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因身心發(fā)展的局限及其既有的認知水平,寫作議論文還有諸多“心有余而力不足”之處。那么,為解決此問題,一個最切實的做法就是回歸課本,悉心研讀課文,從中汲取營養(yǎng),以讀導寫,以寫促讀。下面就以蘇洵的《六國論》為例,闡釋這一做法的要義:
一、確立論點要見解獨到
高中生立論最大的問題是什么?人云亦云?!傲ⅰ钡耐恰暗厍蛉硕贾馈钡墓?、常理、大道理,鮮見“我認為”的己見、銳評、新視角。蘇洵的《六國論》是如何立論的呢?請看: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六國為什么會被秦國所滅?世人都認為“兵不利(軍事實力差)”“戰(zhàn)不善(作戰(zhàn)不得法)”,而蘇洵卻“惟陳言之務(wù)去”,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弊在賂秦”。該立論啟示我們:眾口一詞,只會讓人心生厭煩;見解獨到,方能讓人耳目一新。
二、闡發(fā)論點要切割分解
高中生闡發(fā)中心論點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整吞整咽。不能橫向聯(lián)系、縱向開掘,不會將中心論點切割分解成兩至三個分論點,使議論入里、入骨。蘇洵的《六國論》是如何闡發(fā)中心論點的呢?請看:
①(賂秦)破滅之道也。
②不賂者以賂者喪。
六國并沒有都去“賂秦”,所以蘇洵對中心論點“弊在賂秦”的論證沒有整吞整咽,而是機智地將它切了一刀,把六國分成“賂者”和“不賂者”兩大陣營,并就此提出了兩個分論點?!巴瑲w”但“殊途”,這就將兩條迥異的破滅路線圖劃向了縱深。它啟示我們:整吞整咽,只會不明就里;只有切割分解,方能鞭辟入里。
三、剖析事理要分步推進
高中生剖析事理最大的問題是什么?一步到位。直接從起點跨向終點,而不能“走兩步”,將推進的過程分步展示出來。蘇洵的《六國論》是如何剖析事理的呢?請看:
①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分論點一)
②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分論點二)
蘇洵在剖析事理時,很擅長“走兩步”,剖析分論點一的推進過程是“賂秦→力虧→破滅”,剖析分論點二的推進過程是“賂者喪→(不賂者)失強援→(不賂者)不能獨完而喪”。正因為分步推進,事理才剖析得明了透徹。其剖析事理的方式啟示我們:一步到位,只讓人覺得講不明理;只有分步推進,方能讓人感到理之鑿鑿。
四、分析問題要放出眼光
高中生分析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什么?眼光狹窄。眼光狹窄,往往造成分析問題不透徹;眼光開闊,方能看得深刻、長遠。蘇洵的《六國論》是如何分析問題的呢?請看:
①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
②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蘇洵在①句中使用的是聯(lián)系的眼光,燕、趙之所以會陷于“智力孤?!钡木车兀罱K“戰(zhàn)敗而亡”,是因為“秦革滅(韓、魏、楚)殆盡”,燕、趙失去了“強援”。在②句中使用的是發(fā)展的眼光,地有限,越“賂”越少;欲無限,越“賂”越大。以“賂”求和,只能茍安一時,久必“顛覆”。其分析問題的方式啟示我們:眼光狹窄,就會囿于眼前,浮于表面;眼光開闊,方能高瞻遠矚,入木三分。
五、解決問題要亮出實招
高中生提出解決方案的最大問題是什么?空喊口號而無實招,諸如“我們一定要(應(yīng)該、必須)……”等。我們在議論文中解決問題時應(yīng)該擠干水分,拿出干貨。蘇洵是如何為六國出謀劃策的呢?請看:
①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
②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③并力西向。
蘇洵為六國設(shè)的圖存之道有三:一是重用謀臣,二是禮賢下士,三是六國聯(lián)合。此三策“可謂至論”(陶望齡《三蘇文苑》)。其解決問題的方式啟示我們:空喊口號,只有虛張聲勢之嫌;只有亮出實招,方顯試手補天之力。
六、論證方法要隨機應(yīng)變
高中生運用論證方法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方法單一,而且多半為例證法。他們往往不能根據(jù)論證的實際需要選用最有力的論證方法。蘇洵的《六國論》除了例證法之外,還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呢?請看:
①六國破滅,其根本原因在“戰(zhàn)”還是“賂”?一比即知:
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對比論證)
②“賂秦”能息戰(zhàn)嗎?一喻即明: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比喻論證)
③齊、燕、趙亡于用兵抗秦嗎?把歷史假設(shè)一下即曉: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假設(shè)論證)
④北宋朝廷以賂求和是明智之舉嗎?把古今類比一下即醒: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類比論證)
蘇洵在綜合運用上述論證方法時,既能因需而選,又能各盡其用。其啟示我們:論證方法單一,只會削足適履,法鈍其力;只有隨機應(yīng)變,方能量身定制,法盡其用。
七、論證思路要充分展開
高中生論證思路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原地繞圈。既不能深入進去,剝筍抽絲;又不能生發(fā)開來,拓展延伸。最典型的莫過于有些同學的“三段論”:第一部分是提出論點,其語言標志是“我們應(yīng)該……”;第二部分是例證論點,其語言標志是“某某人(事、物)就是……才……”;第三部分是得出結(jié)論,其語言標志是“所以,我們一定要……”。
