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
[摘 要]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頒布實施以來,由于各地經(jīng)濟文化與教育發(fā)展水平存在基礎性差異,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高質(zhì)量完成課標要求,是基層音樂教育者面臨的課題。從中學音樂教學一線出發(fā),精研學生實情,精選教學內(nèi)容,綜合各種先進教學手段,經(jīng)過實踐與思考,探索出一種更符合本校教學的特點與需求的“校本化”音樂教學模式,從而實現(xiàn)了在有限的課時中完成高質(zhì)量教學的高效音樂教育。
[關鍵詞] 音樂;精研;精選;教材;校本化
隨著《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正式頒布與實施,音樂教材的修訂工作也已完善。然而,由于各地經(jīng)濟文化與教育發(fā)展水平存在著基礎性的差異,任何教材都很難做到兼顧不同學校的實際情況。按照我國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要求和本學期深入基層對全區(qū)中學13所學校的實地考察來看,每個學期雖然都有二十周左右的教學時間,但除去文化課的期中、期末復習與考試、法定假期,再加上學校各項活動以及音樂學科期末考查等因素,能夠真正用于正常音樂教學的時間,只有十五個周次。目前,初中班級的音樂課為每周一課時,僅憑這十五節(jié)課,實際上很難保證教材實施的質(zhì)量要求。這就需要音樂教師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研究本校實情,精選教學內(nèi)容,因地制宜地對教材進行“校本化”的技術處理。所謂“校本化”的處理方式就是以校為本,研究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運用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技術手段,對國家課程或地方課程的教材進行再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使之更符合本校教學的特點與需求。那么,究竟怎樣的“校本化”處理方式才能充分實現(xiàn)每學期十五個課時的教學效益最大化呢?筆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精選欣賞教學曲目,明確教材學習要點
由于普通學校的音樂課大都采用綜合課型的教學方式,而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和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良好感悟能力,因此,音樂作品欣賞也就成為初中音樂教材中分量最大的教學內(nèi)容。幾乎每單元都提供了四至五個欣賞教學曲目,整冊教材累計有二十多首音樂作品。如此數(shù)量的欣賞教學內(nèi)容,想要在非常有限的課時中全部完成,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再者,不可能把所有的音樂課時全都用于欣賞教學,還必須分配出足夠的教學時間用于歌唱、演奏、創(chuàng)作等其他活動內(nèi)容的學習。所以,教師只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精選教學內(nèi)容,這也是教材預留給教師的一個彈性空間。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們習慣于每課時只精挑細選一個欣賞教學內(nèi)容,并且每次播放音響的時間盡量控制在五分鐘以內(nèi),因為一次聽得太久容易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產(chǎn)生聽覺上的審美疲勞。如果是大型音樂作品就只能提煉出主題性樂段進行重點欣賞。因此,每個作品的欣賞教學大致需要經(jīng)歷三次左右的“聽”(反復感知過程):初次聽賞感知音樂的基本情緒和美感印象;再次聽賞感知音樂塑造的基本形象或表現(xiàn)內(nèi)涵;三次聽賞感知音樂的基本要素和風格特征。還有“說”(討論分析過程),“唱”或“奏”(主題體驗過程)甚至“演”(動作表現(xiàn)或創(chuàng)作過程)等幾個基本環(huán)節(jié)與流程。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音樂留下較深的記憶痕跡并有所感悟。也就是說,音樂雖然是聽覺的藝術,但學生感知與體驗音樂的方法并非只靠單純地“聽”,而是可以運用“聽、賞、動、創(chuàng)”等綜合性的體驗方式。
當然,每個欣賞教學的作品要想達到比較理想化的教學效果,一般最少都需要耗費20至25分鐘左右的教學時間。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欣賞教學的內(nèi)容不宜安排過多,否則,不僅擠占了其他項目的學習時間,而且欣賞教學也容易陷入走馬觀花或蜻蜓點水的境地,難以讓學生每節(jié)課都學有所獲。
此外,音樂教材一般都是按照單元主題的特征,把一些欣賞作品羅列在一起,教師要自己來確定欣賞教學的課時目標。由于教師對教材的理解能力和對課堂的把握能力各不相同,教師之間的實際教學效果往往會大相徑庭,教材實施的基本質(zhì)量要求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為此,在日常教學中,有的老師曾嘗試把欣賞教學統(tǒng)一設定為下面四個基本要求。
