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時期的聯(lián)結困境
——《關于美》對福斯特“唯有聯(lián)結”思想的回應

2017-03-10 23:22宋艷芳
外國語文 2017年2期
關鍵詞:蒙蒂阿諾德平權

宋艷芳

(蘇州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新時期的聯(lián)結困境
——《關于美》對福斯特“唯有聯(lián)結”思想的回應

宋艷芳

(蘇州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20世紀初,E. M. 福斯特在《霍華茲莊園》(1910)中借瑪格麗特之口發(fā)出“唯有聯(lián)結”的呼聲;21世紀初,扎迪·史密斯在《關于美》(2005)中對這一呼聲給予了回應和反思。后者通過描述自由主義的貝爾西一家和保守主義的基普斯一家,通過對這兩家人的對比、沖突與互動揭示了新時期種族聯(lián)結、政治聯(lián)結、人際與自我聯(lián)結的困境,反映了自由人文主義思想的理想化和社會進步的局限,暗示年輕一代仍需付出更大的努力來實現個體完善、政治公平和社會公正。

E. M. 福斯特;唯有聯(lián)結;自由人文主義;公正

0 引言

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的小說《關于美》(OnBeauty, 2005)書名源于斯凱瑞(Elaine Scarry)的著名講座《關于美與公正》(OnBeautyandBeingJust,1998),同時與福斯特的《霍華茲莊園》(1910)形成互文*亞當斯指出,《關于美》經由斯凱瑞的文章來與福斯特的小說建立聯(lián)系,將對自由主義與審美的討論相結合,與兩者均形成互文(Adams,2011:377-399)。在《關于美》的“致謝辭”中,史密斯也指出,“從第一行就很明顯,這是一部受到E. M. 福斯特啟發(fā)的小說。我所有的小說都以這樣那樣的方式得益于他。這次,我想以致敬的方式予以回報?!保瑪⑹隽俗杂芍髁x的貝爾西一家與保守主義的基普斯一家的互動和沖突。這種互動與沖突不僅體現了福斯特的倫理觀(Tolan, 2013: 135-146),揭示了美的“試金石”作用(Wall, 2008: 758),反映了學術訓練和理論知識對于審美直覺的腐蝕與扼殺(Lopez, 2010: 350-365;Grmelova, 2012: 22-85)。它還深入地探究了英美文化的過去與現在,追溯了19世紀中期盛行的,以阿諾德和福斯特為代表人物的自由人文主義思想,特別是福斯特的“唯有聯(lián)結”(Forster, 2005: 206)思想,展現了新時期種族、政治、人際與個體身上“平淡”(prose)與“激情”(passion)*在《霍華茲莊園》中,“prose”與“Passion”含義復雜?!皃rose”可指“平淡”亦可指與“詩歌”相對的“散文”。整體上,來自資產階級的威爾科克斯一家代表“平淡”,來自社會上層、有知識有教養(yǎng)且熱心幫助他人進步的施萊格爾姐妹代表“激情”。但具體來看,每個人物身上亦存在“平淡”和“激情”的沖突和制衡,只是何者占主導地位的問題。比如,瑪格麗特與威爾科克斯相比,前者“激情”洋溢,后者“平淡”務實;但瑪格麗特與海倫相比,前者更平淡務實,后者更浪漫激情。福斯特呼吁的不僅是人自身的平衡完善,還有階級、階層之間的聯(lián)結、平等與和諧。之間聯(lián)結的困境。

由于以涵蓋廣泛、內容龐雜的“人文主義”為基礎,流行于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的自由人文主義很難界定,其關注重心也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有所不同。“但它始終確信一些觀點。它有一個信條,即為個體和社會的道德健康負責,它維護固有的人類價值,擁護政治和司法公正,認為言論自由不可或缺,公平交易負有糾偏治愈的使命?!?Coates & White, 1970: 447-448)考克斯(Cox, 1963: 3)曾這樣總結自由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核:“信仰歷史進步、個體自由、寬容以及理性的力量?!备K固卦?0世紀初提出的“唯有聯(lián)結”的思想因強調不同種族、階層之間的平等和聯(lián)結具有典型的自由人文主義色彩,一直是學術界津津樂道且頗有爭議的話題。《關于美》參與了這一有爭議的話題,隱含了以下問題:如果說在福斯特所處的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聯(lián)結”是理想化的,難以實現的*實際上,在《〈霍華茲莊園〉中的重要斷裂》一文中,通過引證福斯特在20世紀30-40年代的一些評論文章中的觀點,萊斯利·懷特認為,福斯特作為精英,并不真想要知識分子和平民百姓的聯(lián)結,相反,他的言論表明:“如果文化藝術想要傳承下去并具有為之設想的改革效果,那么施萊格爾姐妹的精神——那些沉思的、富有同情心的、有遠見的、進步的氣質——就必須與威爾考克斯實用主義的集中掌控保持距離”,而這些觀點在《霍華茲莊園》中已經有所表現。見Leslie White. Vital Disconnection in Howards End[J].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 2005(1):44-45.。那么,到了21世紀,各民族、各黨派、各階層以及“平淡”與“激情”之間的“聯(lián)結”是否可能?當代人是否通過“聯(lián)結”實現了自身的完善?當代社會各階層是否通過“聯(lián)結”達到了公平與公正?文化教育是否提高了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與社會獲得自由人文主義者所希望的進步?本文在文本細讀的基礎上,深入自由人文主義的歷史發(fā)展和核心訴求,探討《關于美》如何通過描述人物之間的種族差異、觀念沖突、聯(lián)結企圖等反映了史密斯對福斯特聯(lián)結思想的回應和反思,揭示了新時期的聯(lián)結困境。

