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冉冉
〔摘要〕 文章以評價系統(tǒng)中的介入意義為理論依據(jù),結合語篇組織尤其是語篇銜接,探討介入意義在散文《猛禽》中的評價型組篇方式及功能。分析顯示,介入成分在語篇發(fā)展過程中可形成體現(xiàn)某一評價立場的介入意義銜接鏈;介入鏈的形成與評價者(聲源)、評價對象(評判的事件)、評價范疇(介入范疇)和立場極性等語義條件有關。文章認為,語篇介入鏈、不同介入鏈間的互動對語篇主旨和結構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 語篇組織;評價組篇;介入意義;介入銜接鏈
〔中圖分類號〕H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2689(2017)01-0018-07
引 言
語言評價系統(tǒng)(Appraisal System)一經(jīng)提出就被廣泛地應用于語篇分析[1][2][3],但這些研究大多以態(tài)度或級差意義①為立足點,對介入意義的研究偏少。在少數(shù)有關介入意義的研究中,分析者往往從屬于不同介入范疇的介入成分出發(fā),局部地闡述語篇評價策略的選擇和效果[4],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介入的評價組篇作用。本文將以周濤的散文《猛禽》為例,考察介入的語篇組織方式及其對語篇結構、主旨等方面的功能。
一、 語篇組織相關研究
韓禮德(Halliday)[5]在描述語言系統(tǒng)中可形成語篇的資源時提出“語篇組織”(texture)的概念,并認為銜接是語篇組織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在隨后的發(fā)展中,銜接范圍也由原來的語篇內(nèi)部銜接機制[6][7][8]擴大到語篇與語境間的銜接關系[9][10][11],并突破概念意義限制關注人際意義的組篇功能[3][12][13]。
馬丁(Martin)[14][15]繼承和發(fā)展了韓禮德的銜接觀,從語篇語義學角度把銜接作為語篇取向的意義資源。胡德(Hood)[3](145-148)用評價系統(tǒng)研究人際意義的銜接關系時曾提出評價和諧的概念,并認為人際意義和經(jīng)驗意義在語篇中的耦合(coupling)對人際韻律的傳送有重要作用。經(jīng)驗性的詞匯關系服務于人際意義,人際韻律由評價范疇與評價對象間的耦合關系開始隨語篇發(fā)散。
國內(nèi)學者彭宣維[16][17]在語篇作為意義單位和措辭單位觀點的基礎上,認為語篇作為意義單位指語篇語言發(fā)生或示例化的結果應是一個完整語義單位,語篇作為措辭單位則突出詞匯-語法成分隨語篇動態(tài)發(fā)展而具有的時序特征。因此,他在研究評價意義的組篇功能時尤其關注評價成分隨語篇發(fā)展形成的語篇“表層”微觀評價織體。這些“表層”微觀評價織體可進一步體現(xiàn)語篇“表層”宏觀評價意義,后者則由語篇“深層”宏觀評價意義決定。
由于彭宣維強調評價成分在語篇中的時序特征,他的評價織體集中呈現(xiàn)同一范疇評價成分的語篇分布規(guī)律,對于明確語篇宏觀評價意義方面的作用還稍顯不足。由此,本文在考察介入意義的組織方式時,除評價范疇外還將引入評價者、評價對象和評價極性等因素進一步限制介入成分的語義特征,從而使那些滿足條件的介入成分在語篇中實現(xiàn)動態(tài)轉移,即由一個介入成分轉移到另一個相關的介入成分,如基于同一評價者、同一評價對象等。
