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粟
(上海濟光職業(yè)技術學院 思政部,上海 201901)
?
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實效性探微
陳 粟
(上海濟光職業(yè)技術學院 思政部,上海 201901)
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其他普通高等學校思政課肩負著同樣的責任和使命,卻有不一樣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這就要求高職高專思政課必須采取特殊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而真正能夠使思政課對學生產生實效的教學莫過于在全面深刻把握高職高專學生實際情況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理念的轉化、教師整體形象魅力的展示、課堂教學內容形式的創(chuàng)新和課堂教學考核方式多元化這四者的統一,這樣才能真正將思想政治理論落實到學生具體的思想觀點和立場行為之中去,才能產生穩(wěn)定而持久的教學效果和影響力。
高職高專; 思想政治理論課; 課堂教學實效性
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其他普通高等學校思政課肩負著同樣的責任和使命: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但其具有與其他普通高等教育不一樣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即培養(yǎng)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這決定了高職高專思政課在一般性要求基礎上有了自身的特殊性,并意味著高職高專思政課在滿足基本教學規(guī)律的基礎上必須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只有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高職高專學生具體的思想觀點和立場行為中去,高職高專思政課才能產生穩(wěn)定而持久的課堂教學效果和影響力。
1.1 思政課教師主導性作用
在高職高專思政課課堂教學中,教師依然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性力量,整個課堂教學整體設計、教學內容安排和最終效果達成都應處在教師掌控之下,思政課所特有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依然要求教師知識儲備深厚、理解透徹。面對高職高專學生對于理論問題相對不感興趣、抽象邏輯相對薄弱特點,思政課教師不是弱化或者簡化課堂理論教學內容,相反更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論知識的教學和思維訓練。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它意味著教師要通過深入而淺出的講授方式和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概念的提煉和理解、邏輯的分析推論以及理論的總結和運用。在具體方法上,思政課教師或從理論入手落實到案例的證明;或從身邊生活、社會事件入手提升到理論思考;或就熱點難點問題、案例進行討論和辯論以引導發(fā)展學生理論思維等,需要不斷地摸索改進課堂教學效果。
1.2 高職高專學生主體性地位
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學依然是服務于高職高專學生成長成才,而考慮到高職高專學生單方面受網絡、社會信息影響較大以及敏感的個性和自我證明的內在渴望,這就更需要思政課教師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更多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去。盡管思政課教師在理論思考、知識儲備、品格修養(yǎng)和課堂教學中起到主導性作用,但教師所有智慧、品行和能力運用的最終目標是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素質為基礎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最終使之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在課堂教學中,思政課教師需要尊重每一位學生,使之成為課堂學習的合作者和平等的對話者,在理性思辨之中展示學生自主學習、邏輯思考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果。同時,每一位學生要在教師隱而不顯的主導性之下,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能夠有充分的自由、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課堂教學之中,甚至能夠成為課堂教學主體,教師可以在其中發(fā)現問題和閃光點,引導學生學習書本理論知識,讓學生自學、自悟、自知,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情景和氛圍,較好地達到課堂教學目標。
1.3 思政課教師與高職高專學生、思政教育與思政學習之間互置
思政課教師主導性作用與高職高專學生主體性地位兩者并存必然導致兩者之間的互動,而互動的最佳方式是將兩者進行顛覆性置換,以期各自從對方的立場和角度來相互交流溝通,達成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思政課教師與高職高專學生之間的互置,意味著學生對某些問題的看法有獨到之處,學生身上品質言行有其優(yōu)良之處,這些都可以成為對教師的提醒、啟發(fā)甚至是學習的榜樣;同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的姿態(tài)充分地發(fā)表自身的觀點、闡釋對問題的理解、論證對問題的解釋,則可以更好地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內化為自身的素養(yǎng)。而思政教育與思政學習之間的互置,則意味著思政課教師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者,然后不斷地從學生身上獲得學習的靈感和動力;而學生則在充分的尊重和自我表達中得到作為類似教師的尊嚴和滿足,在課堂教學中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自覺的理性認知。
2.1 教師言語嚴謹生動
思政課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口頭表達講授書本內容,將文字變成有聲之言語傳遞給學生,深入學生內心世界,因此學生感受思政課教師的第一印象是教師在課堂的言語修辭表達。這要求思政課教師課堂教學中言語表達激情、優(yōu)雅、幽默,從而充滿生機、活力和感染力;但是同時也要強調言語表達形式服務于教學表達內容。教學表達的內容是教師言語表達形式的根基和方向,在教師言語中傳遞出的應該是真理性的信息,從而使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信服。這是教師言語表達形式最終所要服務的對象,而不能迎合于學生所需,忘記思想政治教育的嚴肅性。
