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融
【摘要】有人以這樣的事例來指責當下的語文教學:一個大學畢業(yè)生,從小學算起,學習母語的時間不可謂不長,但當其步入工作崗位時對母語的使用仍存在諸多的問題。甚至有許多專家用“少、慢、差、廢”四個字來概括目前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這些現(xiàn)象確實值得語文教學工作者警醒和反思。筆者長期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愚認為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不高的因素很多,但可以從如下四個方面進行剖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一、教師過多關注自己的“教”,對學生的學比較漠視
縱觀我們諸多的研究課、公開課,評委評價一堂課的好壞往往集中在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縝密,教師的功底是否扎實,教師的表演是否絲絲入扣,有無漏洞可擊。而較少關注這堂課中學生是否真正投入,知識能力是否真正得以提高,情操情感是否真正得以陶冶。在這樣的公開課的導向下,教師們的日常課堂教學首先關注自己講得怎樣,環(huán)節(jié)設計是否新穎,是否有亮點呈現(xiàn)。翻看教師的備課本,通篇很少發(fā)現(xiàn)如何尊重學生的客觀現(xiàn)實和需求,對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和學習欲望分析膚淺或根本不顧及。新課程推行已有數(shù)年了,“以學定教”的概念教師們也初步確立起來了,但真正要將這一理念落實在日常教學中,使之成為老師們的自覺行為恐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二、教師教學注重統(tǒng)一性,忽視個體差異性
有人說,中國的學校就像一個加工廠,把本來千差萬別、富有靈性和個性的學生變成一個模子鑄造出的產(chǎn)品。更有人說,千千萬萬的老師在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地“扼殺天才”。雖然上述說法有些偏激,但回想我們的語文教學,確實有忽視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嫌疑。主要表現(xiàn)有三:1.課堂提問的答案唯教師正確論,不允許有些超出預設范圍的“異端”說法。2.情感體驗的統(tǒng)一性。個人經(jīng)歷的不同,閱讀時的環(huán)境不同,對文本的體驗的領悟就有差異,我們熟知的“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diào)“統(tǒng)一”,對“差異”的包容和引導不夠。3.練習設計的“標準化”。這里所說的“標準化”是指許多教師不考慮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學習水平的高低,學習特點的差異,籠統(tǒng)地安排統(tǒng)一規(guī)格的練習,其結果是“強的吃不飽、弱的受不了”,學生厭學情緒逐漸產(chǎn)生,更談不上學習的高效。
三、過分注重評價的甄別功能,忽視評價的激勵和促進作用
評價是一柄雙刃劍,使用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效果。評價應遵循“真實、熱情、個性、激勵”的原則。不真實的評價會誤導學生,不熱情的評價會冷了學生的心,沒有個性的評價會使學生失去興趣,缺乏激勵的評價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往往不能很好地使用這柄“劍”,課堂教學死水一潭。低段容易形成一片“Good,Good,你真棒!”的贊嘆者,高段容易產(chǎn)生“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答,你真笨!”的訓斥聲,中段容易產(chǎn)生“對,請坐”的冷漠聲。這樣的評價,容易使學生形成浮躁的心態(tài),不利于持久地讓孩子產(chǎn)生對語文的興趣。
四、按部就班地學習文本,忽視生活積累和生成資源的利用
眼下,學習的功利性太強,而學習的長遠目標不明確。到底為什么學語文,為什么教語文,在一些教師的心中是模糊不清的。因此,在工作中常常出現(xiàn)課本中有什么,老師就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語文學習毫無生氣,波瀾不驚,這樣的教學怎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呢?再加之,我們現(xiàn)在所使用的教材提供給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使用,要課文符合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從客觀上講是難以辦到的。如果教師在使用教材時不考慮自己的學生所具有的特殊性,而一味地按照教材的要求、教師用書的建議亦步亦趨,則勢必澆滅學生學習語文熱情的火花。其實,教科書只是一個范例,而不是“圣經(jīng)”,這就給了學校和教師在教材選擇上更多的自主權。
語文教學的低效狀態(tài)再也不能持續(xù)下去了,這種情況到了值得我們每個語文教師思考和探索的程度。針對上述狀況,我認為應采用如下策略加以改變:
策略之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沒有學生的全身心投入,無論教師的講解多么精彩,產(chǎn)出是不會明顯的。這就要求教師首先從觀念上承認學生的主角地位,教師自覺地從主要演員變?yōu)椤皩а荨保M管這類演員的表演一時還達不到“導演”所需要的完美,但參與絕對比旁觀的收獲更大。教師在課堂活動中應始終保持設計者、組織者、學習者的地位,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向?qū)А?/p>
策略之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性。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已有知識和能力基礎,針對各自的情趣和學習傾向制定比較可行的學習計劃,其中包括作業(yè)難易的選擇,知識拓展的多寡。在具體的語文學習過程中給學生更多的個性化的選擇,包括閱讀文本后情感體驗的差異,而避免教學中的千篇一律。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確立“進步就是效果”的理念。
策略之三:欣賞學生,熱情激勵。任何人都希望別人給予自己積極的評價,更何況天真的小學生。老師一個撫慰的動作,一句暖心的話語將使學生銘記終身。反之,老師的一個白眼,一句訓斥將使學生灰心、失望甚至自暴自棄。因此,語文老師應充分發(fā)揮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在學生心中點燃一盞燈,激發(fā)學生學好語文的自信。
策略之四:利用生活資源學習語文,把語文學活。教師應樹立生活即語文,生活語文最鮮活的教學觀。語文教師的一個重要職責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語文學習的素材。同時教師也應該想方設法為學生搭建學“活”語文的平臺,捕捉生活中可資利用的材料。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覺得語文是“有用”的,語文是“有趣”的,語文教學才是有效的。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