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農村基層組織人才研究述評與展望

2017-03-24 18:08:41李達
陜西行政學院學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基層組織綜述人才

李達

摘 要: 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是一個多學科構成的議題,同時也是具有鮮明特征的時代課題。近年來國內外學界從不同研究角度出發(fā),圍繞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的意義、經驗、困境、策略等多方開展了一系列比較有價值的探討。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要從更廣、更寬的維度來界定農村基層組織人才的內涵、要強化人才選擇、加強環(huán)境建設、進行職能優(yōu)化、完善制度建設和內涵建設,這樣才能推動農村基層人才組織建設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

關鍵詞: 基層組織; 人才; 研究; 綜述

中圖分類號: C962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7.01.003

文章編號: 1673-9973(2017)01-0017-05

農村基層組織人才是當前農村各項工作中的主力軍,其主要是指行政村支書和村委會主任,還包括村民小組組長、村團總支書、村婦女主任、村農科員等本土型人才。除此之外,農村基層組織人才的外延還應包括大學生村官和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等外來型人才,這些本土型人才與外來型人才共同構成了現代意義上農村基層組織人才的全部。2015年11月,國家發(fā)布下一個階段國民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2016-2020),規(guī)劃綱要中對農村的各項建設工作作出了全面而細致的部署。自此規(guī)劃綱要公布實施以來,廣大農村的社會各項狀況有了一些明顯的變革,為和諧繁榮的社會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隨著廣大農村地區(qū)的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和攻堅期,農村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如何建設一支思想過硬、人員穩(wěn)定、高素質、有威望的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對切實做好農村改革發(fā)展的各項工作,加強和改善農村日常經濟社會工作,夯實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農村基層組織人才的研究概況

以“農村基層組織人才”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進行檢索發(fā)現,與此關鍵詞相關的數據并不多。我們再擴大檢索的外延和范圍,以“農村組織人才”進行重新檢索,從1983年至2016年9月,共搜索到近2210條結果。為便于本研究的開展,筆者僅對2006-2016年這11年間的研究情況展開分析和說明。

由表1可以看出,與“農村基層組織人才”、“農村組織人才”相關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見,每年的研究成果均在300條以下,因2016年只統(tǒng)計至9月份,所以數據更少。研究發(fā)現,在關于“農村組織人才”的成果中又以“農村組織”的研究占多數。同時根據檢索資料和數據庫得知,目前國外對于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研究尚未發(fā)現相關成果。在國外,沒有與“人才”完全相對應的概念,國外對人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對人力資本研究和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特別是國外學者側重于從宏觀層面的角度去研究企業(yè)和政府中的人才,也有一部分側重于對農村人力資源的研究而非人才。與國內不同的是,這一類的研究與國內的研究還是存在著一些差異。不過,國外的一些理論與實踐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如德國、法國、瑞典等西方國家利用基層社會組織、社會利益群體、非政府組織進行人才的管理和培養(yǎng)。另外,美國經濟學家西奧多·W舒爾茨(Theodore W. Schultz)、加里·貝克爾(Gary Becker)等從勞動力要素的角度來探討人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發(fā)展中的特殊作用,認為提高人力資本水平是促進經濟發(fā)展、縮小收入差距、實現社會富余的根本動力之所在,這些觀點也為我國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的建設提供了一些啟示??傮w來看,從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角度來探討農村基層組織人才的研究成果雖有一定的積累,然而也并不豐富。因此,對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的現狀研判、任務識別、重點與難點透視、政策支持體系構建等方面進行梳理和研究顯得格外必要。

二、農村基層人才的主要研究內容

發(fā)展離不開繼承。研究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的實現途徑,需要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借鑒他人的相關成果以推動研究的深化。隨著我國農村社會管理工作逐漸進入新常態(tài),學界內的諸多學者從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科角度對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這一時代性的課題進行了一些較為系統(tǒng)和充足的前期研究。有一些散見于調研報告、理論探討、工作總結和內部文稿的研究成果,主要圍繞農村人才建設重要性研究、農村基層干部人才和黨組織人才建設現狀研究、農村人力資源開發(fā)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研究、農村人才建設存在的障礙性因素研究、農村人才建設對策研究等問題進行綜合的論證。這些前期的研究成果,對深入探索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提供了事實上的依據和翔實的資料,對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及其實現途徑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也間接為如何建設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提供了大量的經驗。具體來說,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于農村人才建設重要性研究

