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xué) 徐來娣
茨維塔耶娃《空氣之詩》創(chuàng)作手法試析
南京大學(xué) 徐來娣
《空氣之詩》是茨維塔耶娃最重要的抒情長詩之一。在這部長詩中,詩人敘述了抒情女主人公死后的靈魂升天之旅,擬構(gòu)了詩人理想中的七層空氣和詩歌天國,表達(dá)了詩人的生死觀。本文通過對《空氣之詩》的文本分析,著重研究了該詩的創(chuàng)作手法。在茨維塔耶娃《空氣之詩》的創(chuàng)作手法中,可以發(fā)現(xiàn)浪漫主義、象征主義和立體未來主義的元素。
茨維塔耶娃;空氣之詩;創(chuàng)作手法
通常認(rèn)為,瑪麗娜·茨維塔耶娃的詩歌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的特立獨(dú)行的個性化特征,因而很難將她的詩歌簡單地歸類于某個流派。然而,也正是這樣一位女詩人,被公認(rèn)為是20世紀(jì)俄羅斯文學(xué)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是當(dāng)時俄國女詩人中唯一可以與阿赫瑪托娃相媲美的翹楚,被布羅茨基譽(yù)為“20世紀(jì)的第一詩人”(榮潔 2014: 72)。筆者認(rèn)為,任何一位天才詩人都不可能完全游離于所有創(chuàng)作流派之外,恰恰相反,他(她)必須要從各種創(chuàng)作流派中,或多或少地、自覺或不自覺地不斷汲取營養(yǎng)。茨維塔耶娃當(dāng)然也不例外。誠然,詩人一生并未參加當(dāng)時俄羅斯詩壇上的任何流派,但這并不能說明,她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從未受過這些流派的影響。恰恰相反,茨維塔耶娃之所以能成為一顆“不合軌道的彗星”,流光溢彩地劃過俄羅斯白銀時代的星空,不僅僅是因為她自幼受到藝術(shù)的熏陶而詩才橫溢,也不僅僅是因為她從6歲起一生堅持詩歌創(chuàng)作,而且還因為她始終能博采眾長、兼收并蓄,從俄羅斯乃至世界詩歌寶庫中汲取豐富營養(yǎng)。因此,在她的詩歌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不少俄羅斯詩歌流派的創(chuàng)作元素。其著名長詩《Поэма воздуха》(《空氣之詩》)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眾所周知,茨維塔耶娃一生創(chuàng)作頗豐,形式多樣。她以愛情、藝術(shù)、生命、死亡、祖國等為主題創(chuàng)作了一千多首詩歌。其中,有不少短詩膾炙人口,在國內(nèi)外廣為傳頌。例如,《Я бы хотела жить с Вами》(《我想和您一起生活》)、《Мне нравится...》(《我喜歡……》)等。除了短詩,茨維塔耶娃還創(chuàng)作了26部長詩,包括8部抒情長詩、8部抒情話劇長詩、6部抒情敘事長詩,另有4部長詩未完成或保存不全(Титова 1997: 1、 21)。
《空氣之詩》是詩人最重要的抒情長詩之一。該詩共有8個部分,近400個詩行,1500多個詞。該詩創(chuàng)作于1927年5月15日—6月24日,其緣起大致有二:一是1927年5月21—22日期間,美國飛行員林德伯格駕駛飛機(jī)首次成功穿越大西洋,這一重大事件激發(fā)了她的創(chuàng)作靈感(黃玫 2011: 48);二是1926年12月29日世界著名詩人里爾克的去世使茨維塔耶娃無比悲痛,因為里爾克是她當(dāng)時的仰慕對象——心目中的詩歌之神、“德國的俄耳甫斯”,他們之間有過十來個月密切的通信交往,甚至還有過在法國小鎮(zhèn)薩瓦會面的計劃,因此,當(dāng)時的茨維塔耶娃還處于深深的哀思之中(Швейцер 2009: 317-319)。也正是上述內(nèi)外因素合力催生了詩人的《空氣之詩》。總體而言,這是一首寫詩人離別塵世到另一個世界去的詩,是寫永生和靈魂不滅的詩(黃玫 2011: 48)。在這部長詩中,茨維塔耶娃敘述了抒情女主人公死后的靈魂升天之旅,描寫了女主人公升天時的種種感受,擬構(gòu)了詩人理想中的七層空氣和詩歌天國,抒發(fā)了詩人厭惡污濁塵世、向往詩歌天國的情感:對詩人而言,生活在充滿喧囂和浮華的塵世是一種無休止的痛苦和折磨,只有在肉身死亡之后,詩人的靈魂才能克服重重阻力,穿越七層空氣,才能飛升到詩歌天國——一個沒有任何塵世氣息、唯有詩意、充滿和諧、充滿理性的天堂,只有在那里,詩人的靈魂才能得到永生。
