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勇
(南昌師范學院 中文系,江西 南昌 330032)
論詩壇耆老的舊體詩作精神特征
——以《中華詩詞》中《耆舊遺音》欄目為中心
戴 勇
(南昌師范學院 中文系,江西 南昌 330032)
《中華詩詞》雜志自創(chuàng)刊伊始,即以傳播舊體詩,扶持青年舊體詩人為己任。該雜志《耆舊遺音》欄目刊載的舊體詩詞作品為青年舊體詩人提供了良好的學習范本。這些舊體詩作內(nèi)容主要有兩種傾向:一是寫景抒懷與酬唱贈答;二是書寫抗日救亡之決心,抒發(fā)同仇敵愾保家衛(wèi)國之氣概。此欄目詩作體現(xiàn)出的精神特征,折射出《中華詩詞》雜志的編輯風格及審美傾向。
詩壇耆老;舊體詩;精神特征;中華詩詞;耆舊遺音
《中華詩詞》雜志自1994年創(chuàng)刊以來,就設有《耆舊遺音》欄目以刊載舊體詩詞界詩壇遺老們的作品,這些詩壇遺老們在舊體詩詞界詩名遠揚,如夏承燾、馬浮、黃君坦、唐玉虬、劉鳳梧等。《中華詩詞》雜志之所以大面積刊載這些詩壇遺老的詩詞作品,一個最大原因在于要通過他們的舊體詩詞作品,為新時期舊體詩詞創(chuàng)作者提供可供借鑒的模板。此外,刊載詩壇公認的舊體詩詞大家的詩詞作品也極大的提升了《中華詩詞》雜志的藝術品味。
縱觀《中華詩詞》(1994-2015)共202期雜志,出現(xiàn)《耆舊遺音》欄目的占89期,共收錄舊體詩人151位。對《耆舊遺音》欄目所載詩壇遺老的年齡統(tǒng)計可知,出生在1860-1869年的7人,1870-1879年22人,1880-1889年27人,1890-1899年34人,1900-1909年和1910-1919年都是26人,1920-1929年5人,1930-1939年3人,1940-1949年0人,1950-1957年1人。
由此可見,《耆舊遺音》欄目所收錄詩人年齡層次的范圍是1860年至1957年,人數(shù)呈正態(tài)分布,即中間高兩頭低。其中年齡最長的詩人是1860年出生的清光緒時期的進士俞明震,①年齡最小的是出生于1957年的畫家李老十。②從《耆舊遺音》所收錄詩人的人數(shù)比例,大致可以反映出民國時期舊體詩詞詩人的創(chuàng)作成就,即出生于1890-1899年與1900-1909年的詩人是當時舊體詩詞界創(chuàng)作的主力軍。
以詩人的身份、學術背景、職業(yè)為標準,《耆舊遺音》欄目麾下詩人大致分為六類:③
1.新文學干將。主要代表是:俞平伯、沈從文、郁達夫、老舍、陳獨秀、張恨水、朱自清、田漢、許壽裳、梁宗岱、胡適、鄧拓、張采庵。
2.知名學者專家。高校教授有任中敏、劉鳳梧、萬云駿、陸維釗、江辛眉、唐玉虬、黃孝紓、吳奔星、喬大壯、黎錦熙、蔣庭曜、胡云翼、劉君惠、陶亮生、王蘧常、潘伯鷹、繆鉞、冒效魯、荒蕪、吳世昌等;書畫專家有張伯駒、郭鳳惠、蕭勞、馬敘倫、易君左、朱復戡、蔡若虹、謝無量、吳未淳、溥心畬等;報社記者編輯有田翠竹、吳無聞、陳凡、張報;南社詩人有田名瑜、田興奎;史學家有張爾田、翦伯贊;詞學家有夏承燾、馬一??;其他方面的專家有數(shù)學家何魯,紅學家吳世昌,漢學家蕭滌非,語言學家周祖謨,民俗專家鐘敬文,水利專家黃萬里等。
3.民主人士。主要代表有曾任民盟中央宣傳部長的黃藥眠,第七屆政協(xié)副主席民革副主席錢昌照,民主主義教育家黃炎培,南社元老柳亞子等。
4.國民黨要人。主要代表有“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曾任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中宣部部長的梁寒操,國民黨元老曾任湖南省省長的程潛,國民黨主要籌建人宋教仁等。
