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左傳》《史記》所載管仲行實(shí)之異同看司馬遷的尚賢思想

2017-03-11 15:54
渭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7年17期
關(guān)鍵詞:桓公齊桓公管仲

李 寧 寧

(廣西民族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南寧 530006)

【司馬遷思想研究】

從《左傳》《史記》所載管仲行實(shí)之異同看司馬遷的尚賢思想

李 寧 寧

(廣西民族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南寧 530006)

管仲作為一代春秋賢相,其在齊桓公稱霸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蹲髠鳌穼苤僦^少,主要是頌揚(yáng)齊桓公的霸業(yè)。但是由于時代環(huán)境不同,人才觀態(tài)度的偏差以及管仲人格精神對司馬遷的影響,使得《史記》在繼承《左傳》部分史料的基礎(chǔ)上又完成了對《左傳》的超越,著重突出了管仲的治世之能,肯定了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的歷史功績。這不僅是司馬遷站在客觀現(xiàn)實(shí)的角度給予管仲的公允的評判,更是司馬遷進(jìn)步的尚賢思想的彰顯。

《左傳》;《史記》;管仲;原因;尚賢思想

管仲,世稱管子,名夷吾,相齊四十年,輔佐齊桓公成就春秋霸業(yè)。作為“春秋第一相”,先秦諸子對管仲倍加推崇,對其歷史功績給予了高度評價??鬃颖阊裕骸拔⒐苤?,吾其被發(fā)左衽矣?!盵1]172荀子更言:“然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五伯長,是也無他故焉,知一政于管仲也?!盵2]236不僅儒家推崇管仲,視其為賢相,韓非作為法家之代表,也說:“得管仲,為五百伯長;失管仲,得豎刁,而身死,蟲流出尸不葬?!盵3]555管仲作為一代名相,除先秦諸子對其加以肯定外,他的精神更激勵著后世的有志之士。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就曾自比管仲,視管仲為“致君堯舜上”的典范。對于這樣一位賢能之臣,《左傳》和《史記》均有記載,二者都交代了管仲助齊桓公稱霸的過程,但其側(cè)重點(diǎn)各異?!蹲髠鳌焚F簡潔直白,而《史記》在翔實(shí)生動的基礎(chǔ)上更是為管仲專門列傳,著重突出他的治世之能,既完成了對《左傳》的超越,也彰顯了司馬遷尚賢的進(jìn)步思想。

一、《史記》選取管仲史料對《左傳》的繼承

班固曾說:“故司馬遷據(jù)左氏、國語,采世本、戰(zhàn)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后事,迄于天漢。”[4]622的確,將《左傳》與《史記》作比可發(fā)現(xiàn),二者的史料多有重合。而縱觀管仲行實(shí)的記述,《史記》對《左傳》更是有著明顯的繼承。最典型的便是在管仲為相和齊師伐楚兩事上,二者都有所記述,雖然在細(xì)節(jié)上有所出入,但大意基本相同。

(一)管仲為相:鮑叔舉薦、君臣遇合

對于管仲何以從齊國的一個階下之囚轉(zhuǎn)而輔佐齊桓公這一段行實(shí)的選錄上,《左傳》和《史記》均有著墨,且二者的記述較為一致?!蹲髠鳌でf公九年》載:

鮑叔帥師來言曰:“子糾,親也,請君討之。管、召、仇也,請受而甘心焉。”乃殺子糾于生竇,召忽死之。管仲請囚,鮑叔受之,乃堂阜而稅之。歸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惫珡闹5]96

桓、管曾有一箭之仇,但《左傳》中,管仲最終能夠保全性命并得以輔佐齊桓公,最重要的原因莫過于鮑叔牙為國讓賢、以身下之的舉薦和齊桓公不計前嫌、從諫如流的氣概。而同樣,司馬遷在《史記》中以詳盡的筆墨也記述了管仲為相得力于鮑叔牙的大公無私和齊桓公的舉賢任能。據(jù)《齊太公世家》記載:“召忽自殺,管仲請囚。……鮑叔牙曰:‘臣幸得從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無以增君。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國國重,不可失也?!谑腔腹珡闹!盵6]1249

