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豪
(山西大學 哲學社會學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
·民俗學研究·
政府管理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fā)
——以山西省太原市為例
張偉豪
(山西大學 哲學社會學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長期的文化積淀的結果,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意義價值,也是千百年來人類智慧的結晶。山西省太原市作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fā)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在此過程中,政府部門始終起著主導作用,堅持專業(yè)機構與群眾路線相結合、保護與產業(yè)開發(fā)相結合,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不斷提高人們的參與和保護意識。
太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的集中展現,相對保留著文化的原生狀態(tài),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某一特定地域的文化特征,是對當地人們特有的行為、藝術、民俗和物質形式的濃縮與傳承,非物質文化是“人類調適于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所創(chuàng)造或利用的抽象事項,即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盵1]498作為擁有悠久文明史的國度,我國幾千年來保留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極為豐富,但同時我們也應當清醒地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尤其在當今全球化時代,很容易被人們所忽視,其保護工作顯得重要而緊迫。民間有種說法叫“地下文物看陜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不只地上文物眾多,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非常豐富。作為山西的省會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太原市近年來在挖掘、保護與開發(f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中,政府部門始終起著主導作用,堅持專業(yè)機構與群眾路線相結合、保護與產業(yè)開發(fā)相結合,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不斷提高人們的參與和保護意識。
文化現象的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現在人們通常所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tài)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傳的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如口頭文化藝術遺產、傳統(tǒng)手工藝技能、民俗禮儀與節(jié)慶,以及與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具體包括民間音樂歌曲、民間口頭文學、民間舞蹈、民間戲曲、民間俗信活動、民間手工技藝、民間體育競技等?!盵2]作為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太原市的傳統(tǒng)文化積淀深厚,在長期的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孕育和創(chuàng)造了極為豐富、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千百年來流傳于城市和鄉(xiāng)間,為廣大群眾所喜愛。令人惋惜的是,由于各種原因,這些文化遺產曾經并不為人們所重視,導致一部分文化資源沒能得到及時妥善的收集和整理,有的甚至出現嚴重的流失現象。
為做好這項工作,進一步保護好千古流傳的文明精華,近些年來,太原市政府部門調集人員,注重培訓專業(yè)人士,針對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市轄區(qū)范圍內進行普查、挖掘和收集工作。截至目前,太原市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具有較為完整資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到十個項目類別。其中,老陳醋釀制技藝、晉劇、山西民居磚雕等三個項目已成功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六味齋醬肉傳統(tǒng)制作技藝、風火流星、琉璃燒制技藝、晉祠廟會、清徐徐溝背鐵棍、中醫(yī)養(yǎng)生(藥膳八珍湯)等多個項目成功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九大套、小店犧湯、蓮花落等二十項列入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八十項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晉劇、清徐老陳醋釀制技藝、傅青主女科、傅山藥膳-八珍湯、徐溝背鐵棍、太原鑼鼓、晉祠廟會、郭杜林月餅制作工藝、太原蓮花落、二月二南街焰火、山西磚雕、山西琉璃、六味齋醬肉傳統(tǒng)生產技藝、老陳醋釀制技藝(美和居)、并州歌、袁家班吹奏樂、九大套、碼頭調、山西面食、東于架火迎鼓藝術、拔花花、形意拳、曲繡洗髓經、傅山傳說故事、小店犧湯、南少林五行柔術、二鬼摔跤、通背纏拳、傅山拳法、西里解做香手工技藝、恒義城老鼠窟元宵制作技藝、龍?zhí)鞆R會、王吳豬胰子制作技藝、老村名紀事、老地名、清徐彩門樓文化、劉家堡點燈山等項目列入第一批和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
在政府部門的管理和引導下,經過各方面的努力,太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但還有較多資源未被發(fā)掘,有些項目在甚至挖掘之前就已消失掉了。例如晉祠的圣母殿侍女像彩塑技藝,這種精湛的手工技藝今天已經失傳。再如傳統(tǒng)曲藝藝術蓮花落,目前仍無確定后繼傳人,現在唯一能按傳統(tǒng)唱法演唱的老藝人年事已高;作為山西三大鼓種之一的太原鑼鼓,流傳到今天的鑼鼓套曲不足十套,一些彌足珍貴的民間傳統(tǒng)曲牌都已流失,獨具區(qū)域特色的鑼鼓“大小家具對打”,現在雖存有鼓譜,但真正能夠表演的只有十余人,且都年屆七旬。長期扎根于民間的太原秧歌,是鄉(xiāng)土氣息淳厚、原始古老的秧歌曲目,目前同樣缺少能夠表演出它真正神韻及內涵的得力傳人。所以,加快挖掘步伐,全力挽救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顯得非常重要而緊迫。
社會控制可以協(xié)調社會運行的各個系統(tǒng),調節(jié)它們之間的關系、修正它們的運行軌道,控制它們的運行方向,并且使社會各個系統(tǒng)之間功能耦合、結構協(xié)調、相互配套[4]441。近年來,太原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政府部門在管理和引導方面始終起著主導作用,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發(fā)揮專業(yè)機構的優(yōu)勢,鼓勵群眾積極參與