5.中共領導干部。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朱德,曾任福建省副省長的張遺、郭化若中將,曾任云南省省長北京市委書記的郭影秋,曾任湖南省副省長全國人大常委周世釗,曾任常州市政協(xié)副秘書長的羊牧之,曾任中共重慶特支書記劉傳茀,曾任四川省政協(xié)常委的黃稚荃,曾任國務院對外文委副主任國防公辦副主任的周一萍等。
6.清末遺老。主要代表有東鄉(xiāng)宿儒饒岱章,光緒十八年進士趙熙,前清江西名詩人胡元軫,前清秀才陳翰仙,光緒十六年三甲進士俞明震等。
從以上對《耆舊遺音》欄目詩人的類型劃分可以看出,該欄目詩人身份涵蓋各個領域,既有國共兩黨的政治要人,又有民主黨派人士;既有報刊雜志編輯記者,又有書畫專家學者。這些詩人身份五花八門,但整體而言高校教授學者占據(jù)主流,這反映了高校教授學者在現(xiàn)代文學領域的杰出成就。
粗略的統(tǒng)計,《耆舊遺音》欄目共收錄151位詩人舊體詩作1 529首。收錄詩作較多的詩人作品統(tǒng)計如下:
夏承燾31首、蕭滌非18首、劉鳳梧15首、陸維釗27首、劉駿14首、唐玉虬14首、王蘧常17首、郭影秋22首、鐘敬文24首、周世釗15首、謝無量18首、鄧拓17首、郁達夫20首、老舍22首、陳獨秀43首、張采庵19首、張恨水26首、荒蕪15首、朱自清18首、陳寅恪18首、吳世昌19首、田漢16首、李大釗19首、朱德18首、陶亮生25首、劉君惠16首、黃稚荃19首、吳奔星26首、蕭印唐19首、喬大壯23首、許壽裳16首、梁宗岱15首、蔣庭曜15首、黎錦熙15首、謝晉16首、胡適14首、翦伯贊18首、吳未淳16首、陳凡18首、胡元軫15首、劉放園15首、劉蕭無19首、陳翰仙15首、吳鷺山16首、楊析綜17首、馬曜15首、陳虔安16首、陳增壽16首、楊庚笙16首、秦兆陽16首、馬浮15首。
另外,《耆舊遺音》欄目在選登詩人詩作時以1997年第5期為分界線,表現(xiàn)出這樣的傾向,即在1997年第5期以前《耆舊遺音》欄目單期所選的詩人比例較多,如創(chuàng)刊號上共選登七位詩人的詩作,而自1997年第5期開始陸續(xù)以專題的形式選登詩壇遺老的作品。④在上述所列詩人群體中,一般而言,單個詩壇遺老的作品大多出現(xiàn)一次,不過也有數(shù)位詩壇遺老的作品出現(xiàn)在多期的《耆舊遺音》欄目中,筆者試以單個詩人出現(xiàn)在《耆舊遺音》欄目兩期以上為計算標準,統(tǒng)計如下:夏承燾4期,蕭滌非3期,任中敏、張伯駒、黃君坦、田翠竹、陸維釗、陳獨秀、于右任、董必武都是2期。
從以上統(tǒng)計中可知,夏承燾詩作是在《耆舊遺音》欄目出現(xiàn)期數(shù)最多的一位,其31首詩作被選登出現(xiàn)了4期,分別是1994年創(chuàng)刊號、1994年第2期、2000年第2期和2003年第8期,而2003年第8期是以專題形式出現(xiàn)的,這是其他詩人望其項背的榮譽。夏承燾詩詞作品頻繁收錄,充分說明了其在舊體詩詞界的地位,同時也表明了《中華詩詞》編輯群體的審美品格。此外,《耆舊遺音》欄目以專題形式分兩次選登了陳獨秀⑤、陸維釗⑥的詩作作品。
縱觀《耆舊遺音》欄目所選詩人的年齡層次及職業(yè)類別來看,該欄目所載詩人幾乎囊括了民國時期政界、軍界、文學界、學術界等領域的眾多精英。那么《中華詩詞》雜志編輯同仁為什么選擇這些詩人及作品刊載在《耆舊遺音》欄目上,或者說這些詩壇遺老在《耆舊遺音》欄目上表現(xiàn)出怎樣的趨同精神特征,這是筆者探究《耆舊遺音》欄目最終要解決的問題。下面筆者試從上述所列舉詩人作品為考察對象,大致描繪出《耆舊遺音》欄目所載詩壇遺老們舊體詩詞作品的趨同性精神特征。
(一)寫景抒懷與酬唱贈答
