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根
【文化學刊十年】
中國人就是中國人:珍惜我們共同的文化“胎記”
——《文化學刊》十年致賀
王泉根
最近中央印發(fā)的《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nèi)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應當看到,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日益擴大,西方各種社會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出現(xiàn)了以洋為美、以洋為尊、過洋節(jié)為樂,甚至貶低、漠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象。這都迫切需要我們加強民族本土文化的傳承、弘揚與建設,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走上積極健康、規(guī)范有序的軌道,讓中國人更像中國人,中國人就是中國人。
有一首流行歌曲這樣深情地唱道:“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家里盤著兩條龍是長江與黃河……”中國,中國,這是多么親切的名字,多么崇高的稱呼!中國人即中華民族,有56個民族組成,其中漢族占了極大多數(shù)。
據(jù)我國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的第六次全國人普查結果統(tǒng)計,全國總人為1370536875人。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中,漢族人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數(shù)民族人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普查相比,漢族人增加66537177人,增長5.74%;各少數(shù)民族人增加7362627人,增長6.92%。
1986年臺灣漢族人為l945萬多人,占臺灣總人的98%。世界各地約有3000萬華僑,絕大部分為漢族。全世界漢族的總入在14億以上,約占世界總入的1/5,是世界上人最多的民族。據(jù)最新人統(tǒng)計資料表明,當今中國人最多的前十大姓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其中李、王、張、劉、陳等五姓分別占漢族人的7.9%、7.4%、7.1%、5.4%及4.5%,也即世界上李姓超過8500萬人,王姓超過8000萬人,張姓超過7600萬人,劉姓超過5800萬人,陳姓超過4800萬人,合計超過3億4000萬人,占漢族人的3/10還多。
中國文化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在這塊古老、廣袤的黃土地上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總匯,是由歷史沿襲而來的社會風俗、道德、思想、藝術、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質和精神文化現(xiàn)象的有機復合體。中國文化的主干、核心是漢族文化,而漢族文化又以儒家思想文化為主體,儒、道、釋三家互補交融構成漢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主旋律。
從歷史考察,漢族的前身是華夏族。“華”即“榮”,本義為光輝、文采、精粹; “夏”即“中國之人”,居四方之中。春秋時,居于中原地區(qū)的各諸侯國“有文章光華禮義之大”,自稱為華夏,亦稱夏、諸夏,而把四周不遵守周禮周俗的各族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泛稱“胡”。幾千年來,我國一直是一個版圖遼闊的多民族國家,我們今天的漢族是以華夏族為主體、古代各兄弟民族長期交融匯合形成的。這種交融在春秋戰(zhàn)國、南北朝、五代十國、遼金元清等時代尤為頻繁、明顯?!皾h人”這一名稱是東漢(公元25—220年)以后才出現(xiàn)的,由朝代名轉化而來。漢族在歷史上還有秦人(在秦朝)、唐人(在唐朝)等稱呼。
漢族人到底有哪些特征呢? 筆者曾向著名人類群體遺傳學研究專家、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員杜若甫先生請教并討論,我們認為以下幾方面的內(nèi)容都應屬于文化視野審視的范圍,包括文化人類學與體質人類學的漢族人特征。
漢族人根據(jù)體質特征可以明顯地分為南、北兩大人群。北方人群的共同特征有:眼裂上斜,眼裂開度較窄,大多數(shù)人有蒙古褶;鼻根較高,鼻翼發(fā)育弱,鼻形高而窄;紅唇薄;頭短而寬(短頭型),下頜角間較寬,整個面形高而寬;身材較高;AB0血型系統(tǒng)中,B型血型的人較多,而在МИ血型系統(tǒng)中,И型多于М型;北方人中干型耳垢者居多,尤其在山西、內(nèi)蒙古一帶占95%以上,可能是世界上干型耳垢基因的起源地。
南方人群的共同特征有:水平型眼裂較多,通常無蒙古褶;鼻根較低,鼻翼發(fā)育顯著;紅唇較厚;頭形略長而偏窄,面形低而窄;身材較矮。在AB0血型系統(tǒng)中,A型血型的人較B型多,而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等地O型血型的人特別多;在МИ血型系統(tǒng)中,М型多于И型;分泌濕型耳垢的人較北方多,尤其是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南、北方漢族人群共同的體質特征是:由于Rh陰性率都很低,在0.2-0.5%之間,成年人中只有7.6%左右的人有乳糖酶,因此有不少人喝鮮牛奶一次超過600毫升時就會有不適反應。有一半左右的人的乙酫脫氫酶結構異常,代謝能力低,因而酒量小。苯酼脲味盲率僅9%左右,比白種人低得多。紅綠色盲率為5%左右。
近30年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尤其是營養(yǎng)改善,漢族人的體質發(fā)生極顯著的變化。例如,身高在一代人間平均增高3.6厘米。女性初潮年齡提前,大城市為12.8歲,中等城市為15歲左右,山區(qū)等偏遠地區(qū)為16歲左右,在大城市中一代人間平均提前1.8歲;而女性絕經(jīng)年齡比以前大大推遲,大中城市為50.6歲,30年中推遲約4年,與歐美婦女相同。
語言作為一種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tǒng),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文字是記錄語言的音、形、義統(tǒng)一的書寫符號系統(tǒng),從屬于語言。沒有語言,社會不能存在;而沒有文字,社會仍可存在。語言與文字是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屬性之一。
