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鳴
(蘭臺世界雜志社 沈陽 110000)
檔案春秋
民國時期奉天復縣官員祭祀活動初探
楊宗鳴
(蘭臺世界雜志社 沈陽 110000)
民國時期,奉天復縣官員祭祀一般分為春秋兩季,春季祭祀為三月,秋季祭祀為九月,祭祀的祭官為復縣知事。本文僅從復縣文廟、文昌廟、關帝廟、城隍廟、社稷壇、先農壇、神龍廟祭祀的祭文中探索民國時期奉天官員祭祀的特征,復縣知縣將各項祭祀活動以“均已列入祠典”為前提條件,以國民政府官方行為進行組織動員,并將祭祀活動視為一項“保境護民”的“政績”來對待。
民國 復縣 官員祭祀 祭文
民國時期,奉天復縣(包括今瓦店店和普蘭店)官員祭祀一般分為春秋兩季,春季祭祀為三月,秋季祭祀為九月。祭祀的祭官為復縣知事,祭祀的祭服為大禮服,祭品一般有貢香、清酒、時饈、果品和鮮花,祭祀的祭器為尊、爵、鑪三種器具。祭祀的儀程一般是第一步奏樂,第二步承祭官就位焚香行三鞠躬禮,第三步讀祭文,第四步行三鞠躬禮退位,第五步為奏樂。祭祀的日期也有詳細的規(guī)定,無論是春祭,還是秋祭,農歷三月或九月,八日為文廟祭祀,十日為文昌廟祭祀,十二為關帝廟祭祀,十四日為城隍廟祭祀,十六日為社稷壇祭祀,十八日為先農壇祭祀,二十二日為神龍廟祭祀。
1913年,根據奉天省行政公署訓令規(guī)定,對奉天官員祭祀進行規(guī)定:“查奉省各項壇廟祭祀事宜,前清時代系照禮部成案辦理。民國成立之初,中央臨時籌備處以服制未定,祀典應行緩辦,是以去歲春秋二季均未舉行。年來服制雖已經頒布,關于祭祀典禮之新制仍未議頒。本民政長以祀典行政擊人民之觀感為禮教之防,維未可久行停止,當經援照前清成案,擬訂暫行禮儀六條,咨商內務部旋準,部覆各項祀典正在提議。當新制未頒以前,希暫照成案變通辦理。等因按本省向來致祭之祀,系文廟及文昌、關帝、城隍、龍神、河神等廟,社稷、先農各壇并賢良祠均已列入祠典。在新制未頒布以前應暫照常致祭,用祟報鄉(xiāng)合行刊登,公報通令,遵照此令?!?/p>
祭孔始于漢高祖十二年(前195),當時孔子的地位并不高,漢平帝追謚他為褒成宣尼公。東漢明帝永平二年(59),學校開始祀先圣先師周公、孔子。南北朝時,太學內已有宣尼廟,用上公之例祭祀。唐宋以后封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弟子、賢人封為公、侯。明嘉靖時,將孔子王號廢除,稱為“至圣先師”。清代,在國子監(jiān)建立文廟,尊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祀禮規(guī)格升為大祀。在孔子故里曲阜也立廟尊祀,帝王曾多次去曲阜行釋奠禮。各地府州,也都建有文廟,地方官員以時祭祀[1]6。復縣官員也對文廟進行祭祀,其中包括文廟大成殿、文廟后殿和崇圣祠的祭祀。
1.文廟大成殿祭文。中華民國二年(1913)九月八日,承祭官,復縣知事申鐘岳,謹以酒醴庶饈之儀,致祭于大成至圣先師孔子之位前曰:圣由天縱,緬萬世師表之尊,道協(xié)時中,繼三代明倫之治,學校徧乎鄉(xiāng)國,秩祀著在彝章。(民國二年九月六日,復縣祭祀文廟祭文)