在管仲為相這一事件上,《史記》不僅延續(xù)了《左傳》的發(fā)展脈絡(luò),由召忽以死盡忠、管仲主動請囚到鮑叔的極力薦賢,最后桓公不計前嫌,君臣遇合,而且在人物塑造上也著重突出了鮑叔和桓公在管仲相齊這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從而使得二者的記述呈現(xiàn)出了高度的契合。

(二)齊師伐楚:不卑不亢、盟于召陵

《左傳》記載管仲輔佐齊桓公尊王攘夷、稱霸諸侯的戰(zhàn)事主要集中于莊公八年至僖公十七年,而《史記》則多體現(xiàn)在《齊太公世家》中,《管晏列傳》也有涉及。雖然二者在管仲參與戰(zhàn)事的記述上存在著很多的差異,但《史記》在材料的選取上仍有繼承《左傳》的部分。例如僖公九年夏,齊侯使管仲平戎于周,周天子欲以上卿之禮厚待管仲,管仲辭之而受以下卿之禮,二者的記述就基本一致。但最能體現(xiàn)《史記》完全取材于《左傳》的則是齊師伐楚這一戰(zhàn)事的選取上,尤其是管仲問責(zé)楚國時的不矜不伐、據(jù)理力爭,兩段史料毫無二致。《左傳·僖公四年》記載:

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shí)征之,以夾輔周室?!n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復(fù),寡人是問?!睂υ唬骸柏曋蝗搿睅熯M(jìn),次于陘。[5]158-159

齊伐楚源于桓公聽聞蔡國國君又將蔡姬嫁于他人,非常惱怒,于是便率領(lǐng)軍隊攻打蔡國,進(jìn)而才引出了伐楚一事。這一戰(zhàn)事不僅在《左傳》中有詳盡的描述,司馬遷在《史記·齊太公世家》中也再現(xiàn)了同樣的戰(zhàn)事、同樣的場景:

楚成王興師問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實(shí)征之,以夾輔周室?!n我先君履,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楚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來責(zé)。昭王南征不復(fù),是以來問?!背踉唬骸柏曋蝗搿饼R師進(jìn)次于陘。[6]1251

《左傳》和《史記》中所載齊伐楚盟于召陵一事,不管從事件發(fā)生的時間、人物的選取、對話的設(shè)置以及事件的因果,二者都如出一轍。而管仲在問責(zé)楚國時義正詞嚴(yán)、不卑不亢的氣勢更是在兩段史料中有著鮮明的體現(xiàn)。由此可見,《史記》在選取材料時對《左傳》的繼承和重視。

正如范文瀾所說:“太史公作《史記》,春秋時事取《左傳》者泰半,謂《史記》之一部,蛻化于《左傳》,或無不可。”[7]9對于管仲事跡的記載,二者確有如前文分析的相同之處,但更多的是二者的差異,尤其是對管仲這樣一位春秋賢相形象的塑造上,兩書更是存在著嚴(yán)重的錯位。

二、《史記》塑造管仲形象對《左傳》的超越

在齊桓公稱霸諸侯的過程中,管仲作為輔佐之大臣,功不可沒。但縱觀《左傳》全文,對管仲行實(shí)的記述卻只出現(xiàn)了九次,且大多都以簡單的筆墨帶過,因而對管仲形象的塑造顯得過于單調(diào)。而《史記》則不同,司馬遷不僅在《齊太公世家》中增進(jìn)三次管仲的勸諫,突出其在齊桓公霸業(yè)中的作用,而且還專門將其與賢相晏嬰合傳,可見司馬遷對管仲這樣賢能之人的敬重。

(一)《左傳》知禮重德,《史記》不恥小節(jié)