也正是由于《空氣之詩》中有詩人對死亡的哲理性思考,有她對理想的詩歌天國的擬構(gòu),有她對詩神里爾克的深切懷念,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此詩被認(rèn)為是茨維塔耶娃的巔峰之作,是她抒情長詩中的一張王牌,是她詩歌創(chuàng)作和生活的支柱(Коркина 1990: 155)。也不難理解,為什么詩人本人也特別看重這首詩。1939年回國初期,她曾特意帶著這首詩與阿赫瑪托娃會面。1941年8月29日,也就是她自殺的前兩天,她在朋友家朗誦的兩首詩之一也正是這首詩(王家新 2014: 57)。因此,這首詩在茨維塔耶娃詩歌研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迄今為止,我國翻譯界和文學(xué)界對此詩鮮有問津:一方面,《空氣之詩》尚未有一個完整的直接譯自原文的中文譯本;另一方面,國內(nèi)尚未有人對此詩進(jìn)行過專門研究。本文擬通過對《空氣之詩》的文本分析,著重研究該詩的創(chuàng)作手法,并試圖由此管窺俄羅斯詩歌流派對茨維塔耶娃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筆者認(rèn)為,在茨維塔耶娃《空氣之詩》的創(chuàng)作手法中,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俄羅斯詩歌傳統(tǒng)中的浪漫主義元素,還可以發(fā)現(xiàn)當(dāng)時俄羅斯詩壇主要流派——象征主義和立體未來主義的元素。
浪漫主義是文學(xué)藝術(shù)的基本創(chuàng)作方法之一,與現(xiàn)實主義同時被認(rèn)為是文學(xué)藝術(shù)中的兩大主要思潮。作為詩歌創(chuàng)作中最常見的方法,浪漫主義側(cè)重從主觀內(nèi)心世界出發(fā),抒發(fā)作者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多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俄羅斯浪漫主義詩歌產(chǎn)生于19世紀(jì)初,代表人物主要有雷列耶夫、茹科夫斯基、普希金等。其中,普希金被認(rèn)為是俄羅斯浪漫主義詩歌的創(chuàng)始人。
茨維塔耶娃的浪漫主義情結(jié),與普希金密不可分。女詩人從童年起,就開始癡迷普希金。她從小反復(fù)吟誦普希金的《茨岡人》《葉甫蓋尼·奧涅金》《波爾塔瓦》《致大?!返茸髌罚踔了齼簳r喜歡的游戲都與普希金有關(guān):她給她的“普希金”忽而穿上燕尾服,戴上大禮帽,忽而換上獵裝,忽而又讓他騎馬*詳見Я люблю Пушкина Цветаевой (цикл М. Цветаевой Стихи Пушкину)。 http://www.bibliofond.ru/view.aspx?id=79624.。對此,茨維塔耶娃在《我的普希金》一文中坦承,她的童年是跟著普希金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地走過來的。她還說,普希金甚至決定了她的性格,她之所以一輩子任何時候,“從來都是第一個寫信,第一個伸出手,而且不怕他人議論,把雙手都伸出去”*詳見Цветаева Марина. Мой Пушкин。 http://modernlib.ru/books/cvetaeva_marina/moy_pushkin/read/.,那都是因為在她童年讀書時,書里的達(dá)吉雅娜在燭光下躺著,把散開的長辮搭在胸前,當(dāng)著她的面做了這樣的事。
也正是在普希金詩歌的影響下,浪漫主義的種子在幼小的茨維塔耶娃心中生根發(fā)芽,與女詩人一起同生共長。此外,她也深受歌德等德國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再加上幼年時期母親的音樂熏陶,父親的博物館氛圍,浪漫主義精神可以說是滲透了茨維塔耶娃的骨髓。換言之,浪漫主義是茨維塔耶娃精神生活的支柱、詩歌創(chuàng)作的基石。她的詩作,包括她的散文,自然而然透著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她的長詩《空氣之詩》當(dāng)然也不例外。從創(chuàng)作手法來看,該詩有著極為明顯的浪漫主義色彩。