二、 介入系統(tǒng)簡介
介入系統(tǒng)依據(jù)對話空間及聲源分為八個子范疇。其中,否定(Deny)、對立(Counter)、認同(Concur)、斷言(Pronounce)屬于收縮性內(nèi)部聲源;接納(Entertain)屬于擴展性內(nèi)部聲源;引證(Endorse)屬于收縮性外部聲源;宣稱(Acknowledge)和疏離(Distance)屬于擴展性外部聲源。介入關注語篇的隱性互動,目的在于描述和解釋不同語篇所運用的各種各樣的主體間定位策略。通過語篇介入成分研究者可解讀不同介入價值之間的關系, 理解介入系統(tǒng)中不同價值選擇的意義潛勢;主體間定位的價值與其他意義,尤其是態(tài)度意義之間相互作用的修辭效果;以及語篇評價價值之間的可能互動作用如何隨語篇的發(fā)展而累積為一個意義整體[18][19]。
三、 介入成分在《猛禽》中的整體分布
本節(jié)以周濤的散文《猛禽》為例,基于評價者、評價對象、評價范疇和評價極性四個評價要素,深入分析介入成分在語篇中的組織模式,并以此探討介入的評價型組篇功能。文中介入系統(tǒng)評價四要素分別指聲源、觀點或意見針對的對象、介入范疇和立場極性——積極、消極和中立。
《猛禽》有50小段,共計5446字。語料標注統(tǒng)計結果顯示(表1),介入范疇在語篇中出現(xiàn)的總次數(shù)為234,即語篇共有234處含有介入意義,且涉及除引證義外的整個介入系統(tǒng)本文為分析方便將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1~26代表評價系統(tǒng)[20]各子范疇。其中13~20 分別表示介入系統(tǒng)中的否定13、對立14、認同15、斷言16、引證17、接納18、宣稱19和疏離20。。
由表1可知,收縮性介入在語篇中的比例遠大于擴展性介入,分別為68%和32%;收縮性介入又以否認為多數(shù),占58%。除引證(17)外,其他七個介入范疇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分別為:對立(14) 37%、接納(18) 23%、否定(13) 21%、宣稱(19) 8.5%、斷言(16) 7%、認同(15) 3%、疏離(20) 0.5%。上述百分比表明,說話者在構建語篇多聲背景時在一定程度上關閉了與潛在聽話者協(xié)商對話的空間。
此外,由于同一介入成分在語篇中可能重復出現(xiàn),本文把這種屬于同一范疇的介入成分稱為1個介入標記同時屬于兩個介入范疇的語言資源則需看做2個介入標記,如“其實”既有對立義,又有斷言義,因此統(tǒng)計時需當作2個介入標記。(token)。統(tǒng)計結果顯示,《猛禽》共有127個這樣的介入標記。
表2呈現(xiàn)了《猛禽》中出現(xiàn)頻次較高(3)的介入標記。最高的為否定范疇的“不”,共19次。上述20個標記涉及的介入范疇(表中APPRAISAL Feature一欄)包括否定(13)、對立(14)、宣稱(19)和接納(18)。這與表1結果吻合,但同時我們注意到,宣稱(19)在這一欄中僅出現(xiàn)1次,否定(13) 3次。這就意味著語篇中表宣稱義和否定義的語言資源形式相對單一,對立義和接納義則比較多樣。