《左傳》雖然對管仲著墨不多,但從僅有的史料可以看出其在刻畫管仲時,常常突出其以“禮”治國的特色,偏重于管仲“仁”“禮”“德”“信”的一面。如《左傳·僖公七年》記載:“管仲言于齊侯曰:‘臣聞之,招攜以禮,懷遠(yuǎn)以德,德禮不易,無人不懷?!R侯修禮于諸侯,諸侯官受方物。”[5]172管仲勸諫齊桓公用“禮”和“德”來與諸侯修好,可見管仲對“禮”“德”的推崇,其認(rèn)為“禮”和“德”的作用是強(qiáng)大的,不僅可以使諸侯臣服,更可以使齊國稱霸天下。此外,《左傳·僖公七年》也記載,齊桓公聽信鄭國太子華的讒言欲背棄與其他諸侯的盟約而與鄭聯(lián)合,管仲便勸諫齊桓公:“君以禮與信屬諸侯,而以奸終之,無乃不可乎?子父不奸之謂禮,守命共時之謂信。違此二者,奸莫大焉?!盵5]172管仲勿背棄信義和勿失禮失德的勸諫使得齊桓公放棄了與鄭國修好的念頭,而這也恰恰突出了管仲在輔佐齊桓公時以“禮”治國的特色。

《左傳》重“禮”,因而其對管仲這樣賢能之人的功績也是以“禮”來衡量,絲毫不提及管仲行實(shí)中那些“不知禮”的行為。但是司馬遷對此則不再回避,而是用一種新的歷史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他從客觀現(xiàn)實(shí)出發(fā),在《史記》中列舉了管仲相齊前的諸多惡行和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例如其在《管晏列傳》中記載,管仲出身貧微,非大富大貴之人,且早年生活蹇澀,并無什么才能顯現(xiàn)?!肮苤儇毨ВF埘U叔”,“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三仕三見逐于君”,“三戰(zhàn)三走”[6]1695,當(dāng)過逃兵。后輔佐公子糾,公子糾死而沒有像召忽一樣盡忠死節(jié),而是選擇甘心受囚。家產(chǎn)“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6]1697等。管仲有不少傳統(tǒng)觀念認(rèn)為的惡行,但司馬遷并不以此來否定他,因?yàn)樵谒抉R遷看來,管仲那“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的進(jìn)取精神更值得推崇。在司馬遷的觀念里,賢人也并非完人,要能容人之短。

《左傳》的作者將管仲塑造成一個完美的“知禮”者,而全無任何批判的意味。但恰是這種對完美人物的刻畫,透露了《左傳》作者本欲以“禮”來裝飾管仲“非禮”行為所遭遇的失敗,因而使得管仲的形象顯得單調(diào)無味。但在司馬遷這里,“禮”的色彩消減了,其在刻畫管仲時更為注重善惡并舉,也更贊賞管仲不恥小節(jié)、奮發(fā)進(jìn)取而揚(yáng)名天下的精神,這也使得管仲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更為立體豐滿。司馬遷站在客觀現(xiàn)實(shí)的角度,用公允的價值評判代替了《左傳》中“禮”的道德評判,這不僅是《史記》對《左傳》的超越,更是司馬遷進(jìn)步的尚賢思想的體現(xiàn)。

(二)《左傳》頌揚(yáng)霸主之功,《史記》突出賢者之能

《左傳》中對管仲事跡的記述主要圍繞著齊桓公稱霸的過程進(jìn)行,其筆力在于頌揚(yáng)齊桓公的豐功與德行,不在管仲的輔佐之勞。而《史記》中司馬遷對齊桓公的態(tài)度是有所保留的,著重突出的則是管仲在齊桓公霸業(yè)中的作用。

首先在周王使宰孔賜齊侯胙,齊侯下拜受之一事的記述上,《左傳》和《史記》的側(cè)重點(diǎn)就不同。《左傳·僖公九年》記載:

齊侯將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睂υ唬骸疤焱贿`顏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于下,以遺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5]176

對于齊桓公下拜一事,《左傳》通過記述齊桓公有禮有節(jié)的回答將下拜受禮之功歸于桓公,旨在頌揚(yáng)齊桓公的功績。但是《史記》卻截然相反,司馬遷雖也記述了相同的事件,但是他將齊桓公依禮下拜一事歸功于管仲。如《齊太公世家》中記載:“周襄王使宰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無拜?;腹S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賜?!盵6]1252《史記》中增加的管仲的一句“不可”,使得整個事件的意味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突出的是管仲的賢者之能而非齊桓公的有禮有德。

其次是《史記》中詳細(xì)地增進(jìn)了三次管仲對齊桓公的勸諫。一是曹沫在齊魯會盟之時挾持齊桓公,欲使其歸還侵魯之地一事,事后桓公憤而毀約,管仲卻勸誡他曰:“夫劫許之而倍信殺之,愈一小快耳,而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盵6]1250反觀《左傳》,卻并無此事的記載。此外,《史記》不但增進(jìn)這一事件,還極力刻畫了管仲向桓公諫勿“愈一小快而失天下之援”的道理,所以桓公才沒有食言,故出現(xiàn)了“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的有利局面。二是齊桓公意圖封禪,《左傳》無記載,《史記》卻記載有:“管仲固諫,不聽;乃說桓公以遠(yuǎn)方珍怪物至乃得封,桓公乃止?!盵6]1252由此可以看出,齊桓公稱霸后居功自傲,而也正是管仲的極力勸諫,才及時制止了齊桓公封禪的欲念。三是管仲臨終前的諫言。縱觀《左傳》,并無此段史料的記載,而《史記》卻增進(jìn)了管仲希望桓公在他死后勿用易牙、開方、豎刀三人的勸諫。事后桓公不從,故導(dǎo)致其身后公室動蕩、“宮中空,莫敢棺”的尷尬收尾。《史記》增進(jìn)的管仲三次諫言,實(shí)質(zhì)上是司馬遷對管仲之于齊桓公霸業(yè)的肯定,也是司馬遷對賢能之人的敬佩和推崇。

最后是司馬遷不但贊賞管仲的才能,更是在《史記》中專門為其列傳,以突出這位賢能之臣的歷史功績?!蹲髠鳌分袑苤俚挠涊d只能零散地見諸部分章節(jié),不能連綴成篇。而《史記》不僅在《齊太公世家》中詳細(xì)記載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之功,而且專門將管仲與晏嬰合傳,并且以近半的篇幅來追慕管鮑之交和管仲的治世之能。如在管鮑之交的記述上,《左傳》無任何記載,而《管晏列傳》中就記載:“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盵6]1695管仲的肺腑之言:“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6]1695司馬遷以大段的筆墨來著力記述鮑叔牙對管仲的知遇之恩,這不僅是對兩人之間高尚情誼的禮贊,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司馬遷“知賢”“薦賢”的人才思想。此外,關(guān)于管仲的治世之能,《齊太公世家》中就記載桓公得管仲這位賢能之人的輔佐后,便使管仲與鮑叔牙、曝朋、高溪等幾位賢臣齊心協(xié)力,共同修整齊國的政治,發(fā)展齊國的經(jīng)濟(jì),改善貧窮民眾的生活狀況,為齊國挑選賢能之才,受到了齊人的肯定。在《管晏列傳》中,司馬遷更是引用管仲“倉廩實(shí)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順民心”[6]1696的治世言論。并且在《史記·平準(zhǔn)書》中還贊揚(yáng)道:“齊桓公用管仲之謀,通輕重之權(quán),徼山海之業(yè),以朝諸侯,用區(qū)區(qū)之齊顯成霸名?!盵6]1219可見司馬遷對管仲這樣治世能臣的經(jīng)濟(jì)理念是極為贊同和佩服的。而反觀《左傳》,卻并無管仲此類行實(shí)的記載。