首先,茨維塔耶娃以死亡為主題,通過描寫抒情女主人公靈魂的升天之旅,擬構(gòu)了一個神奇的與眾不同的彼岸世界,也就是詩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一個沒有任何塵世浮華、唯有詩意萌生、充滿和諧自由與理性的詩歌天堂。詩人的理想世界沒有任何塵世的浮華:Ахиллесы воздуха/ —Все!— хотя б и ты, /Не дышите славою, /Воздухом низов.(空氣的阿喀琉斯們/——所有人!哪怕就是你,/不要散發(fā)出榮譽(yù)的氣味,/底下空氣的氣味)*茨維塔耶娃的《空氣之詩》,在國內(nèi)迄今尚未有一個完整的直接譯自俄語原文的漢譯版。本文中的《空氣之詩》譯文均由作者自己完成。;這個理想世界不再有思想上的專制:Из лука — выстрелом — Ввысь!/Не в царство душ/ — В полное владычество Лба.(用弓弩——發(fā)射——向上!/不是向著靈魂王國/——而是向著額頭的完全統(tǒng)治。);在詩人的理想世界中一切都充滿理性,甚至包括宗教:В час, когда готический/Храм нагонит шпиль/Собственный... В час, когда готический/Шпиль нагонит смысл/Собственный...(那時,哥特式教堂/一定會趕上/自己的尖頂……那時,哥特式尖頂/一定會趕上/自己的理性……);這個世界是幸福和諧的、充滿詩性的世界:Семь — пласты и зыби!/Семь — heiligeSieben!/Семь в основе лиры,/Семь в основе мира./Раз основа лиры — Семь,/основа мира — Лирика.(七個——層次和柔波!/七個——神圣之七!/七是詩歌的基礎(chǔ),/七是世界的基礎(chǔ)。/既然詩歌的基礎(chǔ)是七——/那么世界的基礎(chǔ)就是抒情詩。)顯然,茨維塔耶娃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一個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以抒情詩為基礎(chǔ)的、和諧的理性世界。在茨維塔耶娃的理想世界中只有詩歌,絕不能容忍塵世的任何東西,哪怕是榮譽(yù)。
其次,茨維塔耶娃在《空氣之詩》中多處使用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例如,詩人在描寫抒情女主人公由神秘客人陪伴開始踏上升天之旅的那一段,為了進(jìn)一步渲染客人的神秘感,使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Одышав /Садом, кто-то явственно/Уступал мне шаг — /В полную божественность/Ночи, в полный рост Неба.(渾身散發(fā)出花園的氣息,/有一人/明顯比我慢一步——/在美妙的深夜,/有天那么高。)再如,詩人充分發(fā)揮想象,用充滿詩性的語言,細(xì)致描繪了女主人公失去視力的過程和心理感受:Оболочки радужной/Киноварь, кармин — /Расцедив сетчаткою/Мир на сей и твой — /Больше не запачкаю/Ока — красотой.(彩虹色外殼的朱砂,/胭脂紅——/用視網(wǎng)膜過濾/這個世界和你的世界——/我再也不會被美人/——玷污明眸。)顯然,詩人熱切向往離開塵世的一切紛擾,進(jìn)入那個彩虹般迷人的唯美世界。又如,詩人在描寫空氣的鋒利特性時,充分展示了她的豐富想象力:О, как воздух резок, /Резок, резче ножниц. /Нет, резца.../Как жальцем/В боль — уже на убыль.(啊,空氣多鋒利,/多鋒利,比剪刀還鋒利。/不,比車刀還鋒利……/就像蜂刺觸痛處——/已是減輕。)
《空氣之詩》中浪漫主義色彩最為濃重的當(dāng)屬第5部分。在這里,詩人用熱情奔放的語言和奇特的想象,描寫了脫離第一層稠密空氣之后的靈魂,絕對自由的、無拘無束的感受:Что я — скользче лыка/Свежего, и лука./Пагодо-музыкой/Бусин и бамбука, — /Пагодо-завесой.../Плещь! /Всё шли б и шли бы.../Для чего Гермесу — Крыльца? /Плавнички бы — /Пловче! /Да ведь ливмя/Льёт! /Ирида! Ирис!(我怎么——比新剝的韌樹皮/更滑溜,/比洋蔥更滑溜。/用珠子和竹子/串成竹風(fēng)鈴,——/用竹柵……擊水!/一直下吧下吧……/赫耳墨斯何需臺階?/就魚鰭好了——/更靈便!/要知道雨/在嘩嘩地下!/霓虹女神!伊利斯!)