1 種族聯(lián)結的困境與“最優(yōu)秀自我”的理想化

在《關于美》中,英國白人霍華德·貝爾西通過與非裔美國人姬姬結合并移居美國,居住在姬姬的外祖母從一位白人醫(yī)生那里繼承來的,位于富人區(qū)的一幢漂亮宅邸*這幢豪宅蘭厄姆83號與福斯特的“霍華茲莊園”建立了聯(lián)系,象征著歷史、文化的傳承。里,躋身于中產階級,表面上實現了種族、階級、文化之間的“聯(lián)結”。然而,小說字里行間透露出,這種“聯(lián)結”,如同《霍華茲莊園》中瑪格麗特和威爾科克斯的聯(lián)結一樣,不可避免地伴隨著雙方的妥協(xié)?;羧A德和姬姬都因對方而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家園,不僅沒有實現阿諾德所謂的“最優(yōu)秀自我”(best self),還失去了本民族的“集體自我”(collective self)。他們的子女,特別是利瓦伊,在相對優(yōu)越的生活中成為黑人中的“異類”和“他者”,渴望歸屬感,融入能接納自己的“共同體”*按照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的觀點,共同體(community)不同于社團(association),前者以傳統(tǒng)社會秩序為基礎,在信仰和價值觀上相對單一,典型的社會形式是鄉(xiāng)村而非城市,而“社團”指的是現代化的社會,以城市為典型,或至少是傾向于城市主導,社會交往多元化,氣質上世俗化,鼓勵社會流動,為其成員提供多種角色和身份。在現代社會,以城市為單位的生活方式使現代人擺脫了過去相對穩(wěn)定的生活秩序帶給他們的束縛,但同時也遭遇了更多的困惑和焦慮,人與人之間變得陌生。。因此,霍華德和姬姬的結合盡管有友情、愛情為基礎,以婚姻、家庭為保證,卻沒有實現關系的對等,也沒有達到霍米·巴巴所謂的“混雜”(hybridity)的理想狀態(tài)。他們不僅沒有將各自的優(yōu)點結合成為新的特色,而且失去了原來個性鮮明、歸屬明確的“自我”。

如前所述,福斯特的“聯(lián)結”思想是19世紀中期自由人文主義思想中的一種。鮑迪克在《牛津文學術語詞典》中的“人文主義”詞條下指出,19世紀中期開始,阿諾德和其他人士——包括穆爾(Paul More)和巴比特(Irving Babbitt)于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引領的新人文主義者們——反對科學主張,提出了平衡的人性完善、自我修養(yǎng)和倫理上的自我約束等理想主義觀點。這種阿諾德式的人文主義在英美文學文化界廣受歡迎,是此后盛行的自由人文主義的一種形式。它的世界觀中心在于“自由自主的個體”這樣一個概念(Baldick, 1996: 102-103)。阿諾德在《文化與無政府狀態(tài)》(1869)中使用的相應關鍵詞是“最優(yōu)秀自我”,指“超越階級、宗派、低下趣味的理想境界,與健全理智同義”(阿諾德,2008: 18)。由此可見,阿諾德所謂的“最優(yōu)秀自我”指的是一個理想化的自我。這個自我獨立、自主,有健全的理智、清醒的認識、正確的價值觀,能夠超越階級、宗派的限制,平等待人且趣味高雅。福斯特的“聯(lián)結”思想與阿諾德的“最優(yōu)秀自我”一脈相承并更進一步。通過發(fā)出“唯有聯(lián)結”的呼吁,福斯特不僅希望人們能夠聯(lián)結自身的“平淡”與“激情”,實現個體的完善,更呼吁不同文化、不同階級和階層、擁有不同價值觀的人們積極地進行溝通和理解,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公平與公正,實現全人類的兄弟情誼。