(三)《左傳》君臣關(guān)系淡薄,《史記》桓管如水魚之交

對于桓管之間的君臣情誼,《左傳》和《史記》在記述時也有著不同的處理??v觀《左傳》,其不但對管仲事跡的記述非常簡練,并且對桓公與管仲之間君臣關(guān)系的描寫也極為淡薄。而《史記》則不同,司馬遷筆下的桓管情誼十分濃厚。君主勤勉國事、厚待賢臣,而臣子也盡職盡責(zé)、輔世長民?;腹苤g如水魚之交,相輔相成的和諧關(guān)系正是司馬遷所推重的君臣情誼。如前文提到的管仲相齊這一事件上,《左傳·莊公九年》雖也記載了鮑叔向桓公舉薦管仲,桓公不計前嫌,接納管仲,但只寥寥的以“公從之”作結(jié),并沒有賦予桓管之間任何的感情因素。而在同樣事件的記述上,《史記》卻作了不同的處理?!洱R太公世家》中便記載:“桓公厚禮以為大夫,任政?!盵6]1249僅僅“厚禮”一詞就流露出了桓管之間濃濃的君臣情誼,同時也體現(xiàn)了司馬遷對賢者能被重用的和諧君臣關(guān)系的渴求。再有管仲臨終之時,齊桓公前來問詢,將來誰可以接替他成為齊國宰相一事上,《左傳》無此記載,而司馬遷在《史記·齊太公世家》中卻以詳盡的文字來增設(shè)桓管之間的對話:

管仲病,桓公問曰:“群臣誰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惫唬骸耙籽廊绾??”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惫唬骸伴_方如何?”對曰:“倍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公曰:“豎刀如何?”對曰:“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盵6]1253

從這一段對話的選取不難看出齊桓公對管仲的重視與信任。作為臣子,管仲立行諍諫,力求挽救國君之失,盡到良臣之責(zé);而作為君主,不恥下問、從諫如流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司馬遷對君臣之間彼此信任,魚水和諧之情誼的著力刻畫彰顯的正是司馬遷那種渴望君主禮遇賢臣、重視賢臣的尚賢思想。

《史記》中對管仲屢遭不幸,但不拘小節(jié)最終揚(yáng)名立世的進(jìn)取精神的贊揚(yáng),對管仲之于齊桓公霸業(yè)中的肯定以及對桓管魚水情誼的追慕無不是對《左傳》中管仲形象塑造的超越。從《史記》中,我們不僅能看到一個豐滿立體的賢者形象,更多的是能從司馬遷對管仲歷史功績的肯定,人格魅力的贊賞中體會到司馬遷對杰出之人的推崇和其希望賢者能被重用的進(jìn)步的尚賢思想。

三、《史記》超越《左傳》之原因

《史記》在選取管仲行實(shí)之時雖有對《左傳》的繼承,但更多的是其塑造管仲形象時對《左傳》的超越。而兩者在記述同一人物時之所以呈現(xiàn)諸多的差異,主要與作者生存的社會環(huán)境、人生際遇以及對賢能之人的評判標(biāo)準(zhǔn)等因素有關(guān)。正是這些主客觀條件的不同,才使得兩書中管仲的形象出現(xiàn)了差別。

(一)時代環(huán)境不同

《左傳》的作者是站在春秋時代來記述管仲這一人物的。此時正是周禮分崩離析的時候,戰(zhàn)爭連連,烽煙四起。而處在這樣一個時代,作者是強(qiáng)烈呼吁霸主出現(xiàn)的,這是作者主觀愿望與客觀現(xiàn)實(shí)的結(jié)合。在周天子微弱的情況下,“霸主”儼然就是周天子的替身,而“霸主”的出現(xiàn)更是春秋末期周王朝制度的另一種標(biāo)志。所以,《左傳》中對霸主的形象是積極肯定的。因而在對桓管之事的記載中,作者就將主要的筆力落腳于齊桓公身上,以此來著重頌揚(yáng)齊桓公的千秋霸業(yè)。而管仲雖然作為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yè)的重要人物,在當(dāng)時的時代要求下,也只能以簡單凝練的筆墨帶過,并不去評判其所做出的功績,甚至將管仲助桓公稱霸諸侯的謀略歸功于齊桓公的英明決策,以此來表明作者對霸主的推崇,對時代的順應(yīng)。