(1)知道欣賞曲目所表達的基本內(nèi)容(音樂文化的知識點)。如欣賞鋼琴作品《牧童短笛》時,要求學生在欣賞學習后需要知道樂曲所表現(xiàn)的是山村小牧童的音樂形象;知道樂曲是賀綠汀先生在學生時代創(chuàng)作的最著名的鋼琴作品,也是第一個在國際上獲得大獎的中國音樂作品,因而被贊譽為“走向世界的中國‘牧童”。
(2)借此聯(lián)系生活場景或已經(jīng)學習過的其他音樂內(nèi)容(音樂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能力)。仍以《牧童短笛》為例,通常會借助幾幅牧童放牧的中國水墨畫做展示,結合三個樂段的音樂變化,要求學生進行想象并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再比如,在欣賞《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過程中,也會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協(xié)奏曲這一音樂體裁的知識點,聯(lián)想到維瓦爾第最著名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四季》和中國著名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等作品。
(3)有表情地哼唱并記憶主題旋律(音樂表現(xiàn)和記憶能力)。這項要求主要是通過實踐體驗的方式,要求學生模唱和記憶欣賞作品的音樂主題,通過不斷積累,讓學生逐漸形成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從長期實踐的效果來看,比較符合初中音樂課堂欣賞教學的實際情況。
(4)適當開發(fā)音樂教學中的微課,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對感興趣的作品進行自我學習,這也是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過程與反饋的結果。大膽嘗試微課的作用,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同時微課的范圍可以是音樂知識類,欣賞類,專業(yè)技術類等,給學生學習的空間與平臺,創(chuàng)造更合理的音樂學習氛圍。為欣賞教學提供更多的空間,為學生的學習搭建更高的平臺。
二、更新歌唱選曲理念,注重培養(yǎng)聲音感覺
在初中音樂課本中,每單元至少有一首唱歌教學曲目,每冊教材大約有五到六首歌曲。由于音樂欣賞教學需要耗費半數(shù)以上的課時,留給歌唱教學的時間已經(jīng)非常有限,而唱會(唱熟)一首歌曲大都需要一個課時以上的時間,唱好就需要更多的課時。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每學期只能完成兩到三首歌曲的教學。因此,歌唱選曲如同處理欣賞教材一樣,也需要對教材歌曲進行精心選擇。此時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是:選擇什么樣的歌曲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常情況下,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第一是歌曲旋律的音韻美;第二是學生在集體歌唱時能夠體驗到整體音響的和諧之美。
我們需要思考,如何突破傳統(tǒng)的思維定式,更新歌唱教學的選曲理念。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更習慣注重每學期能夠完成多少歌曲教唱的數(shù)量指標,而對歌唱教學的方法要求(歌唱質(zhì)量)卻重視不夠,以致很多學生在中小學階段,不能有效掌握歌唱發(fā)聲的基本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就是說,學生歌唱的聲音感覺訓練要比教唱曲目的數(shù)量更為重要。初中階段歌唱教學的基本要求,是讓學生切實掌握初步的聲音融合能力和最基礎的唱歌技能,以有利于他們將來更好地參與社會歌唱活動。眾所周知,普通學校的班級歌唱教學,不同于音樂專業(yè)院校的獨唱聲樂訓練,因而歌唱教材也就不適合選用思想性或?qū)I(yè)性過強的獨唱類歌曲。經(jīng)過長期實踐摸索,筆者認為只有采取齊唱或簡單的二部合唱的歌曲形式,才是比較適合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音樂教學實際。因為班級歌唱教學本身就是一種群體性的音響形式,講究的是聲音的融合性和整齊度。我們是一個人口大國,最適合開展群眾性的歌詠活動。而我們的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后,參加音樂活動的機會主要還是群眾性的歌詠活動。因此,學校音樂教育如果能夠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音準節(jié)奏技能,在齊唱歌曲時做到音色統(tǒng)一,發(fā)聲整齊;或者在簡單的二聲部合唱中形成獨立、協(xié)調(diào)、均勻的綜合音樂感覺,那么學生將來就可以憑借這個基礎更好地參加群眾性的歌詠活動。而簡單的合唱訓練也可以讓學生充分感知聲部結合的和諧美妙,體驗人聲的無窮魅力,在提高音樂審美能力的過程中,逐漸增強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集體觀念與協(xié)作精神。根據(jù)班級歌唱的特性,教師除了從初中音樂課本中遴選出適合齊唱和二部合唱的教材歌曲,同時還選擇了部分課外曲目,作為歌唱教學的補充資源。這些歌曲的曲式結構一般都是單二部或單三部,為適應學生逐漸向變聲期過渡的嗓音特點,選曲的音域嚴格控制在十二度以內(nèi)。