我國的眾多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農村人才建設的重要性進行了較為明晰的分類研究。劉慶斌(2016)指出鄉(xiāng)村干部是農村基層工作的中堅力量,通過分析鄉(xiāng)村干部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培養(yǎng)和造就好一批鄉(xiāng)村干部能為農村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1]王志成(2015)以浙江省的農村為例,闡明了不同模式與人才發(fā)展的互動機理,分析了當前浙江省農村人才建設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適合當地農村人才建設的相關對策。[2]夏明亮(2015)深入調查了農村社會中公共管理人才的工作現狀、制約因素,提出全面加強農村人才工作是關系到農村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重要舉措。[3]秦永超(2014)認為要能夠發(fā)揮各類人才的優(yōu)勢,配合農村基層自治組織解決和處理各種社會問題,為農村人才的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發(fā)展、農村基層社會組織快速發(fā)展做出必要的探索。[4]肖湘雄、詹自軍(2012)以湖南省安吉縣為研究對象,對農村基層管理人才建設問題進行了探索,并運用實地調查法與訪談法,歸納出農村基層管理所面臨的現實格局,指出農村基層社會管理人才在農村社會中發(fā)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5]劉翠芬、張振華、房棟(2011)等學者研究了西部地區(qū)農村人才在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對農村人才所面臨的現狀、困境、成因進行了細致分析,進而提出了若干可行性的方法。[6]王宏源(2010)論述了構建農村人才建設的基本思路和原則,總結了農村人才建設對維護農村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農村經濟的重要意義。[7]

(二)關于農村人才的分類研究

農村中的基層干部和黨組織人才構成了農村基層組織力量的主力,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人才建設、農村人力資源開發(fā)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農村實用人才建設、農村基層村干部人才建設等幾個方面。

1. 農村基層黨組織人才建設研究。馮秀紅(2015)通過對河津市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進行了實證調查分析,對河津市農村基層黨組織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針對農村基層黨組織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理論探討,提出了實行干部任期責任制、加強干部綜合能力建設等相關對策。[1] 廖建華(2012)從村黨組織書記的職業(yè)化建設實踐角度進行思考,希望各地結合實際在實踐上進行積極的探索,走出一條符合村情的發(fā)展道路。[9]張坤、王征兵(2006)指出農村基層黨組織人才存在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弱,提出了從制度構建、主體引導、內培外引等多角度去解決農村中的村干部建設問題。[10]李克勝(2007)以農村基層黨組織人才建設為主要論題,提出要解決國家在人才建設的政策在鄉(xiāng)村真正“落地”,構想性地提出了縣鎮(zhèn)與基層黨組織人才建設的銜接和互動等機制。[11]馬志明(2011)提出新時期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應該更加重視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在學習方法上更加科學,這對農村的深化改革和工作科學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2. 農村基層村干部人才建設研究。程同順(2002)著重探討了農村干部存在業(yè)務水平低、工作效能差、工作方法落后、行為失范等一系列的問題,提出了以“協(xié)同治理”為主線的農村基層干部建設和管理新模式。[12] 徐表炎(2012)通過以寧波市為個案,對農村基層干部建設進行了比較細致的研究,并以相關人才學理論為指導,提出了從農村區(qū)域經濟方向來研究如何建設村干部。[13] 劉西忠(2011)從國家基層戰(zhàn)略的視角來探討如何構建村干部的制度體系,并指出制度構建在農村的工作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對于加強基層村干部人才的建設具有保障作用。[14] 張澤(2010)以貧困地區(qū)的村干部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了貧困地區(qū)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對村干部發(fā)揮作用的制約和影響,提出了要真正發(fā)揮村干部的作用,就要造就和培養(yǎng)一批懂經營、善管理的村干部,只有這樣才能盤活農村經濟,實現農村社會的根本變革。[15] 范柏乃、戴悅(2007)對我國村干部建設進行分析,指出村干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結構不合理、缺乏培訓、各項待遇不足等幾個主要問題,提出了加強教育培訓、強化激勵、深化干部改革等對策。[16]