在《關于美》中,霍華德和姬姬的結合只在表面上完成了“聯(lián)結”,卻沒有從實質上達到福斯特的理想。這種“聯(lián)結”沒有優(yōu)化兩者的個性,反而使他們迷失了自我;沒有結成平等、和諧的關系,反而沖突不斷,最終導致他們婚姻、家庭的破裂。從霍華德的角度來看,他與姬姬的婚姻不被他的父親認可,使本來不和的父子更加疏遠?;羧A德在自己種族混合的家里沒有地位,是一個滑稽、不忠、沒有權威的男性,失去了傳統(tǒng)男權社會一家之主的地位。他的同事、好友、情人克萊爾認為,“沒有姬姬,他完全無法發(fā)揮作用——任何了解他的人都了解這一點”。*Smith, Zadie.On Beauty.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06:225.后文凡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將隨文在括號內標出引文出處頁碼,不另作注?;羧A德本人也承認,姬姬意味著“家”,不管這個家和諧與否(307)。是姬姬使他的存在成為可能(315)。可見,在自己的小家,他是依賴性的,甚至是附屬性的,完全不能“自由自主”。

對姬姬來講,在跨族聯(lián)姻的家庭里,她同樣感覺到了自我的迷失。與霍華德的婚姻使她陷入了白人和學者的包圍圈,失去了自己的歸屬感。霍華德與克萊爾的婚外情曝光之后,姬姬曾向丈夫表達了自己的失落和痛苦:“不管我們去哪兒,我在這個白人的海洋中都是孤零零的。我?guī)缀醪徽J識什么黑人了,霍伊。我的整個生活都是白色的。我把一輩子都賭在了你身上?,F在我再也想不出當年我為什么這么做?!?206)姬姬這段話以跨族婚姻為特例體現了種族聯(lián)結的困境。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人們具有一種天生的內驅力想要與一個群體相聯(lián)系,從中獲得自尊,特別是歸屬感。而其中基因、文化環(huán)境、個體特征起著重要的作用(Weber, 2011: 1314-1315)?;羧A德和姬姬在離開自己的族群后,均感受到自己“群體身份”的缺失,渴望來自“自己人”的慰藉?;羧A德在倫敦參加卡琳的葬禮時受到莫扎特音樂的觸動,決定去看望父親。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經過那些熟悉的人而不必與之交談,他感覺自己是他們中的一員?!八麃碜赃@樣的族群,永遠屬于這樣的族群。”(292)姬姬也表示,婚后被白人所包圍,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了”(206)。在這種情況下,她極度渴望本族人的情誼和關愛。這也解釋了為何她會對卡琳有那么強烈的親近感。她們同屬于黑人,同樣來自于黑人文化,個性上都自然坦誠。因此,與卡琳在一起,姬姬體會到了個體存在的自由和愉悅,不必為了禮儀和社會約束而在談話中繞圈子。對姬姬來說,兩人的初次相處就充滿“魔力”。用卡琳喜歡的一句話來說,“在彼此身上得到如此庇護”(94)。她們相互欣賞,并從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群體身份,獲得了久違的“姐妹情誼”,為卡琳的遺贈之舉埋下了伏筆。

類似的對“共同體”和歸屬感的渴望也體現在利瓦伊的身上。作為居住在富人區(qū)的有色人種,生活在白人懷疑和敵視的目光中,利瓦伊渴望融入屬于自己的“共同體”,與一幫賣盜版光碟和仿制品的海地人交上了朋友,有了一種作為“其中一員”的感覺:“他是其中的一員了,成為一員是種奇妙的感覺?!?243)他去拜訪他的海地朋友,走到黑人聚居區(qū),也感覺有一種“回家”的感覺?!翱吹浇稚纤械娜硕际呛谌耸嵌嗝雌婀值氖虑榘?!這就像是回到家鄉(xiāng),只是他從來不了解這個家鄉(xiāng)。”(356)

霍華德、姬姬和利瓦伊的遭遇以及他們對“共同體”的渴望說明,個人要實現“最優(yōu)秀自我”,種族之間要實現真正的聯(lián)結,人與人之間要實現“關系的對等”,仍然長路漫漫,需要人們付出更多的努力。