早期《中華詩詞》中《耆舊遺音》欄目所載詩作以寫景抒懷及詩人間的酬唱應答居多,以創(chuàng)刊號為例,該期《耆舊遺音》欄目共收錄7位詩壇遺老詩作11首,其中,寫景抒懷的有7首,酬唱應答之作有2首??梢钥闯?,早期《耆舊遺音》編輯同仁選登詩人作品題材的審美傾向。
如眾所知,寫景抒懷是詩歌體裁最為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詩人們往往借眼前之景,訴說別離之苦,思念之情,不舍之意。在創(chuàng)刊號7首抒懷之作中,其詩作的主題也不離“思念”“不舍”的永恒主題。
任中敏的《己未游玚臺即事》敘述了詩人游覽玚臺后的感受?!拔倚Λ`臺水,涓涓作細流。出山無氣力,抱樸遠爐甌。我敬旸臺客,相逢掬素心。殷勤留色相,風誼重乾尋?!?創(chuàng)刊號)⑦該詩前四句寫景,把玚臺水的纏綿涓涓細流描繪的十分生動形象,并且用擬人化的手法,如“出山無氣力”一句,點名玚臺水的細與秀美。詩作后四句敘事抒情,詩人在玚臺巧遇一位名為乾尋的日本女子,相談甚歡,并合影留念。詩人感嘆“風誼重乾尋”,記錄的是一段友情。
同樣是就玚臺即景抒情的題材,張伯駒表達的情感顯得更加幽怨滄桑。其詩作《小秦王·乙卯清明后游玚臺大覺寺看花》寫道:“年年歲歲到玚臺,寒暖陰晴也自來。迭嶂風沙遮不住,杏花半似霧中開。臥游大覺??仗?,鴻雪都成夢一場。閱世五朝人尚在,名花也應感滄桑?!?創(chuàng)刊號)張伯駒的這首七言律詩,首聯(lián)敘事,作者年年都要到玚臺大覺寺看花,無論寒暖陰晴。頷聯(lián)寫景,清明前后,大覺寺風沙遍布,但依舊遮擋不住遍地的杏花開放。頸聯(lián)與尾聯(lián)抒情,詩人感慨時間飛逝,五朝人尚在,看到杏花也應感受到滄桑,一種歷史的滄桑感躍然紙上。
《耆舊遺音》欄目所載酬唱贈答類的作品占據(jù)比重也是十分明顯的,粗略的計算在89期《耆舊遺音》欄目中,涉及此類題材的詩作達83首。這些酬唱贈答的詩作按內(nèi)容分類主要有贈答詩、和韻詩及祝壽詩。
1.贈答詩。代表性作品有陳獨秀的《贈沈尹默絕句四首選二》、蔡若虹的《贈畫家關山月》、夏承燾的《水調(diào)歌頭·贈德國友人》等。
《贈沈尹默絕句四首選二》是陳獨秀的晚年之作,共有四首,《耆舊遺音》欄目選了第一首和第四首?!昂显娙伺f酒徒,十年匹馬走燕吳。于今老病干戈日,恨不逢君盡一壺?!?2004年第9期)為所載第一首。在此首七言絕句中,詩人回憶了當年與好友沈尹默在西湖把酒言歡的場景。十年過后,詩人已是老病纏身,不復當年颯爽之英姿,然而盡管如此,詩人依舊希望能與老友再次相逢把酒賦詩。在所選的后一首七言絕句中,陳獨秀寫到:“論詩氣韻推天寶,無那心情屬晚唐。百藝旁通偕世變,非因才力薄蘇黃?!?2004年第9期)此首詩中陳獨秀的狂狷之氣依稀可視,而其對沈尹默的懷念之情,拳拳在握。
著名畫家蔡若虹的《贈畫家關山月》有二首,前一首“不守歌臺守硯臺,漠陽風土出人才。神州遠景詩中間,庾嶺梅花紙上開。舉筆旌旗同抖擻,揮毫云水共徘徊。高齡贏得春常在,百尺青松點綠苔!”(2004年第10期)此首詩歌詠的是當代著名畫家關山月。關氏最擅長的是水墨畫,其作品在海內(nèi)外很有市場,蔡若虹的這首贈詩把關山月作畫的特點描繪得栩栩如生。在詩人筆下,關山月“不守歌臺守硯臺”的職業(yè)操守清晰可見。后一首“出色丹青憶嶺南,十年沉醉夢猶酣。逍遙筆墨藏風骨,浪漫情懷領藝壇。立意每隨新氣象,造型不取舊衣冠。難忘更有思鄉(xiāng)曲,萬里關山月一彎!”(2004年第10期)該詩構思十分巧妙,首聯(lián)交代關山月的籍貫,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描寫關山月的畫風特點,尾聯(lián)把關山月的名字有機融合在詩句中,表現(xiàn)詩人與其濃濃的友誼。
