上效果并不顯著,因此留下后遺癥的可能性比較大,并且由于老年患者的各項身體機能和應激功能正在逐漸衰退,伴有諸多疾病,如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等,如果應激反應過度則極易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不小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麻醉手術逐漸產(chǎn)生,以此可以加大的減輕患者的疼痛,同時較小的手術創(chuàng)傷對于術后的恢復更加有力,相應的便被廣泛的應用到臨床治療當中。
腸癌手術對于麻醉而言,要求比較特殊,基于手術可以持續(xù)的時間并不長,為此要求麻醉手術必須具備良好的可控性。特別是對于老年患者來說,需要對麻醉藥物循環(huán)抑制作用的敏感性進行充分考慮 ,并且由于麻醉所造成的應激反應會降低患者重要器官的功能,為此,術前需要進行科學選擇,對麻醉管理進行有效優(yōu)化,對老年的應激反應進行適當?shù)囊种疲渲凶顟撟⒁獾膯栴}當屬對老年各項生理機能的科學調(diào)控與維護。
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應激反應指標主要有Cor、ACTH、ET-1、TNF-α和CRP,不同的麻醉深度會產(chǎn)生不同的麻醉反。其中Cor、ACTH是下丘腦、腦垂體和腎上腺皮質(zhì)的敏感反應指標,機體的應激變化情況一般可以直接反應出來;TNF-α和CRP則關系到神經(jīng)分泌;ET-1的釋放與合成關系麻醉藥物的劑量和吸入情況。在本次研究中,三組患者的ACTH、TNF-α和CRP指標水平明顯高于術后,且麻醉效果最為理想的為淺度;同時淺度和中度麻醉在手術前后的Cor和ET-1指標水平明顯高于深度麻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中度麻醉對于老年行腸癌手術的患者來說更為合適,可以進一步抑制機體的應激反應,避免麻醉藥物對老年功能過度抑制[5],并且也是對血流動力學和應激指標進行平衡的關鍵點。
綜上所述,在老年腸癌手術中,中度麻醉能夠有效的抑制應激反應,進一步確保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進行大力推廣和應用。
[1] 徐永慶,蔡松波,林曉峰.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及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7,11(02):29-31.
[2] 焦艷玲,趙俊錦,岳永猛.關于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探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77):15-16.
[3] 何永冠,曹曉霞.BIS聯(lián)合AAI指導麻醉深度對老年腹部手術應激反應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06):88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