2.2 教學肢體動作優(yōu)雅禮貌
課堂教學肢體動作本身也是教學語言表達的一種方式,一種無聲的教學語言。這要求思政課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不管是獨自講述還是教學互動中都要注意身體的穩(wěn)重、肌體的協調以及動作的禮節(jié);同時要配合教學內容和教學語言,適當地運用肢體動作來更清楚、更明確、更肯定地強調口頭表達的內容;甚至可以相對獨立于教學語言之外,運用肢體動作傳遞出教學語言所不能傳遞的內容。諸如:輕輕地拍動學生的肩膀或者背部,表示對他的相信和鼓勵;俯下身體對他微笑不語,表達關心;主動走下講臺,進入學生中,充滿愛意注視著每一位學生;學生不注意課堂紀律時,沉默不語,神情莊重嚴肅等,這些都是對教學可以產生更顯著效果的細微舉動。
2.3 衣著服飾搭配得體
思政課教師的衣著服飾會從視覺審美上對學生產生印象,由此學生可以對思政課教師內在品味形成一定的評判以致影響對教師乃至對思政課堂教學的接受度。因此思政課教師需要注意身體服飾搭配的得體可觀,即不可過于素樸老氣,亦不可過于時髦前衛(wèi)。思政課教師衣著過于樸素老氣往往給人疏遠之感,使學生不敢過于親近;而教師服飾過于前衛(wèi)時髦,又給人輕佻浮躁之觀,不符合思政課教師應有之穩(wěn)重。思政課教師要在這兩者之間把握好尺度,既素樸又注意衣服顏色的搭配,給人以素雅之形象;既時尚但又中規(guī)中矩,給人以品味、品質之印象。這就需要思政課教師從發(fā)式、衣著、鞋子等全身上下給人以素雅、穩(wěn)重、時尚之良好外在形象。
2.4 教師整體氣質所產生的魅力
思政課教師魅力之根本在于其內在的品德、豐厚的學識、高尚的人格而形成的整體氣質,而核心在于對于所從事思想政治理論的認知和信念以及對于高職高專學生的相信和熱愛。這種認知和信念是經過自身反復思考和體認的結果;這種相信和熱愛不是一時之熱情,而是始終如一,不會因為學生的缺點和錯誤而動搖改變。如果教學言語的嚴謹生動、教學肢體動作的優(yōu)雅禮貌和衣著服飾搭配得體是物質的外觀,那教師整體氣質和魅力則是精神的實質。只有將兩者融而為一體,才能形成思政課教師整體形象和人格魅力,從而成為高職高專思政課課堂教學達成良好效果的關鍵性樞紐。
3.1 課堂教學組織與管理靈活多變
課堂教學的前提是保證良好的課堂紀律,針對高職高專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入手處就是遵守課堂紀律,使之在有序中完成課堂教學。但一旦形成良好秩序之后,又容易變得冷清,老師成為獨角演員。這需要教師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和課堂教學氛圍,發(fā)揮每個學生主觀能動性,從各個學生表現中重點發(fā)現優(yōu)秀者和后進的學生,通過表揚優(yōu)秀者產生正面導向,對后進學生進行鼓勵形成推動力量;而大多數處于中間區(qū)域的學生則需要分類處理,實行分類引導。同時,思政課課堂教學需要將學生組織起來,分成各個課堂學習小組,通過小組集體形式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需要選擇好老師助理和組長,使之成為思政課教師和每一位學生和每一個學習小組之間的中介,便于思政課教師組織和管理每一位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
3.2 課堂教學內容精準貼切
課堂教學的中心離不開思政課的理論內容,而思想政治理論內容有來自馬克思主義及中國化理論一以貫之的傳統,有來自國家層面的政策文件,有來自國家當下的建設和實踐,因此要真正將課堂理論內容講解清楚,必須要對以上來源做系統深入地學習和理解,只有吃透其精義,才有可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地講解基本理論知識,才可能應對學生關于社會問題的疑問,才能真正展示理論本身的力量。同時,理論不能僅僅局限于學術層面表述,而是要轉化成生活化的語言和事例,使理論教學真正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使學生能夠從淺顯中明悟至深的道理,引發(fā)其思考。
3.3 課堂教學語言雅致幽默生動
教學語言是課堂教學表現形式,教學語言如能引發(fā)學生共鳴,可將有聲之語言內容引入無聲之學生心靈。因此,教師要做到:第一,雅俗相融,雅致為先。課堂理論教學語言首先要展現出與理論相匹配的語言之優(yōu)美和流暢,方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打動人心;只有以優(yōu)雅之言才能進入人心,塑造美之德行。但雅言往往有含泳之余味,卻與高職學生人文知識欠缺不完全相匹配,因此雅言需以俗語為包裝、為修飾、為解釋,方能使學生領會雅言之蘊義。在優(yōu)雅語言中有意識加入流行詞匯和表達,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切記不可迎合學生而流之于庸俗。作為教師,要以雅為主,以俗為輔助,在課堂教學中把握兩者之地位和分量,靈活機動地使用兩種語言和表達方式。第二,肅穆與幽默相兼,肅穆為中。思政課課堂理論教學是傳遞國家意識形態(tài),并使之轉化成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其關系國運和民族未來,亦關系青年未來之人生,故課堂理論教學是莊重肅穆之事業(yè),不可有半點嬉戲態(tài)度。所以教師內心深處是對自己所從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充滿敬意,其表達語言自始至終一定要充滿嚴肅、慎重。但如果過于拘謹,則嚴肅太過,往往給學生以古板老舊的感覺,與學生相距太遠,難以產生心靈的互動。因此,在言語肅穆之中,一定要學會將其中部分語言變換為輕松愉快之言辭,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達成教學效果。但幽默語言并非市井之言,而是在幽默之中蘊含智慧;或者即使運用市井之言,卻能明言媚俗之癥,痛陳其病,讓學生深省。第三,語言生活化。要從學生的生活入手,以學生關心的社會現象為切入點,所講之人、所講之事,皆是他們都可以觀察、經歷和感悟之日常,這樣較為容易讓學生接受,使之可以從切身之處體察反省,達成教學效果。
3.4 綜合運用課堂教學方法、手段
課堂教學方法、手段是課堂教學實現教學目標的策略安排,對于高職高專思政課課堂可以選擇以下教學方法和手段:一是問題導入法。思政課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核心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并經過教師點評反饋,使整個課堂教學內容和目標隱含其中,從而為課堂教學順利開展做好充分的預備。二是案例教學法。教師針對課堂教學理論內容,精心選擇相應教學案例,使學生能夠從案例分析中凝練理論知識或者運用理論概念分析具體案例,并展開各自的分析論證過程,從而使課堂教學內容具體化。三是討論互動法。在以上兩種方法之中以及在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要注重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討論,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在各自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和闡釋中有效推動整個課堂教學。四是多媒體教學法。課堂教學還需要借助現代多媒體手段輔助課堂教學。通過制作精美的PPT,將文字和圖片,顏色和背景等各個方面相匹配,形成賞心悅目的頁面,將思想政治理論內容以藝術化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同時選擇播放緊貼課堂教學內容,拍攝畫面、故事情節(jié)、美觀藝術等各方面都有較高質量的視頻資料,發(fā)揮引導或承上啟下或總結性作用,從而達到更佳的做學效果。