3. 農村實用人才建設研究。張洪霞(2013)從需求的角度來探討天津市農村實用人才存在著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效果等方面的問題,并著重指出明確培訓目標、豐富培訓內容以及搭建培訓的體系是解決當前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質量不高的有效途徑。[17] 朱貴水、謝文慶(2012)從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的視角出發(fā),指出農村實用人才是實現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中的最關鍵的因素。通過運用“多角度、寬口徑”的研究思路,提出了解決農村實用人才建設中的具體措施。[18] 李金鳳(2011)分析了壽光縣農村實用人才的總體情況和基本特征,總結了壽光縣農村實用人才發(fā)展的主要做法和績效,探討了壽光縣實用人才建設所面臨的困境,提出了要建立多元的資金投入機制、加強對實用人才的組織管理和加大在大學生村官中選拔力度等措施。[19] 潘利兵(2010)從農村人力資源結構的階段性變化入手,指出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開發(fā)的迫切性,從促進現階段農村深化和全面發(fā)展的角度,評價了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開發(fā)的現實意義。[20]

4. 人力資源開發(fā)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關系的研究。王銀香(2015)指出要加強“筑巢引鳳”工程建設,抓好農村教育培訓工程,大力開發(fā)農村人力資源;抓好科學用人工程,留住并盤活農村人才,為農村基層組織的科學建設提供大量優(yōu)秀人才。[21] 施碧月(2009)分析了揚州和泰州兩個地方的新農村建設,在分析的過程中指出了農村中的人力資源開發(fā)能為農村的基層組織貢獻人才資源。因此,人力資源的質量和來源都關系到農村基層組織作用的發(fā)揮。[22] 任敏(2013)探討了農村中的精英人力資源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影響、對如何創(chuàng)新機制、優(yōu)化鄉(xiāng)村環(huán)境、吸引鄉(xiāng)村精英投入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提出了應對之策。[23] 姜一峰(2007)以湖南省部分縣市為例,對農村基層組織的建設與農村人力資源開發(fā)進行結合研究,并指出開發(fā)農村現有的人力資源是強化基層組織工作的重要內容。[24] 劉文海(2007)以新農村建設為背景,指出農村的人力資源是推動農村經濟和基層組織建設的基礎資源,加快培育農村人力資源已經成為農村基層組織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25]

(三)關于農村人才建設制約性因素研究

周偉斌(2015)認為建設城鄉(xiāng)一體化社會需要對農村人力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而農村人才在這一過程中面臨著許多的障礙性因素,需要進一步發(fā)揮效能,從而產生巨大的推動力來加速城鄉(xiāng)一體化這一長期目標的達成。[26] 劉奇(2012)總結了我國農村人才缺乏所帶來了“六難”問題,進一步分析了農村人才為什么會缺少人才,特別是高質量的人才,提出了在城鄉(xiāng)一體化的建設格局應該更加注重科學化和公平化。[27] 謝承剛(2011)認為我國農村人才建設主要存在五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農村人才總量不足,二是農村人才綜合素質能力不高,三是人才結構失衡,四是農村人才流失情況嚴重,五是農村人才在職業(yè)路徑的選擇上多樣化。指出國家要引導人才資源向欠發(fā)達地區(qū)合理流動。[28] 郭祥鋒(2009)結合濰坊市的實際情況,以實證研究為主,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濰坊市農村實用人才建設現狀進行分析,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指出當前該市農村人才建設存在著重視程度不夠、投入力度欠缺、總量不足、結構不優(yōu)、培養(yǎng)教育滯后和市場化程度低等主要問題。[29] 鄭平(2012)指出由于我國基本國情和歷史的原因,我國農村人才建設的現實性主要障礙是因為國家長期以來對人力資源的投入不足,所導致城鄉(xiāng)人力資源的投入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所產生的差距也越來越大。[30]