夏承燾的《水調(diào)歌頭·贈德國友人》寫的極盡溫婉纏綿。詞的下闋“攀頭柄,探月窟,壯哉游。故人相望何處?萬里海西頭。爭似斷橋吹笛,攜得波光西子,招手落雙鷗。讓汝廣寒闋,容我醉湖樓?!?2000年第2期)夏承燾在詞中用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詞人壯游太空的豪邁氣概,另外直接用答問的方式,傳達出詞人對德國友人的不舍之情。
2.和韻詩。酬唱和韻是舊體詩詞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寫作方式,詩友們以此種方式相互唱和,造就了文壇無數(shù)以詩會友的佳話?!蛾扰f遺音》欄目中此類題材詩作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是冒效魯?shù)摹逗湍嬉棺?939》《次韻賦散原先生1928》等。
冒效魯與錢鐘書相識在1938年9月,那年錢鐘書偕妻女從法國馬賽搭乘輪船回國,恰巧在客舟上遇見剛剛卸任外交官一職的冒效魯,兩人相談甚歡,尤其是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更是投緣。冒效魯甚至寫了《馬賽歸舟與錢默存論詩次其見贈韻賦柬兩首》相贈給錢鐘書。兩人分別之后,更是詩郵不斷。1939年2月27日,上?!渡鐣請蟆房d了錢鐘書的《夜作》,⑧隨即冒效魯以錢鐘書的這首詩韻寫出《和默存夜坐韻》?!疤摶洗禑糸槻粴g,流亡道路有饑寒。驚烏繞樹月初暈,落葉掃階聲更干。肝膽向人終郁勃,情懷如水自彌漫。無邊夜色歸堅坐,哀樂中年隕謝安?!?1998年第2期)此外,冒效魯于1928年完成《次韻賦散原先生》,也就是這年冒效魯在北平拜訪了陳散原(陳三立)。
冒效魯對陳三立是極為推崇的,其在這首詩作中有這樣的詩句,“每聞佳什驚潛來,才接高論已別宴席。莫向樓頭看海色,萬靈騰踔尚無邊?!?1998年第2期)此詩的前一聯(lián),冒效魯對陳三立的欽佩與崇拜可見一斑。
3.祝壽詩。鐘敬文的《祝冰心女士九十壽辰絕句二首》是此類主題詩作的代表。鐘敬文的這兩首絕句作于1989年,該年正好是冰心的九十壽辰,鐘敬文在第一首絕句中,用“濤翻藝海勢洶洶,一代清才角眾兄”(2002年第4期),贊揚冰心在文學領域的重要成就。在第二首絕句中,鐘敬文又用“繁星璀璨春波媚,哲理詩情濯我魂”(2002年第4期)概括出冰心文學創(chuàng)作的特點,最后詩人用“白首回思余味在,心香一縷祝生辰”(2002年第4期)一句直抒胸臆,表達對冰心老人的祝福。
(二)書寫抗日救國之決心,抒發(fā)同仇敵愾保家衛(wèi)國之氣概
自1996年第2期始,《耆舊遺音》欄目選登作品的政治傾向明顯增加,而在這些包涵政治傾向性的詩作中,書寫抗戰(zhàn)題材的作品表現(xiàn)的尤其突出。粗略的計算,在《耆舊遺音》欄目所載一千多首舊體詩作中,標題中明確標識關于抗日救亡題材的作品有近50首??疾檫@些詩作的作者,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詩人們的政治身份各異,其中既有知名學者劉鳳梧、唐玉虬、王遽常、吳君琇、劉君惠、吳奔星、胡云翼、蔣庭曜等;民主人士于右任、黃炎培等;國民黨元老程潛;新文學干將田漢;共產(chǎn)黨高干朱德、周一萍等;還有清末遺老陳翰仙等人。從以上所列舉的詩人名單中,不難看出在抗日救亡的民族大業(yè)中,無論是新舊詩人,還是政黨不同的政客,他們所抒發(fā)的情感傾向是趨同的,表達了對日本侵略者的憤慨仇恨,對國破山河的痛心疾首,乃至對勞苦大眾的同情。而從編纂輯錄的角度也可以看出,《耆舊遺音》編輯群體的擇稿標準及傾向。