2 政治觀點上的分歧與“平權”的泡影

《關于美》不僅以霍華德和姬姬的婚姻危機表現了種族聯(lián)結的困境,還以貝爾西一家和基普斯一家的政治分歧反映了不同派別對公正和公平的不同理解。小說中,以霍華德為代表的自由主義者力圖推行“平權措施”*“平權措施”(Affirmative Action),亦稱“平權法案”,在英國也稱為“正面差別待遇”(positive discrimination),在加拿大等地稱為“就業(yè)公平”(employment equity),指20世紀60年代為反對種族歧視而提出的一種政策:即在就業(yè)、教育和商業(yè)等領域將種族、膚色、宗教、性別或民族血統(tǒng)納入考慮范圍,給予弱勢群體以一定優(yōu)待與扶持。該政策在21世紀頗受爭議,支持者認為它對弱勢群體相對薄弱的教育背景是一種補償,也有利于維持一所大學學生群體的多樣性,反對者認為它在實際施行過程中造成了“逆向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即對弱勢群體的扶持使來自主流群體的一些個體失去了機會),或者受扶持者的“不適應”(Mismatching,如來自弱勢群體的學生受到優(yōu)待進入較好的高校,跟不上學業(yè)而輟學,因此背離了扶持政策的初衷)。Affirmative Action[EB/OL]. Http:∥en.wikipedia.org/wiki/Affirmative_action#Debate.,以反對種族歧視;以蒙蒂為代表的保守主義者卻認為給予黑人或窮人以特殊待遇是一種不公正的行為,因此極力阻撓和反對。兩者均以公正為目標,在見解上卻出現了巨大分歧,因而難以實現政治上的“聯(lián)結”。敘述者在展現兩者分歧的過程中并沒有明確表明孰是孰非,而是通過兩個派別的唇槍舌劍巧妙地融合了21世紀自由主義者與保守主義者對于種族、階級問題以及對于“平權措施”政策的爭議,引發(fā)讀者對“什么才是真正的公正”這個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美國20世紀著名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在《正義論》(ATheoryofJustice, 1971。Justice亦譯為“公正”,此處書名沿用了何懷宏等學者的譯法)中試圖提出有關“公正”的一套理論。在該書前言中,他強調,公正是“作為公平的公正”(Rawls, 1999: xi)——這也是他第一章的標題和重點討論的內容。在書的第二章,他又提出了“公正”的兩大原則:第一個是平等自由的原則,強調了平等權利(an equal right)和平等機會(fair opportunity)的重要性;第二個原則可概括為差別原則,強調在遇到社會和經濟分配上的不公平時兼顧“每一個人的利益”(Rawls, 1999: 53)。其中,第一個原則優(yōu)于第二個原則。第二個原則牽涉到“補償原則”,即在權益分配中,對那些由于出身、天賦等原因而居于劣勢地位的群體予以相應的補償(Rawls, 1999: 86)。

在《關于美》中,霍華德和蒙蒂有關“公正”的爭論焦點即在于,大學在招收、錄取學生時該不該實行“平權措施”?該不該考慮歷史、種族、出身、環(huán)境、基礎教育等因素,為各方面處于劣勢的黑人學生提供補償或予以特殊照顧?霍華德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在惠靈頓大學致力于實行“平權措施”,試圖消除種族隔閡和歧視,使不同種族和階層的人們獲得平等的受教育機會。相反,蒙蒂明確地反對“平權措施”,甚至認為這是一種“魔鬼行為”(121),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霍華德和蒙蒂的分歧反映了美國社會多年來針對“平權措施”展開的爭論。20世紀60年代一些學校實施“平權措施”以來,不止一次遭到挑戰(zhàn)。其中,比較有名的是70年代的巴基案和90年代的霍普伍德案。巴基(Allan P. Bakke)是一位白人,在30多歲時兩次申請進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yī)學院均被拒。他向法院起訴,加州最高法院判定加州大學侵犯了白人申請者的權益并判定巴基入學。但巴基案件只是個體的勝利,并沒有推翻一些大學的“平權措施”*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v. Bakke[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gents_of_the_University_of_California_v._Bakke.。到90年代,一位叫作霍普伍德(Cheryl Hopwood)的女生起訴德州政府因“平權措施”造成了對白人學生的“逆向歧視”。在這起案件中,四位被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法學院拒絕的白人作為原告,質疑該校招生政策違反了公平原則?;羝瘴榈掳讣沟靡恍┐髮W在錄取中不再向少數族裔傾斜,或限制了少數族裔學生的錄取比例,對“平權措施”造成了較大影響。但2003年,美國最高法院取消了霍普伍德案件的決議,種族再次成為大學錄取中的一個考慮因素。*Hopwood V. Texas[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pwood_v._Texas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桑德爾的公開課“公正——該如何做才好”第九講就講到了這個問題,展現了“平權措施”在新時期所面臨的挑戰(zhàn)。《關于美》參與了美國社會上的這一論戰(zhàn),通過自由主義的霍華德與保守主義的蒙蒂對待“平權措施”的不同態(tài)度反映了兩人政治觀點上尖銳的沖突和聯(lián)結的困難。