而《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是主要生活在漢武帝時期。時移事易,又加之大一統(tǒng)政治局面的出現(xiàn),使得司馬遷站在漢代觀照春秋,從而以一種更為冷靜客觀的眼光去審視這些歷史人物,而其對管仲之于齊桓公霸業(yè)過程中的作用著重突出與肯定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得出的。例如司馬遷不僅增進(jìn)管仲的三次進(jìn)諫,更是將齊桓公取得的成就歸于管仲?!豆荜塘袀鳌酚涊d管仲時道:“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quán)衡?!薄盎腹珜?shí)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盵6]1696此外,《貨殖列傳》中也記載有:“其后齊中衰,管子修之,設(shè)輕重九府,則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盵6]2462由司馬遷的言論可知,其對管仲的評價較之《左傳》更為公允,其在增補(bǔ)《左傳》所回避的材料的基礎(chǔ)上,更是提出了站在自己這個時代對管仲這樣賢能之人的評判,即齊桓公稱霸,管仲功不可沒。由此可見,司馬遷對管仲才能的著力刻畫不僅是其順應(yīng)時代變化的尚賢思想的體現(xiàn),更是其對《左傳》中管仲形象塑造的超越。

(二)人才觀態(tài)度各異

人才觀念在《左傳》中非常的淡化,因?yàn)椤蹲髠鳌酚浭龅闹饕蔷鞯呢S功偉績,很少去關(guān)心這些君主成功的原因等相關(guān)因素。那么對于管仲在齊桓公霸業(yè)中的作用,《左傳》沒有給予明確的態(tài)度就不難理解了。但是《史記》則與《左傳》不同?!妒酚洝返淖髡咚抉R遷對人才之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有著強(qiáng)烈的認(rèn)同感。他不僅在《楚元王世家》論贊中曰:“存亡在所任。”[6]1595其在《匈奴列傳》論贊中也說:“堯雖賢,興事業(yè)不成,得禹而九州寧。且欲興圣統(tǒng),唯在擇任將相哉!唯在擇任將相哉!”[6]2232從司馬遷反復(fù)強(qiáng)調(diào)“唯在擇任將相”可知,他對人才極為重視。如其《齊太公世家》中記載:“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qiáng)于諸侯?!盵6]1697而司馬遷對管仲的推崇,對他之于齊桓公霸業(yè)的肯定正是司馬遷惜才尚賢思想的有力體現(xiàn)。此外,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于人才的標(biāo)準(zhǔn)也有著明確的表述。如《管晏列傳》中記載,管仲早年貧困時,曾做出過一系列有違禮德,被世人認(rèn)為是“愚”“不肖”“怯”“無恥”的行為,但司馬遷卻并不以此來詬病或否定管仲的才能。因?yàn)樗麑θ瞬庞兄陀^公允的評判和認(rèn)識:首先他不以成敗來衡量人才,更不以出身作為選拔人才的標(biāo)準(zhǔn);其次是對人才不能求全責(zé)備;最后他認(rèn)為堅韌不拔的精神是賢能之人必備品格。司馬遷在《史記》中流露出的對人才的重視和對人才的評判標(biāo)準(zhǔn)反映的正是其進(jìn)步的人才觀念。