象征主義文學(xué)創(chuàng)作手法起源于19世紀(jì)中葉的法國,并于20世紀(jì)初逐漸影響到歐美各國,是象征主義思潮在文學(xué)上的體現(xiàn)。俄羅斯象征主義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勃留索夫、索洛維耶夫、別雷、勃洛克等。象征主義流派的詩歌創(chuàng)作特點主要在于朦朧美和神秘色彩,喜歡用象征、暗示、隱喻等手法,使得詩歌的意象產(chǎn)生飄忽感,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值得一提的是,茨維塔耶娃在出版第一本詩集《黃昏紀(jì)念冊》時,其詩作就受到象征派代表勃留索夫的欣賞(榮潔 2014: 291)。俄羅斯著名詩論家加斯帕洛夫也曾指出,茨維塔耶娃在詩歌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形成過程中,受到了勃留索夫等人的影響,“年輕的茨維塔耶娃的創(chuàng)作并沒有偏離1910—1912年間莫斯科文學(xué)生活的軌道,而是與新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圖景融為一體。當(dāng)時文學(xué)生活的核心是莫斯科文藝小組,而其核心人物是勃留索夫”。(榮潔 2014: 234)另外,勃洛克是茨維塔耶娃最崇拜、最癡迷的詩人之一,她曾寫過整整一本致勃洛克的詩集(榮潔 2014:10)。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茨維塔耶娃的創(chuàng)作中會出現(xiàn)象征主義元素。而在她的《空氣之詩》中,象征主義創(chuàng)作特征則尤為明顯。
首先,茨維塔耶娃的《空氣之詩》,從開篇到結(jié)束自始至終彌漫著一種朦朧美和神秘色彩。例如,在詩歌開篇時出場的抒情女主人公的客人形象,極具朦朧感和神秘感:Стоявший — так хвоя/У входа, спросите вдов — /... Был полон терпенья, /Как гость, за которым знак/Хозяйки — всей тьмы знак! — /Та молния поверх слуг! /Живой или призрак...(站立之人——如門口針葉松,/去問寡婦們——/……他充滿耐心,/就像一位客人,有女主人引領(lǐng)——/黑暗之處都有引領(lǐng)!——/仆人上方那一道閃電!/活人還是幽靈……)也正是這種朦朧感和神秘色彩,可以使讀者對抒情女主人公的客人產(chǎn)生豐富聯(lián)想:1)根據(jù)抒情詩的通常主題,這是前來與女主人公幽會的情人;2)根據(jù)該詩的死亡主題,這是死亡之神的使者,可能是赫爾墨斯本人,也可能是茨維塔耶娃剛?cè)ナ啦痪玫挠H近之人;3)根據(jù)茨維塔耶娃的整個詩性世界,是詩人的第二個“我”;4)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很有可能就是詩人里爾克。因為,如果里爾克作為“客人”出現(xiàn),可以使得前面所說的三種可能性合為一體:他既是茨維塔耶娃當(dāng)時的愛慕對象,又是她去世不久的親近之人,最重要的是,他是茨維塔耶娃心目中的詩歌之神(Гаспаров 2001: 158-160)。像這樣充滿朦朧感和神秘色彩的寫法,在《空氣之詩》中比比皆是,可以認(rèn)為是該詩最為顯著的特點之一。
其次,茨維塔耶娃在《空氣之詩》中多處采用了暗示、隱喻等手法。例如,該詩歌標(biāo)題“Поэма воздуха”本身就采用了暗示手法,表層意義為“空氣之詩”,而深層意義是“靈魂升天之詩”。詩人在此使用俄語詞“воздух”,看似平淡無奇,表示“空氣”而已,而實際上,她使用的是該詞的語素義,“воз-”表示“上升”,而“-дух”則表示“靈魂”。詩人用這樣的題目,一是為了突出該長詩的關(guān)鍵詞“воздух”(空氣),二是暗示該長詩的主題意義——抒情女主人公的靈魂升天之旅(Титова 1997: 77)。