霍華德因推行“平權措施”表現出明顯的自由主義傾向。蒙蒂·基普斯的政治觀點則是保守主義、精英主義的。以蒙蒂為首的基普斯一家認為,“平等是一個神話,多元文化主義是一個虛幻的夢”,“藝術是上帝賜予的禮物,且只賜予少數大師”。在與杰羅姆·貝爾西的交談中,基普斯一家認為杰羅姆的自由主義觀點“不切實際、空洞無聊”。而且,蒙蒂還暗示,“少數民族群體過于頻繁地要求他們沒有獲得的平等權利”(44)。為此,他建議把“自由主義”從文科中剔除出去*即把“l(fā)iberal arts”中的“l(fā)iberal”去掉。,反對弱勢群體得到“特殊待遇”。他在《惠靈頓先驅報》上發(fā)文激烈駁斥霍華德的平權措施委員會,批評該委員會的目標,質疑它存在的權力(156)。

蒙蒂的保守主義觀點在與姬姬的對話中展現得更加淋漓盡致??杖ナ篮螅ЪП秩说乐髁x精神去看望蒙蒂,巧遇黑人女孩錢特爾·威廉斯也在蒙蒂家里,一臉淚痕和怒容。蒙蒂解釋說這是因為錢特爾希望進入惠靈頓大學遭到了他的拒絕。他認為錢特爾不能因為是貧窮的黑人就獲得她不配得到的機會。他宣稱“機會是一種權利,但它不是禮物。權利是靠爭取的。機會必須通過適當的渠道獲得。否則這一體制就會從根本上貶值”(367)。盡管之前姬姬還曾為蒙蒂辯護,認為“他只是一個保守的黑人——他認為對于非裔美國人的孩子來講,被告知需要得到特別優(yōu)待才能成功是一種貶低,諸如此類”(122)。但此時面對蒙蒂的言行,她開始以自己的方式向蒙蒂的思想提出了質疑。她承認機會和權利應該是爭取來的,而不是靠白人垂憐得來的。但她同時暗示,蒙蒂的行為代表了“右翼黑人的一種自我憎恨”(368),以及他已經進入上流社會之后的優(yōu)越感和對下層社會人們的排斥。

“自我憎恨”來自于法農的《黑皮膚、白面具》(1952)。在這部作品中,法農對黑人的這一心理進行過詳細的分析。他認為,“自我憎恨”是黑人社會異化和心理異化的結果,是“自卑情結”的一種表現。而這種“自卑情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和由此帶來的黑人對這種自卑心理的內化,或者不如說是表面化(Fanon, 2008: 4)。這種自卑情結在受過教育的黑人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法農指出,受過教育的黑人在某一階段感覺他的族群不理解他了,或者他不理解他的族群了。然后“他為此祝賀自己,并擴大他與族群之間的差異、不理解和不和諧”(Fanon, 2008: 7)。蒙蒂的表現典型地體現了這種心理:當他進入社會高層,開始試圖將自己與其他黑人區(qū)分開來,以示自己的優(yōu)越性。這種保守主義的、精英主義的態(tài)度也是文化霸權的一種表現:作為黑人,在白人文化的熏陶下,蒙蒂開始像白人一樣思考,認為黑人之所以不夠優(yōu)秀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

蒙蒂這樣一個人物形象是典型的“自由人文主義的敵人”。按照考特斯等人的觀點,自由人文主義的目標是“讓當權者慣常地尊重社會公正、社會和精神方面的公用事業(yè)、禮儀、公平和人類福祉,使之成為政治和社會健康的標志”。它的敵人是“蒙昧主義、特權、暴虐的少數掌權派的自命不凡,以及所有形式的制度化的不公平”(Coates & White, 1970: 447)。蒙蒂作為一位已經掌握一定特權的教授,以“公正”的名義拒絕貧窮卻渴望獲得知識的黑人學生進入大學課堂,無視歷史原因造成的黑人與白人權益上的不公平,不僅自己堅決反對自由主義的思想,而且?guī)ьI其家人反對自由主義,顯然不利于社會的進步和種族之間的團結與和諧。然而,敘述者并未全盤否定他的觀點,而是從姬姬對他的辯護等角度指出,如果弱勢群體放棄努力、利用“平權措施”之便獲取利益也是對“公正”的踐踏。