這些音樂教學資源的補充曲目,主要來源于國內(nèi)多位音樂人士專門為中小學校創(chuàng)作的學生歌曲集,如谷建芬以二十首唐詩宋詞創(chuàng)作的《新學堂歌》,上海音樂家易鳳林老師以十六首古詩詞為歌詞出版發(fā)行的《中國唱詩班》,還有很多音樂家也編輯發(fā)行過多種版本的少兒合唱歌曲集,如李丹芬編輯的《群眾合唱精品庫童聲卷》上、下冊,王安國編著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備選素材》上、下冊等。表1是在近年來選用過的教學曲目。
以上曲目篇幅都比較短小,大多數(shù)是二段體結構,有的只有一個樂段,低聲部配置多采用和聲性的技術手法,適合學生學唱。正如“新課標”所期望的那樣,這些合唱歌曲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演唱經(jīng)驗,感受合唱歌曲的藝術魅力,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唱興趣,具有比較好的歌唱教學效果。
三、采用兩種譜式對照,提高學生識譜技能
樂譜是記錄音符的方法體系,也是傳播音樂文化的媒介手段和技術載體。識讀樂譜是“新課標”中“表現(xiàn)”領域的四項內(nèi)容之一;同時也是一線教師倍感糾結的一個技術難題。盡管“新課標”中明確規(guī)定“簡譜和五線譜是我國現(xiàn)行的兩種主要譜式,各地、各校在教學中可自行選擇”,但實際操作中教師的選擇權卻遭受嚴重制約:其一是受學生音樂學習譜式背景的影響,因為兩種譜式在小學階段都可以自由選擇,到了初中,就會讓教師在同一個教學班級中遭遇到兩種不同譜式學習背景的學生。由于經(jīng)過小學階段的學習磨礪,學生早已習慣了最先學習的一種譜式,進人中學后再做改變就必定會產(chǎn)生糾結。其二是受教材本身的譜式限制,如果教材是五線譜版本,教師在教學時遭遇到簡譜背景的學生,想要全部翻譯替換成簡譜就非常麻煩,反之亦然。
簡譜也叫數(shù)字譜,原為法國僧侶圭多為便于傳唱宗教歌曲而發(fā)明的,后經(jīng)思想教育家盧梭等人的進一步完善,形成了今天比較成熟的樂譜體系?!皩W堂樂歌”運動的興起,開始了我國近代的學校音樂教育。由于簡譜便于識讀,受到了大眾音樂生活的廣泛歡迎,如今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我國群眾歌詠活動和中國民族樂器使用的主流樂譜。五線譜雖是當今世界的通用樂譜,它在音高、音準、轉調(diào)、和弦的排列等方面要比簡譜更為直觀和嚴謹,但真正掌握起來還是有較高的技術難度。這是因為我們的社會生活缺乏必要的音樂文化氛圍,以致很難得到大眾化的推廣和普及。
我們曾為推廣五線譜的教學竭盡全力,但收效甚微。除了在校外專門拜師學音樂的學生,幾乎沒有多少人能從學校音樂課堂中真正掌握這種讀譜技能,絕大多數(shù)學生仍然處于“目不識丁”或“五音不全”的狀態(tài)。究其原因,主要因為小學每周只有兩節(jié)音樂課,而中學只有一個課時。再加上五線譜學習需要較強的音準感覺和嫻熟的音符閱讀技巧,相對于我國普通中小學而言,專業(yè)難度略大。無升降記號的音符相對容易一些,遇到有升降記號的音符學生就更感覺識讀困難。
為了緩解這個矛盾,筆者曾嘗試使用過把兩種譜式進行對比的教學方式,即五線譜與簡譜的每一小節(jié)都進行比對。在教唱歌曲或作品欣賞的主題呈現(xiàn)時,乃至奏樂訓練都提供這種對照譜表,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一種譜式為主,并同時兼顧另一種譜式的學習,學生在對照學習中反復磨煉音準節(jié)奏,也就慢慢適應和喜歡上了這種譜式對比的學習方法,逐漸提高了自己的識譜技能。
四、結語
音樂欣賞、歌曲教學和識讀樂譜等內(nèi)容是初中音樂課堂中最基礎的教學部分,由于我們的學生在音樂基礎和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教師只有對教材進行“校本化”的技術處理,才能真正滿足課堂教學的需求。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對教材既不能完全地照本宣科,也不能完全無視教材的學科功能價值而隨心所欲地使用。只有通過研究學生的實情,精選出最適合的教學內(nèi)容,才能在有限的課時教學中實現(xiàn)學校音樂教育的高效益。
以上幾點是對初中音樂教材進行“校本化”處理的經(jīng)驗感悟和基本觀點,希望能給身處一線的音樂教師朋友們提供一個技術參考,同時也是希望能引起教材編寫者的關注,在編寫教材時,根據(jù)教學實情,平衡好“新課標”與音樂課堂實際教學情形的關系,提供一套能夠受到一線教師普遍歡迎、真正滿足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實際需求的高品質(zhì)教材。
[參 考 文 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組織編寫.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編寫.上海市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試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李丹芬編.群眾合唱精品庫童聲卷[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4]王安國編著.中小學音樂教學備選素材[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