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宏,房成敏,鄭 紅
(營口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 營口115000)
隨著網絡通信技術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教育信息技術也隨之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各種教學形式和手段不斷更新.目前,信息化教學的主要媒介是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室,在這樣的格局下,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人力、物力資源來從事硬件和軟件平臺建設,但是最終能夠應用到日常教學的卻很少.當前社會已進入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據(jù)中國青年網的調查顯示,早在2014年國內高校學生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就已經達到98%以上,目前智能手機的計算能力、網絡運輸能力都已經非常強大,具備了利用手機進行學習和教學的能力,因此可以將人人都具備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作為移動終端進行教學活動.與此同時,移動信息化教學研究也迫切需要同步展開,這也是每個教師所面臨的最新研究課題之一.
移動信息化教學與計算機體系終端的信息化教學相比,二者的理念是相同的:都提倡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輔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以智能手機為終端的移動信息化教學則更方便、靈活,不受時空的限制,使教師更容易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的追蹤、檢查和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也更容易進行自主學習,同時也為師生開辟了一條溝通的渠道.借助云平臺教師可隨時掌握學生學習的進度、習慣、效果等大數(shù)據(jù)并隨時進行量化分析,這是計算機終端所實現(xiàn)不了的[1].
翻轉課堂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它強調學生個性化的自主學習,學生課前利用教師錄制好的數(shù)字化移動教材進行自學,并完成作業(yè)和測試;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討論,解決自學中的難點和疑問,并利用會話、討論、分組學習等方式展開進一步的課堂教學,以實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意義構建[2],翻轉課堂已成為未來學校教學的主要趨勢.通過翻轉課堂,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讓學生在課前學習好初級階段知識,即實現(xiàn) “記憶、理解、運用”知識.雖然每個學生學習所用的時間可能不同,但所達到的效果是一致的,即掌握了學習內容.教師在這個階段要提前錄制好適合本學校學生的數(shù)字化教材、教學視頻,設計出不同層次的考核題、作業(yè)等.還要跟蹤學生的學習、及時答疑.并根據(jù)學生自學反饋回來的信息,進一步設計課堂討論、集中精講、小組學習等內容,以實現(xiàn)學習上的升華,達到 “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的高層次學習.
翻轉課堂的學習資源,制作起來是很耗時耗力的,但是如果做好了可以重復使用,還可以共享.其他同類學校可以通過付少量費用、做點微小投資,就可以快速在自己學校使用,實現(xiàn)互聯(lián)網式的爆發(fā)影響.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省大量人力制作資源,還可以實現(xiàn)優(yōu)秀師資資源共享.
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認為,思維有六個層次,分別是:記憶、理解、運用;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3].記憶、理解和運用屬于初級學習階段;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造屬于高級學習階段.還可以將記憶、理解、運用歸結為認知階段學習,將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歸結為探究階段學習.
掌握學習理論解釋了翻轉學習的初級階段——記憶、理解、運用,即在知識的識記階段學生是如何掌握學習節(jié)奏的,翻轉課堂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階段,就是學生對知識的 “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階段,也就是翻轉學習的高級階段——知識意義的建構.由此看來,掌握學習理論只能解釋翻轉課堂的自主學習階段,并不能解釋教學的全過程和所有方面[4].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自然進入我們的研究視野.
雖然翻轉教學視頻解決了由于學生個體差異對所學內容所用時間不同的問題,但是學生需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再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事物的理解,因此通過學習者的合作能使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顯然,創(chuàng)設情景、協(xié)作探究、展示交流和意義建構,必然構成翻轉課堂的主要活動內容[5].
藍墨云班課是北京藍墨公司專門為移動環(huán)境教學而設計的課堂手機應用軟件.授課教師將自己錄制好的教學視頻、微課以及其他教學資源發(fā)布到藍墨云班課資源里,供學生課前學習,學過的學生就會獲得經驗值,以此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它不但可以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而且還為師生提供了共同學習交流的空間,藍墨云班課還具有開展作業(yè)/小組任務、活動庫、投票/問卷、頭腦風暴、答疑/討論、限時測試等功能,包含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大部分環(huán)節(jié).而這些都在課前利用藍墨云班課完成.
3.2.1 課前準備
教師根據(jù)不同章節(jié)知識的特點,按照教學目標將所授課制成課件、微課、圖片等.以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為例,教師可將Microsoft Office Excel操作方法按照知識點錄制成一個個小視頻給學生觀看,將軟件功能區(qū)制成圖片,讓學生熟悉功能區(qū)里各選項卡的組成等.在發(fā)布課程資源的同時按照掌握學習法理論設置好思考題、練習題、作業(yè)題、測試題等,注重知識的層次性和遞進性.學生答過題之后,還可以看到自己答題的結果以及老師對問題的解析,同時還可以得到一定的經驗值,用任務驅動的方式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以達到記憶、理解、運用層次的教學要求.
學生按著老師的要求提前在手機里下載好藍墨云班課,在接到老師的通知后,按照老師下達的任務認真閱讀云班課里的數(shù)字教材、觀看視頻微課等課件.完成學習內容后通過調取測試題目,對學習效果進行檢測,判斷自己的學習成就是否達到預期的要求,如果對學習效果不滿意,還可以利用云班課里的資源重新學習,直到滿意為止[4].
在學生自主學習期間,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或者拿到課堂上來共同討論解決.
3.2.2 課堂深化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按學習小組的位置就座,然后利用藍墨云班課的簽到功能進行簽到,能迅速發(fā)現(xiàn)學生遲到早退情況,了解學生的出勤率,并可以做出一段時期的考勤次數(shù)的趨勢圖,及時全面地掌握學情.
教師綜合考慮學生在藍墨云班課討論組中討論較多的問題和學生的測試情況,針對課前出錯率高的測試題,難點、知識點進行串講,進一步提出拓展性任務,各小組圍繞任務展開協(xié)作學習和實踐訓練,允許學生上網搜尋相關資料,鼓勵學生把觀點及結論發(fā)布在討論組里,以便大家交流分享.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學習小組或學生個性化指導,及時解決問題,攻破教學難點,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最終使學生達到能夠對知識進行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的高層次要求.
3.2.3 課后反思
教師鼓勵學生結合自身學習體驗,通過藍墨云班課中提出的相關意見和建議,教師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嚴謹,教學目標是否達到,以期對以后的教學活動進行適當調整和優(yōu)化.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移動信息化翻轉課堂教學,其技術之先進、理念之科學、效果之顯著都是以往教學所不能比擬的.與在線教育、慕課以及以計算機為終端的翻轉課堂相比,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移動信息化翻轉課堂教學自主性、交互性、可操控性更強.同時,對當代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在理論上要求教師了解建構主義理論、掌握學習理論、教學目標分層理論等等;在技術上要有視頻錄制、編輯技術,能夠制作出好的交互式數(shù)字教材以及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課、3D動畫等課件;在知識上要有足夠寬的視野,以引導學生探索更廣闊的世界;在情感上要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從學生那里獲取知識;在氣質上還要有足夠的經驗和氣場把控整個課堂的節(jié)奏和課程的進度.所以,傳統(tǒng)教師所面臨的挑戰(zhàn)是巨大的,更新教育理念、學習現(xiàn)代信息技術是每個教師,尤其是職業(yè)技術院校教師應努力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