漢族人使用漢語,有些少數(shù)民族也轉用或兼用漢語。漢語分北方、吳、湘、贛、客家、閩、粵等七大方言。方言間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語音上,而在詞匯及語法方面差異不大。現(xiàn)代漢語有標準語(普通話)和方言之分,標準語(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普通話不僅是漢民族共同語的標準語,也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語。漢族人使用方塊漢字,漢字已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造字的方法主要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四種。一個字是一個音節(jié)。字體主要經(jīng)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繁、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今天大陸使用漢字的簡體字,臺灣仍使用繁體字。
漢族人遍布中國各地,但主要聚居于黃河、長江、珠江等流域、東北松遼平原以及臺灣島、海南島。各地漢族人的文化風俗習慣雖有差異,但有不少共同性,大致可歸結為以下數(shù)項:
(1)崇拜龍與風,尤其是龍。
(2)多神宗教,即沒有產(chǎn)生全民族必須信仰的完全意義上的宗教,對各種宗教兼容并包,道教是漢族人的本土宗教,而佛教、襖教、摩尼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則是漢代以后的外來宗教。
(3)姓名符號結構采用姓在先、名在后的形式,通行一字姓二字名,子承父姓,現(xiàn)代也從母姓,取名方法曾長期流行“字輩譜”(即按家譜規(guī)定的輩份字取名)。
(4)有十二生肖,每人有一屬相。以甲子紀年、月、日、時辰。
(5)講歷法、節(jié)氣(一年分為二十四節(jié)氣)、節(jié)慶。主要節(jié)日為春節(jié),最為隆重,還有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
(6)以紅為吉慶,黃代表至高、中央,而忌白色。
(7)傳統(tǒng)建筑采用斗拱挑檐的木結構,如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干欄式屋宇。園林建筑以蘇州園林為代表。
(8)飲食以米、面為主,南米北面。吃飯用筷子,流行合食,喜飲茶,注重烹調(diào)藝術,愛吃炒菜。各地飲食因在選料、切配、烹飪等技藝方面,經(jīng)長期演變而自成體系,有川菜、魯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等八大萊系,還有潮州菜、東北菜、京菜、冀菜、豫菜、客家菜等。各地還有風味各異的特色小吃。
(9)服飾歷代變化較大,上世紀40年代末男女多為對襟或斜襟上衣和長褲。現(xiàn)在男子以西裝、中山裝、茄克、襯衫及西式褲子為主,女子則有各式短衣、襯衫、裙子、旗袍、褲子等。千層底的圓、低幫布鞋曾長期流行,現(xiàn)已不多見,代之以皮鞋、球鞋、塑料鞋等。古代男子不剃發(fā),結發(fā)于頂加冠,清代改為剃發(fā)結辮,民國后剪辮留短發(fā),多西洋式,也有平頂或光頭;古代女子多高髻,近代流行短發(fā),或留長辮子(一條或兩條),都市女子時興燙發(fā)。
(10)有獨特的書寫工具(筆、墨、紙、硯)與計算工具(算盤)。
(11)中醫(yī)診脈,吃中草藥,提倡“治未病”,流行按摩、針炙、火罐、氣功。
(12)體育競技運動有武術、圍棋、中國象棋、賽龍舟、踢毽子等。
(13)戲曲流行畫(或戴)臉譜,分生、旦、凈、丑等行當,往往男扮女或女扮男(如越劇)。傳統(tǒng)戲曲有京劇、黃梅戲、昆曲、越劇、評劇、豫劇、川劇,主要地方戲有秦腔、花鼓戲、二人轉、梨園戲等。曲藝豐富,有皮影戲、山東大鼓、河北梆子、評書、相聲等。
(14)重歷史,重尋根意識,尊奉炎黃為始祖,國家有國史(二十四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家譜。
(15)提倡尊祖敬老愛幼,過去認為多子多福,重視白頭僧老,離婚與非婚性行為比西方少得多,家庭婚姻以牢固穩(wěn)定著稱。
(16)倡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弘揚自強不息、敬業(yè)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tǒng)美德,
文化視野中的漢族人文化“胎記”,內(nèi)涵十分豐富,但以上幾方面則是顯著之處。
筆者曾在韓國國民大學任教一年,深感韓國民眾對中國文化的崇敬與熱愛。在韓國使我最難忘的是這樣兩句話;(1)“你們中國人有一輩子看不完的名勝古跡,一輩子吃不完的美食小吃,一輩子學不完的漢字。”這是一位韓國教授親對我的講的,他說話時眼神里流露出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仰之光。(2)“不要和沒有看過三國的人說話?!表n國人酷愛看《三國演義》,小時候看三國圖畫書,長大看全本文字書,最牛的是看中文版三國??床豢慈龂?,懂不懂三國,成為韓國人文化素養(yǎng)的標志。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絕對不是一句套話。研究中國文化,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建設與時俱進、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文化,我們實在有著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其中之一,我們需要有探討、交流、共享文化研究成果的平臺,如果沒有平臺,沒有可供研究成果發(fā)表的刊物,而只是書齋中三二人閉門自賞,那顯然是無法建設中國文化的。遼寧的《文化學刊》刊物,自創(chuàng)刊十年來,立足東北,幅射全國,為中國文化研究與建設做了扎扎實實的工作,聲光遠播,學界稱譽,可圈可點。值此《文化學刊》創(chuàng)刊十周年之際,特草此文以祝,用以銘感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榮光,為繁榮發(fā)展新世紀中國文化而努力。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王 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