先師孔子,教范古今,德彌宇宙,達天盡性,淵源集群圣之成,守道遵經,文軌洽大同之盛,稽崇儒之鉅典,歷朝久重明禮,擴興學之鴻規(guī),民國特隆報饗,風聲所樹,承矩矱于三雍,教澤無垠,廣甄陶于于百代,大義炳如日月,馨香永以春秋。于戲玉振金聲,億代猶存。夫愾慕,麟祥鳳德,八方莫外于尊親,文治恢昭苾芳歆格,以配復圣顏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亞圣孟子,尚饗。(民國二年九月六日,復縣祭祀文廟祭文)
2.文廟后殿祭文。中華民國二年(1913)九月八日,承祭官,復縣知事申鐘岳,謹以酒醴庶饈之儀,致祭于肇圣王、裕圣王、詒圣王、昌圣王、啟圣王之神位前曰:惟王奕葉鐘祥,光開圣緒,盛德之后,積久彌昌,凡圣教所憚敷,率循源而溯本,宜肅明禮之典,用伸守土之忱,茲值季秌,敬修祀典,配以先賢顏氏、先賢曾氏、先賢孔氏、先賢孟氏,尚饗(民國二年九月六日,復縣祭祀文廟祭文)。
3.崇圣祠祭文。崇圣祠原為孔氏家廟,雍正元年(1723)清帝封孔子上五代祖均為“圣王”,故建崇圣祠以供奉五代王。并將顏回之父顏無繇、曾參之父曾點、孔假之父孔鯉、孟軻之父孟孫激配享,也稱為“四配”[2]64。中華民國三年(1914)九月二十八日丁巳,承祭官,復縣知事蘇鼎銘,謹以酒醴庶饈之儀,致祭于肇圣王、裕圣王、詒圣王、昌圣王、啟圣王之神位前曰:惟王奕葉鐘祥,光開圣緒,盛德之后,積久彌昌,凡圣教所憚敷,率循源而溯本,宜肅明禮之典,用伸守土之忱,茲值季春,敬修祀典,配以先賢顏氏、先賢曾氏、先賢孔氏、先賢孟氏,尚饗(民國三年九月,復縣祀崇圣祠祭文)。
文昌廟是歷朝歷代供奉拜謁文昌帝君的場所,司理科舉的神,掌握人間文昌府事,操縱人間功名利祿。歷代官員無不尊崇。中華民國二年(1913)九月十日,承祭官復縣知事申鐘岳,謹以酒醴庶饈之儀,致祭于文昌帝君之神位前曰:惟神跡著西垣,樞環(huán)北極,六筐麗曜,協(xié)昌運之光華,累代垂靈,偉人文之主宰,扶正統(tǒng)久彰夫感,召薦馨香宜致其尊崇,茲值季秋,用伸告潔,尚饗(民國二年九月九日,復縣祭祀文昌廟祭文)。
關帝廟,是祀奉武圣關羽的祠廟。萬歷年間,潘季馴治漕河,封高家堰關廟主神為“協(xié)天護國忠義大帝”,此為封關羽帝號之始。1854年,清頒詔關帝廟祭禮與孔子祭祀規(guī)格相同。民國二年(1913)九月十二日,承祭官,復縣知事申鐘岳,謹以酒醴庶饈之儀,致祭于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圣帝君之神位前曰:惟神星日英靈,乾坤正氣,允文允武,紹圣學于千秋,至大至剛,顯神威于六合,仰聲靈之赫濯,崇典禮于馨香,茲值季秋,用伸時饗,惟祈昭格,克鑒精虔,尚饗(民國二年九月十二日,復縣祭祀關帝祭文)。
城隍廟是供奉城隍的廟宇。城隍在道教被認為是剪除兇惡、保護家國的神祗。中華民國二年(1913)九月十四日,承祭官,復縣知事申鐘岳,謹以酒醴庶饈之儀,致祭于本縣昭德城隍之神位前曰:惟神保障一方,庇佑萬民,職司冥府,統(tǒng)轄孤魂地獄,超入天查槳水化為法雨。茲當季秋,憫恤宜殷,敬修祀典,伏維神電,遍司。幽冥,普沾甘露,來格來歆,牧民之職,稍展微忱,潔壇尊神,尚饗(民國二年九月十二日,復縣祭祀城隍祭文)。
社稷壇祭祀社、稷神祇,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中華民國二年(1913)九月十六日,承祭官,復縣知事申鐘岳,謹以酒醴庶饈之儀,致祭于社稷之神位前曰:惟神奠安九土粒食,萬邦分五色以表封圻,育三農而蕃稼穡,恭承守土敢忘民勞庶,芃芃松柏,鞏盤石于無疆,翼翼黍苗佐神,倉于不匱,尚饗(民國二年九月十二日,復縣祭祀社稷神祭文)。