另外,作者在長詩中多處采用了象征手法。如,該詩第一部分的前兩句:Ну, вот и двустишье/Начальное. /Первый гвоздь.(瞧,這就是/開篇的兩行詩。/第一枚釘子。)其中,гвоздь(釘子)一詞表面上說的是長詩創(chuàng)作的第一步,長詩的第一個精彩之處,因為該詞在俄語口語中經(jīng)常用來指“最主要、最精彩、最引人注目、最有分量的東西”。而實際上,“гвоздь”(釘子)一詞在俄羅斯傳統(tǒng)文化中,是一個象征死亡的意象。因為,耶穌的遇難是從他被釘子釘在十字架上開始,再者,以前俄羅斯人入殮時,通常也是從棺木上的第一根釘子開始。因此,此處的“гвоздь”(釘子)一詞有著明確的象征意義,象征抒情女主人公開始走向死亡的第一步,先釘上釘子,然后掛上繩索……除了“гвоздь”(釘子)這一意象以外,在《空氣之詩》的開篇還有一連串象征死亡的意象:хвоя у входа(門口針葉松)、березы под топором(刀斧之下的白樺樹)、расколотый ящик Пандорин, /ларец забот(劈開的潘多拉魔盒,/裝滿災(zāi)難的匣子)等。
未來主義最早出現(xiàn)在意大利,是由意大利詩人、戲劇家馬利奈締作為一個運(yùn)動而提出和組織的。他在1909年發(fā)表的《未來主義宣言》中,宣告未來藝術(shù)(未來派)的誕生(劉文飛 2010: 108)。俄國的未來主義流派在十月革命前十分活躍,他們主張語言的革新,認(rèn)為“舊的東西已太狹隘,科學(xué)院和Пушкин同方塊文字一樣難懂”(王福祥、吳君 1999: 73)。茨維塔耶娃極為欣賞的馬雅可夫斯基以及她多年愛慕的帕斯捷爾納克都是俄羅斯未來主義流派的代表。茨維塔耶娃和馬雅可夫斯基相識于20年代初,曾一同譯校莎士比亞戲劇,兩人當(dāng)時就互相敬佩對方的詩才。茨維塔耶娃僑居國外時,還曾寫過多篇評論馬雅可夫斯基的文章,并始終把他視為天才詩人。我們知道,馬雅可夫斯基在詩歌的形式和語言方面都做了大膽革新,尤其喜歡用新奇的詞語(往往是自創(chuàng)詞)、生動和夸張的形象。而帕斯捷爾納克還曾經(jīng)是茨維塔耶娃心目中的理想戀人,他們相互仰慕、相互愛戀長達(dá)8年之久,曾有13年保持通信關(guān)系(藍(lán)英年 1995: 58-59)。帕斯捷爾納克的未來主義傾向主要表現(xiàn)在形象結(jié)構(gòu)上,擅長對客觀世界進(jìn)行復(fù)雜的碎片式描寫。上述兩人的創(chuàng)作特點,在某種程度上也在茨維塔耶娃的《空氣之詩》中有所表現(xiàn)。
首先,茨維塔耶娃在《空氣之詩》中,利用俄語構(gòu)詞法自創(chuàng)了不少新詞。這些新詞在當(dāng)時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她的表達(dá)需求,但由于意義過于朦朧,并未真正進(jìn)入現(xiàn)代俄語詞匯體系,充其量只能算是詩人自己的偶發(fā)詞,或者說是茨維塔耶娃式的自創(chuàng)詞、隨機(jī)詞。例如,在描寫空氣的迅猛特性時:О, как воздух ливок, /Ливок! /Ливче гончей /Сквозь овсы, /а скользок!(啊,空氣多迅猛,/多迅猛!/比獵犬穿越麥田/更迅猛,/啊,空氣多滑溜!)這里的“ливок”“ливче”是同一個詞“ливкий”的不同詞形,是作者用“ливень”的詞根自創(chuàng)而成,根據(jù)詩歌主題和上下文可以判斷,該詞的意思大概是“迅疾的”“來勢兇猛的”“有大雨傾瀉之勢的”;再如,Рыдью, медью, гудью, /Вьюго-Богослова/Гудью — точно грудью/Певчей—небосвода...(暴風(fēng)雪—神學(xué)家/嚎叫聲,呼嘯聲,轟鳴聲,/天穹的轟鳴聲——/如同鳴禽的胸……)。這里的“рыдь”“гудь”均由作者利用“рыдать”“гудеть”的詞根自創(chuàng)而成,而“медь”則是一個語義新詞,根據(jù)詩歌主題和上下文可以判斷,這三個詞都用來形容第五層空氣聲音的響亮,不妨可譯成“嚎叫聲”“呼嘯聲”“轟鳴聲”;又如,и движче движкого — /Паузами, передышками /Паровика за мучкою...(而且比機(jī)動的更機(jī)動——/運(yùn)載面粉的蒸汽火車/停頓,喘息……)。此處的“движче”和“движкого”是同一個自創(chuàng)詞的不同形式,是作者用動詞“двигаться”的詞根構(gòu)成的自創(chuàng)詞,根據(jù)詩歌主題和上下文可以判斷,這個詞的意思大概是指“利用機(jī)器開動的”“速度比步行快很多的”“機(jī)動的”。