霍華德與蒙蒂的沖突表明了政治上左翼與右翼的尖銳對立和政治觀點聯(lián)結的困境。在這些沖突中,霍華德的失敗*在兩人的政治斗爭中,蒙蒂總是能吸引更多的人。在學術斗爭中,由于霍華德的疏忽,被蒙蒂抓住把柄,遭到他的羞辱,自覺無地自容:“在整個學術界面前,霍華德?lián)炱鹨桓K子吊死了自己。”(29)象征著自由人文主義精神的失落。可是,這種精神并沒有失傳,而是在他的子女身上得到了延續(xù)和更好的發(fā)展。佐拉一直在為卡爾之類的黑人學生能夠進入大學課堂而努力;利瓦伊也一直在為自由和平等而奔波。他召集同事采取直接行動,反對他周六兼職的一家大型商場老板讓他們平安夜和圣誕節(jié)值班的規(guī)定,認為這一規(guī)定違背了該公司“沒有階層劃分、擁有共同的想法、價值觀、興趣和目標”的信條(180);他與海地人一起在“公共汽車站”進行政治宣傳,甚至游行示威,呼吁種族、階級之間的平等。所有這些斗爭和努力從象征的層面上表明了自由人文主義者后繼有人,對于自由、平等、公正的追求將會代代相傳。

3 “平淡”和“激情”的錯位與精英和平民的對峙

在《關于美》中,白人與黑人的聯(lián)結陷入了重重困境,最終以姬姬離家獨居而告終,意味著種族聯(lián)結仍任重道遠;左翼與右翼的沖突不斷升級,最終以蒙蒂的離去、霍華德的慘淡前景而結束,意味著兩者沖突的結果是兩敗俱傷。同樣地,無論是個體身上,還是人與人之間,福斯特所謂的“平淡”與“激情”在這里不僅沒有實現有效的聯(lián)結,反而出現了錯位、對立和失衡;作為知識分子的“精英”階層與平民之間的裂痕也仍然明顯,只不過,這里的“精英”成了被嘲弄的對象,平民則得到了同情和褒獎。

總體來講,在《霍華茲莊園》中,“平淡”意味著務實和趣味低下,“激情”意味著務虛和情趣高雅。根據阿諾德和福斯特的自由人文主義思想,文化教育在引導個體脫離低下趣味,聯(lián)結“平淡”和“激情”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稍凇蛾P于美》中,專業(yè)化、精英式的文化教育卻適得其反,使受到理論訓練的霍華德、佐拉等在理論的霸權之下脫離了實際生活。相反,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堅守自然本色和直覺的姬姬、克萊爾、凱蒂等人在立足實際生活的同時則更多地表現出她們富有情趣的“激情”。說唱藝人卡爾在未進入惠靈頓大學之前天資過人,激情滿懷,進入克萊爾的課堂后天分被扼殺,甚至變得平淡、庸俗。這表明,自由人文主義者對文化教育所寄予的厚望在21世紀因教育走向專業(yè)化、精英化的極端而再次落空。

以霍華德為例,作為自由人文主義者的一個代表人物,他不僅沒有實現自由人文主義的理想,反而走向了阿諾德和福斯特所希望的反面。阿諾德希望個體通過文化修養(yǎng)的提高,追求“最優(yōu)秀自我”和“健全理智”;福斯特崇尚“平淡”和“激情”的聯(lián)結;自由人文主義中的“自由”從啟蒙運動意義上界定人的本質,強調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天然的權力、天資和責任,并能通過理性的方式將其徹底實現(Davis, 2008: 151)。簡言之,自由人文主義強調文化教育、物質與精神生活的平衡、個體的獨立和理性的重要性。然而,霍華德沒有能夠正確對待阿諾德所謂的“文化”,而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他受到理論的綁架,滿口時髦的理論術語,卻沒有在需要理性發(fā)揮作用的時候進行自律,而是隨心所欲地放任自己,以對“美”的欣賞為名,先后與克萊爾和弗吉尼亞發(fā)生關系,不僅沒有通過審美達到公正,反而給自己的同事、妻子、子女帶來恥辱和傷害,破壞了家庭的和諧,體現了阿諾德所謂的“普通自我”以及自身“平淡”和“激情”的分裂。

