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朱慶馀,曾經寫下了一首至今仍膾炙人口的《閨意獻張水部》,詩云: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由于全詩描寫了一對新婚夫妻的愛情生活,于是人們也就把它作為一首愛情詩來讀。這其實是一個大誤會。殊不知朱慶馀當初寫此詩是別有所指,他只不過以此詩來表達其他意思罷了。
事情是這樣的:朱慶馀在未登科入仕之前,認識了當時正在任水部郎中的張籍,兩人相見后,相談頗為投機,彼此都認為自己遇到了文學知音。張籍向朱慶馀要了他最新及過去創(chuàng)作的詩,從中挑出了他特別欣賞的二十六首,把這些詩帶在身上,逢人就拿出來稱贊。因為張籍有地位又有文采,對于他所推崇的東西,人們也就特別留意,格外看重。于是,朱慶馀的這些詩歌也就不脛而走,被人們傳抄吟誦。這樣一來,朱慶馀就出了名,從此登科進入了仕途。有感于此,朱慶馀感激張籍的賞識,就以新郎新娘的婚姻生活為喻,寫下了這首《閨意獻張水部》詩。朱慶馀以愛情生活喻詩歌鑒賞,以形象喻哲理,一反過去人們以某件事物(如鳥比翼、雁雙飛等)暗指愛情生活的方式,這種手法頗為奇特,因而也收到了極好的藝術效果,以致今天廣大讀者也就丟掉了此詩的本意,把它完全作為一首愛情詩來讀了。
事實上,張籍在收到朱慶馀的這首詩以后,也同樣以愛情生活為題,寫了一首《酬朱慶馀》。詩云: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故沉吟。齊紈未足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這實際上是在稱贊朱慶馀的詩歌。由于張籍這首答詩的稱贊,朱慶馀的詩名在海內更是廣為傳播了??上У氖?,由于張籍的這首答詩本身形象并不鮮明生動,因而今天也就沒有多少人提起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