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濤 宋衛(wèi)軍
摘要:當前階段,國內教育部門提倡發(fā)展素質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向著全方面發(fā)展。想要將素質教育進行到底并且得到貫徹執(zhí)行,這其中離不開音樂方面的教育工作。當前國內小學、初高中基本上都設有音樂課堂,但也是隨著教育階段的提升教學課時和內容呈遞減形式。目前國內各大高校中,除了專門從事音樂教學的院校外,其他高職院校幾乎很少存在真正的音樂教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國內各個理科院校。這是當前國內高等教育中嚴重的缺失。本文主要從當前國內實施素質教育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分析音樂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
關鍵詞:音樂教育;素質教育;培養(yǎng);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315-01
音樂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傳承的文化。對于音樂方面的教育,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更多的應該是對于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教育?,F階段,國內各個教育階段都全面實行素質教育,這要求學校不僅僅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更要從德智體美等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為社會提供綜合型的人才。音樂不僅能夠陶冶情操,使人們的身心放松,更重要的是通過對于音樂方面的教育,能夠使學生學習到新的文化,加強自身的審美理念,增強自身的心理素質。但當前國內高校的音樂教育著實令人堪憂。如何就當前國內高校所處的狀況進行改進,將音樂教育落到實處,是國內教育部門必須首先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1.現階段國內各大高校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
當前國內除了專業(yè)從事音樂教育的高校外,大多數高校中音樂方面的教育都是作為藝術方面的選修課而存在。一般大學的選修課都是一周上一節(jié)課,一節(jié)選修課大約在四十五分鐘左右。這樣一個學期下來,真正上課的時間都是屈指可數。并且,大學音樂方面的選修課多是以賞析音樂為主,很少進行文化背景方面的學習。這樣學生只是學到了音樂的一點皮毛,對于音樂的認識都沒有達到入門的水平,何談進行深入理解。一周一節(jié)課,這樣的時間跨度太大,更加不利于音樂方面的教學。歸根究底,這都是學校對于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2.在國內高校開展音樂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向著綜合方向發(fā)展
2.1 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審美觀念。長時間對于音樂學習,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的整體觀念。其中包括對于審美的感知能力、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1]。學生通過用心仔細的去聆聽音樂旋律,品味音樂營造的意境,以及思考其傳遞的思想文化來進行音樂方面的學習。長此以往,學生的整體審美觀念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2.2 能夠有效加強關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音樂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從養(yǎng)成正確的對于審美的感知能力、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陶冶學生的情操,影響學生的性格養(yǎng)成,進而影響其思想道德建設。國內高校開展音樂教學的主旨在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思想,完善學生的品格,幫助學生身心得到良好的教育與發(fā)展。
2.3 能夠充實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學生在進行音樂賞析時,能夠通過右腦的感知和想象,與左腦協調工作,能夠活躍大腦思維[2]。音樂的節(jié)奏時而快時而慢,音律時而高時而低,這種節(jié)奏與旋律變化明顯的情境下,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學生在進行音樂的學習當中,能夠感受到音樂創(chuàng)作的文化背景,這對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
2.4 能夠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關于心理方面的建設工作。當前許多心理醫(yī)生在治療的時候都使用一些輕音樂作為輔助工具。據專業(yè)研究表明,音樂能夠達到調節(jié)人的情緒,舒緩壓力的作用。這是因為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可以在人的情緒上產生波動,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
2.5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音樂其實是一門感性藝術。在進行音樂賞析的過程中,有許多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給予其無限的想象空間與素材。所以,音樂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發(fā)散性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3.如何加強國內高校關于音樂方面的教育
3.1 提升國內高校對于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面對國內高校中音樂教育的缺失,學校首先要對音樂教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其中包括音樂教學對于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對于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只有學校明確音樂教育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重要意義,才能更好改變現有的音樂教學狀況。
3.2 將高校內的各個學院的音樂選修課轉變?yōu)橐魳繁匦拚n。當前階段,國內高校多數的音樂教育都是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的。這說明學校對其的重視程度不夠。學校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為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必須要較強對于學生音樂方面的教育工作。其中,將音樂選修課轉變?yōu)橐魳繁匦拚n,能夠有效加大和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時間和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效率。
3.3 增加音樂教學形式和豐富教學內容。各高校必須開展多種音樂教學模式,豐富音樂教學內容[3]。除了課堂上音樂賞析之外,更要加強對于音樂文化背景、基礎知識的教育工作。而且可以開展多種教學形式,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例如可以開展樂曲制作比賽、利用多媒體教學達到視頻聲樂結合等形式。這樣既可以提升課堂效率,更能夠將音樂教育落到實處。
3.4 在校園內成立音樂方面的社團并且多開展音樂方面的活動。國內高校應鼓勵學生們在學校多多成立音樂相關的社團。并且通過社團活動帶動學生主動接觸和了解音樂,從而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同時社團活動不同于音樂課堂,開展的形式不受限制,都是學生自發(fā)組織,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讓學生能夠在娛樂中學習。此外,學校還要時常組織進行各學院之間的音樂對抗賽。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能夠讓學生增加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對于音樂的重視程度。
4.結論
現階段,國內教育部門大力推動素質教育的發(fā)展。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在國內高校的發(fā)展程度直接影響著素質教育的行進步伐。音樂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觀念,提高學生對于美學的理解。同時,音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幫助學生有效開展對于其他科目的有效學習。音樂文化在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經過千百年的錘煉和考驗,音樂已成為一種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代表。不同時期,音樂的風格不同,這正能夠反應當時社會的情況。當今社會,加強音樂方面教育,一方面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對于音樂傳遞的文化的鑒賞與學習。
參考文獻:
[1] 李君華.論音樂教育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2,Z1:189.
[2] 劉曉敏.音樂審美教育對大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作用[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4,10:30-32.
[3] 張燕.論高校音樂教育對大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作用[J].成功(教育),2013,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