(四)關于農村人才建設的對策研究

如袁金剛(2015)指出選任機制的建立與完善是農村基層干部人才建設的制度性保障,而國家政策向農村合理偏向則為農村人才更好的建設提供了可能。[31] 王銀香(2015)指出要通過提高農村人才的各項待遇水平,包括工作待遇和福利待遇兩個方面。另外要增加回鄉(xiāng)人才收入,使其收入水平高于周邊勞動力工資水平,要從構建新型農村職業(yè)教育培訓體系等方面出發(fā),以培訓提升質量的方式來不斷提高本土農村人才的業(yè)務能力和綜合素。[32] 范柏乃、戴悅(2007)認為要建立完善選拔、培訓、激勵、管理等一系列的方式,才能為農村中的人才建設提供一個展示自我能力的平臺。[33] 潘利兵(2010)提出加強農村人才建設要按照統(tǒng)籌兼顧、合理布局、注重現況以及強化基礎的思路,切實組織好農村人才的各項建設工作。[20] 韓長斌(2015)在分析農村人才建設取得進展的同時,也指出要想實現從傳統(tǒng)農業(yè)向現代農業(yè)的轉變,既要有政策上的支持,而且還需要各項配套的制度加以支撐,才能使農村中的人才帶領群眾走向富裕。[35]

通過以上總結之前學者的相關研究,可以看出專家學者多是從農村人才建設的重要性、農村基層黨組織、村干部以及實用人才、農村人才建設中的問題和對策等方面開展研究。而且,很多學者又側重于如何破解農村基層干部和黨組織人才建設中的一系列難題。隨著城鄉(xiāng)經濟一體化發(fā)展進程的加快,圍繞著一個小范圍、小區(qū)域的農村人才建設也逐漸成為專家學者關注和研究的側重點。如郭世優(yōu)的《村莊“空虛化”背景下的農村基層干部建設研究》(2015),馮慧芳的《我國基層政治人才開發(fā)與培養(yǎng)新途徑研究》(2014),任慶銀的《新時期我國鄉(xiāng)鎮(zhèn)領導干部建設研究》(2013),宋岱東的《泰安市農村人才建設問題研究》(2013),荊偉的《農村基層黨組織人才建設研究——以汪清縣為例》(2012),劉洋的《農村后備干部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2012),徐表炎的《基層干部人才建設研究——以浙江省寧波市為例》(2012),恩施州民政局的《恩施州農村基層人才建設情況調查報告》(2007)等。這些系統(tǒng)和集中的研究為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研究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鑒的地方,提出了許多參考性的意見,也為筆者的研究提供了參考。由于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因其獨特的地域性和特殊性,因而更是缺乏綜合性和系統(tǒng)性的亮點論述,這為筆者的研究留下了空間。

三、研究述評與展望

進入到新世紀,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的地位越來越凸顯。對今天我國的總體發(fā)展格局而言,要推進國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縮小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早日實現和諧社會,就應該把工作的重心不斷轉移和下放到包括農村基層組織中各項人才在內的現代化人才資源,從而為實現城鄉(xiāng)經濟一體化協(xié)調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支撐。特別是對于全國廣大農村地區(qū)而言,要進一步達成“脫貧致富”的目標,進一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重大任務,就必須妥善處理好“人才問題”。審視基本歷史情況,要真正解決農村的發(fā)展問題,最根本就是培養(yǎng)一支符合農村實際的基層組織人才,發(fā)揮好人才在農村工作中的作用,這是農村基層組織在農村發(fā)揮引導作用的必然出路。因此,筆者把農村基層組織中的人才作為研究對象,以全面落實深化改革目標為依托,探討推進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體系和建設能力現代化的主要癥結和內在原因,進而找出解決的路徑,以期對加快推進農村中的基層組織中人才建設有所啟發(fā)。

在廣泛收集資料和實際深入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對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做出的一些初步的研究,筆者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經驗和結論。然而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研究對象呈現單一、孤立的特點