另外,通讀茨維塔耶娃的《空氣之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該詩用不連貫的、斷斷續(xù)續(xù)的、多處驚嘆和疑問的語言形式,一方面抒發(fā)女主人公的靈魂在升天之旅中的種種感受,另一方面也為讀者擬構(gòu)了一個詩人心目中的理想的詩歌天國。根據(jù)加斯帕洛夫的解讀,茨維塔耶娃把空氣分成7個層次——七重天,或者說“七層空氣”,通過抒情女主人公的升天之旅,以碎片形式向讀者逐一呈現(xiàn):第一層空氣稠密;第二層空氣潮濕;第三層空氣——虛空;第四層空氣靈敏;第五層空氣鋒利、響亮;第六層空氣特點是停頓、間歇;第七層空氣結(jié)束,取而代之的是詩歌天國的大地(Гаспаров 2001: 169-170)。與此同時,作者還把一些現(xiàn)實的碎片式場景嵌入其中,正如我國詩人、詩論家王家新(2014: 55)指出的那樣,“塵世中的、時間中的一切又不時闖入詩中,構(gòu)成了長詩的一些難忘的場景和隱喻”。例如,Времечко осадное,/То, сыпняк в Москве!/Кончено.(那個戒嚴(yán)時間,/莫斯科流行傷寒!/業(yè)已終結(jié)。)(這里嵌入的是1919年在莫斯科曾流行傷寒的場景)*詳見:А. Вощинин, Эпидемия сыпного тифа в Москве, Известия, 11 марта 1919 года。 http://otambove.ru/antiqua/?p=3151.;Отстрадано/В каменном мешке/Лёгкого! /Исследуйте/Слизь!(在肺的/隔離室/已受盡折磨!/研究/黏液!)(在茨維塔耶娃的親朋好友中,曾有多人患過肺病,如母親、丈夫、青年詩人施泰戈爾——茨維塔耶娃巴黎時期的戀人,等等)(藍(lán)英年 1995: 59);...и движче движкого — /Паузами, передышками/Паровика за мучкою...(而且比機(jī)動的更機(jī)動——/運(yùn)載面粉的蒸汽火車/停頓、喘息……)(1921年蘇俄遭受罕見大饑荒時蒸汽火車運(yùn)載面粉的場景)*詳見:《1921年蘇聯(lián)大饑荒美國出手挽救900萬生命》。http://www.baidu.com/link?url=s3x9wJnLdC df5KuDn2W-cTPb1ycQaSHzNqfCj8mkiDsY4Pd0I4mO 4kX67E-lAqveQBOv5JH6T9KDt1W9fjwm7q&wd=&eqi d=de04fb3c000a6d4200000005570af029.;Оседлости/Прорвана черта.(定居線/被沖破。)(1791—1917年間,沙俄政府在俄國西部曾劃出猶太人定居線,規(guī)定猶太人只能在定居線以內(nèi)居住或買賣)*詳見:Векипедия, Черта оседлости。 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A7%D0%B5%D1%80%D1%82%D0%B0_%D0%BE%D1%81%D0%B5%D0%B4%D0%BB%D0%BE%D1%81%D1%82%D0%B8.。正如Гаспаров(2001: 174)所言,“這種把對象先拆分后重組的描寫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讓人想起繪畫中的立體主義”。我們認(rèn)為,茨維塔耶娃《空氣之詩》的這種創(chuàng)作特色是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俄羅斯立體未來主義詩歌流派的影響。對此,我國也有學(xué)者曾明確提出,她的詩歌很像馬雅可夫斯基和帕斯捷爾納克(王福祥、吳君 1999: 86)。