四、 介入意義的組織方式——介入銜接鏈
由對話性的角度看,說話者運用介入成分構建語篇多聲背景的同時,向潛在聽話者傳達自己的觀點或立場。分析顯示,《猛禽》中介入成分的評價者即聲源主要有三類:說話者、猛禽(鷹/他)和老狼。
就評價對象而言,首先語篇第1~6段中都與自然環(huán)境有關,如山峰/巖壁、天風、天空。
(1)
1那座巖壁,像是哈爾巴企克這怪物臉上的一顆長得歪歪斜斜的大門牙,齜著,突出去好遠。①要是這座酷似巨人頭顱的山峰有眼睛,②準會每次垂下眼睫,都看見自己這顆兇險的牙凌空翹起,毫無遮掩地遭受風吹雨淋和戈壁烈日肆無忌憚的灼烤。
2暴暖驟寒,日久天長,使這顆“大板牙”布滿了崩裂的縫隙和歲月的皺紋,這使它乍一看③有時又像是古城堡廢墟上懸空扯起的木頭吊橋。
3他正一動不動地站在這懸空巨石的頂端,凝著神,斂著翅。
4④只有在這樣高的地方,終年不絕的天風才發(fā)出海浪那樣的聲響,“嗚——嗚——”地叫。這是蒼穹下的一種最古老的語言,神秘而又威嚴。
5他在凝神諦聽。風是禽類的⑤必讀書。在這古老的聲音里,他聽得見遙遠年代里他的英雄的祖先、他的驕傲的繁榮的家族所組成的黑色空中鐵騎襲掠平原和荒野時留下的聲響。
6那時候,天空⑥不⑦象現(xiàn)在這樣荒涼。
上述7個介入成分本文中的介入成分由帶圈的序號表示,如①?;谠u價者(說話者)和評價對象(自然環(huán)境)一致,可在語篇中形成如圖1所示的介入銜接鏈。
圖1左側數(shù)字表介入范疇,該銜接鏈可呈現(xiàn)介入成分隨語篇發(fā)展具有的時序特征和分布密度。這7個介入成分中前5個都屬于接納義(18)(呈直線型),從條件性、可能性、頻率性及必要性等方面將潛在聽話者由山峰/巖壁、天風、天空等自然環(huán)境引至終極評價對象“猛禽的祖先”。這些環(huán)境實際象征了猛禽——鷹的祖先。最后兩個成分——否定(13)和認同(15)則通過比較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天空”,突出鷹家族曾經(jīng)的強盛。
隨語篇發(fā)展,第15、16段中的一些介入成分也與鷹的祖先有關。
(2)
15他①知道他的祖先以前②也是落在這塊巖石上,③但他們④總⑤覺得他們⑥才是真正的猛禽,黑色的鎮(zhèn)山之神。那時,他們的身軀比現(xiàn)在大得多。⑦可現(xiàn)在,……他低頭了瞅瞅自己的身體,不無自慚自恨:天哪!這樣子,⑧簡直比一只公雞⑨大不了多少!英勇的猛禽正凌空而下,它⑩能一膀子拍斷公駱駝的腰。
16它是一支流傳在曠野長風里的古歌。每當風起時,他便聽見。風聲變成了祖先尖利的嘯叫,一下B11就點燃他胸脯前狂流奔竄的猛禽熱血,一直涌向咽喉,B12只有這樣才對得起他的祖先,對得起他鷹的家族和腳下的這座哈爾巴企克山峰。
上述兩段中的介入成分及相關要素如表3所示。
同樣,基于評價者或評價對象相同,這些介入成分可在語篇中形成相互關聯(lián)的三條介入銜接鏈(圖2)。
圖中,圓圈表示介入成分;虛線表示外部聲源,實線表示內(nèi)部聲源;無論外部還是內(nèi)部聲源,加粗表示積極立場,斜線陰影表示消極立場,無標記表示中立立場。下文類似。
由表3評價者可知,鏈A相關意見來自說話者,是內(nèi)部聲源鏈;鏈B、C相關意見源自“他”、“他的祖先”,是外部聲源鏈。因此,根據(jù)同一評價者即說話者,介入成分①“知道”在語篇中轉移至B11“就”、B12“只有……才”形成介入銜接鏈A。而說話者通過B11“就”和B12“只有……才”協(xié)商的積極立場(表3),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整條介入鏈的立場傾向。這兩個介入成分的立場卻由銜接鏈B和C共同作用產(chǎn)生:
首先,由于說話者通過“知道”使外部聲源“他”介入當前語篇。②“也”、③“但”、④“總”、⑤“覺得”、⑥“才”盡管所屬介入范疇不同,依據(jù)評價者(鷹)和評價對象(他的祖先)相同或一致的語義條件,在語篇中形成銜接鏈B。需要注意,這里存在外部聲源循環(huán)介入現(xiàn)象,外部聲源1“他”通過“覺得”(19)使外部聲源2“他的祖先”的聲音介入,也就是說⑥“才”協(xié)商的積極立場實際源于外部聲源2。其次,⑦“可”、⑧“簡直”、⑨“大不了”、⑩“能”在評價者(鷹)和評價對象(自己)相同或一致的前提下可構成銜接鏈C。這樣,銜接鏈B從鷹的立場突出鷹的祖先是真正的猛禽——以⑥“才”最為明顯;銜接鏈C卻由鷹的立場表達自己的遺憾——⑦“可”、⑧“簡直”、⑨“大不了”的消極立場。兩種立場的鮮明對比可突出鷹渴望成為像祖先一樣真正英勇的猛禽。因此,當象征祖先的古歌、風聲出現(xiàn)時就點燃了鷹心中猛禽的熱血。這也正是說話者想要通過介入鏈A協(xié)商和傳遞的觀點及立場。這種熱血又促使鷹決心打擊報復老狼。同時,語篇對狼的態(tài)度也有一個明顯轉化過程:
(3)
23它的一條前腿有些顛躓,①像被狼夾子打過。②但它③寧可把被打住的腿咬斷,④也⑤不在那兒束手就擒。狼都是亡命之徒。它們和狗⑥不一樣。再棒的狗,⑦也在被人喂養(yǎng)、叱罵、擺弄的過程中喪失了自尊心。人⑧只是利用狗。⑨哪會真正愛狗呢?他們愛的⑩只是自己。B11而狼B12卻是在屈辱中獨自求生的,它和狗的最大區(qū)別在尾巴上,一個是彎曲的,一個是垂直的。B13而尾巴,B14其實正是野獸們生命的旗幟,從這上面,B16足以分辨它們的個性。
《猛禽》第23段的介入意義分析如表4所示。
顯然,表4中16個介入成分的評價者相同,相關態(tài)度或意見均來自說話者。它們在評價者相同的前提下形成體現(xiàn)說話者立場的介入銜接鏈:①像→②但→③寧可→④也→⑤不→⑥不→⑦也→⑧只是→⑨哪會真正愛狗呢?→⑩只是→B11而→B12卻→B13而→B14其實→B15正→B16足以。
由圖3可知,上述16個介入成分中8個屬于對立范疇(14)(虛線部分)。分析發(fā)現(xiàn),語篇通過這些對立成分逐步調整潛在聽話者期待的同時,突出對(老)狼的積極立場、對狗和人的消極立場,且由后者對比突出前者。該段最后幾個成分的評價對象“尾巴”則為下文立場的反轉做鋪墊。
(4)
26①他以為老狼②會繞道逃走的,③不料它④反而迎上去,尾巴⑤竟然翹起來了,耳朵也像狗那樣耷拉下去一半;它向那只小白狗慢慢走去,在不遠的地方站住。
27小白狗滿臉疑惑地望著它,嗅到一股陌生的兇氣和野味。⑥但是老狼懂得狗的禮性和語匯,顯出一副倒霉的、被主人遺棄了很久的老狗的樣子。小白狗相信了,而且同情它,朝它這邊走來了。
28它們相互嗅著,用身體輕輕在對方身上蹭著,小白狗用尖細的嗓音喔喔地叫著,表示信任和依戀。當老狼嗅至這只小白狗的頸上時,⑦突然小白狗猛烈地抖動起來,不一會兒,那跳躍、掙扎的白色身體⑧就跌倒了,被老狼拖進一片樹林去了。
29他第一次看見大地上發(fā)生這樣的事。這只年輕的鷹,這只猛禽,在哈爾巴企克山那塊門牙狀的巖壁上,目睹了這只老狼的卑鄙的騙局。
30“狼⑨不是亡命徒,⑩而是惡棍!”