國內學術界對農村社會中的人才研究主要聚焦于基層黨組織人才隊伍或者是村干部人才隊伍的建設上。并沒有對“農村基層組織”這一定義所包含的特定對象進行細化與分類。事實上,隨著農村社會的多元外向發(fā)展,除了行政村支書和村委會主任之外,村民小組組長、村團總支書、村婦女主任、村農科員、大學生村官、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等都在農村發(fā)揮和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從更廣、更寬的維度來界定和研究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內涵。

(二)現有研究內容和目標略顯泛化

現階段,在對待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問題上,大多在一個整體的范圍來籠統(tǒng)地探討農村人才隊伍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而對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問題剝離出來的相關研究不多。就當前而言,需要將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歷史任務內化到人才選擇、環(huán)境建設、職能優(yōu)化、制度建設和內涵建設任務中,這樣才能確保研究價值和應用價值的統(tǒng)一、研究的指向性和前瞻性統(tǒng)一。

(三)研究區(qū)域相對而言較為局限

就研究區(qū)域而言,農村基層組織的人才隊伍在拉動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維護穩(wěn)定、協(xié)調關系等方面的任務更為艱巨。而將農村地區(qū)這一脆弱的研究領域從一個整體區(qū)域中單獨列出來進行實證性、系統(tǒng)性研究更有必要。為此,對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細化而深入的研究是進一步理順農村基層中各項關系的一次嘗試,是深入了解農村基層組織運行狀態(tài)的窺探。

(四)研究技術系統(tǒng)性欠缺

由于國內外學術界對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研究不夠系統(tǒng),所以可供參考和借鑒的經驗不夠多。加之實際調查研究較難開展,在一些具體問題的處理上可能較為粗淺,故在農村基層組織中人才的整體概述上會存在一定偏差,提出的問題和對策有待進一步深化。

因此,針對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來開展研究就顯得十分緊迫。對云南邊疆民族地區(qū)的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基本內容進行梳理,可以明晰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發(fā)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從而根據現實情況提出可供參考的意見。

從當前農村基層組織人才發(fā)展的前景來看,對農村基層組織人才的研究趨勢還需要在以下幾個維度進行把握和努力。一是要研究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運行現狀。基于對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的調查與評估,對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的沿革、類別、職能、定位、規(guī)模、幅度、人員、制度、薪酬、福利、職業(yè)發(fā)展等要素進行綜合研判,分析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特點及發(fā)展趨勢,闡明加強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二是要明晰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經驗和任務。要依據人才隊伍建設的內涵和目標,重新界定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目標,測度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和運行現狀之間的差距,在總結已有的人才經驗基礎上,識別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具體任務。三是要分析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重點與難點。要圍繞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具體任務,主要從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視程度、經費投入、基層組織干部待遇、農村人才現狀與需求、基層組織干部隊伍的素質與能力、激勵機制、培訓體系、管理機制等方面綜合分析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面臨的重點和難點。四是要建構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政策支持體系。要根據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內涵和要求,從輿論、經費投入、環(huán)境建設、硬件建設、制度化建設、選拔機制、幫扶機制、培訓、考核、激勵機制等方面入手,提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新策略與措施。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對現有關于人才建設研究進行梳理,以通過社會學、政治學和管理學的角度,結合實際的調研情況,探究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的運行現狀、相關難點,并為實現農村基層組織人才的發(fā)展提出可運行的政策建議。筆者期望,能夠讓更多的人關注農村社會,為那些致力于“農村基層組織人才”研究的廣大學者和專家繼續(xù)從不同視角對現實問題展開深入研究,進而為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人才建設,為縮小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共建和諧的社會而做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慶斌.加強農村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考[J].中國國情國力,2016,(1):16-18.

[2]王志成.杭州市富陽區(qū)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5.

[3]夏明亮.我國農村公共管理人才開發(fā)問題與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4]秦永超.農村社會工作專業(yè)人才隊伍建設的困境與出路[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與社會科學版),2014,(6):125-128.

[5]肖湘雄,詹自軍.農村基層社會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問題探析——以湖南省安化縣為例[J].山東省農業(yè)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12,(2):1-4.