近年來,在太原市文化部門的領導下,依托市區(qū)和各縣的群藝館與文化館,吸收一些文化協(xié)會的成員參加到組織機構和工作隊伍中來。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普查,調查轄區(qū)內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數量、種類和分布狀況,研究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生存環(huán)境和存在的問題等。同時運用各種媒體方式,在對轄區(qū)內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真實、全面的記錄的基礎上,建立數據庫和檔案庫。聘請各地專家學者成立保護工作專家組,對轄區(qū)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具體情況,就挖掘、整理、申報工作進行專業(yè)的培訓輔導,借助專家學者的專業(yè)優(yōu)勢,論證和審核申報項目,有效地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開發(fā)。積極吸收民間藝術愛好者和當地老藝人,參與挖掘、搜集、整理和論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從而為保護工作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鼓勵政府以外的力量參與進來,使社會資源得到高效利用和配置,更有利于對文化遺產的歷史和現實價值進行客觀的評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群眾的參與熱情。
(二)采取措施,不斷提高人們的參與和保護意識
文化是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表達方式的總和[5]1。文化不是靜態(tài)和均衡的,而是一直處于發(fā)展變化之中的,這種變化的動力一方面來自其內部的發(fā)展和變化,另一方面來自于外來文化的沖擊和干擾。作為動態(tài)的、變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個隨時間不斷變化特質。為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堅持動態(tài)保護的原則是十分必要的,做到在保護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保護。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但大大地改變了我國的經濟狀況,也改變了社會和文化的結構以及廣大群眾的心態(tài)和生活模式,民眾對文化的欣賞和追求也在逐步變化,全球化時代受各種文化的沖擊,使得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較為淺薄。要喚起人們的“文化自覺”,加強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保護熱情,必須不斷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基于此,太原市要求各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檔案館等公益性機構積極開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和展示;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逐步將優(yōu)秀的、體現民族精神和民間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編入有關教材;鼓勵和支持各種媒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工作進行宣傳,普及保護知識[6]。充分利用“文化遺產日”、傳統(tǒng)節(jié)假日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活動。近年來,時常在著名景區(qū)如晉祠門前廣場組織舉辦山西省城“中國文化遺產日”大型紀念文藝演出,在太原市規(guī)模最大的公園——迎澤公園的“非遺”展覽中,很多項目吸引了眾多市民的關注;在春節(jié)和元宵節(jié)活動中,組織鑼鼓、戲劇票友、秧歌等比賽,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項展示,增強人們的民俗認知和保護意識。另外,還以廟會和各種群眾文化活動為平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全方位與多角度的宣傳,形成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在全球化的沖擊下,非物質文化遺產顯得比較脆弱,并且很多處于瀕危狀態(tài)。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在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改良和再造工作,使之不斷趨向完善,讓傳統(tǒng)文明升華為適合當代人的現代文明。太原市近年來開展一系列工作,在保護和打造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如并州舞龍、徐溝背鐵棍藝術、傳統(tǒng)的太原鑼鼓、太原秧歌、風火流星等項目中,于傳統(tǒng)表演形式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加以包裝,使一些民間文化活動上升為登上舞臺的高雅藝術表演。文化部門以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打造原生態(tài)民間文藝演出“鄉(xiāng)韻太原”,為普及知識、搞好宣傳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展示環(huán)境,經常性地開展專場演出,匯集并州舞龍、太原鑼鼓“大小家具對打”、背鐵棍藝術、風火流星、“撿爛碳”、“勞動號子”、“賣燒土”等內容,通過展現這些太原現存的擁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舞、民樂、民歌等,喚起民眾對瀕臨消失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的關注。
(三)堅持保護工作與產業(yè)開發(fā)相結合
進行產業(yè)化發(fā)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最大價值利用,這樣能夠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地發(fā)揚光大,生命力更加旺盛。面對現實、著眼未來,太原市積極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與產業(yè)開發(fā)相結合的路子。一是借助傳統(tǒng)節(jié)假日、“文化遺產日”,把一些可供企業(yè)和民眾傳承、開發(fā)的民間工藝和表演項目集中起來加以展演、展示。近年來,全市組織很多項民間工藝產品和項目帶到外省市的文博會加以展示,這種實物展示、現場表演的形式,不僅使觀眾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深厚的文化魅力,提高參與保護的自覺性,更增強了項目傳承人的發(fā)展信心。在春節(jié)、元宵節(jié)期間,太原市古老的背棍、秧歌、剪紙、刺繡、文化廟會等民間傳統(tǒng)文化,開始探索市場經營、商業(yè)運作的新路子,花燈營銷、背鐵棍表演、臥虎山文化廟會每年收益達數百萬元。二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fā)掘、保護與發(fā)展旅游業(yè)相結合,將晉祠廟會、水母娘娘的傳說、傅山傳說故事、《西游記》在婁煩的民間傳說等項目融入風景風情旅游,增添了景區(qū)的人文色彩,提升了景區(qū)的品位。三是有計劃地建立保護、開發(f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yè)基地,使之成為文化產業(yè)的經濟增長點。目前已有“老陳醋傳統(tǒng)釀造工藝”、“郭杜林月餅制作工藝”“六味齋醬肉系列”等一批“中華老字號”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yè)開發(fā)基地。同時鼓勵其他“中華老字號”企業(yè)積極申報,將其優(yōu)先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并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使這些企業(yè)受到很大的鼓舞。