倘若把《耆舊遺音》欄目有關抗日救亡題材的作品按內(nèi)容分類的話,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對日本侵略者侵略行徑的痛斥,對國破山河百姓疾苦的憂慮。代表作品有著名史學家翦伯贊的《日寇犯衡陽有感》和羅家倫的《聞南京陷后消息》。翦伯贊的《日寇犯衡陽有感》寫于1944年,這年的7月日本侵略者為了打通粵漢鐵路,圍困了衡陽47天,最終在8月8日衡陽淪陷。詩人如此寫道:“喋血常桃血未干,又傳胡馬渡衡山。焚書到處縱秦火,殺敵何人出漢關。南渡君臣憐晉宋,北征豪杰遍幽燕。莫倚巫巴能阻險,從來王業(yè)不偏安。”(2009年第2期)在這首詩中,首聯(lián)與頷聯(lián)正面描寫了日寇攻陷衡陽后四處焚燒搶掠的罪惡行徑,而在頸聯(lián)中翦伯贊借用了西晉與北宋滅亡后,南渡建立東晉和南宋的典故,隱喻了國民黨當局的抗戰(zhàn)無能,偏安一隅的茍安情境。最后詩人用春秋筆法訴說巫峽和巴山未必能阻擋日本侵略者的戰(zhàn)車,警告當局切莫像南宋王朝那樣茍安一地。
羅家倫的《聞南京陷后消息》敘述了詩人聽聞南京陷落之后的悲痛之情。“肝腦滿街新鬼泣,樓臺余燼晚煙收。何心更說南朝事,想到秋前淚已流?!?1996年第2期)這首七言絕句首句描寫南京城陷落后的慘狀,次句寫遠景,被焚燒的古都南京城四處揚起灰燼,從遠處看,這些灰燼彌漫在空中形成一片霧蒙蒙的塵煙。后兩句化用劉長卿的“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之典故。表達詩人想到南朝古都被蹂躪的痛楚之情。
另外,在揭露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徑之外,《耆舊遺音》所載的詩人還表達出對百姓疾苦的憂慮。如劉君惠的《蜀中大旱,又聞日寇侵占獨山,感憤賦詩》中所言:“陳濤新鬼聲啾啾,誰遣敵兵窺上游。九州版圖今余幾,一角殘山馬遠愁。夙夕鄉(xiāng)農(nóng)過我宿,苦言家無擔石蓄。只聞大府軍食需,遑問小民生計促。城中斗米換一衾,城外大猾公劫侵。米貴倉空糶不得,官貪民困孰能禁。”(2005年第5期)這首詩描寫的地點是在西蜀獨山,即今天的黔南地帶,由于當年獨山地區(qū)遭遇大旱,土地龜裂,農(nóng)作物無法正常生長,恰在當時日本侵略者又攻陷了獨山,使得老百姓生活雪山加霜。詩人痛心疾首,感慨九州版圖所剩無幾,而敵人又對獨山上游虎視眈眈,老百姓生不如死,四處傳來餓殍遍野的鬼聲。更加讓詩人憤慨的是由于戰(zhàn)時的需要,百姓要繳納軍糧,這讓百姓生活難以為繼。整首詩體現(xiàn)出詩人對國家安危的憂慮,對百姓生活的擔憂。
著名詞學家馬浮在《耆舊遺音》欄目中也有類似主題的詩作,如《聞寇侵黔南》里敘述了詩人聽聞日本侵略者入侵黔南的感憤。詩人如此寫道:“昔年風雪經(jīng)行地,此日煙塵格斗中。巖邑纓冠無勁旅,流民危涕有哀鴻。燈前妙舞花門醉,火后荒郊甕牖空。野老天寒愁道路,元戎決策正觀功。”(2013年第2期)馬浮的這首七言詩作與劉君惠的《感憤賦詩》的描寫時間及時代背景十分接近,都是在“黔南事變”背景下對黔南淪陷后勞動人民生活的描繪。馬浮用“流民危涕有哀鴻”一句鮮明的揭示出黔南淪陷區(qū)勞動人民生活的慘狀。此外,詩人用對比的方式描繪出黔南地區(qū)在淪陷前后的情景。在日寇未侵占前,這里“燈前妙舞花門醉”,但被日寇蹂躪后,黔南一帶處處是人去樓空,一片荒蕪。詩人憂國憂民的意識在整首詩中溢于言表。
2.書寫保家衛(wèi)國、同仇敵愾的決心?!蛾扰f遺音》欄目關于此類主題的作品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其代表作者是民主人士于右任、新文學干將羅家倫、學者唐玉虬等。