(三)管仲的人格魅力

《史記》中對管仲形象的塑造之所以能夠超越《左傳》,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管仲奮發(fā)向上的進(jìn)取精神和不拘小節(jié)的人格魅力對司馬遷的鼓舞與激勵。據(jù)《管晏列傳》中對管仲言論的記載:“吾嘗困時,嘗與鮑叔賈,分利多自與”,“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吾嘗三戰(zhàn)三走”,“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6]1695從管仲的肺腑之言中可以看出,其在為相前的經(jīng)歷異??部馈T缒瓿錾碡氋v,且與鮑叔牙一同經(jīng)商,相繼做官又接連被逐,馳騁疆場的過程中卻多次當(dāng)逃兵,本應(yīng)為公子糾盡節(jié),卻選擇了受幽囚之辱。管仲的這些在常人看來復(fù)雜且被人不齒的人生經(jīng)歷,并沒有阻礙他才能的施展。正是這些艱難困頓,磨煉了他的意志和品性,從而養(yǎng)成了其豁達(dá)樂觀、不拘小節(jié)的人生態(tài)度。從管仲的身上,我們不難窺見司馬遷的身影。尤其是管仲“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的言論,折射的正是司馬遷自強(qiáng)不息、忍辱以創(chuàng)作《史記》的人格精神。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就曾說道:“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也?!盵6]2494從司馬遷的自述可知,他對那些雖身陷囹圄,仍發(fā)憤圖強(qiáng)的圣賢先人充滿了崇敬。而管仲也曾身陷牢籠,但他不拘小節(jié),最終成為一代春秋賢相。司馬遷從管仲的人格精神中汲取著創(chuàng)作《史記》的動力,也是對管仲忍辱以成功名思想的延續(xù),二者在精神實(shí)質(zhì)上實(shí)有相通之處。此外,在《史記》中,司馬遷也將這種具有不拘小節(jié)、奮發(fā)進(jìn)取特點(diǎn)的人物類型延展開來,使其具有獨(dú)特的人格魅力。

四、司馬遷的尚賢思想

賢能之人之于一個國家有著決定其興衰成敗的重要作用。先秦儒家就非??粗亟y(tǒng)治者對人才的選拔和任用,孔子的“尚賢”思想即是體現(xiàn)。此外,《列子·說符》載曰:“治國之難在于知賢而不在于自賢?!盵8]215《墨子·尚賢》中也載:“夫尚賢者,政之本也?!盵9]113這些言論都體現(xiàn)了一個共同的治世理念,即賢才是推動國家進(jìn)步的巨大力量。而司馬遷思想上兼容多家教義,他把先秦的這些治國用人的思想熔鑄到《史記》中。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管仲這樣一位“春秋賢相”形象的塑造,其主觀傾向便是“知賢、尚賢”。其在《齊太公世家》中不僅增進(jìn)《左傳》所沒有的有關(guān)管仲行實(shí)的記錄,并且將齊桓公稱霸的主要功績歸于管仲的輔佐,以突出管仲的治世之能。在《管晏列傳》中,更是將管仲與春秋賢相晏嬰并舉,并且以大段的篇幅來記述鮑叔牙對管仲的知遇之恩以及其對管仲不拘小節(jié)而揚(yáng)名立世精神的贊賞。正如司馬遷對管仲才能的肯定:“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盵6]1695司馬遷敬佩管仲,但是他更傾慕的是管仲那忍辱負(fù)重而成榮名的賢者風(fēng)范,而這也正是其尚賢思想的有力體現(xiàn)。

司馬遷的尚賢思想不僅僅體現(xiàn)在管仲形象的塑造上,其在《史記》中還記述了許多賢臣的行實(shí)。例如《史記·殷本紀(jì)》中的比干就是賢臣的代表,他以死強(qiáng)諫商紂王,不僅是站在國家存亡的長遠(yuǎn)利益來考慮的,是愛國的表現(xiàn),更顯示出了一種敢于直諫且不怕犧牲的賢者氣魄;再有就是《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的屈原,作為一位正直的賢臣,卻屢遭小人讒言,他仍然心系楚國,多次勸諫楚懷王。被驅(qū)逐后的屈原寧愿選擇灑脫的死去也不愿與小人同流合污,這是其賢者風(fēng)范的體現(xiàn)。除了比干和屈原之外,司馬遷還極力刻畫了許多賢能之人,例如《史記·伍子胥列傳》中的伍子胥,《史記·田單列傳》中的王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的范蠡等,無不是司馬遷筆下心系君國的賢臣形象。司馬遷將自己的尚賢思想融注到對這些杰出人才的刻畫中,以此來表明自己對賢能之人的追慕。