蘇洵是如何展開論證思路的呢?他在“三段論”的每一部分之后都追加了“跟進”論證。第一部分的跟進模式是“提出論點+切分說理”:第一段在提出總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之后,又切分出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分論點①)和“不賂者以賂者喪”(分論點②)這兩個分論點進行說理。第二部分的跟進模式是“例證論點+分層對接”:第二段舉賂者之例論證總論點,對接分論點①;第三段舉不賂者之例論證總論點,對接分論點②。第三部分的跟進模式是“得出結(jié)論+提出主張”:第四、五段在得出“不為積威所劫,不賂猶可勝”的結(jié)論之后,又提出了“封謀臣,禮奇才,并力西向”的主張。
它啟示我們:原地繞圈,只能抱住理,知其然;只有充分展開,方能攤開理,揭其所以然。
八、舉例論證要以議帶敘
高中生舉例論證的最大問題是什么?講故事。在議論文寫作中,舉例本身不是目的,論證觀點才是目的。為此,舉例論證不能只追求例子的感染力,把故事講得活靈活現(xiàn),而應(yīng)注重例子的說服力,以議帶敘——用觀點剪輯例子,能印證觀點者,留而串之;與觀點游離者,剪而棄之。蘇洵在《六國論》中是如何以議帶敘的呢?請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贏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蘇洵以“不賂者以賂者喪”的觀點來修剪齊亡史實,以區(qū)區(qū)三十一字就將齊國結(jié)交秦國、不助五國的外交政策,以及由此導致的滅亡結(jié)局論述得一清二楚。言雖洗練,但理已析透。它啟示我們:講故事,只能引人入勝;只有以議帶敘,方能厘清事理。
在時下一片“奇文熏得學子醉”的炒作聲中,我們呼吁廣大高中生回歸課本這個“娘家”,走讀寫結(jié)合之路,練一招一式之內(nèi)功,成就扎實的議論文寫作功底。我們堅信:閱讀會心頷首之日,就是寫作妙手偶得之時。
[佳作示范]
擔 當
梁明成
滾滾紅塵,物欲橫流,有些人善良的天性在爾虞我詐中正逐漸被消解,他們少了一份擔當,卻多了幾分心機,這才有了“三鹿”等諸多事件的頻發(fā)。提高全社會的擔當意識,已刻不容緩。
擔當需要一個人有良好的品德。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品德,他才會有責任感;有了責任感,他才會自覺地承擔起自己應(yīng)盡的那份責任。巾幗英雄花木蘭的良好品德體現(xiàn)在何處呢?首先,她有忠心?!翱珊勾簏c兵,軍書十二卷”,邊關(guān)戰(zhàn)事十萬火急,身為柔然子民,木蘭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了保家衛(wèi)國的歷史責任。其次,她有孝心?!鞍敓o大兒,木蘭無長兄”,身為子女,木蘭出于對年邁父親的關(guān)心和疼護,毅然決然地“從此替爺征”。自古忠孝難以兩全,但木蘭以她強烈的忠心和孝心,為國抗敵,替父從軍,實現(xiàn)了“忠”和“孝”的雙贏。為此,我們要學會擔當,就必須先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
擔當需要一個人有果敢的勇氣。有時候,擔當就意味著付出,而付出是需要勇氣的。擔當,說到的人很多,但能夠做到的又有幾人呢?說到而做不到,大多就是因為缺少那份擔當?shù)挠職狻;咎m替父從軍,這需要何等的勇氣!一則有從軍之苦。在奔赴戰(zhàn)地途中,再也“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在沙場之上,“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作戰(zhàn)環(huán)境極其兇險。二則有性命之憂。于國而言,女扮男裝,一旦暴露,則是欺君之罪,定被處斬無疑;于敵而言,馳騁沙場,出入槍林,“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戰(zhàn)死的概率極高。但巾幗不讓須眉,身為女兒身的木蘭以一往無前的勇氣,出身入死十二載,不僅說到了“擔當”,而且做到了“擔當”。一位英姿颯爽的女英豪從此載入史冊。擔當有時會讓人失去很多,那時考驗?zāi)阌職獾臅r候就到了。
擔當需要一個人有雄厚的實力。一個人如果沒有雄厚的實力,那么他即使“想”擔當,“敢”擔當,也擔當不起那份責任。那么,花木蘭有沒有實力來擔當替父從軍的重任呢?事實是最好的明證。其一是身份始終未露,“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其二是九死一生而歸,雖然“將軍百戰(zhàn)死”,但木蘭卻“壯士十年歸”。其三是立下赫赫戰(zhàn)功,“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木蘭憑借著自己雄厚的實力,不僅擔當起了替父從軍的重任,而且擔當?shù)檬殖錾?。擔當并不是逞能,擔當是要以實力作為底氣的。因此我們要擔當,就必須增強自身的實力?/p>
也許擔當正是療救當今社會諸多弊端的一劑良藥,那么,就讓我們涵養(yǎng)品德,蘊蓄勇氣,鑄煉實力,一起來做那個把塌下來的天頂起來的“高個子”吧!
[評析]
《六國論》給議論文寫作的八點警示在本文中都可找到影子,而其最大的亮色在于分論點的設(shè)置。首先從全文來看,“品德”決定了一個人“想不想”擔當,“勇氣”決定了一個人“敢不敢”擔當,“實力”決定了一個人“能不能”擔當,從“想敢能”,逐層推進,梯度清晰,邏輯性強。其次從每層來看,內(nèi)部又進行了二次切割,條分縷析?!捌返隆狈譃椤爸倚摹焙汀靶⑿摹?,公私剖析分明;“勇氣”分為“從軍之苦”和“性命之憂”,考驗愈發(fā)嚴峻;“實力”分為“隱身”“生還”“建功”,難度層層加碼。大能宏觀構(gòu)建“層次”,小能精雕細刻“角度”,實乃真功夫矣!
(作者:姜有榮,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