弗吉尼亞有關“番茄”的一番言論典型地體現了文化教育走到極端后造成的以霍華德為代表的一批學者的“平淡”、乏味與無聊。她指出,學生們給各位教授的課程貼上“番茄”的標簽,諷刺他們的理論化和直觀感情的缺失。比如西米恩教授的課程是“番茄的天性(nature)相對于番茄的培養(yǎng)(nurture)”;簡·科爾曼的課程是“為了能正確地理解番茄,首先你必須揭開番茄被壓抑的她的故事(Herstory)”;厄斯金·杰吉德的課程是“被奈保爾吞食的后殖民番茄”,等等,這些標簽諷刺了這些課程唯理論是尊的傾向。其中,霍華德的課程所涉及的全部內容中,“從來也沒有說過‘我喜歡番茄’,因為番茄不是用來喜歡的”(312-313)。弗吉尼亞肯定了霍華德的課程智識上的嚴密性,同時也暗示,霍華德一類的教授們浸淫于對于理論的質詢和分析,喪失了表達自己喜好的能力,從而喪失了欣賞和愛的能力,或者說,在刻意追求務虛和高雅智性的過程中喪失了天然的“激情”。

理論的“平淡”與直覺的“激情”之對立在霍華德(以及他那些熱愛理論的學生們)和凱蒂對待兩幅油畫的態(tài)度上達到了一個高潮。16歲的凱蒂來自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小城。她熱愛藝術,一直“夢想著有一天可以與其他熱愛倫勃朗、不齒于表達這種熱愛的聰明人一起上一堂關于倫勃朗的課程?!比欢?,當她來到惠靈頓大學,卻發(fā)現自己不懂他們在講什么,感覺教授們使用的是“另一種語言”(250)。為了跟上節(jié)奏,為了表現自己對于藝術的欣賞力,她細致研究霍華德課上布置的兩幅畫,獲得了深刻感受。倫勃朗的《坐著的裸女》(1631)甚至讓她感動得哭起來,因為她從這幅畫中看到了這樣一位女性:“沒有修飾,經過了孩子、工作、年齡和經歷——這些是生活過的痕跡。”(251)凱蒂對于畫作的欣賞態(tài)度符合西蒙·沙瑪所強調的“沉浸其中”的觀點,符合艾麗絲·默多克對于主體“注視”對象的要求,也符合德·保拉(Peter de Bolla)對于繪畫欣賞的理解,即“觀看繪畫作品的行為需要觀看者的在場和繪畫作品所表現的在場之間的某種形式的和諧一致”(Wall, 2008: 759-760)。換言之,德·保拉強調的是作品與欣賞者的情感反應與互動。凱蒂做到了這一點。后來姬姬也做到了這一點:她在與卡琳共同欣賞一幅畫時,想象自己身在其中,表現出自己的“在場”,暗含著心靈的投入和激情。對她們來說,“美是一種契約”(Scarry, 1999: 90),欣賞者與欣賞對象互相賦予對方以生命力。

相較而言,霍華德和其他學生對于同樣兩幅畫的闡釋卻與凱蒂的理解大相徑庭。當凱蒂為自己研究兩幅畫所得到的心靈震動和啟示而興奮的時候,教授和其他學生卻在質詢其中的“神話主題”,討論這幅裸體畫對于“平民想象力的確認”以及它所隱含的對于特定性別、階級的貶損,分析“光線”的概念,或者追溯“繪畫”一詞的歷史起源、追問其中的“邏各斯”等(252-253)。跟凱蒂的理解相比,這些討論是理論知識的炫耀和濫用,顯得空洞無物、平淡而無聊。

具有反諷意味的是,霍華德本人并未意識到理論對他的影響,而是自以為文化人,瞧不起那些感情沖動、在他看來缺乏文化修養(yǎng)的人。比如,他去基普斯家探訪杰羅姆,途中跟邁克爾·基普斯談到杰羅姆與弗吉尼亞的交往。邁克爾聽聞這個消息勃然大怒,霍華德馬上感覺害怕和震驚,因為“對理性的脫離莫名其妙地使他虛弱。他想要參與爭論、參與其文化的愿望消失了。與非利士人(philistines)斗爭的精神消失了”(38)。“非利士人”是《文化與無政府主義》中的另一個關鍵詞。在19世紀,它指那些“對人文思想、啟蒙教育、文化藝術修養(yǎng)等不感興趣,情趣狹隘,只顧追求物質利益的平庸之輩”。阿諾德用它指代“市儈式的英國中產階級”。同阿諾德一樣,霍華德身處中產階級,卻不滿于該階級中單純追逐物質主義的那些市儈,一心獻身于學術??上?,他在追求文化修養(yǎng)的過程中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沒有掌握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導致他做人方面的失敗。用姬姬的話來說,霍華德“在某件事情上是教授,對于所有其他事情卻都如此愚不可及”(15)。這一點在他與邁克爾的對話中再次得到印證。當邁克爾說自己是風險分析師時,敘述者評論道:“像很多學者一樣,霍華德對于這個世界很無知。他可以在社會科學中辨別30種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趨勢,但他并不真正了解什么是軟件工程師?!?33)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霍華德違背了阿諾德關于“文化教育”的初衷。文化教育沒有使他完善自我,反而丟失了部分自我,因而“僅僅在理論的意義上才是個人”(225)。他的學術生活占據了絕對的統(tǒng)治地位,使他無法與人正常交流,無法理解和處理邁克爾的暴怒、他與克萊爾的婚外情曝光之后在他看來是“非理性”的事情,可見他內心“平淡”和“激情”的失衡。