綜上,盡管茨維塔耶娃曾說過,“我從未受過任何人的影響”(榮潔 2001: 42),而學(xué)者們也一再強(qiáng)調(diào)她是一位特立獨(dú)行的詩人,我們認(rèn)為,她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或多或少受到了當(dāng)時俄羅斯詩壇上不同流派的影響,因為,她作為一位詩人的成長和成熟歷程,恰好就在俄羅斯詩歌流派林立的時代,她無法不受到當(dāng)時俄羅斯乃至世界上整個詩壇的影響。
也正是茨維塔耶娃綜合采用了浪漫主義、象征主義、立體未來主義等手法,再加上她本人詩歌創(chuàng)作的慣常特點——“跳躍式的省略,語言的簡潔和意象的跳躍……急促的節(jié)奏間布滿著破折號”(劉文飛 2010: 118),使得《空氣之詩》主題朦朧、語言隱晦、思維跳躍、意象飄忽,就連極為欣賞茨維塔耶娃的布羅茨基,都曾經(jīng)稱這首詩為“象形文字式的”“像它描述的第一層空氣那樣稠密、不透明……”(王家新 2014: 55)。我國也有學(xué)者認(rèn)為,與《新年書簡》相比,《空氣之詩》是茨維塔耶娃對死亡主題更為深刻的、哲學(xué)上的思考,這首詩是詩人最抽象的一首詩(黃玫 2011: 48)。因此,該詩的解讀絕不可能一蹴而就。筆者不揣愚陋,對此詩進(jìn)行嘗試性的初探,望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的專家來關(guān)注茨維塔耶娃的巔峰之作——《空氣之詩》。
Гаспаров, М. Л. 2001. О русской поэзии. Анализы. Интерпретации.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и [M].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Азбука.
Коркина, Е. Б. 1990. Поэмы Марины Цветаевой: Единство лирического сюжета [M]. Ленинград: Ин-т рус. Лит-ры (Пушкинский дом).
Титова, Е. В. 1997. Жанровая типология поэм М. И. Цветаевой [D]. Вологда: Вологодский гос. пед. ун-т.
Швейцер, В. А. 2009. Быт и бытие Марины Цветаевой [M]. Москва: 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
黃 玫. 2011. 詩人的天空——茨維塔耶娃長詩創(chuàng)作中生活與存在的矛盾 [J]. 俄羅斯文藝 (4): 44-49.
藍(lán)英年. 1995. 性格的悲劇——俄國女詩人茨維塔耶娃之死 [J]. 俄羅斯文藝 (2): 54-61.
劉文飛. 2010. 插圖本俄國文學(xué)史 [M]. 北京: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榮 潔. 2001. 茨維塔耶娃及其作品 [J]. 西伯利亞研究 (6): 41-42.
榮 潔. 2002. 茨維塔耶娃創(chuàng)作研究的歷史及現(xiàn)狀 [J]. 俄羅斯文藝 (4): 56-61.
榮 潔. 2014. 茨維塔耶娃研究文集 [M]. 南京: 譯林出版社.
王福祥, 吳 君. 1999. 俄羅斯詩歌掇英 [M]. 北京: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
王家新. 2014. 那黃金般無與倫比的天賦——茨維塔耶娃的詩 [J]. 上海文化 (7): 45-60.
(責(zé)任編輯 張 紅)
I512
A
2095-5723(2017)03-0034-06
2017-01-23
通訊地址: 210023 江蘇省南京市 南京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