祭祀農神,是祈求豐收。農神又稱“田祖”,漢以后通稱先農,就是教民耕作的神農氏。祭祀農神的儀式稱為“藉田”,皇帝親自到先農壇北耕耘,這當然是象征性地做一下耕田動作,目的是宣揚重農、勸耕之意[1]6。中華民國二年(1913)九月十八日,承祭官,復縣知事申鐘岳,謹以酒醴庶饈之儀,致祭于先農之神位前曰:惟神肇與稼穡粒我蒸,民頌斯文之德,可配彼天念,率盲之功,常源時夏,茲當東作咸服先疇,敬惟九土之尊,歲舉三推之典恭膺守土敢忘民勞,愿為五風十雨,嘉祥恒沐于神庥,庶幾九穗雙歧上瑞頻書夫大有,尚饗(民國二年九月十二日,復縣祭祀農神祭文)。
民間認為生活在水里的龍王能夠興風化雨,只要祭祀龍王就可以給久旱的大地帶來甘霖,使饑渴的莊稼得救[3]89。中華民國二年(1913)九月二十二日,復縣知事申鐘岳作為承祭官,謹以酒醴庶饈之儀,致祭于龍王之神位前曰:惟神德隆寰,海澤沛群,黎居百榖之王,朝宗有匯慰三農之望,霖雨及時,見則在天,既乘乾而布,化潛以潤,下更習坎而為功,豈特海不揚波永賴圣明之瑞,抑且雨賜時,若用昭百稔之祥,茲值季秋,用伸時饗,藉展明禮,尚饗(民國二年九月十二日,復縣祭祀龍王祭文)。
通過復縣文廟、文昌廟、關帝廟、城隍廟、社稷壇、先農壇、神龍廟祭祀的祭文中,我們可以發(fā)現,復縣知縣將各項祭祀活動以“均已列入祠典”為前提條件,以國民政府官方行為進行組織動員,并將祭祀活動視為一項“保境護民”的“政績”來對待。因此,祭祀活動國民政府官員絕大多數均需參加。如民國六年(1917)九月二十九日,復縣舉行關帝秋祭典禮時間為十月初三日即舊歷八月十八日舉行秋祭,要求凡同城文武官員照章均應與祭。其中規(guī)定秋祭正獻給分獻陪祭及執(zhí)事各官員名單具體人員如下:正獻官:復縣知事程廷恒;分獻官:巡防營哨官吳得勝、警察所長金毓殿;陪祭官:復縣地方審判、檢察廳長,城守尉署官員,巡防營哨長,保衛(wèi)團辦事員;通贊:邵小山;對贊:梁星垣;正位大引:曲善堂;正位陪引:傅乃貞;正位司爵:鄒勺齋;正位司帛:五季良;正位司饌、正位司祳:劉樹棠;司祝:張魯珍;司盥:王召勛;司樂旗:于紹周、吳榮九;司樂:于灌沂;司鼓:徐星垣;司瘞:曲獻庭;東序大引:宮子和;東序陪引:丁鑄川;西序大引:張巽青;西序陪引:金祥亭;東序司帛:張韻渠;東序司爵:姜維展;西序司帛:林穆庭;西序司爵:史煥生。不但官員的祭祀典禮上各有分工,連服裝也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正獻分獻及執(zhí)事各官員,文職服為制服或大禮服,武職服為軍大禮服、警察官服、警察禮服。有勛章大綬者,一律佩帶。其余陪祭各官,文職服為乙種常禮服,即常袍對襟馬褂;軍警各官服:制服。由此,民國初期奉省國民政府對祭祀活動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1]黃秋富.禮儀文化手鑒[M].岳麓書社,1998.
[2]王星魁.朝圣孔子[M].齊魯書社出版社,2012.
[3]張從軍.圖說山東——民俗[M].山東美術出版社,2014.
K258
A
2016-11-15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05.21
楊宗鳴,遼寧大學歷史學院碩士,蘭臺世界雜志社編輯,副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