總體來看,《關于美》以英國19世紀中期以來的歷史、文化發(fā)展為積淀,以阿諾德的“最優(yōu)秀自我”與福斯特的“聯(lián)結”思想為語境,描述了兩家人在種族、政治、文化等層面所做出的“聯(lián)結”和對話的努力、這種努力的失敗以及個體身上、人與人之間“平淡”與“激情”的失衡、錯位和對立,回應了小說的題記“我們拒絕成為彼此……”(H. J. 布萊克姆)。這一方面反映了新時期聯(lián)結的艱巨性和社會進步的局限,從而揭示了自由人文主義思想的理想化特點;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后輩自由主義者所做出的維護自由、公平、正義和“美”的努力,突出了自由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承??梢哉f,正是由于自由人文主義思想是理想化的,它才注定走向衰落;可反過來講,正是由于它是理想化的,它的一些核心訴求才成為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的美好目標。

Adams, Ann Marie.2011. A Passage to Forster: Zadie Smith’s Attempt to ‘Only Connect’ toHowardsEnd[J].Critique, 52(4): 377-399.

Baldick, Chris. 1996.CriticismandLiteraryTheory1890tothePresent[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Bradbury, Malcolm. 1972.TheSocialContextofLiterature[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Coates, Wilson H. & Hayden V. White. 1970.TheOrdealofLiberalHumanism:anIntellectualhistoryofWesternEurope(Volume II: Since the French Revolution)[M].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Cox,Brian. 1963. The Free Spirit, A Study of Liberal Humanism in the Novels of George Eliot, Henry James, E. M. Forster, Virginia Woolf[and] Angus Wilson[M]. Lond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vis, Tony. 2008.Humanism[M]. Abing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anon, Frantz. 2008.BlackSkin,WhiteMasks[M]. Charles Lam Markmann, trans. London: Pluto Press.

Forster, E. M. 2005.HowardsEnd[M]. San Diego: Icon Classics.

Grmelova, Anna. 2012.“We Murder to Dissect” Enjoyment of Beauty Versus Theoretical Rigour in Zadie Smith’sOnBeauty[J].BrnoStudiesinEnglish, 38(1): 22-85.

Lopez, Gemma. 2010.After Theory: Academia and the Death of Aesthetic Relish in Zadie Smith’sOnBeauty[J].Critique, 51(4): 350-365.

Rawls, John. 1999.ATheoryofJustice[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arry,Elaine. 1999.OnBeautyandBeingJust[M].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mith, Zadie. 2006.OnBeauty[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Tolan, Fiona.2013. Zadie Smith’s Forsterian Ethics:WhiteTeeth,TheAutographMan,OnBeauty[J].Critique,54(2): 135-146.

Wall, Kathleen. 2008. Ethics, Knowledge, and the Need for Beauty: Zadie Smith’sOnBeautyand Ian McEwan’sSaturday[J].UniversityofTorontoQuarterly,(77)2):757-788.

Weber, Christopher. Martin Johnson and Kevin Arceneaux 2011. Genetics, Personality, and Group Identity[J].SocialScienceQuarterly, 92(5): 1314-1337.

馬修·阿諾德. 2008. 文化與無政府狀態(tài)[M]. 韓敏中,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責任編校:朱曉云

Predicament in Getting Connected in the New Era:OnBeauty’s Response to Forsterian Idea of “Only Connect”

SONG Yanfang

In the early 20thcentury, E. M. Forster expressed the ideal of“only connect…” through the voice of Margret inHowardsEnd(1910); in the early 21stcentury, Zadie Smith responded to and reflected upon that ideal inOnBeauty(2005). Through the contrast, conflict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families—the liberal Belseys and the conservative Kipps, the latter novel reveals the dilemma in racial, political, interpersonal and intrapersonal connection in the new era, throwing light on the fact that some of the liberal humanist ideas are utopian, that the social progress is still limited, thus the young should work harder to achieve self-refinement, political fairness and social justice through their effort.

E. M. Forster; only connect; liberal humanism; justice

I561.075

A

1674-6414(2017)02-0001-07

2016-12-26

宋艷芳,女,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

猜你喜歡
蒙蒂阿諾德平權
猜年齡
華盛頓身邊的“無間道”
冰淇淋
魔鬼阿諾德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