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淑貞
兒時的記憶里,奶奶做手搟面很講究。為了使做出的面條有筋道,奶奶通常會用冷鹽水和面,面和好后揉勻成團(tuán)再蓋上一塊濕毛巾,她說這叫“醒面”。待到下午4點一過,奶奶就不慌不忙地擦桌子、洗搟面杖,準(zhǔn)備砧板、菜刀,一切忙停當(dāng)后她才開始搟面。
記得奶奶將和好的面團(tuán)壓成餅狀,搟面杖每壓一遍就撒上一層干面粉,再將面餅纏繞在搟面杖上,用手按住兩頭有節(jié)奏地來回滾動,并不斷地調(diào)整面餅和搟面杖的接觸點,撒上干面粉,漸漸地面餅越來越大,越來越圓,越來越薄。最后再將面餅鋪開通過搟面杖前后滾動折疊起來,用刀切成細(xì)條,手搟面就做成了。
每次晚餐吃面條,奶奶都像是算計好似的,只要面條下到鍋里,爸媽這時就會回來。我們姐弟四個拿著各自的碗,迫不及待地守在鍋邊等待奶奶為我們放豬油、撈面條。
那個年代,我們每月每人只有三兩菜油供應(yīng),所以全家每月兩斤不到的菜油只能用于平時炒菜。爸媽單位上逢年過節(jié)殺豬能購得的半斤豬油,就成了我們吃面條的奢侈品。