于右任詩作在《耆舊遺音》欄目上發(fā)表共有8首,其中關于抗戰(zhàn)題材描寫的就有6首。代表作品有《長歌復短歌》《神圣戰(zhàn)爭·中呂·山坡羊》《題全面抗戰(zhàn)畫史·雙調(diào)·殿前歡》。
在《長歌復短歌》中,于右任以一種樂觀筆調(diào)描述了全國軍民團結一心,抗戰(zhàn)救亡的恢弘場景。如“長歌長,短歌短,神圣戰(zhàn)爭方開展。哥哥后,弟弟前,爭將性命為國捐,擊破胡兒在今年。短歌短,長歌長,萬世榮名是國殤。愛吾愛,仇吾仇,勇者不懼仁者憂,大家起來衛(wèi)神州?!?1996年第2期)而在《神圣戰(zhàn)爭·中呂·山坡羊》中,詩人寫道:“憂愁風雨,迷離云樹,流亡不盡艱難路??芎稳?,寇何如,中原春色還如故。神圣戰(zhàn)爭當共負。興,天定助。亡,人自取。”(1996年第2期)這首散曲表達出詩人對抗戰(zhàn)必勝的決心。此外于右任又在《題全面抗戰(zhàn)畫史·雙調(diào)·殿前歡》中直言:“噪昏鴉,中原滿地逞胡笳,沿江各口窺胡馬。切莫嗟呀,看神州放異花。一戰(zhàn)收功也把血史爭圖畫。更高呼中華萬歲,萬歲中華。”(1996年第2期)
新文學干將羅家倫有關此類主題的作品被選載在《耆舊遺音》欄目的有二首,分別是《臺兒莊大捷放歌》和《金輪峰之役我守軍犧牲殆盡最后一個二等兵于負傷后猶獨守山峰三座斃敵數(shù)十卒保此要隘是不可以不頌》。前一首詩如此寫道:“十萬橫磨肅曉霜,一揮天上斬貪狼。朝朝積郁冰消盡,八表蒼生涕若狂?!?1996年第2期)描寫的中心是臺兒莊大捷。1938年3月16日,臺兒莊戰(zhàn)役打響,至1938年4月15日結束,整場戰(zhàn)役持續(xù)了一個月時間,最終中國軍隊擊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戰(zhàn)史上最為偉大的勝利之一。羅家倫聽聞勝利消息之后,用“八表蒼生涕若狂”的詩句表達出其欣喜若狂的感受。羅家倫的后一首詩歌贊頌的是一位普通的抗日將士,在詩人筆下,“長湖煙水郁蒼茫,孤?lián)阶鲬?zhàn)場。手把金輪旋日月,漢陽峰時大功坊?!?1996年第2期)此詩的頸聯(lián)用夸張的手法,描繪了抗日戰(zhàn)士勇猛威武之姿,而尾聯(lián)則直言抗日將士的豐功偉績。
唐玉虬的《娘子關殲敵賦歌》描寫的中心是娘子關戰(zhàn)役?!澳镒雨P前月彎彎,新修蛾眉出云間。何來賊子敗人意,正開妝鏡吹角繁。大呼殺賊賊膽落,熊羆忽起當前關。賊意唾手關可得,豈知中伏難生還。堪憐瀝盡鯨鯢血,染得關下土皆殷。亦有暫時被兔脫,重圍豈許逃出山。刈草切瓜一陣剁,西風凜凜刀光寒。中國男兒本難侮,娘子正色尤難攀。伏尸遍地自干戮,薄怒已是驚人寰?!?1997年第5期)此首七言敘事詩形象的再現(xiàn)了抗日將士娘子關戰(zhàn)役中的英勇殺敵之壯舉。眾所周知,娘子關戰(zhàn)役于1937年10月6日打響,10月26日戰(zhàn)役結束,結局是娘子關失守。唐玉虬寫的《娘子關殲敵賦詩》描寫的是娘子關會戰(zhàn)初期我軍所取得的短暫性勝利。該詩以寫景起筆,繼而描寫局部戰(zhàn)役的生動畫面,在詩人筆下抗日將士威風凜凜勇猛無比的形象躍然紙上。
3.對抗戰(zhàn)死難將士的悼念??谷沼⒘业墓适率窃娙藗兠鑼懜桧灥闹匦摹!蛾扰f遺音》欄目所載此類詩作主要有朱德《悼左權同志》、黃炎培《追悼“一二八”淞滬抗日陣亡將士二首》和羅家倫《張自忠將軍挽聯(lián)》等。