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立之本,也可以形象地比喻為歷史的活化石,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依托于人而存在的,這一點同物質文化遺產存在著顯著的不同之處。并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口傳身授、以人為載體的特點是藝隨人走,人類社會的很多珍貴的文化藝術和技能,也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亡,非物質文化遺產瀕危的主要原因是傳承人的不斷減少。但從另一角度看,令人欣慰的是,與物質文化遺產以物為載體的不可替代性相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潛力和優(yōu)勢是傳承人的可培育性和可大量“復制”性。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工作,培育傳承人無疑是最重要的。從建立傳承人檔案、完善傳承人資料著手,太原市在不斷地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工作。在政府部門的倡議下,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設立了市級“民間藝術大師”的榮譽稱號,很多項目的技藝傳承人踴躍申報,與此同時,當地一大批技藝傳承人已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傳承人。
要很好地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僅靠傳承人的努力還是很不夠的,必須及時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保護并發(fā)揚光大。著手發(fā)掘和保護工作以來,以民間藝術活動為載體,太原市積極為項目傳承人提供傳播展示的平臺和環(huán)境條件,如把當地鑼鼓老藝人組成起來,成立民間傳統(tǒng)鑼鼓團隊,經常性地參加原生態(tài)文藝表演,使之成為全市展示和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平臺,發(fā)揮老藝人的優(yōu)勢和作用,聘請他們作為鑼鼓項目的參與和保護志愿者。政府部門還建立政策和機制來保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尤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機制方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列入各級名錄的代表作,實施命名、表彰獎勵、授予榮譽稱號、資金資助等措施,鼓勵文化遺產的代表作傳承人進行傳承學習活動;每兩年命名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單位或傳承人,獎勵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在傳統(tǒng)文化特色鮮明的鄉(xiāng)村社區(qū),積極選拔和創(chuàng)建民間傳統(tǒng)文化之鄉(xiāng)和文化品牌,并給予優(yōu)先扶持和保護。
如果說文化是一個整體的話,那么書面的、正式的和官方的文化傳統(tǒng)只是整體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另外有一大部分是以非書面和非官方的形式流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長期的文化積淀的結果,也是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結晶,每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鮮活的,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價值的實體?;诋斍拔覈膰?,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殊性,在發(fā)掘和保護的初期階段,政府部門處于主導地位有很大的現實必要性,充分發(fā)揮政府的管理職能,才能夠及時妥善地發(fā)掘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拓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fā)?!罢瑥乃嬖诘淖畛鯐r代起就有一個積極的職能,即有助于實現被認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普遍的愿望。”[7]26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fā)工作的不斷完善,在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之后,政府應該更多地承擔文化建設的推動者、指導者和保障者的職能,走文化建設產業(yè)化、市場化和社會化相結合的道路,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fā)展的制度機制,保障其合理化、有序性發(fā)展。
[1]覃光廣,等.文化學詞典[M].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8.
[2]郝樸寧.非物質文化形態(tài)的社會承載形式[J].學術探索,2008(3).
[3]張偉豪.結構與能動性關系問題探討[J].呂梁高等??茖W校學報,2010(4).
[4]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5]George H.Schoemaker:The Emergence of Folklore,in Everyday Life[M].Bloomington:Trickster Press,1990.
[6]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J].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報,2005(13).
[7]羅素.權威與個人[M].肖巍,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e Government’s Regulation——TakingTaiyuanCityasanExample
ZHANG Wei-hao
(SchoolofPhilosophyandSociology,ShanxiUniversity,TaiyuanShanxi030006,China)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result of a long-term cultural accumulation,with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meaning of value.I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and labor.Taiyuan city as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n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recent years.In the process,the government has been playing a leading role all the time,adheres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mass line,the combination of protec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and attaches much emphasis to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o improve people's awareness of participation and protection.
Taiyuan;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otection
2016-12-15
張偉豪(1977-),男,河南平頂山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民俗文化與社會問題。
G123
A
2095-185X(2017)01-00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