4.1 推行免試制度
思政課免試制度是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表現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賦予其免于期末考試的資格并給予較高分值的考核規(guī)定,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免試制度要制定科學嚴格的評判標準,并且要嚴格把控免試學生名額,以確保免試結果的公平公正,進而確保免試制度激勵之下的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是真實可信的。其中,在評判標準中尤其要強調學生課堂教學表現,這是學生予以免試的重要指標,這有助于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并導向高質量的教學互動。同時,免試制度的實施過程一定要公開透明,要嚴格按照程序向班級每一位學生公開,學生免試資格的評判要有相應的教學事實作為憑證,這樣才能使每一位學生對免試制度產生信任感,從而在優(yōu)秀學生的引領之下彼此之間進行良性競爭,最終良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4.2 強化平時考評力度和評分比例
對于沒有能夠進入免試資格的大多數學生,則需要通過期末筆試。而期末筆試成績好壞不一定能完全正確地反映思政課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思政課最終成績評定要強化學生平時表現考評力度和評分比例。如課堂紀律的遵守、課堂討論的參與和課外作業(yè)的完成等,這些應成為全部學生的基本教學要求和通過本課程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使每一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章可循,穩(wěn)定有序地完成教學任務。
4.3 注重學生日常言行和綜合表現
思政教師需要,從輔導員、學生之間、社團活動、專業(yè)學習、寢室生活等各方面了解學生,對學生做出綜合的思想政治素質的評判。開展思政課教學關鍵不在于考試的成績,考試成績只是一個參考和評判的方式之一,關鍵還是要看學生經過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有沒有良好的表現,是否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落實到自己的日常言語行為之中去,更重要的是教師要通過長期跟蹤調查,判斷思想政治教育有沒有對學生職業(yè)生活和更長遠的人生產生有益的影響和啟發(fā)。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追求一時之表面喧嘩,而是應講究進入學生頭腦、心靈和生命中,引起其內在共鳴,產生持久之功效。
[1] 劉曉哲,陳占安.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3):103-106.
[2] 汪曉萍,張軒.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策略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4):101-103.
[3] 李建剛.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探索與思考[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4):134-136.
責任編輯 陳桂梅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Su
(Shanghai Jig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Shanghai 201901)
Despite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other colleges have the sam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talent cultivation goal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different, which means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needs particular teaching idea, mode and method. What’s more, the most effectiv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ideas, the display of the overall charm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lassroom assessment methods, which are all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implemen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o the specific ideas and attitudes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n produce the stable and lasting teaching effect and influenc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iveness
2017-01-14
2011年度上海市民辦高校骨干教師科研項目“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探索”
陳粟(1977— ),男,江蘇句容人,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學理論研究。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3.025
G 641
A
1671-7880(2017)03-00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