這幾段的介入分析如表5所示。
表5介入成分基于評價者/評價對象相同或一致在語篇中形成兩條互相關聯(lián)的介入意義銜接鏈A和B(圖4)。
圖中,鏈A各成分都與評價者“他”對“老狼”的評價相關,屬外部聲源;評價立場由一開始留有對話空間的相對中立立場變?yōu)橄麡O立場,且關閉了對話空間。我們注意到介入成分①“以為”并不是鏈A的組成部分。①“以為”既有宣稱義(19)又有認同義(15),前者是說話者將外部聲源“他(鷹)”引入當前語篇的手段,后者可突出說話者對潛在聽話者的引導作用,表明實際情況并非這樣。這就為語篇的整體立場提供線索,暗示下文的出乎意料。
鏈B各成分的評價者(說話者)和評價范疇[對立(14)]相同,是說話者對老狼(③不料→④反而→⑤竟然→⑥但是)和小白狗(⑦突然→⑧就)的評價。盡管上述對立成分本身立場傾向性并不明顯,它們通過對相關命題或時間的調整及取代,可明確體現(xiàn)說話者對老狼的消極立場。這兩條介入鏈,表面上鏈B(內(nèi)部聲源)為鏈A(外部聲源)服務,實際依然是說話者借鷹的聲音對老狼做消極評判。隨著說話者或鷹對老狼立場的轉變,語篇開始鷹與老狼之間的搏殺:
(5)
38他那時首先①會伸出左邊的利爪,一下攫住狼屁股,讓利爪的刃尖深扎進它的骨縫。這種劇痛是巖石②也③無法忍受的,狼④一定會本能地反過身來扭頭撕咬,⑤一定是這樣。那正好,他的右邊的利爪就⑥可以不失時機地伸過去,插過狼的兩耳之間,掠過它的額頂,閃電般地、準確地直摳住它那對眼睛!然后,雙翅一用力,把瞎了眼的狼提起來,它四蹄離地,它的力量就⑦全沒了,兩只前后摳緊的利爪猛力向中間一撅,那狼腰就斷了。猛禽幾千年就是這樣從大地的懷抱里奪取肉食的,他曾經(jīng)這樣多次捕殺過狐貍。追捕老狼,這⑧卻是頭一次。他雙翅駕著一股帶腥味的雄風,自空而降,漸漸逼近,向它壓下去了。
同樣,先看第38段的介入成分及相關要素(表6)。
表6中8個介入成分的評價者都是說話者,在語篇中的動態(tài)轉移過程如圖5所示。其中①“會”、④“一定會”、⑤“一定”和⑥“可以”都屬于接納范疇(18),基于同一評價者和評價范疇的語義限制,可形成一條接納意義銜接鏈A(圖5粗線部分)。銜接鏈A的聲音源于說話者?!睹颓荨肥钦f話者以
鷹的角度觀察這個世界,某種程度上可認為說話者與鷹兩者合一。這樣,銜接鏈A看起來是說話者對鷹將采取行動和結果的推測,實際也可看作鷹進攻之前自己心中的盤算。此外,圖中虛線部分指⑦=7\*GB3\*MERGEFORMAT“全沒”雖屬于否定(13),在語篇中表某種條件下的否定結果,與接納義(18)間接相關。同時,鏈A的介入成分都與中/高值可能性有關。這表明說話者或鷹對搏擊結果的積極估量。而最后一個成分⑧“卻”又調整了這種積極期待,為悲劇結果提前埋下伏筆。
綜上,《猛禽》首先運用介入銜接鏈將潛在聽話者由巖壁/山峰、古歌/天風等引至鷹的祖先,并使后者成為點燃鷹心中猛禽熱血的直接導火索;再通過不同介入鏈間的相互作用調整和取替聽話者對老狼的隱性期待,實現(xiàn)由積極到消極的立場轉變??v觀整個語篇發(fā)現(xiàn),這兩方面內(nèi)容即是“猛禽之所以為猛禽”的最佳解釋:面對丑惡,被點燃的猛禽熱血使這只年輕的鷹嫉惡如仇,想要奮不顧身、毫不屈服地戰(zhàn)勝丑惡。
五、 介入銜接鏈對語篇結構的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介入成分隨語篇動態(tài)發(fā)展而形成的各種介入銜接鏈對語篇結構有突出貢獻,有助于明確語篇不同語段間的邏輯語義關系,尤其是與介入(鏈)有關的評價對象,即觀點針對的對象,或與事件有關的人或物。
依據(jù)與各介入意義銜接有關的評價對象,《猛禽》可分為三個語段。彼此間的邏輯關系如圖6所示。
其中,1~17段為第一部分,與介入鏈有關的評價對象主要為象征鷹祖先的自然環(huán)境,如山峰、巖壁、天風等。18~30段為第二部分,與介入鏈有關的評價對象主要是鷹、老狼、小白狗等。31~50段為第三部分,與介入鏈有關的評價對象主要是鷹和老狼等。正如上小節(jié)分析的那樣,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第三部分的兩個因素,分別從內(nèi)在和外在兩個方面描述第三部分鷹決心與老狼搏擊的原因:被點燃了猛禽的熱血和老狼的偽裝與狡猾。
六、 結語
本文通過對《猛禽》的介入分析——聲源、評判或意見的對象、介入范疇和立場極性,探討了介入意義的組織方式。分析顯示,介入成分在以上四個因素的影響下可在語篇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突出某種評價立場的介入銜接鏈;不同類型介入鏈間的互動作用有利于明示這種立場。最后,介入在語篇中的組織方式——介入鏈對語篇結構也有重要啟示。
〔參考文獻〕
[1] Eggins, S. & Slade, D. Analyzing Casual Conversation [M]. London/ Washington: Cassell, 1997.