五、結(jié)語

縱觀《左傳》和《史記》對于這樣一位賢能之人記述的對比發(fā)現(xiàn),二者雖有契合,但更多的是《史記》對《左傳》的超越。相比《左傳》和《史記》對管仲行實(shí)的記錄,《左傳》簡練而失公允,在桓公稱霸的過程中,其多將管仲之功消隱而旨在頌揚(yáng)齊桓公的豐功偉績。但《史記》卻做到了詳盡而客觀的記述,其不僅肯定了管仲之于齊桓公霸業(yè)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其彰顯了司馬遷不以成敗論人、“規(guī)小節(jié)不能成榮名,惡小恥不能立大功”的人才觀,這既是司馬遷進(jìn)步的尚賢思想的體現(xiàn),更是《史記》對《左傳》的完美超越。

[1] 論語[M].楊伯峻,楊逢彬,譯注.長沙:岳麓書社,2009.

[2] [戰(zhàn)國]荀況.荀子譯注[M].張覺,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 [戰(zhàn)國]韓非子[M].高華平,王齊洲,張三夕,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4] [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7.

[5] 趙生群.春秋左傳新注[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8.

[6] [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99.

[7] 范文瀾.范文瀾全集[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8] 列子[M].[晉]張湛,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9] 墨子[M].蘇鳳捷,程梅花,注說.開封:河南大學(xué)出版社,2008.

【責(zé)任編輯 朱正平】

On the Thought of Respecting the Talented of Sima Qian from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Zuo Zhuan and Historical Records

LI Ning-ning

(Art Department,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530006, China)

Guan Zhong, a famous minister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s a significant figure for King Qi Huan’s hegemony. There is less narration about his in Zuo Zhuan but the dominant merits about King Qi Huan.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t times, the deviation of the outlook about the talen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Guan Zhong’s personality on Sima Qian, Historical Records was beyond Zuo Zhuan to focus on Guan’s political ability and approve Guan’s historical merits for King Qi Huan’s hegemony. This is not only Sima Qian’s objective view to give Guan Zhong’s fair judgment, but Sima Qian’s thought of respecting the talented.

Zuo Zhuan; Historical Records; Guan Zhong; reason; thought of respecting the talented

K207

A

1009-5128(2017)17-0050-06

2017-06-25

李寧寧(1990—),女,河南洛陽人,廣西民族大學(xué)文學(xué)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xué)研究。

猜你喜歡
桓公齊桓公管仲
管仲買鹿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跡探討
管仲:我給你們唱個曲兒
齊桓公知人善任
齊桓公遇委蛇
齊桓公大敗山戎
齊桓公:交際中的人格魅力
點(diǎn)點(diǎn)和小e / 管仲之器小哉
齊桓公現(xiàn)象
齊桓公現(xiàn)象
克拉玛依市| 府谷县| 确山县| 丹巴县| 黔江区| 佳木斯市| 平泉县| 垫江县| 衡阳市| 根河市| 绵竹市| 廊坊市| 肇东市| 鱼台县| 大荔县| 进贤县| 双峰县| 榕江县| 小金县| 浮山县| 鹤岗市| 新乐市| 屏边| 定远县| 太仓市| 类乌齐县| 宁南县| 祁连县| 正安县| 农安县| 左贡县| 兴业县| 光山县| 体育| 沂源县| 昌宁县| 涞源县| 夏津县| 城口县| 会同县|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