《悼左權同志》寫于1942年6月2日,也是左權犧牲的一周后。左權是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共產(chǎn)黨內(nèi)犧牲級別最高的革命干部。左權在八路軍總部曾擔任副總參謀長一職,其與朱德并肩抗戰(zhàn),深得朱德的信任欣賞。左權犧牲后,朱德悲痛不已,他以這首七言絕句表達出痛楚之情?!懊麑⒁陨硌硣遥钙礋嵫l(wèi)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2005年第8期)該詩前兩句敘事,末兩句抒情。因為左權犧牲的地點是太行山區(qū)遼縣一帶,遼縣附近又用清漳河,所以用“留得清漳吐血花”一句,以升華左權對抗日救國民族之大業(yè)的意義。
羅家倫的《張自忠將軍挽聯(lián)》悼念的對象是國民黨華中抗日名將張自忠。眾所周知,張自忠是抗戰(zhàn)時期國民黨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之一,其于1940年5月16日在棗宜會戰(zhàn)中為國捐軀。羅家倫用“臺莊戰(zhàn)罷戰(zhàn)隨棗,橫掃倭奴不顧身。莫把死綏成恨事,中原留得一軍神”詩句,(1996年第2期)敘述了張自忠在臺兒莊戰(zhàn)役、棗宜會戰(zhàn)中的豐功偉績。該詩的后兩句評價張自忠為軍神,詩人對其尊敬與認可的程度可見一斑。而“莫把死綏成恨事”一句,昭示出中華兒女舍生忘死的抗戰(zhàn)情懷。
黃炎培的《追悼“一·二八”淞滬抗日陣亡將士二首》寫作背景是在“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一個月之后,即1932年2月。在第一首詩中,黃炎培用“男兒報國輕生死,歌哭壺漿付《大招》”,(2009年第11期)歌頌了中華兒女舍身救國抗擊日寇的氣概;而后一句,詩人又化用了《楚辭》中的《大招》一文,暗喻詩人為“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陣亡將士的招魂之意。值得一提的是,黃炎培《追悼“一·二八”淞滬抗日陣亡將士二首》后一首有這樣的詩句,“留取精忠好模范,嘉名十九錫初生?!?2009年第11期)就在“一·二八”抗戰(zhàn)一個月后,黃炎培孫子恰巧出生,為了紀念“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的主力部隊十九路軍,黃炎培把自己孫子的名字取為“十九”,以表達詩人對十九路軍的崇高敬意和紀念。
總之,從以上對《耆舊遺音》欄目所選錄的詩人年齡身份來看,該欄目所選錄的詩人主力軍為民國軍政要人及新文學干將,而就該欄目詩作所呈現(xiàn)出的整體精神價值特征而言,《中華詩詞》雜志呈現(xiàn)出政治與審美趨同的雙向標準,《耆舊遺音》欄目的設置初衷,即以此類精神價值的舊體詩作為后學詩人學習的范本。
注釋:
①其詩作刊載在《中華詩詞》2013年第4期。
②其詩作刊載在《中華詩詞》1996年第4期。
③此分類主要按《耆舊遺音》所收錄詩人在某個領域的突出成就來劃分,因此難免有重合之處,比如有的詩人既是教授又是政治家,那么即按該詩人的突出領域來劃分。
④以專題形式出現(xiàn)在《耆舊遺音》欄目的詩人有:唐玉虬、王蘧常、郭影秋、鐘敬文、周世釗、羊牧之、謝無量、鄧拓、郁達夫、夏承燾、老舍、陳獨秀、張采庵、蔡若虹、張恨水、陳大遠、荒蕪、朱自清、陳寅恪、吳世昌、田漢、李大釗、朱德、黃萬里、陶亮生、劉傳茀、趙熙、劉君惠、程潛、黃稚荃、吳奔星、蕭印唐、喬大壯、董魯安、許壽裳、梁宗岱、胡云翼、蔣庭曜、陳述元、黎錦熙、謝晉、胡適、翦伯贊、徐家昌、黃炎培、吳未淳、陳凡、胡元軫、劉放園、劉蕭無、陳一凡、陳翰仙、徐映璞、吳鷺山、楊析綜、歐陽克嶷、馬曜、陳虔安、顧隨、周一萍、陳贈壽、黃孝紓、楊庚笙、俞明震、秦兆陽、馬浮、潘伯鷹。
⑤以專題形式選登陳獨秀詩作出現(xiàn)在《中華詩詞》2004年第9期和2010年第10期。
⑥以專題形式選登陸維釗詩作出現(xiàn)在《中華詩詞》2007年第10期和2006年第12期。