[6]劉翠芬,張振華,房棟.西部地區(qū)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研究——以內蒙古地區(qū)為視角[J].前沿,2011,(5):169-172.

[7]王宏源.創(chuàng)新欠發(fā)達地區(qū)新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J].河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5-38.

[8]馮秀紅.河津市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調查[J].前進,2015,(12):27-29.

[9]廖建華.村黨組織書記職業(yè)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D].蘇州:江南大學,2012.

[10]張坤,王征兵.我國村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問題及對策淺析[J].陜西農業(yè)科學,2006,(1):90-91.

[11]李克勝.新農村建設:善治從參與開始[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7,(1):34-36.

[12]程同順.對當前鄉(xiāng)村干部中存在問題的深層思考[J].調研世界,2002,(7):15-18.

[13]徐表炎.農村基層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研究——以浙江省寧波市為例[D].南京:東南大學,2012.

[14]劉西忠.大學生村干部政策體系建構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1.

[15]張澤.貧困地區(qū)村干部隊伍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0.

[16]范柏乃,戴悅.我國村干部隊伍建設及其對策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3):127-134.

[17]張洪霞.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現狀研究——以天津市為例[J].調研世界,2013,(4):27-30.

[18]朱貴水,謝文慶.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2,(27):55-58.

[19]李金鳳.壽光市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1.

[20]潘利兵.我國農村實用人才開發(fā)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10.

[21]王銀香.加強和引進農村人才[EB/OL].中國縣域社會經濟網,(2015-03-09)[2016-11-09].http://www.xyshjj.cn/bz/xyjj/sb/201503/75197.html.

[22]施碧月.新農村建設中的干群關系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9):10-12.

[23]任敏.流出精英與農村發(fā)展[EB/OL].中國農業(yè)科技信息網,(2013-12-20)[2016-11-09].http://www.cast.net.cn/zx/zjlt/189747.shtml.

[24]姜一峰.農村人才資源開發(fā)與基層組織建設研究——以湖南省部分縣市為例[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07.

[25]劉文海.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開發(fā)路徑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7.

[26]周斌偉.我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fā)現狀及對策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研究,2015,(4):165-168.

[27]劉奇.中國農村之殤[EB/OL].中國農村綜合改革研究中心,(2012-10-07)[2016-11-09].http://www.zgxcfx.com/Article/25145.html.

[28]謝承剛.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問題初探[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2011,(3):69-73.

[29]郭祥鋒.濰坊市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問題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9.

[30]鄭平.長沙縣農村人力資源培訓問題與對策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2.

[31]袁金剛.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關鍵在人[EB/OL].中國城市發(fā)展網,(2015-11-16)[2016-11-09].http://www.chinacity.org.cn/cshb/cssy/271109.html.

[32]王銀香.發(fā)揮政治優(yōu)勢 強化班子建設[J].現代國企研究,2015,(5):76-79.

[33]范柏乃,戴悅.我國村干部隊伍建設及其對策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3):127-134.

[34]韓長賦:加快轉變農業(yè)發(fā)展方式[EB/OL].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5-11-25)[2016-11-09].http://theory.people.com.cn/2015/1125/c40531-27852841.html

[責任編輯、校對:黨 婷]

猜你喜歡
基層組織綜述人才
人才云
英語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SEBS改性瀝青綜述
石油瀝青(2018年6期)2018-12-29 12:07:04
NBA新賽季綜述
NBA特刊(2018年21期)2018-11-24 02:47:52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爭奪戰(zhàn)”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黨的基層組織
黨的基層組織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綜述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8
乳源| 巫山县| 淮安市| 桦川县| 大丰市| 洛南县| 枣庄市| 高安市| 花莲县| 平利县| 永康市| 武强县| 鲜城| 延长县| 屯留县| 陆河县| 阿合奇县| 成都市| 玛沁县| 乐亭县| 山东省| 南平市| 浮山县| 启东市| 荆门市| 南靖县| 铁岭市| 盘山县| 都匀市| 邓州市| 镇沅| 冕宁县| 微山县| 张家港市| 阿勒泰市| 兖州市| 枝江市| 永寿县| 绿春县| 城固县| 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