[2] White, P. R. R. Telling Media Tales: The News Story as Rhetoric[OL]. www.grammatics.com/appraisal/whiteprr_phd. html, 1998.
[3] Hood, S. Appraising Research: Evaluation in Academic Writing [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4] 唐麗萍. 英語學術書評的評價策略——從對話視角的介入分析 [J]. 外語學刊, 2005,(4): 1-7.
[5] Halliday, M. A. K. Text as semantic choice in social contexts [A]. In Webster, J. J. (ed.). Linguistic Studies of Text and Discourse(Volume 2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 A. K. Halliday)[C].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1977/2002: 23-81.
[6]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1976.
[7]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2nd ed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8] 胡壯麟. 語篇的銜接與連貫 [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4.
[9] 張德祿. 語篇連貫研究縱橫談 [J]. 外國語, 1999,(6): 24-31.
[10] 張德祿. 論語篇連貫 [J].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0,(2): 103-109.
[11] 張德祿, 劉汝山. 語篇連貫與銜接理論的發(fā)展及應用 [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3.
[12] Martin, J. R. Sense and sensibility: texturing evaluation [A]. In Foley, J. A. (ed.). Language, Education and Discourse: Functional Approaches [C]. London: Continuum, 2004: 270-304.
[13] Hood, S. Texturing interpersonal meanings in academic argument: pulses and prosodies of value [A]. In Forey, G. and Thompson, G. (eds.). Text Type and Texture [C]. London: Equinox Publishing Ltd, 2009: 216-233.
[14] Martin, J. R.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M]. Amsterdam: Benjamins, 1992.
[15] Martin, J. R. Cohesion and texture [A]. In Schiffrin, D., Tannen, D. and Hamilton, H. E. (eds.).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C]. Oxford: Blackwell, 2001: 35-53.
[16] Peng, X. W. Appraisal textuality in discourse: case observation from the motivation perspective [A]. In Huang, G. W. (ed.). Studies in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I) [C].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9: 89-99.
[17] Peng, X. W. Appraisal textuality in discourse: a case observation from the “foregrounding” perspective [A]. In Huang, G. W. (ed.). Studies in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II) [C].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10: 77-98.
[18] White, P. R. R. An Introductory Tour through Appraisal Theory [OL]. http://www.grammatics.com/appraisal/, 2001.
[19] 王振華, 路洋. “介入系統(tǒng)”嬗變 [J]. 外語學刊, 2010,(3): 51-56.
[20] Martin, J. R. & White, P. R. R.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責任編輯:高生文)
Abstract: Based on the category of Engagement and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about text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arry out an exploration of the evaluative organization patterns of Engagement in the Chinese prose The Bird of Prey. It indicates that with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the text, relevant Engagement units can form an evaluative chain. Those units are affected by the semantic factors of the source of voice, the proposition appraised, the Engagement category and the appraised value. The form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Engagement chains play a notable role in determining text purpose and structure.
Key words: text organization; evaluative organization; Engagement; Engagement ch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