⑦文中詩皆選自《中華詩詞》,以下只標注刊期。
⑧《夜坐》原詩:“徒倚虛堂羌不歡,窮冬月白助宵寒。心花勒待三春放,淚海償將萬頃干。自覺勞人生草草,其堪達旦夜漫漫。向蚊課睫蝸謀角,取得身來與汝安?!?/p>
[1]胡迎建.民國舊體詩史稿[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2]李遇春.中國當代舊體詩詞論稿[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吳海發(fā).二十世紀中國詩詞史稿[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
[4]戴勇.新時期以來舊體詩詞傳播策略透視——以《中華詩詞》雜志為中心的考察[J].北方論叢,2015,(6).
[5]戴勇.新時期以來舊體詩詞研究的歷史回眸[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6,(4).
責任編輯:張 慶
The Spiritual Features in Classic Poetr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Poems” in “Chinese Poetry”
DAI Yong
(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2,China)
The magazine “Chinese Poetry” aimed to introduce and advocate classic poetry and provide help to young poets. The column “Traditional Poems” provided very good model poems for the young writers to learn. There were two themes:one includes the topics of scenery,lyrics,gift presenting and the like,the other is mainly about expressing the resolution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Japanese army and saving the nation. The spiritual feature of this column reflected the style and aesthetic taste of the magazine.
traditional poems;classical poetry;the spiritual feature;Chinese poetry;traditional poems
1004—5856(2017)09—0078—06
2016-12-05
2015年江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ZGW1515;南昌師范學院博士科研啟動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NSBSJJ2015030。
戴 勇(1980-),男,江西德安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當代舊體詩詞研究。
I207.22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